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爱慧(国网湖南省供电公司娄底分公司,湖南娄底417000)
基于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的措施研究
彭爱慧(国网湖南省供电公司娄底分公司,湖南娄底417000)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变电工作主要是利用变电设备实现升压或者降压的过程,周期长,且系统性较强,能够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对变电运行安全的意义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管理效率以及维护能力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变电运行;管理效率;维护能力;措施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现阶段,电能已然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能源,这就使得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意义重大。
2.1 变电安全运行的意义
变电运行是指低电压通过变压器升高至高电压,这样更便于运输;再通过降压器降至低压,这样用户使用更方便。在供电系统中,为用户供应电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变电,变电与用电用户关系紧密,并且这种关系是直接的,因此,提高变电安全运行可靠性,对于整个供电系统和用电用户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供电系统运行中任意一个设备出现故障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基于此,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变电安全运行问题。
2.2 影响变电安全运行的基本因素
变电站内部设备非常的复杂,变电站作为电能配送、电压升降的中心,与外界很多因素联系紧密,因此便产生了很多不安全因素。变电站系统设备由多个厂家供应,设备型号复杂,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此外由于部分厂家的设备是存在缺陷的,以致于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受到影响。在使用中,一些弱点设备极易产生故障,尤其是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会受到严重威胁。此外,故障频繁发生也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直接影响,甚至威胁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3.1 加强制度化管理,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
变电站要加强制度化管理,应从班组抓起,班组是员工的组织单位,直接负责变电站检修、维护工作,将各项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组,明确各班组责任,这样能够提高各班组工作的积极性,当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主体。为了提升各班组全体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术素养,定期开展职业技术能培训,通过培训使班组成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技能,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这样能够更好的应对工作中的各类技术问题。做好班组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使班组成员拥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循各项操作规则,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导事故。
3.2 做好操作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
变电站运行中要确保各项功能的顺利实现,离不开人,人是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变电站各项操作必须按照规范执行,杜绝随意性操作,一旦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或操作失误,就会为变电站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导致拒动、误动,从而带来更大的损失。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应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
3.2.1 明确岗位培训要求和形式
为了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需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岗位培训,尤其是针对新进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才可以正式上岗。为确保岗位培训工作的效果,要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考核细则、奖惩制度,为了提高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应定期进行实战演练,模拟突发事故,锻炼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同时要制定完善的突发事故应急方案,确保当真正发生突发事故时,操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妥善处理。此外,每个季度都要进行季度和日常维护培训工作,总结本季度的工作重点开展强化训练,使操作人员更好的掌握本季度的工作重点。
3.2.2 安全意识教育
人员是变电运行中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可以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规范人的行为是遏止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也是确保变电安全运行的重点。安全意识是运行人员对安全生产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培训中应结合设备的异常,对安全生产问题进行讨论,使全体操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安全活动重点放在如何加强自我保护,避免事故的产生,拿出以前发生过的安全事故,让操作人员对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应采取哪种措施解决。
3.3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故障率
①规范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自动装置等都可能产生故障,这会对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做好事故预想和预防工作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运行操作人员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消除,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确保供电设备正常运行。②为了提高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可以采取新技术来提高了变电运行的可靠性,如微机保护、真空断路器、六氟化硫等。③开展设备状态检修,逐步取消定期检修制度,运行人员积极配合状态检修工作,对设备的检查重点和检查范围做出调整,采取带电测试、绝缘在线监测等措施,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测。
3.4 完善管理体系,落实考核管理措施
可靠性指标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我们也可见将其视为综合性指标,其会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变电运行管理措施的考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健全管理资料和档案,使可靠性管理更加的标准化、规范化;②制定技术指标对管理措施进行考核,各项管理制度要彻底落实,开展可靠性的变电安全管理工作;③细化供电可靠性承包指标,将上级下达的承包时间分解到各部分,各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各项工作。
4.1 做好交接班环节的运行维护
①进行交接班时,监督人员要核查好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变电运行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的状况跟实际相符,同时对检查工作的相关记录以及工具进行核查。明确交接班期间的变电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设备的缺陷和设备运行方式的变动情况、当前正在执行的有效工作票等,同时完善设备清洁工作。②接班人员应当对当前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查验相关的工作记录,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③在办理交接班手续时,应当在检查完毕,确保变电运行正常后,才能在值班表上签字。
4.2 变电运行工作过程中的维护
在变电运行维护或操作开始时,值班长应当首先向工作人员详细地交代当前的工作情况和设备的运行情况,比如变电站运行情况、设备的操作情况、是否有异常和事故的处理情况等,然后对变电现场进行检查,分别检查变电站主控室中的二次设备和仪表,按照作业表单的要求逐项执行和记录,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在变电运行常规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站内工作计划等来安排日常工作。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变电运行中的倒闸操作。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值班长接收上级调度命令并将其详细交代给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做好详细的任务记录,操作完毕后,应当上报至值班长,再由值班长向上级报告执行情况,确保倒闸操作安全、无误。
4.3 做好事故处理和检修配合
要提高变电运行的维护能力,事故处理和检修配合过程中的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事故发生后,首先,值班长应当根据调度命令,检查并归复信号,观察仪表的变化情况等,并记录好信号灯光;然后,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提取故障信息,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向调度员汇报并获得处理办法,按照指令进行事故处理,做好相关记录。另外,在检修配合过程中的维护也同样需要严格、认真地进行,由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来交代现场的许可工作和安全措施。在工作开始前和工作完成后,值班长都应当认真检查,确保完工后工作现场整洁,并做好检修记录,及时向调度员汇报。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变电运行的管理效率和维护能力,提高供电效率,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落实相关的技术管理制度和工作管理制度。另外,为了保障变电运行的可靠性,还应当从交接班环节、变电运行工作、事故处理和检修配合等方面提高其维护能力。
[1]陈瑞平,殷常敏.基于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54.
[2]黄淑芬.如何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J].中国科技纵横,2015(17):179.
[3]张海楠.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5):159.
TM73
A
2095-2066(2016)28-0149-02
2016-9-22
彭爱慧(1973-),女,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变电运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