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勇(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四川成都610081)
简谈法律素质对管理水利工程的作用
冯晓勇(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四川成都610081)
水利工程需要高素质的水利管理人才。水利工程百年大计、长久造福人类,在于拥有高素质的水利管理人才;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法律素质高,依法管理水利工程,工程安全。人在法律上的感情因素促使水利工程管理以人为本科学民主。法律法规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有益、促使水利人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法律;素质;人才;管理;作用
1.1水利工程百年大计需要高素质法律管理人才
水是自然界和人类赖以生存及文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生命存在无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我们的祖先就与水结下了无数的恩恩怨怨,像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等,既体现了水患对人类的危害,同时又表现了人类与水患做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患过程中,总结经验,用合理科学的方法使水患转变为水利,为人类的发展服务,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例如,都江堰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等大型水利工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对水的依存度更大,建国以来,我国不仅治理了淮河、黄河、松花江等造成大量水患的河流,而且还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设施,尤其是修建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人类行为掌控水利工程安全命运,除了有较高的设计建设能力外,最终要有非常高的管理水平和法律素质。而法律素质主要包含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六个方面: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信仰、法律道德、法律价值、法律能力。水利工程能否百年大计、长久造福人类,就在于有没有高素质的水利管理和法律人才。如都江堰历代都注重制定法规,培养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使其永葆青春,创造了富饶的天府之国直到今天。
1.2安全管理水利工程需要高素质法律人才
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因为涉及到许多其他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这就要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法律素质高,能依法合理管理水利工程,做到工程安全,使用寿命长,反之工程不安全、使用寿命短。现代管理需要法律法规作支撑,以规范人们的安全行为、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做到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安全需要管理,离不开现代管理手段,尤其是离不开高素质的水利法律人材。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依法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影响安全管理水利工程行为加以正确导向,重视人的心理生理、工作态度、业务能力、责任意识素质培育,用法律法规制度作保障,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以提高水利工程安全保障系数。寻求提高水利工程安全保障系数的非工程途径,就是人的法律素质在安全管理水利工程中的作用。
2.1法律存在的感情因素促使水利工程管理以人为本科学民主
水利工程安全顺利运行就是在管理上下功夫,安全管理纷繁复杂,管理主要是由人来完成的,人在安全管理水利工程中举足轻重。人类行为可使水工程生命瞬间即逝,也可使水工程焕发青春,延年益寿。所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理念。人在各种工作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工作行为中,所以除了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外也必须有较强的法律素质,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水利工程管理各项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是水利工程,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就是水工程的安全。在水利工程安全运行过程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工作态度、业务素质、法律意识等)占主导地位,人的行为与水利工程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息息相关。因此,在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①要以法律为基础,树立强力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意识。采取必要措施,切实保障职工的利益,让职工有主人翁意识,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如都江堰东风渠由于渠道800多公里,渠道管理人员工作十分辛苦,单位为渠道管理人员配置车辆,渠道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管理也到位了,水事违法案件减少了,使水利工程安全得到了保障。②要大力推行科学法制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要重视人、激励人,人在水利工程管理活动中,职工的法律素质起着极大的作用。人的感情意识深深地影响本职工作,影响着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人的内心情感,才能上下和谐一致,团结协作,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水管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建设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人是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基础而法律是保障。
2.2制定法律制度保障水利工程管理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特别是改革开放国家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相关法律,地方上如四川省人大制定了《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水利工程安全的管理提供了法律法规。做到了有法可依。而人是法律制度执行者,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主要以预防为主,同时也要具有监督、执行等手段,这就要求有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则,法律法规制度在安全管理水利工程中作用不可低估。这就要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法律素质,没有较高的法律法规知识作支撑,水工程安全没有保障。就是安全管理水利工程的法律法规,不作为与作为的收获迥然不同。东风渠管理处安全管理水利工程按照法律法规作为,充分利用法律法规,成功解决了 2008年新都区三河镇村民对东风渠北干渠水工程管理保护用地权属地提出异议问题,不仅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利益,更树立了水利人依法管理的形象。但是有了这些法律法规,在管理上就要有人执行,就要求执行的人熟悉法律法规:①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业务培训,使职工在管理上做执法必严,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水利工程的安全。有了法律武器,在管理上能做到目标明确,落实到位,水利工程安全有保证。②能做到突出预防为主,加强对群众进行水法律法规的教育,深化水利工程安全整治,着力防范水利工程安全事故,扼杀事故苗头。如某房产公司在都江堰东风渠道管护范围内勘测划线,渠道管理人员立即调查,发现他们要在渠道管护范围内修建筑,威胁水利工程防洪安全,管理人员立即依法制止,保障了水利工程安全。③加强职工管理队伍建设,做好相关的水法宣传工作,提高职工的懂法、用法的水平,与相关的地方与部门依法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水利工程安全齐抓共管的合理。④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侵犯水利工程设施、危害水利工程安全的行为,不允许有任何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
2.3法律法规促使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制定对水利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水利工程安全全面负责的制度,同时设置相关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①对水管单位主要负责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加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督促他们对安全工作的认真负责。②人员到位是保证,落实责任制是措施,目标管理以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各部门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遵循以下原则:a.要有广大职工参与,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b.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落实到人;c.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d.各项目标应能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e.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职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同时,可以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③水利工程安全不仅指工程运行安全,从系统角度来分析,还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安全工作。对于一个系统而言,安全工作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内。因此在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安全管理水利工程需要高素质法律人才。水利人法律素质高,依法管理水利工程,工程安全。人在法律上的感情因素促使水利工程管理以人为本、科学民主水利工程。法律法规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有益、促使水利人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1]论我国公民社会主义法律提升的基本要素.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孙 峰.水利管理单位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对策.中国水利.
[3]崔文艺.运用法律管好水利设施.治淮.
TV51
A
2095-2066(2016)20-0119-02
2016-6-29
冯晓勇(1965-),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