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延长退休年龄的几点思考

2016-03-20 20:01:40张碧珍德化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福建泉州362500
低碳世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养老保险劳动者

张碧珍(德化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500)



对我国延长退休年龄的几点思考

张碧珍(德化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中心,福建泉州362500)

是否延长退休年龄、如何确定退休年龄,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首先通过对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养老负担代际公平、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缓解人口老年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等影响退休年龄相关因素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次分析了延长退休年龄对促进就业、企业发展和社会分配等负面影响;最终得出“延迟退休年龄,需要认真研究、审慎决策,尽可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并且要与劳动力的供求变化、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改革协同推进”结论。

延长退休年龄;利弊;对策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适时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欧美各国的重要社会政策选项。2008年初,我国就将延长退休年龄纳入中国社保发展战略研究范畴。从战略上讲,延长退休年龄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以下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1 延迟退休年龄,是基于预期寿命延长的需要

当前,我国规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需满60周岁,女干部需年满55周岁,女工人需年满50周岁(特殊工种国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这项规定是六十年前设定的,当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尚不足50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到“十二五”已经达到75岁,预计到2030年将会达到80岁,2050年则能够达到85岁。同时,人均受教育年限也在持续延长,当前我国人均受教育9年以上,预计到2050年将会达到17年,新增劳动力素质越来越高。在代用品样的背景下,如果不对退休年龄予以延长,那么劳动者直接参与劳动的年限事实上处于不断缩短的状态中,大大加重了社会负担。

2 延迟退休年龄,是基于养老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

国新办发布的 《中国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指出,“2035年,我国两名纳税人将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国内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当前,我国年满60岁以上老年人大概为1.7亿,预计到2020年将会达到2.55亿、到2050年将会接近5亿。尽管在代际之间,养老负担具有自然传递的合理性,然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家庭保障功能持续减弱以及少子高龄化现象并存的情况下,如果仍旧使用现行的有关退休年龄的规定,我们将会负担上代人十多年,而到2050年,工作的一代人需负担退休一代人二十多年,给年经一代带来了沉重的养老负担,最终导致代际之间不公平性的加剧,甚至无法持续下去。

3 延迟退休年龄,能够缓解日益庞大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

当前,我国采用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尽管缴费比例在国际上近乎最高(30%及以上),然而每年征缴的养老保险费用仍然无法担负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除去缴费人员的个人账户 “空账”因素不予考虑,到2011年,这个缺口已经达到2272亿元;除此之外,处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期“老人”和“中人”均没有交过养老保险费或者没有对养老保险费予以足额缴纳,然而其工龄则视同于缴费年龄,被“视同”的这部分钱造成了1.7亿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同时,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等增值功能不够,无法有效发挥其投资效益,甚至一直处于不断贬值的状态,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不断增大。尽管延长退休年龄只能从表面上对老保险基金亏空问题加以解决,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以及国家财政支出压力。据权威数据计算,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国内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给200亿元。

4 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红利效应减退、劳动者结构失衡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都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少子高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这对劳动力供求状况也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个别领域、个别地区已经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这表明我国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过去,当前虽然总量供给仍然处于偏大状态,但在2015年越过顶峰后将呈递减态势,而到2030年后将会呈现大幅减少态势,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未来就业人口不足的情况予以缓慢改善。

5 延迟退休年龄,是国际上发达国家退休年龄的比较与参照

发达国家大多在20世纪中后期将退休年龄调整到65岁左右,一些国家甚至延长到了67岁。虽然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人口压力等方面的情况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目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而像欧美发达国家,主要以服务业为主(占70%以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动和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再经过30~40年的努力,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劳动强度将大为减轻,从而为劳动者工作更长时间创造相应的条件,也为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了可能性。

当然,延迟退休年龄是一把“双刃剑”,首当其冲的是对就业的影响,我国是人口大国,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有2400万人左右,但能够提供的新增岗位只有1200万个左右,其中大概有300~400万个岗位是通过退休置换出来的,因此“老人不退,新人无位”,提高退休年龄,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其次是对企业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比例明显增加,倘若进一步延迟退休年龄,会使企业人员的流动性减弱,影响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甚至可能会回到国企改革以前的状况,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的国企改革就是把“4050”人员当做“冗员”予以下岗分流,才换回企业的起死回生。此外,在现行不同养老制度下过大的养老金待遇差距未得到缓解、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未得到改变之前,延迟退休年龄难以消除公众的疑虑与反对,社会压力和社会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需要认真研究、审慎决策,尽可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并且要与劳动力的供求变化、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改革协同推进。

(1)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时,要坚持“小步渐进、女先男后、兼顾特殊”的原则。所谓小步渐进,是指遵循维护社会公平和减少震荡的原则,根据政策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和政策的中长期目标,采取分步渐进的方式加以实施,延迟或降低延迟退休年龄的负面影响;所谓女先男后,是鉴于现行退休政策女性较男性要早5~10年的现实,基于性别平等的需要,可以采取先延迟女性退休年龄使得男女退休年龄同步,再同时延迟男女退休年龄的方式,逐步缓慢地对退休年龄进行调整;所谓兼顾特殊,即对特殊群体可以实行弹性退休制,如高知识技能型劳动者根据其意愿可以加快延长其退休年龄,而繁重体力劳动者、损害健康的工作岗位应当允许其按时或提前退休。

(2)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时,要妥善解决好以下相关问题:①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不断缩小不同养老制度下、不同群体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最终趋向公平。②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尽快改变一些单位的劳动报酬偏低、甚至还不如退休后的养老金的状况。③根据平等就业制度与用工成本应当公平的市场竞争法规,对退休人员再就业进行必要且合理的规范。④按照可持续性的要求,做好对年长劳动者的医疗服务、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等,维护养老代际负担公平。⑤创造理性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6 结束语

在新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是非判断问题,而是更加关注日后政策制定以及政策评估的有效性问题。相信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制定我国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并缓慢稳步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其可以有效发挥特有的政策优势作用。

[1]栾金香.谈人力资源延长退休年龄的经济意义[J].化工管理,2015 (05):89~91.

[2]张士斌.中国退休年龄政策研究前沿述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01):67~69.

[3]唐睿达,郭秀云.基于合理赡养比的动态退休年龄研究:模型与仿真[J].社会保障研究,2014(01):56~57.

张碧珍(1968-),女,经济师,本科,主要从事德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关社保中心会计工作。

F249.2

A

2095-2066(2016)13-0255-02

2016-4-10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养老保险劳动者
劳动者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自我保健(2021年4期)2021-12-04 04:10:44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28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商情(2012年48期)2017-11-08 16:37:38
延迟退休年龄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在云端
人力资源(2015年7期)2015-08-06 10:45:13
劳动者之歌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54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当代工人(2014年23期)2015-01-19 07: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