我国第一代大学生的生涯规划特点研究
——以上海8所高校为例

2016-03-20 05:05
大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家庭职业

随着我国高考扩招、各类专项招生政策的推行,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也存在越来越大的差异。从家庭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而言,本文将求学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父辈接受过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家庭,求学者属于家庭中的第二代大学生(或者第三代等);一类是父辈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求学者属于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学生。来自两种不同家庭的求学者在学习、职业发展中存在显著的区别。

一、“第一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分析

90年代至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大学纷纷扩招、大学之间大量并校,高等教育机构类型也逐渐多元化。2000年后,教育部出台了各种特殊类型招生政策,如自主招生、贫困地区专项招生、农村地区单独招生等。[1]这些改变,给予了适龄青年更多的求学深造机会,我国大学生的入学比例也大幅提高,从2009的24.2%增长到2015年的37.5%,增幅为55.0%,虽然距离全民普及高等教育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基础教育底子薄弱的人口大国而言,已可谓经翻天覆地。

随着受教育的群体总量的增加、教育的普及化,来自不同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但其在大学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极大的差异。本文将大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父辈(父母均包括,父母双方或单方)接受过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家庭,求学者属于家庭中的第二代大学生(或者第三代等);一类是父辈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求学者属于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学生。来自两种不同家庭的求学者在学习、职业发展中存在显著的区别。

(一)“第一代大学生”群体的异质性

从前文的定义来看,“第一代大学生”与“第二代大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学者Brooke Lea在《美国“第一代大学生”的困境》[2]中结合了少数族裔、有色人种、性别等相关特征。在美国,“第一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一种界定、判断社会阶层的方法。

李炳权教授2009年3月在《大学生的家族主义与生活满意度等的相关研究》中指出:家族主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首要的社会取向,自我效能感、[3]生活满意度和领悟社会支持是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面临各类生涯决策时,受到家庭经济、文化、价值观、责任感、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影响,与其他大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异质性。由于父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第一代大学生”在学校或社会中遇到问题时,得到的来自家庭成员的帮助较少。他们一般习惯于自己克服阻力,凭借自身的努力争取机会。然而他们回到家里之后,却又感到难以与原本的家庭环境融合,因为在高等院校接受的教育,已让他们的言谈举止、关注对象,变得与之前不同。

我国当代大学生在本科毕业后,主要面临国内升学、出国深造、求职工作这三种选择。在做决策的时候,第一代大学生与非第一代大学生都会受到父母家人、其他非亲属长辈、朋友同学学长的影响,并参考他们的建议。但是,这两种群体在最终做决策的时候,第一代大学生比较保守,决策主要依赖于自身的想法与意见,父母家人的参考建议或影响作用较为有限。

(二)“第一代大学生”总体占比情况

“第一代大学生”在各个高校中占比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着眼本科院校,以上海为例,对其8所部属院校和上海大学(一本)、17所市属院校(二本)2008—2014年“第一代大学生”总体占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2008—2011级学生已毕业,其总体占比如下:

表1-1 2008-2015年第一代大学生占生源总数比例

如表1-1所示,2008—2015年间,上海地区“第一代大学生”在各高校的生源总占比为43.7%,也就是说接近一半学生的父辈并未受过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高。上海地处我国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理念新颖。笔者相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代大学生”的比例将比一半更高。虽然这个比例在2012年呈现了50.5%这样的峰值,但2008—2015年8年间总体上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具体对比一本和二本院校,一本院校“第一代大学生”占比为30.1%,远低于二本院校49.5%,特别是2015年下降到了20.2%,5位一本院校大学生中仅有1位学生为“第一代大学生”。

图1-1 2008年-2015年第一代大学生占生源总数比例

(三)“第一代大学生”的生源地特点

2000年以来,为了改变我国教育中东西部、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异、教育差异,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开展了少数民族预科生招生、贫困专项招生、农村单独招生等多类特殊招生渠道,这些渠道,大量的给予了贫困地区(全国832个贫困县)、农村地区孩子更多的进入大学的机会。如2013年开展的贫困专项是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制定的一项专项计划,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4]各类专项招生也改变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源结构,以上海某高校为调查对象,跟踪调研分析了该校“第一代大学生”的生源结构。

表1-2 2008-2015年第一代大学生的生源地结构

可以看出,来自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大学生几乎全部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其比例远超城镇地区。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上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市场化的介入也使得优秀的资源向城市聚集,农村孩子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明显处于劣势。而大学的扩招和国家招生制度的改革虽然大大增加了农村孩子进入大学的可能性,使来自农村、父母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弱势群体子女有更多机会进入高等院校,但他们作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身份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他们的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积累明显低于城镇学生。

