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信阳464000)
从学科外到学科内
——三代学科馆员的发展
刘洋
(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从学科馆员建制起,迄今国内学科馆员已经历从服务于信息机构、为学科提供信息资源的第一代,到服务于学科对象的第二代,发展到第三代利用专业图书情报技术与工具,提供学科资源优化建设、学科知识库建设、知识产权服务、预见性学科信息服务、合作式深度情报服务等,同时学科馆员的发展也出现了分化。
关键词: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竞争情报
在数字信息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图书馆所处的时代已经从传统纸质文献为重点,发展到以数字化资源典藏为中心,并进一步演变到以网络化数据库为核心。随着学科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单一的传统文献资料代查、代检、提供阅览这些服务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研究人员的需要,学科研究需要更深入、更具体、更专业地与学科密切相关的大范围科研信息服务。基于这一需求,图书馆界提出了学科化服务这一命题。
学科化服务最早起源于1981年的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为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师生,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在整合原有人力资源与文献资源的前提下,推出了学科馆员服务。与传统图书馆员所提供的服务不同,学科馆员的职责从原来作为信息机构的员工而服务于信息机构,开始走出信息服务机构,主动提供符合服务对象特定需求的信息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加深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与结合,从而实现比传统图书馆员更有深度的信息服务。以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职责要求为例,其职责被鲜明地概括为CRIO。这四个字母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如下:Collection(C)馆藏建设;Reference(R)参考咨询;Instruction(I)教学培训;Outreach(O)院系联络。[1]与院系联络是传统图书馆员执行工作职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种或有或无的沟通行为,而到学科馆员服务的层次,与院系沟通这一本来或有或无的行为,已经被正式定义为学科馆员四大职责之一,同时也标志着图书馆服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学科馆员服务在国外的发展,学科馆员制度开始向国内引入。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我国大学图书馆中率先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此后开始在图书馆工作岗位设置中,聘任专职学科馆员为特定院系提供相应的专业学科化服务。[2]由此,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始结合本校人力资源和学科服务能力的实际情况,从部分学科开始,逐步推行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之一,逐步开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正式服务,第一代学科馆员正式诞生。
2.1 “脚在馆内,手在馆外”的第一代学科馆员
1999-2001年期间,中国第一代学科馆员正式产生。受限于当时图书馆人力资源状况,大多数学科馆员是非专业出身,对于所要服务的学科专业而言,知识结构局限性导致并不能提供良好服务,这一时期的学科化服务始终处于学科的边缘与外围。这一代学科馆员的形象多为熟悉特定专业资源典藏情况的图书馆员,并提供本地资源依赖型服务。与常规图书馆员一致的是,从进入图书馆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图书馆会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配置的需求,将一名准学科馆员分配至某一特定岗位,并要求掌握其岗位所管理的文献资源典藏情况。与一名普通馆员不同的是,学科馆员需要特别熟悉某一领域的专业资源典藏情况。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一代学科馆员很大程度上充任了学科专业资料检索、收集、提供、反馈人员的角色。如清华大学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后,具体做法是,“从参考部选择若干名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馆员,对口联系一个院系所,主要针对教师和研究生层面开展用户培训、资源推广、网络学科资源整理、搜集用户建议等方面的工作”。[3]
受限于学科馆员自身专业与所服务学科专业的不一致性影响,其对所服务的学科专业的熟悉程度不同,即使学科馆员们努力在服务内容与质量上缩短与教学科研的距离,但因图书馆日常工作与外界的院系学科人员联系并不充分,其主要优势在于对学科资料的熟悉程度,所能提供的学科满意度并不乐观。这一代学科馆员,可以用“脚在馆内,手在馆外”——即馆员的服务之手已经伸出到图书馆外,但脚却还是牢固地钉在图书馆内来形容学科馆员的工作状况。
在学科馆员的个人责任方面,基于人力资源方面的员工归口管理与工作职责考核上的双重原因,这一时期的学科馆员主要对自己所属的信息服务(管理)机构负责,而无须为所服务学科对象的教学、科研工作负责。学科馆员在行使个人职业责任时,其行为驱动力主要来自信息服务(管理)机构,即图书馆内部,而作为外部服务对象的院系学科方面,对其个人行为并无激励能力或约束机制。
1.2 “沟通你我”——第二代学科馆员责任的变化与扩展
2002-2005年期间,随着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广泛开展与实践,学科馆员逐渐在服务提供过程中加强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这一时期图书馆人力资源状况开始有了较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开始加入图书馆工作队伍,学科化服务逐渐渗入学科研究。而信息分析工具的引入与情报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科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得到提高,学科服务开始尝试逐步融入教学与科研,并进入学科研究领域。学科馆员所具有的高效信息处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报工具的利用成为他们在学科服务中最大的优势。
在学科馆员发展的开始阶段,与曾经的学科馆员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科研人员代查、代寻不易获取的文献资料不同,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开始进行或区域、或跨区域的结盟合作,形成图书馆联盟,进行资源互补性的共享与合作,从而明显扩大了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范围。利用广泛的馆际合作提供的强大后备资源支持,学科馆员开始占据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势,正式成为教学科研人员与众多不同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中介。能够成为一名学科馆员,意味着可以为其他教学科研部门进行更多沟通,提供更多服务;也意味着更多的个人价值实现机会。学科馆员个人价值的实现途径与学科服务之间的相关性,使得学科馆员开始对科学研究负责,而非单一为个人所隶属的信息服务(管理)机构负责。
