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峰敏,刘金凤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人文社科系,山东 烟台 264001)
论新形势下的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吴峰敏,刘金凤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山东烟台264001)
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为提升军事人才的人文素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先进军事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如何顺应新的时代形势变化,以新的理念和新的路径,推动自身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培养,已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新形势;新理念;新路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军队的发展史,无异于一部改革创新史。军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亦如人民军队的发展一样,尽管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为提升军事人才的人文素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先进军事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如何顺应时
代形势变化,更好地服务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命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认识、理解并破解这一命题,既为大学语文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机遇。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新形势,树立新理念,采取新路径,大学语文课程才能勇立潮头,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身创新发展。
对形势的清晰洞察和深刻认知,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必要保证。认清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当前所面临的来自内外环境的种种新形势,有利于我们统一思想,聚力前行。
(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大潮中的院校调整
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当前全军上下关注的最大现实,在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1]。这一决策实际上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决议的再次强调,即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对于军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未来发展而言,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值得注意:一是改革后的军事院校教育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从而避免院校培养人才与部队需求之间的脱节,这就要求军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继续坚持“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指导原则;二是改革后的军事院校所开设课程的职业特点更加鲜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军味”更浓,在保证知识基本结构共性的同时,更强调知识的特性。这就要求军校大学语文课程在体现大学语文知识体系共性的基础上,要与地方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有所区别,要体现出军队大学语文教育的特色和使命;三是改革后的军事院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更高,能力更强。在人才素质上,学习世界军事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使学员的素质囿于专业学科之限,而是实现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两翼齐飞”;在能力养成上,注重学员通过在院校的学习,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适应未来岗位。这就要求军校大学语文课程在定位上,既重视人文性,也不忘工具性。
(二)军事人才培养的新的时代内涵
在2014年底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了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这一重要指示,回答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样的军人、怎样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时代课题。不但为当前军事人才培养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军事院校教育指明了努力的目标。作为军校人文类核心课程,大学语文所讲授的优秀作品,彰显着爱国报国、心怀天下的忠诚信仰,洋溢着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的豪气胆气,体现着忧国忧民、仁民爱物的高尚品德;所讲授的写作与演讲知识,注目于提高学员的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与“四有”所包含的政治信仰、核心能力、精神特质和道德情操等每个组成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空间相当广阔,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且,大学语文课的育人方式并非单纯灌输,而是更加注重潜移默化,侧重引导启发,将说理寓于审美形象之中,易于引起学员的共鸣。
(三)网络信息时代的深刻影响
生活在当下的社会,任何人都很难隔离网络信息时代的深刻影响。就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来说,网络时代所造成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使得学员与经典的作品存在一定的疏离,多次开课前的调查都显示,学员的阅读量不容乐观,而在有限的阅读范围中,经典文学作品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种不利状况,教育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展示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和审美感染力,引导学员的阅读倾向,影响学员的阅读选择。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时代也为军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如慕课、网络课程、微课、微信公众平台等形态,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撑,而且,这些新形态具有浓郁的时代媒介气息,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感受,也赋予受教育者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受到了学员的广泛欢迎。正如有论者所言:“网络生存方式对人的主体性的扩展,赋予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权与主导权,表现为教育参与的自由权、信息选择的自觉权、价值认同的自主权、信息反馈的主动权等”[2]。另外,在大数据时代,还可以根据对后台数据的梳理统计,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提高教学的效率。上述这些内容,有的现在已经实现,有的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有的还只是一个设想,但是不论处于何种程度,都要求军校大学语文课程进一步把握网络信息时代的传播特征,趋利避害,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理念的革新是深化改革、实施创新的先导,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理念,积极应对形势的发展变化,保持课程自身的旺盛生命力。
