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文化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2016-03-20 10:31曹海林任贵州
东疆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输出文化软实力

曹海林,任贵州



日本动漫文化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曹海林1,任贵州2

[摘要]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国文化传播带动着社会价值的碰撞与融合。以较受民众青睐的日本动漫为例,结合日本社会的发展特点,可以明析不同时期日本动漫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对我国文化独立性和民众性格产生的影响,也可以以我国基本国情为考量,探寻强化文化软实力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日本动漫;文化输出;文化软实力;文化危机

动漫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已然成为日本价值在国际传播的工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大。近年来,日本动漫在国内颇受争议,一方面,饱满的人物形象、离奇的故事情节、精巧的色彩画风受到不同年龄层的追捧;另一方面,大量的血腥画面、宅文化甚至歪曲的价值宣导又引起较多青少年家长的强烈抵制,有较多学者已经开始警惕这一文化产品的大范围传播。但是,“国策化”的发展逻辑助推动漫逐渐成为日本品牌复苏的媒介,其区域影响力也逐渐增大,而这其中暗含的文化渗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邻国民众的社会价值取向。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签订以来,我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日本文化热潮,大量日本元素流入中国,日本动漫更是让国人领略到了“酷日本”的魅力。在这场热潮中,学界和政府嗅到了其中暗藏的文化危机。为此,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以加强对外来文化元素的筛选,重视本国文化品牌塑造,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日本动漫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避免危机产生以及如何消解现存危机的路径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必须从日本动漫的发展脉络出发,分析不同时期日本动漫演进的社会背景及其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而探寻文化软实力的培养路径。

一、日本动漫的产生与发展脉络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日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日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0—40年代,以《力与世间女子》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日本动漫的标志。20世纪40—70年代,日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大。随后日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90年代)和黄金发展时期(90年代—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大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家熟知的《灌篮高手》、《东京巴比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自于这一时期。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步入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一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日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主流文化意识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文化张力起到了塑造日本文化形态、凝结文化价值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日本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造就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传播载体。

(一)萌芽阶段

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入日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以美国卡通为中心的动漫浪潮对日本产生较大影响,一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色彩。而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玄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日本本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动漫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随后的20年间,日本动漫的写作风格逐渐由追崇国外生活向反映社会现实的路线转变,并将幽默元素加入作品之中,此时的代表作为《力与世间女子》。这部作品由政冈宪三与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是日本首部有声动画,对日本动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探索与发展阶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独具本土特色的作品框架得以完善,动漫风格逐渐丰富化。20世纪40年代前后,日本动漫进入新的时期,此时的动漫作品多与国内社会发展相关联。二战期间,受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宣传的需要,大量法西斯主义宣传性质的动画片被搬上荧幕,动漫这种艺术作品成为了日本宣扬政令的工具。战后,由于政府资金的暂停注入和迪士尼动画的冲击,日本动漫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1947年,手家治虫发表了《新宝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动漫作品给动漫期刊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动漫初具产业雏形。1963年《铁臂阿童木》的上映更是迎合了民众的心理,消弭了战败带来的民族自卑。日本动漫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动漫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制作成本不断降低。

(三)成熟阶段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加,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钟摆式”的生活方式使得动漫成为了人们休闲放松的媒介,其社会调谐的功能也不断显现,这个时期的动漫题材以积极向上、对高科技的向往和反对破坏自然为主,动漫情节中宣扬的效率、奉献的社会价值对日本人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80年代,伴随胶片动画技术的引入,动漫产量不断增加,作品风格也进一步丰富。以“高达”类动漫为跳板,松本零下、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宫崎骏等现代动漫艺术家世人皆知,他们的作品不仅剧情、画技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动漫的主旨也总能启发观众反省自我,并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此时的日本动漫开始走出国门,对亚洲邻国的影响不断增加。

(四)细化阶段

日本动漫进一步细化的社会动力,一方面来自于国内影像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来自于公共部门的资源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逐渐将动漫作为文化发展与文化输出的载体,动漫作品的制作工具也更为丰富,并在种类、形式、内容、画风上发生明显的细化,其主要类型逐渐囊括了热血、魔神、治愈、推理、运动、搞笑等多重内容,日本动漫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拓展。动漫的繁荣带动了本土相关产业的革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伴随新世纪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本动漫在全球得以覆盖,多元的内容主旨、缜密的故事情节给观众带来了近乎完美的观赏感受,而动漫中所宣扬的伦理思想、行为价值也深深地影响着域外受众,引导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动漫所携带的日本大和民族文化不断向周边国家甚至欧美国家扩散,其海外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日本“动漫文化”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综合国力理念的提出,国际社会对国家实力的关注逐渐由外在物质表现转向于内在的精神素养,文化要素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文化治理体系的塑造已然成为当代国家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国际影响的重要手段,如何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立发展也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一般来讲,文化独立综合表现为意识形态的价值吸引、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以及文化知识的独创能力,是一个国家完善精神内核导向的必要条件。[1](46~47)以动漫为构成元素,日本的国家文化体系不断完善,并逐渐成为其实现本国文化价值输出的柔性支撑。20世纪20-40年代,日本动漫跟随法西斯军队“走入”中国,但由于国内反日情绪的高涨,其对民众的影响不大。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再次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中日邦交正常化为契机,日本动漫在我国得到较大范围的传播,影响着国人的价值选择与行为取向,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一)改革开放初期日本动漫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订,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关系的又一次进步,友好条约的签订为中日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两国人民的友好情绪空前高涨,国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日本文化热潮。