1.3 跨界与融合下的学科馆员的发展与分化
2000年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与普及,国内的商业数据服务公司开始模仿国外商业数据商的成熟运营模式,开发出大量中文商用数据库平台:如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下属中国知网开发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开发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这种在线的数据服务因其使用方便、检索效率高,数据库使用者均可根据自定义关键词的检索,获得其需要的所有数字化信息,从而吸引了无数的科研人员。基于科研工作者的强烈需求与热烈反应,2000年至2005年间,国内高校图书馆通过或单独采购、或合作购买的不同形式,开始逐步规模化采购国内外各种商业数据库。
2005年至2010年间,大量的商业数据库在高校全面普及,学科馆员原有通过图书馆联盟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再次丧失殆尽,原本要依靠学科馆员才有可能得到的一些特定文献资源,现在科研人员可以直接从商业数据库中下载至个人硬盘,学科馆员在文献资源获取原有的“信息中介”作用直接被跳过,学科馆员的业务转变为学科分馆建设:在确立中心馆电子资源建设的同时,学科分馆的电子资源、教师讲义、专家报告、专业导航、教师文库和院系专业交流平台等内容建设。[4]
在数据资源快速、甚至呈现爆炸性扩张这样的大背景出现之后,我国高校学科馆员的发展状况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是部分高校图书馆中,学科馆员与学科研究人员之间的距离不再是缩短,反而出现了疏离:学科研究人员开始对商业数据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与学科馆员的沟通则逐步减少,这一时期甚至出现了图书馆在高校中整体性被边缘化的现象;[5]另一方面是信息服务机构将真正学科出身的图书馆员与学科服务相匹配,提供与学科专业性一致的专业化、个性化学科服务。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物理学等学科馆员服务、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提供的生命科学专业学科服务[6],就以其与学科需求的契合度高,良好、高质、高效的学科化服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与原来的占有数据资源优势不同,这一时期的学科馆员更多是学科专业出身,学科化服务真正成为实质,图书情报专业分析技术与工具在学科竞争情报研究中开始得到大量运用。学科馆员的优势不再表现为资源占有优势,而是转为资料需求准确度的提高与新学科或跨学科信息的发现。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时的学科馆员角色已经正式从信息服务提供者转变为“知识服务践行者的角色”,[7]学科馆员逐渐成为信息机构的服务主体,其工作职责主要是保证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主体的需求之间流动。学科馆员与信息机构、科研主体三者之间的界限模糊,甚至出现边界的融合与消失。学科馆员所提供的服务出现了新的形态:学科馆员的服务通过网络渗透到教学科研与用户,引导用户参与信息收集和知识创新,根据用户体验服务的效果来改进服务,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并利用虚拟信息平台开展个性化服务[8]。学科馆员的职能从传统信息服务,开始过渡到学科资源优化建设、学科知识库建设、知识产权服务、预见性学科信息服务、合作式深度情报服务等。[9]
纵观从1998年清华大学将学科馆员制度引入国内,我国学科馆员的职业责任、活动范围、学科关系、应用技术与工具等的发展可以看出,从学科馆员产生的第一天起,学科馆员岗位的设立与职责的变化,学科馆员制度从无到有的建设,学科馆员专业结构的变化,学科馆员知识结构的变迁,学科服务内容的转移,在学科服务中的馆员价值的成长,都与外界用户环境的变化分不开。这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当前用户信息环境的变化。用户信息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图书馆也必须因应而变,保持对用户需求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动态适应用户的变化。[10]目前学科馆员在不同高校图书馆中作用的两极分化的发展现状,更充分说明了这个职业需要更多的自我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社会中愈加瞬息万变的用户环境。
参考文献:
[1]范爱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J].图书馆杂志,2008(02).
[2]王宏鑫,刘洋.农村公共图书馆整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之路[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35).
[3]姜爱蓉.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J].图书馆杂志,1999(06).
[4]黄力.大学图书馆学科分馆电子资源建设探讨[J].图书与情报,2010(02).
[5]许萌.图书馆边缘化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05).
[6]周成效.E-Science环境下专业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战略定位: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11(10).
[7]张蒂.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践行者[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02).
[8]许军林,蒋玲.渗透·互动·个性化:Lib2.0时代学科馆员学科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7).
[9]王春,杨志萍,田雅娟,等.再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学科化信息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9 (53).
[10]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
(责任编辑:陈丽娟)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6)02-0094-03
收稿日期:2015-10-21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QN-410)。
作者简介:刘洋(1988-),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师范学院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