(一)母语教育
母语是一个人接触、认识、理解世界的基本语言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不可能为其他语言的学习打好基础。汉语是世界上连续传承最悠久的语言。汉语的魅力源于它的丰富与多元,丰富造就了博大,多元赋予了内涵。作为汉文化的载体,汉语维系着整个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社会心理和民族感情上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要“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3]。大学语文课程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母语教育,但就军校学员来说,大学语文课程至少营造了母语学习的典型氛围。由于种种原因,整个社会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远非母语可比,但母语危机带来的显性和隐性危害已经引发了诸多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母语外显出的只是一个个语言文字符号,但这些语言文字符号与外语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们都是透着感情,带着温度的,它们的内核实质上是由民族智慧作为支撑的,如果连母语都掌握不好,就无法与民族灵魂的深处产生共鸣,那么何谈“有灵魂”,更何谈“有本事”?正如有识之士指出:“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语言是双刃剑。如果利用好,它就是正能量,可以对内凝人心,对外聚人气,并能斩获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红利,促进国家发展;如果忽视它,就会变成负能量,不仅会坐失良机,损失利益,影响发展,而且容易被人利用,构成隐患,危及安全”[4]。军校教育培养的是未来军队的中坚力量,理应比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加坚定的政治立场,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更加自觉的民族归属感,因此,大学语文课程要以“守土有责”的意识,树立起母语教育的理念,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员的使命感。
(二)文化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风风雨雨,给我们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遗产,这些优秀文化因子的许多方面已经深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中,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它们不仅哺育了民族的成长壮大,也丰富了世界的文化样态;不仅曾经书写了历史的辉煌,也依然闪烁着时代的风采。有“世纪智者”之誉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这样断言:“我们西方文明的显著优点是科学的方法;中国人的显著优点是对生活的目标持一种正确的观念,人们必将期望这两种因素能真正逐渐结合起来”,并且他坚信:“经历现代文明洗礼的这一中华传统智慧,在21世纪的发展中必将逐步扬弃愚昧成分,日渐显露出特有的魅力”[5]。大学语文课程讲授的作品均为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作,其创造过程大多包含着艰难的思想探索、曲折的心路历程、反复的语言尝试甚至痛苦的肉体折磨。学员通过经典对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鲜明体现,体悟文化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通过经典创造过程的历史性和复杂性,探索科学的文化发展规律;通过经典在无形中启民智、亮民心、聚民力的作为,感受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担当责任的勇气。因此,大学语文,这门军校人文纯度最高的课程,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承担着文以化人的重任。
(三)贴近实战
军队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决定了军事人才是为打仗而培养的。课程的特点不同,也决定了不同课程对贴近实战理念的落实路径有所不同。对于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来说,贴近实战的理念应该更加具体地落实到培养学员的战斗精神上来。这不但凸显了军校大学语文教学与地方高校语文教学的鲜明区别,更是当前实战化教学改革背景下创新探索的目标所在。战斗精神,是军人多种正向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既包括坚定忠诚的理想信念,也包括敢打必胜的信心勇气,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等,是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世界新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使战争在形态、模式和手段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更是对参战双方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综合实力,既包含高科技武器装备为代表的硬实力要素,也不能缺少战斗精神为代表的软实力要素。只有立足打仗需要,努力培育和锻造学员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过硬的战斗作风,才能为强军兴军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大学语文教学以提高学员的人文素质为第一要务。对于军校学员来说,人文素质是军人在思想道德、文化智能方面综合素质的统称,涉及军人的政治观点、民族意识、国家理念、思维方式、文化素养和意志品质等诸多层面,是军人精气神的综合呈现。将人文素质和战斗精神的概念两相对比,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文素质是战斗精神的内在支撑,战斗精神是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人文素质高的军人,其战斗精神必强。无论什么时候,高水准的人文素质都是激发军人斗志,凝聚部队力量,促进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
(四)学员主体