(四)“第一代大学生”的其他特点

本文对第一代大学生分别从两个角度进行了定义,第一是从学生角度,即为家庭第一个上大学的人,强调第一个走进大学,接触新的生活。第二,从父母的角度,即父母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他们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从上文的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第一代大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部分来自中西部的城镇家庭,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调查的数据显示,来自农村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的家庭年收入最低,接近80%的家庭年收入少于5万,并于在读期间申请了助学贷款或困难补贴。

表1-3 第一代大学生的家庭年收入

2.家庭文化资本薄弱。第一代大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有限,缺乏文化资本。这些孩子不论在求学上还是在生涯规划上几乎无法得到来自家庭父母的帮助。薄弱的家庭文化使第一代大学生的个体性情及气质特征明显异于其他大学生。

3.对成功的渴望强烈。由于家庭给予的支持有限,抱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心态,第一代大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大大高于一般学生。他们对未来有着更加强烈的渴望和憧憬,迫切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家庭所在的“阶层”。

4.自尊心、责任感强,部分第一代大学生有明显的自卑感。作为“第一代大学生”,在其家庭可谓教育程度的开拓者,接受了家庭的拳拳重托,责任感强。有一些来自农村的“第一代大学生”甚至是十里八乡的唯一的大学生,自尊心强。这些孩子进入大学以后,面对自己与别人、一线城市与农村社会文化的差异,自尊心强的第一代大学生会有明显的自卑感。

5.有很强独立自主性。由于第一代大学生得到来自家庭的帮助较少,他们离开家进入大学后,会表现出高于第二代大学生很多的独立自主性。在学费和生活费上,他们偏向选择助学贷款,并很早开始勤工助学,经济上独立自主。在做生涯决策的时候,他们主要依赖于自身的想法与意见,决策上独立自主。

表1-4 第一代大学生的申请助学金及勤工俭学的情况

二、“第一代大学生”生涯规划SWOT分析

本文将“第一代大学生”群体进行了SWOT分析,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将与“第一代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从而为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相应的决策。

在对“第一代大学生”进行SWOT分析中: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

(一)职业规划优势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第一代大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强烈,具有较强的自尊。对于“第一代大学生”而言,其父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绝大多数的“第一代大学生”家庭在经济收入、父母职业地位上明显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群体。他们对未来有着更加强烈的渴望与憧憬,迫切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家庭所在的“阶层”。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普遍偏低,他们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性,进入大学后,他们会选择勤工助学,大二甚至大一就开始在公司实习,很早就接触职场。因此“第一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优势如下所述。

1.成就需要强

成就需要是驱使个体努力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重要驱动力量,是个体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第一代大学生比第二代大学生有着更高的成就动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家庭的状况。第一代大学生成就需要的来源有三种。一是经济压力。数位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表示“来上大学的路费和学费都是七拼八凑的,交了学费以后,连吃饭都成问题,不得不开动脑筋想法子赚钱”。二是就业压力。第一代大学生表示“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自己一没关系,二没钱财,必须要早做打算,靠自己,不求人”。三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们希望通过事业成功来实现自我价值,走出与父辈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2.自信

自信是相信自己能够胜任特定活动的信念,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自信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能够坚持,积极主动的寻找对策;他们拥有更长远的眼光,拥有更大的成功概率。第一代大学生在求学路上一直是身边人的榜样,是家长和老师口中的“好孩子”“好学生”。有些甚至是十里八乡唯一的大学生。他们的自信来源于对自身能力的确定,这种自信能使他们把潜在的成就需要演化成现实行动。

3. 自主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第一代大学生得到来自家庭的帮助较少,他们离开家进入大学后,会表现出高于第二代大学生很多的独立自主性。在学费和生活费上,他们偏向选择助学贷款,并很早开始勤工助学,经济上独立自主。在做生涯决策的时候,他们主要依赖于自身的想法与意见,决策上独立自主。在掌握自主决策权力的同时,并不是自负的进行决策。由于成功来之不易,他们在取得事业的部分成功后,更善于维护已有成果,小心谨慎地综合多方面信息后作出决策。

4. 坚韧

来自相对贫困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能吃苦、能坚持、有韧性。这些大学生有着比一般大学生更为成熟的心态和责任担当。他们在困境和挫折面前的坚忍不拔更多的来自于内在对自己,对家庭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职业规划劣势

与第二代大学生相比,第一代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具有明显的劣势。主要表现在:

1.经济制约

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会使第一代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经济成为他们决策的第一制约因素。他们大多数选择毕业后即求职,先使自己经济独立。在求职择业时,会给收入赋予很大的权重。部分选择继续深造的第一代大学生,在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也偏向选择短期、职业前景明朗的学校和专业。从调查的数据来看,第一代大学生选择国外求学的比例只有15.3%,远远低于第二代大学生,而农村第一代大学生选择国外求学的比例只有3.5%。经济条件大大限制其职业规划的范围,因为“没钱”等原因根本不敢参与某些学术资本(例如出国交换、中外合作项目、就读研究生)的争夺,从而在竞争还没开始时就退缩了。“很多社会实践都是要自己先掏钱,做出一定成果、得到学校认可才能有资助。”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第一代大学生可能因为钱的问题在一开始就退缩了。“你想参加一个课题组,可是当大家每次都是到咖啡厅讨论问题时,你可能因为负担不起一杯咖啡而不想再参加了。”“托福、雅思这些光报名费就得接近2,000,我英语期末考试成绩都不错,但不会考托福,考不起。”

2.文化制约

家庭文化资本薄弱,职业规划的时间晚是第一代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的第二个劣势。由于父母缺乏相关经历与认知,他们在做职业规划时很难获得来自家庭的、积极有效的帮助和鼓励。以出国升学为例,有出国深造意愿的第二代大学生,往往在进入大学以前就有出国的意愿。而第一代大学生由于生长求学环境的限制,进入大学前较少考虑出国深造。例如,第二代大学生能够获得父母在职业规划上的建议及培养。父母是第一代大学生,在社会的资源分配中占有有利的位置,这种有利位置能够帮助第二代大学生在资源的争夺中更加轻松。很多第一代大学生上大学前几乎从未见过大学,完全靠高考分数进入大学,他们普遍表示“上大学前根本没有想过要出国深造”。

3.个性气质制约

第一代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直接受家庭经济及文化条件影响,他们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包括家庭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 极其有限:没钱买课外书,没钱参加个人兴趣班,没钱培养高雅艺术情操,没钱外出旅行,没钱选学校,获取高质量的社会实践锻炼机会也不多。因此,他们纵然非常努力,可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包括专业素养、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在内的社会素质普遍都不算出类拔萃。面临残酷的就业竞争时,第一代大学生承载着实现自我、为家庭减负和回报社会的三大重任。历经十几年寒窗苦读,他们对就业前景充满憧憬,又怀有忧虑和迷惑,择业理想趋向务实,自主择业风险意识极强,就业取向呈现“一低两高”倾向,即渴望获取低风险、高稳定、高报酬的就业岗位。调查显示,第一代大学生在求职中更偏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为就业目标。这类单位的招聘人数少,竞争激烈,结果就往往与心仪的就业岗位失之交臂。个体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心理层面的相对剥夺感,因此,在求职过程中纷纷呈现出自卑、恐惧、依赖、失落、压抑甚至偏激的心理,幸福指数普遍不高。很多第一代大学生都提到“没有人脉关系,拼爹拼妈拼不过别人”。

4.信息制约

规划的盲目性、择业近视是第一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第四个劣势。与第二代大学生相比,第一代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制约、来自家庭的帮助及鼓励少、职业规划的起步晚、获得的信息资源少、自尊心、独立性强,使得第一代大学生在面临各类生涯决策时较为依赖自己的判断,规划具有盲目性。而第二代大学生由于父母有过相关经验,往往比较早就接触了职业生涯规划,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的职业兴趣。因此,第二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比第一代大学生多得多。“高考前就是一门心思读书”是很多第一代大学生的实际写照。

(三)职业规划机遇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才需求的数量成倍增加,人才需求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元化。这意味着人们的职业、身份、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甚至包括人的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职业环境飞速发展,人才需求剧增,社会资源必然会进行再分配。第一代大学生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进行职业规划。

1.中国城市化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2014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5]

我国城市化在加速,但是从整体来看,城市化的质量不高。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高层次人才集中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这些城市人才竞争激烈,第二代大学生比例显著高于我国中西部城市。第一代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应该着眼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将目标区域定位在人才缺口较大的中西部城市。

