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李翠香
浅谈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李翠香
本文研究如何结合职业中专《服装结构制图》这门技术基础课特点,运用一份合理性的教案、“分段式”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与学有机、紧密地相结合,将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统一,走出创新教学的一条新路。这条道路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创造性技术人才”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服装制图 创新 教学
《服装结构制图》是服装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款式变化设计和应用能力。传统的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和就试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这种专业性教育,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一种适当的教学技术,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刺激、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以获得最佳知识结构,最有效的技能技巧,在职业中专《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该如何具体运用,文中作了尝试性研究。
教学,教是首位。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合理性的教案却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对于《服装结构制图》教师则要求既懂得制图计算原理和方法,又要懂得服装款式结构及其变化、掌握最新流行趋势,并能运用制图方法实际画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好教案。如何准备合理性教案?教师应在领会教学大纲,读透教材,每备一份教案,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然后一个个地检查回答每个问题,直至最后没发现遗漏,得到圆满的结果,则认为教案合理。例如,《服装结构制图》制图计算原理和方法这一节分解为:①几种制图方法;②比例分配法如何制图;③掌握下装中各部位的计算原理和方法。这样分解出的教案将分散的内容连贯起来,抓住共性,突出特性,内容完整清楚、条理性强,加之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这是迈出创造性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还就教学法使学会运用“分段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分段式就是将《服装结构制图》每个教学课时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直观演示,导入新课,得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开始学比较困难。只有选择制图方法,直接制图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万事开头难,学生经过一开始的学习及兴趣培养,再经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启发,能马上引发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从而主动求学。新课这样引入,具体,深刻,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为下面重点讲授打下基础。如在开始讲女裙子的结构制图前,先给学生观看市场上流行的裙子的图片、光盘及资料,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产生兴趣,与随后重点讲授相配合,呈现语言表达对象的具体形象。它们互相印证和充实,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讲授的内容。
第二阶段为重点讲授。在直观演示引入后,利用教师的1∶1示范制图,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发生飞跃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接受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讲授中不平均用力,而是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详有略,对学生易懂的可略讲,讲清关键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
第三阶段为小结练习阶段,于重点讲授之后,用大约20分钟,由于以上两个阶段基本上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这时根据各个阶段内容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结浓缩教学内容,指明重点,难点和精华所在。借此,对学生思维进行整理,使杂乱零散的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成珠”“连串”理顺层次,使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知识。利于学生信息归档储存、便于知识的迁移运用并转化为能力。小结将新掌握的制图按1∶5的比例再绘制一遍,以此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不仅让学生巩固新学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教师巡回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可提高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
第四阶段为预习阶段。利用课上最后十分钟,由教师对下一课时学习内容和要求、重点和难点进行简要阐述,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阅读预习,以便联系旧知识,了解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猎取知识的信心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新课时才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以学生为“主体”。
以上四个阶段衔接紧凑,一段接一段,预习阅读是掌握、理解知识的前提;直观演示和重点讲授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小结练习是知识浓缩、能力提高的体现;充分体现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相互作用,以教促学。
教学,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教师教得再“好”也是徒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将教与学有机结合。
1.媒体教学经常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设备已大量运用于职业技术教学中。款式图、样衣、制图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同一内容往往要多次重复演示。而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一辅助手段适时地穿插于教学之中,与款式图、样衣相结合,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仅具有较强表现力,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视觉、听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有助于知识获得的精确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服装结构制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把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通过录像或幻灯片进行微观和宏观、表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使学生了解整个教学过程,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同时该方式可以对重点、难点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增强教学效果,节省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易接受,提高短时记忆容量,促进长时记忆。
2.实践画图课堂化。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能力,能力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形成。实践画图课堂化就是将画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到具有优化环境的制图室去面对实物进行1∶1实际制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对基本型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可以将上装、下装等在基本型上进行一定的款式变化,教师作一些必要的指导,然后由学生思考、讨论将其制出来。制图是《服装结构制图》必需的实践教学。通过制图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更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应用过程。学生只有经常不断地制图,在画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可促进知识的发展,发生飞跃的认识,培养起创造能力与个性品质。
3.氛围活跃形式多样化。只有教师讲,单一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最烦,最易疲倦,也是最缺乏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教学效果最差,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到稳重,又要感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教学在轻松、愉快活泼气氛中进行,让学生思想情绪和学习气氛互补,互相调节,互相促进,使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如在制图室中实践制图,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也最有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还可开展其他教学形式,如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的企业里去参观,请企业的样板师来学校讲学,组织专题讲座等等,以此调节学习氛围,不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自觉性、主动性。
在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采用“一案”“分段式”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不仅使学生掌握最新知识,而且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制图技巧,从而适应现代化服装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骆振楣.服装结构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4
ISSN2095-6711/Z01-2016-10-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