以往的大学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场景:教员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学员在讲台下不为所动、毫无兴趣。教员备课不可谓不认真,讲授不可谓不卖力,可是实际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教员准备的“菜肴”不符合学员的口味,学员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教学活动是教员和学员的双向交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员主体”的理念,学员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更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一切教学活动的效果最终都要通过学员来实现。换句话说,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员在做好“导演”和“演员”这两个角色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学员做“演员”,采取多种手段唤醒学员的主体意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鼓励他们发问和争辩,为学员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如前所述,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为这门课程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而我们所总结梳理的母语教育、文化传承、贴近实战和学员主体等新理念,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机遇还是大于挑战的。只要我们在有效的路径上付出扎扎实实的努力,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文选部分的创新
文选部分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所在。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6]。意思就是说,阅读文学作品不但可以提高个人修养,还能对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启发和陶冶作用。中外文学史上的精品力作大都蕴涵着真挚饱满的情感,机智深刻的哲理和生动鲜活的文学形象,深刻反映了历史与现实,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认知功能,在培育军校学员战斗精神方面大有可为,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长期以来,教材内容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既然文选部分不可能按照教材的安排逐一进行讲授,那么,对文选部分教学内容的再筛选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文选部分内容改革的主要任务。
1.进一步突出军旅诗词在文选部分的主体地位。文选部分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体,而诗歌又是文选部分的主体。诗歌在中国文学的诸种体裁中,起源最早,历史最为悠久,作为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旅诗词形象地再现了风起云涌的战争场面和壮怀激烈的军旅生活。不论是描写抵御外族入侵的长歌,还是叙述保护领土完整的短章,都能够有效激发学员的爱国深情、昂扬斗志和英雄气质,为战斗精神培养注入强大的不竭动力。
2.进一步将作品讲解与学员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无论是古代作品,还是现当代作品,如果只是就作品讲作品,在学员中引发的共鸣往往不够强烈,如果能够注意联系实际,讲到作品中去,再引到现实中来,效果则大有不同。比如,在讲到辛弃疾的词作时,不仅应向学员展示那个文武双全,时刻不忘收复北方失地的辛弃疾,及其充满慷慨纵横的英雄豪情之作,更应启发学员思考身处强军兴军伟大征程的当代军人应该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再如,作为一名军人,必须具备不服输、不怕难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军人才能成为有血性的军人,这样的指挥员带出来的兵才能面对未来复杂的战争环境。目前很多学员是90后甚至95后的独生子,抗压耐挫能力比较差,心理比较脆弱,针对这种现象,在讲授古代文化大家的作品时,完全可以结合他们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员树立不屈不挠、顽强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进一步丰富课外自读作品的选择。除了课堂由教员精讲的作品之外,学员还应在课外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教材中涉及较少的当代文学作品。如路遥《平凡的世界》,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韩静霆《凯旋在子夜》,金一南《苦难辉煌》,王树增《长征》等。这些作品都渗透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启发性强,能够有效弥补学员的求知需求,提升学员的精神品位,促进学员对课堂教学的接受效果。教员可以在文选部分安排专门的读书交流研讨,既检验学员的课外阅读情况,也为学员提供发表观点、碰撞思想的平台。
(二)写作与演讲部分的创新
过去,这部分教学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员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的培养上,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我们发现,只要认真设计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既能够实现能力的培养,也能够实现战斗精神的培养,从而达到器与道共生共赢。
1.增加学时,提供基本保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写作与演讲部分的学时,大幅度提升至24学时,即总学时的40%。战斗精神属于意识范畴,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经由物质的载体加以呈现。英勇的作战行为当然是战斗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是充满激情、彰显斗志的文稿和演讲同样是战斗精神的重要表现。著名作家魏巍深入抗美援朝一线体验生活,了解志愿军战士的方方面面,最终写出了优秀的长篇通讯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虽然魏巍并没有直接冲锋陷阵,但是他的作品同样充满了强烈的战斗精神,阅读他的作品更是能够起到强化战斗精神的作用。增加写作和演讲部分学时的必要性由此可见。
2.精选内容,突出军队特色。我们对写作与演讲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弱化一般共性,强化军队特色,特别是注意将写作与演讲在打仗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凸显出来。比如讲授到军事应用写作应力求短小精悍时,用平时相对缓慢的节奏和战时高度紧张的节奏相对比,说明短小精悍的文稿在战时能够更加高效地传递信息,使学员深刻体会到短小精悍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要求,更关乎一场战斗的胜利。
3.丰富方法,融入战斗精神。与文选部分相比,写作与演讲部分更加忌讳纸上谈兵。我们在这一部分精心设计了三次研讨活动,分别针对军队机关公文写作和军队事务性文书写作,军事新闻写作和演讲。教员在布置题目时就充分融入战斗精神的因素,比如要求学员撰写反映军校学员挑战自我、刻苦训练的新闻通讯,又比如要求学员就新形势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弘扬战斗精神开展演讲比赛等等。研讨过程中,先由学员进行互相点评,教员适时给予启发和引导。学员研讨的过程就是思想观点碰撞的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清晰的过程,还是能力逐步养成的过程,而战斗精神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强化。