1.丰富人民业余生活

1980年起,日本动漫开始登上中国家庭的荧屏,借助电视机的普及,动漫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要电视节目之一,给刚刚从长时间政治运动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感受。与政治运动时期统一、僵硬的素材特征不同,日本动漫以其新颖的表现形式,奇思妙想的题材,生动的故事情节,为人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并逐渐成为中国重新认识大和民族的窗口。最早引进的《铁臂阿童木》、《超时空要塞》等动画片,展现出了勇敢、智慧、正义的主旨,为那个时代的青少年埋下了“科技梦”的种子。

2.开拓国人眼界

日本动漫的传入不仅让中国人对日本有了新的认识,也给国人了解其他国家的动态创造了条件。西方国家较为先进的发展思想、生产成果被植入到动漫情节之中,使得国人深刻体会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动漫不仅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现,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社会当前状况的缩影。当时的日本经济位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迅速,大量机械战甲类动漫出现,展现出日本社会对高新科技的追求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期盼,而这恰恰是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时代精神。在中国人民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时,日本动漫中蕴含的“团结”、“坚韧”的思想,无形中激励着青年学子勇于追求梦想,大胆创新,鼓舞着国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奉献青春。

(二)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冲击

伴随传播深度的不断增加,日本动漫中所隐含的国家形象、伦理价值、社会观念在中国不断得到扩散。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进入细化期,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动漫作品纷纷流入中国。动漫已不再是儿童或青年的专有名词,其受众也已然扩展至各年龄层,成为日本文化对国人价值熏陶的重要途径。以动漫为传播媒介,日本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攀升,并对我国文化价值的吸引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以及文化知识的生产力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在深层次上对国人的行为取向产生了价值诱导的作用。如何保证我国文化传播的独立性,建立健全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前较为迫切的社会发展问题。

1.降低文化价值吸引力

文化价值吸引力是指一种民族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系统对国内外的吸引力,[2](16~26)一般涉及民族凝聚力、文化认同力,是文化融合、调谐作用的核心内容。随着日本动漫在种类、形式、内容和画风上的逐渐细化,其受众也在不断拓展,并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不同风格的动漫作品阐释着不同的文化心理,也造就了一批“动漫偶像”。受日本动漫的长期影响,国内“漫粉”数量激增,他们钟爱日本动漫,欣赏其中的故事情节,敬佩人物形象,甚至将之作为自己的偶像而刻意模仿。随着国人对日本的了解逐步深入,对日本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认同趋于加强。由此导致日本文化体系不断在中国蔓延,这对于以社会主义符号特性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无疑是一种价值冲击,而中华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减弱。这一情形在国际社会上的表现也非常明显,原本受中华文明滋养的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现如今纷纷引进动漫等相关产品,日本的区域影响力逐渐增强,不可否认,文化输出战略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消减文化产业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国际话语权的分配与拓展。以动漫为基础,日本逐步开发出与之相关的广播、电视、电影、文化服务、文化用品等一系列文化产品,由此形成了日本动漫文化发展的产业链条。日本成为了动漫王国的代名词,其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对动漫人物或动漫情节的喜爱,国人偏向于购买相关的文化产品,并善于接受具备动漫元素的其他商品,也有较多青年因偏爱动漫而热衷于学习日语。日本动漫的地位在我国不断攀升,而我国传统动画产业却一直发展缓慢,连环画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其中所宣扬的传统伦理也逐渐陌生。日本文化产品的大量消费正逐渐压缩着我国动漫产业的总体规模,侵蚀着文化产品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也被动地受制于日本动漫的运转态势。[3](133~144)没有消费者的青睐,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将大大下降,并有可能成为外来文化产品的附庸。此外,由于监管不力,大量盗版资源进入中国市场,扰乱了国内的文化产业秩序,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可谓雪上加霜。

