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016-03-20 13:15:22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小学校汪为峰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班规良好习惯习惯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汪为峰

强化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汪为峰

“习惯不形成,学习等于零。”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当前的班级管理中,如何通过强化班级管理,实现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值得班主任深入思考的话题。

班级 管理 习惯养成

一、营造班级舆论——引领习惯养成

班集体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的意识现象和无形的班级力量。实践表明,平时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优秀人物的道德品质,通过正确有效的班级舆论导向,能引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师可以经常结合时事政治,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用抗洪救灾、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等优秀事例鼓舞学生,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该做的,使集体主义观点深入学生心灵,使学生知道班荣我荣、班耻我辱,从而遏制不良行为和言论,使班级舆论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前进。

例如,有的学生未能执行“不准随便丢纸”的规定,把废纸屑丢在地上。教师可以安排其周围的同学帮他一起捡纸屑。教师可以趁此机会让学生围绕“乱丢纸屑对与错”的话题展开讨论,对学生进行品行规范教育,以使乱丢的学生改掉乱丢纸屑的坏习惯。再如,培养学生“少说多干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自身做到少说多做,说到做到。教师对自己认为不能长时间坚持的事情,尽量不要提出,和学生商量后提出要做的事情,要切实落到实处,使学生相信自己的教师,从而影响学生的言行,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建立制度文化——规范习惯养成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班规制度是治班的根本。班主任要想通过对班级的管理实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应组建好班级组织,制定班规条约,以制度文化规范学生的习惯养成。

1.组建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小助手,在班级管理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好的班级组织是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班级工作成功的关键,有利于帮助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笔者的班级管理为例,在班级中设有许多职务,如桌长(吃饭纪律)、窗长(关窗)、门长(锁门)、报长(发放报纸)、纪检长(负责班纪),探长(了解班级情况)。以“纪检长”为例,他是班级中专门负责纪律的人,负责中午、自习课等“空白时间”的纪律检查。这些班干本身都是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都是经过班主任认真挑选出来的,通过他们的严格管理可以约束其他同学的行为,“逼迫”他们养成习惯。

2.制定班规条约。教师制定班规条约要明确具体,宽严恰当,便于记忆,利于执行,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避免以消极方面限制防范,不应简单地与“禁令”“处罚”画等号,规章制度一经制订,就要坚决执行,不能随意放松要求。例如,按照“面向实际,严格管理,贵在坚持,重在渗透”的原则,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班规,将具体规定落实为“十项道德好习惯”,包括“出门照镜子,整理头发、服装、红领巾、鞋子等,迎接每一天”“每天按时完成班级的打扫任务,给他人一个清洁的环境”“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处处想着别人”“见到他人主动招呼,微笑礼貌待人”“每周向家长讲述几个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多和家长进行交流”等。教师将这些规定张贴在班级展示栏中,学生之间比比看谁能最先养成这样的习惯。

三、注重评价表扬——激励习惯养成

评价与赞赏是对人的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肯定。学生的自信心、进取的锐气、活泼的灵性、开朗的性格、良好的习惯等都来自于教师的赞美和表扬。为激励学生习惯的养成,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建立班级评价机制,把评价重点放在学习态度、行为表现、进取精神等方面,以此激发学生主动选择、承担工作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懂得做事的意义,增强主体意识。例如,培养学生“做眼保健操前洗手习惯”时,教师可远远观察学生的洗手过程,对有洗手习惯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请他当“小小监督员”。通过抓住学生关注同伴评价的心理,教师可以运用鼓励表扬的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实现自理能力坚持性的培养。

四、强化行为实践——训练习惯养成

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小学生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由此可见,一种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明确具体要求,通过艰苦扎实的行为训练。

例如,教师要着重抓好学生“走”的训练,可将具体行为要求告知学生:“进出校门,有理有序,慢慢走;大课间时,整队出操,齐步走;上下楼道,来回靠右,有序走;课间休息,玩耍有序,不乱走;专用教室,进出禁声,集队走;见到师长,主动让路,请先走;上学放学,遵守规则,安全走”。在学生熟记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教师督促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再如,笔者所在学校先后开展“弯腰行动”“三别四带五无”等活动,训练学生习惯养成。“三别四带五无”表决心的具体活动中,队员们郑重承诺: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队员,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虚带向社会;保持地面无痰迹,校园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语。“弯腰行动”中,队员们做到“三少三多”:少撕一张作业与课本,少扔一片废纸,少破坏一棵花草;每张纸上多写一个字,每次打扫多扫一下,每次弯腰多捡一份杂物。行为习惯的训练应强调“趣味”二字,增加其灵活性、游戏性,使训练成为愉快的活动过程。

[1]张喜平.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体会与思考[J].语文学刊,2013

[2]张金福.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2013

ISSN2095-6711/Z01-2016-10-0077

猜你喜欢
班规良好习惯习惯
Create Rules For Your Classroom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新班主任(2022年10期)2022-11-17 00:16:32
上课好习惯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24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4:34
班规要科学合理
江苏教育(2019年95期)2019-01-14 09:42:39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