2.“地球村”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变为一个“地球村”。我国越来越多行业的直接竞争对手将是外国公司,即使在中国境内竞争,也面临着一个跨国公司林立的局面。这就要求人才要有足够的国际化水平。不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研发人员都必须具有国际化的意识、胸怀, 掌握国际一流的先进知识结构,在视野和能力等方面应该具备国际化水准,否则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由于语言问题、教育方式等问题,导致我国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麦肯锡公司曾经对83 位具有低收入国家人才招聘经历的人力资源经理的调查表明,在工程、金融、会计、医生、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国求职者的合格率不到10%。[6]目前,中国外资和合资企业雇员每年分别在以10%和20%左右的速度增长,每年约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国际化人才10—15 万人。而对中国企业而言,现有人才普遍缺乏世界眼光和跨文化操作能力,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人才更是捉襟见肘。

3.多元化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中国现代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金融、管理、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的缺口外,高学历的服务业人才也供不应求。多元化发展需要更多的新型人才。

(四)职业规划挑战

第一代大学生面临的职业规划挑战主要来自非第一代大学生。第一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起点低,融入到大城市较为困难。第一代大学生的文化劣势使其在个体性情与气质熏陶方面几乎完全比不上第二代大学生。例如,父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经历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没有条件去外出旅行、参观博物馆、接受高雅艺术熏陶,也没有过职业规划的概念。

信息爆炸的时代到来,与中国文化心理差异很大的西方价值观念的大量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和日常行为。“第一代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其生涯决策不断发生变化。由于父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第一代大学生”在学校或社会中遇到问题时,得到的来自家庭成员的帮助较少。他们一般习惯于自己克服阻力,凭借自身的努力争取机会。然而当他们回到家里之后,却又感到难以与原本的家庭环境融合,因为在高等院校接受的教育,已让他们的言谈举止、关注对象,变得与之前不同。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实际上面临的问题比其他大学生要突出。“有时候会纠结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地步……你以前一直认定的东西,可能轻易或者特别快地就把它给摧毁了、抛弃了,但是你不得不改变”。很多被访的第一代大学生都提到一个现象,每次假期结束刚回校的那段时间他们会有种说不出原因的不适应,“可能是大学有自己的文化,家里的很多习惯在这里行不通吧”。

同样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不论自身个性与气质方面,还是在国内升学、国外深造、求职择业方面,非第一代大学生对第一代大学生是一个挑战。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第一代大学生”群体的SWOT分析矩阵(表2-1)。

表2-1 “第一代大学生”群体的SWOT分析

通过机会与优势组合,得到SO战略。第一代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我国目前城市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抓住资源再分配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通过劣势与机会组合,得到WO战略,帮助第一代大学生罗列出利用的机会以及应该回避的弱点。通过将威胁与优势组合,得到ST战略,第一代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免在一些需要资源的地区及岗位上将自己的劣势与第二代大学生的优势进行竞争。最后,通过威胁与劣势组合,得到WT战略,尽量避免或者克服自己的劣势。

在对第一代大学生的生涯规划SWOT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对他们的生涯规划指导的相关思路。

三、“第一代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相关思路

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会基于对自身学业能力的审视,综合对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认知、自身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预期,以及对目标院校的环境与条件的评估等相关因素后作出的决策。职业选择受到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制约,其中包括家庭的经济资本积累、家庭的文化资本积累等等。

(一)完善自我认知,尽早接触职业规划

由前文的分析发现,很多第一代大学生上大学前几乎从未见过大学,完全靠高考分数进入大学,他们接触职业规划的时间晚。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和成长环境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就业知识和就业能力上的储备明显逊于其他同学,这可能表现在外语能力、计算机水平上,也可能表现在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上。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迫切,有时甚至迫切到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一味追求起点高、职位高、收入高的“三高”工作,希望能够一蹴而就,而不愿意回老家从事艰苦行业或到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就业。一旦遭遇挫折,则又方寸打乱,出现系列心理问题, 比如: 自卑、压抑、焦虑、嫉妒、紧张……将失败归结于这个拼爹时代的残酷现实,抱怨自己出身不好,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悲观失望、心灰意冷。

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做好引导,让他们正视自己与非第一代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发挥自己在成就需要、自信心、自主性、坚韧性方面的优势,抓住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对城市化、国际化、多元化人才的需要。给予他们更多专业及理性的信息与指导,缓解他们的求学求职压力。