3.减缓文化知识生产力

依靠动漫产业的发展,日本国内的文化知识生产不断得到触发与革新,动漫创作成为日本的主流产业之一,由此带动着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成熟的动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拓展,给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受日本动漫的影响,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更倾向于采取模仿、转移策略,作品的独立创作能力较差,这与民众的消费心理和市场导向有关。由于长期受日本动漫的熏陶,消费者更善于选择价值宣导与之相类似的动漫作品,而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一度遭到冷落。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化知识的生产力遭到严重束缚,主要表现为:1)文化设施资源不足,具备中国韵味的文化设施逐渐缩水,部分设施为更受大众喜爱的日本动漫形象所取代。[4](4~8)2)文化教育水平偏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和一部动漫的教育作用趋同,民族文化的认同力不足。3)文化劳动力匮乏,长期以工业发展为中心的经济态势使得中国缺乏对艺术创作者的培育,动漫艺术工作者参与社会效益分配的机会较少,文化产品创作的合法权益并未得到有效保护。

4.混淆青少年价值判断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生命延续与发展的潜在力量,青少年的成长会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日本动漫在我国的受众虽有所扩充,但其观看主体仍然是青少年,动漫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对青少年的生活态度与价值选择必然会产生较大影响。新世纪以来,日本动漫发展的社会背景变化迅速,纷繁复杂的创作环境使得日本动漫作品的主题逐渐丰富化、细致化。动漫中蕴藏着积极向上、勤奋刻苦的精神,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而受本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影响,动漫中也蕴藏着许多日本自身的不良文化,如暴力、血腥、色情的画面,阴谋、诡秘的故事情节等,这些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将产生负面侵染,不利于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5](94~96)从长远角度来看,青少年的思想将成为一个国家的主流观念,如若大部分青少年受到较多不良信息的诱导,国家文化发展将遭遇很大的挑战。从另一方面这也揭露了我国动漫分级制度的缺失和文化产业规制的碎片化。各类主题的动漫作品蜂拥而至,其价值渗透作用不容小觑,印证了文化产业制度变革的必要性。

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路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创新性。但由于近代人为性的对外封闭,中国的社会发展逐渐落后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区域辐射能力衰弱的窘境。作为我国近邻的日本凭借动漫等文化产业的成长不断拓展本国文化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其周边国家的本土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这一文化碰撞中,如何把握本土文化的发展优势,探寻文化独立危机的消解路径逐渐成为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竞争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一)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可行性

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与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的独立发展必须依靠稳定的政治环境、坚实的经济支持以及成熟的社会框架,而在这一层面上,我国重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条件已较为完备。

1.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政治环境,尤其是外部政治环境是本土文化独立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社会改造和思想革新,逐步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民主党派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长,在制定国策和参与国家事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价值信仰上,除少数分裂分子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民众的接纳和拥护,成为新时期中国改革和建设的精神内核。在国际政治环境中,虽有局部战争、恐怖事件对世界新秩序产生冲击,但和平与发展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6](6~8)国家关系以经济上的互利合作为主旨,冷战式的意识形态竞争已逐步消失,伴随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安理会中的话语权得到强化,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这都为中国本土文化走出国门提供了稳定的传播环境。

2.经济实力得到提升

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是当前世界影响较大的历史性事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连续三十多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9%,这在国际发展史上也较为少见。虽然受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依靠新一届政府的“经济升级”策略,国家经济呈现复苏趋势。2015年10月,中国家庭财富总额已达到22.8万亿美元,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自本世纪初以来的15年间,中国家庭的财富总量已增至之前的5倍,人均财富占有量也从2000年的5672美元增长到现在的22513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家庭的购买能力已极大提升,这对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伴随公众消费取向的不断丰富,我国文化产业呈现细化发展的趋势,数字文化产业成为主流。文化内容产业作为新兴项目,逐步实现了与传媒和分销渠道的结合,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

3.公民理性逐渐成熟

文化独立危机的消解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更是以不断成熟的公民道德素养为依托。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导向作用决定了公民理性在本土文化特性保持中的重要作用,公民个人的认知能力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判断能力将反作用于本国的文化体系构建,是传统伦理进行价值统摄的重要影响因素。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不断成长,社会自组织规模得以扩展,社会大众的公民意识也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具备了独立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全面求真求实的品质等,[7](41~43)由此,公民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也由往日的盲目追捧发展为现今的批判接纳,这对于保持本国文化吸引力、培养国人的独立人格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这恰恰是政府推进文化治理进程、保障本土文化特性的现实路径。