(三)能力培养的创新
精神、素质都是无形的,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能力体现出来。这正是大学语文课程“工具性”的重要体现。学界有一种声音,似乎提到“工具性”就降低了大学语文课程品位一样。其实,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密不可分,互为表里的,特别是就军事院校理工科为主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二者更是缺一不可。经过仔细调查和深入论证,我们将大学语文课程所要培养的能力定位于背、读、写、赏、讲五个方面。
1.背,即背诵能力。“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既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出色的知识表达能力。它不但可以让学员反复玩味和演绎文本,而且可以让学员深入感知和体悟文本。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众多优秀作品是一个民族文明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熟练地背诵这些作品,能够增强学员对于母语的感悟力,净化学员的心灵,陶冶学员的情操,丰富学员的情感。
2.读,即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教学效果得以显现的重要保证,学员通过阅读来了解人类历史,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了解我军发展历程中的苦难辉煌。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学员对文本的阅读实践,教员的分析就成了空中楼阁。
3.写,即写作能力。既包括文学写作能力,也包括应用文写作能力。当背诵和阅读的资料有了充足储备之后,写作就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验方式。我们将大学语文课上的写作训练与课堂阅读实践结合在一起,备课时认真思考,出好题目,既保证二者紧密结合,又围绕培养学员战斗精神和表达能力这个中心,针对不同授课内容和学员的兴趣点进行灵活安排,推动学员养成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牵动阅读的好习惯。
4.赏,即文学鉴赏能力。鉴赏能力直接关系到阅读质量和效果,赏的过程,既是对作品所包含人文精神的体悟过程,也是对人文精神的挖掘过程,更是被人文精神打动感染的过程。在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注意了开放性的原则,在教员必要引导和精到点评的基础上,鼓励学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做出独立思考后的创造性解读,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提升学员的审美品位。
5.讲,即演讲表达能力。讲既包括专门的演讲能力,也包括口头表达观点的能力。演讲表达能力是学员人文素质的综合展示和个人风采的直接呈现。在演讲表达过程中,学员的分析、归纳、概括、思辨能力都会得到充分发掘和提高。而且,在众人面前展示出色的演讲表达能力,可以有效增强表达者的自信心,并增强其人格魅力,因此,培养演讲表达能力不只是发展学员与人沟通交流的实用技能的需要,更是其人格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考核方式的创新
从2014届毕业生开始,军事院校推行按照学员四年学习成绩以及日常表现,进行综合量化排名,并依据排名选择分配岗位的新办法。分配方式的改革极大地激励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为着眼点,以学员能力养成为落脚点,重视形成性考核,最后的结课考试成绩只占50%,其余50%的成绩来自学员平时的作业完成、课堂发言、网络讨论、课堂研讨等各个环节。而且,最后的结课考试也是由5道开放型论述题组成,测查学员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所形成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避免了过去“一卷定终身,背背就过关”的弊端,也让那些学习认真、能力突出的学员脱颖而出,有效地引导学员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公信力。
时代环境不断发展,战争形态不断变化,在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1]习近平.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N].解放军报,2015-11-27(1).
[2]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60.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3.
[4]赵世举.语言与国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6.
[5]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41.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5.
(责任编辑:赵惠君)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Chinese Course at Military Academ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U Feng-min,LIU Jin-feng
(Department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ofNavalAeronauticalEngineeringInstitute,Yantai264001,China)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military personnel and inherit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cultare,the military academies offer the course of College Chinese and mak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Bu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at of the times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army,how to make College Chinese course adapt to the situation changes in the new era,to new ideas and new paths and promote its own development,and better serve to cultilvate a new generation of revolutionary armymen,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of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e course of College Chinese in military academies;new situation;new ideas;new paths
2016-05-23
吴峰敏(1980-),男,陕西临潼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军队文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军事文学和军事文化研究。
G642
A
1672-8874 (2016) 03-008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