另一方面,完善自我认知是第一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第一步。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你自己,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多少人就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兜兜转转,最后迷失了方向。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若是怀着兴趣从事工作,就能大展其才,积极、充满创造性、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反之,如果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则只能发挥个人全部才能的20—30%,且工作时表现被动,办事效率低。职业生涯规划之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实现人职匹配,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7]和职业气质[8]来选择最合适的职业。由于第一代大学生自身内部劣势的客观存在,在身处逆境时他们若不能适时调整情绪,正确支配情感和行动,就容易造成职业规划的判断误差。科学的自我认知可以借助一些比较成熟的测评工具,比如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霍兰德职业测试、DISC 性格测评、职业锚测试、卡特尔16 因素人格问卷、TKI 冲突模型、九型人格测评、气质测评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镜像法来实现全方位认知,即透过同学、老师、亲友等人的眼睛来看自己,看看他们眼中的我和我自己眼中的我是否和谐统一。要让第一代大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是有待发掘的巨大宝藏,只要方法得当,潜力是可以无限开发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那种“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择业心态是一种消极的鸵鸟心态,事前不做好充分准备,期待毕业时灵光一闪、奇迹发生,那是不现实和不靠谱的。我们要让没有接触过职业规划的第一代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然后,结合社会要求和时代特点, 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切实可行的安排,尽早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正确鼓励引导,挖掘潜能提升能力

第一代大学生在成就需要、自信心、自主性、坚韧性方面有优势。我们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缺点,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衡量自己的实力、附加价值及限制,扬长避短,挖掘自己的潜能。

在职业规划的时候,经济虽然可能是第一代大学生首要制约的因素,但是不论是出国深造还是国内升学,只要确信投入的成本是能够收的回来,那就借钱都可以去完成。或者可以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头来选择继续深造。不要被“离开校园就会不会永远没有读书的机会了”的想法误导。规划的时候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性和短视。在今天这个教育资源丰富的世界,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职业上,总是会有机会的。

同时,学校要建立各种服务咨询项目和措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让学生做出足够理性的选择。这一方面可以弥补家庭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带来的劣势,提高学生专业选择满意度,有利于学生入校后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活动,提升自身潜力。

学校要努力保证日常管理各项措施的公平、公正。给大学生提供各类咨询,帮助学生化解在校期间遇到的困难。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压力。邀请真正的,有经验的职业规划导师,给大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服务,真实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扬长避短,规划个人发展。此外,大学老师应该做到真正的人生启蒙者,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关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使大学生尽快成长,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三)提供成长平台,增加实践发展机会

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认为,能力与个人职业满意度、工作适应性及职业稳定性之间具有直接关联, 当个人能够同时达到内在满意和外在满意时,个人的工作满意度比较高[9]。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第一代大学生在校园里的成长发展及能力培养,给他们搭建成长发展平台,帮助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在强化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第一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通过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开展专业人才实践计划,鼓励大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科研机构,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开展科研训练发展计划、创业训练发展计划、英才素质拓展计划、专业技能竞赛、校园文化活动等,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素养。

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能力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和深化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因而在加强课堂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经过具体的实践,不论是第一代大学生还是非第一代大学生都既能积累经验,缩短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又能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社会要求的差距,及时调整和补充,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为将来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自身积极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代大学生自身也要不断努力,提高素养。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变成一个开放的系统,第一代大学生要学会使用网络收集信息,尤其是有用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现在网络上有关大学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的指导有很多,第一代大学生要积极关注这类信息,并且学会甄别、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此外,第一代大学生要多与同学、老师、校友交流。同学跟自己有相似的经历,他们遇到的问题跟自己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多可以参考。教师拥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校园学习和生活经历,对大学生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校友作为“过来人”可以提供经验教训。

四、结语

本文通过调研、设计问卷及深度访谈等形式,分析当代“第一代大学生”的特点,找到他们在职业规划上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他们外部的机遇与挑战,并分析造成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这些异质性的原因,最后给出高校对“第一代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的相关思路。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试图研究“第一代大学生”这个很少被研究的群体,对这个相对弱势的群体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给出对应的生涯规划指导思路,方便学校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缺乏理论基础和深度。另外,本文访谈对象单一,本次访谈对象只选择了上海某高校的学生,影响了访谈结果的广泛适用性。鉴于存在的不足,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和完善的研究。

注释:

[1]http://www.moe.edu.c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摘编自《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

[3]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4]http://www.moe.edu.c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5]http://www.stats.gov.cn/国家统计局

[6]http://www.mckinseychina.com/麦肯锡

[7]职业兴趣是兴趣在职业方面的表现,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活动具有的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倾向,使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注意,并向往之。

[8]职业气质是指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突出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动力过程,它能反映出一个人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的速度、强度以及稳定性和指向性。

[9]起源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由罗圭斯特和戴维斯提出的强调人境符合的心理学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只有当工作环境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内在满意),个人也能满足工作的技能要求(外在满意)时,个人在该工作领域才能够得到持久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家庭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家庭“煮”夫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恋练有词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