(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文化独立危机的产生不仅缘于外在文化要素的冲击,也受到本国文化内容、模式和渠道的多重影响。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在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日本动漫发展与文化外输的成功经验。从解决现有问题出发,在宏观上,坚定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内容,做好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微观上,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规范,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不断增加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坚定内容,树立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因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并吸纳外来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8](114~115)新时期促进中华文化的独立发展,必须在坚定本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树立文化自信。正视中西方文化差异,面对日本文化的输出,应保持兼容并包的心态,积极借鉴日本文化的优秀成果,汲取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先进经验。国内的价值宣导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从民众的实践生活出发,充分了解、总结人民的文化诉求,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形成具备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构建引导时代潮流、促进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治理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思想指南。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中华文明才能走出国门,并与其他文化交织、融合,对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融入中华民族爱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顽强不屈、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必能在众多异国文化中独树一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文化基石。

2.政府支持,完善政策保障

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运作与支持。在日本,动漫产业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日本政府2004年出台的《内容商业振兴政策》更是将动漫作为内容产业的代表重点发展,努力将动漫打造成为“品牌日本”、“酷日本”的代名词。我国文化若想走出国门,必须具备较高的国家意识和战略意识,并辅之以科学的文化发展政策:1)强化文化外交战略。文化关系普遍存在于国与国、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是国际社会较为普遍的一种联系。文化独立的实现必须将文化外交提升至战略高度,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政策道路的了解与认知。因此,我国要重视文化条约、文化业务、文化协定的缔结,加大文化外交投资。2)落实产业发展政策。政府应加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适度拓展产业外延,增进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的对接融合,使具备中国符号的产品走出国门,不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9](113~115)3)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在国内应全面普及外事教育和文化素养培训课程,提升国人文化形象。在此基础上,为文化艺术工作者创造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培养文化成长的种子,增加民族文化积淀。

3.结构调整,拓展传播渠道

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经济全球化带动着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一环,正在走出国门展现中国魅力,但同时中国也受到不同区域文化的渗入与影响。因此,如果想在文化影响力之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推进文化发展结构的调整,继续促进文化产业的细化发展。如日本政府将电影、电视、影像、音响、书籍、音乐、艺术等划分为不同的内容产业,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以增强文化产业管理的系统性。面对日本动漫的大量输入,我国也应该推出较高质量的具备本土文化元素的新型动漫,满足公众的观看需要,积累公民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此外,要不断拓展中国文化的传播渠道,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就文化传播属性而言,一个国家对外开展文化传播主要有非营利性文化交流和营利性的文化贸易两种途径。但从细节上看,非营利文化交流应更加重视非国家行为体在民间艺术、传统风俗交往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灵活、丰富的传播特性。而在对外文化贸易上,应坚持完善产品质量,坚持重视用户体验,增加文化对外熏陶的持续性,最终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传播模式。

4.革新机制,优化制度环境

实现本土文化独立地成长与传播是对文化自由的一种追求,而这种自由的实现是以严格的制度框架为支撑的,一旦脱离制度的规范,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都将梗阻重重。首先,为了应对日本动漫传播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危机,我国应建立严格的文化作品分级制度,对外来音像制品、文化项目等进行严格筛选,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评估,将一些涉及黄色暴力、恶趣低俗、颓废绝望、禁忌不伦、违背道德的作品阻断于国门之外。其次,要建立网络资源实名制,抑止外来消极文化元素的流入,及时清理不良信息,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创造和谐、清洁的网络环境。最后,要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是保障作者获益权和提升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必要条件。[10](39~41)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关系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和发展程度。当前,我国应建立覆盖文学艺术、信息传媒、知识出版等内容的宽领域、多层次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将作品统一编号,规范扶持版权代理、版权价值评估、版权质押登记、版权投融资活动,推动版权贸易常态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的整合、激励功能,调动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意的积极性,为国家文化繁荣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刘德定:《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2]熊正德,郭荣凤:《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9期。

[3]景宏:《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日本学刊》,2006年第4期。

[4]衣俊卿:《论文化危机和文化批判》,《求实》,2005年第6期。

[5]李常庆,魏本貌:《日本动漫产业探析》,《出版科学》,2010年第4期。

[6]郑永年,张弛:《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

[7]年勇:《公共理性视域中的公民意识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8]曲惠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9]蔡尚伟,刘锐:《论新中国文化经济及文化产业政策的演变》,《思想战线》,2010年第1期。

[10]吴汉东:《知识产权的多元属性及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责任编辑张克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6)03-0014-06

[收稿日期]2016-02-11

[作者简介]1.曹海林,男,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2.任贵州,男,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区文化治理。(南京211100)

猜你喜欢
文化输出文化软实力
高职学生文化失语现象调查与研究
“握拳而立”
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探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张靓颖玩音乐没想着“文化输出”
日本动漫《犬夜叉》的编制与发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