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2016-03-19 19:50汝洪芳谢子殿杨庆江吕宗宝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500黑龙江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500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500
高教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电气工程

汝洪芳 谢子殿 杨庆江 吕宗宝(、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500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500  、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500)



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汝洪芳1谢子殿1杨庆江2吕宗宝3
(1、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2、黑龙江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3、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摘要:黑龙江科技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立足于工程硕士培养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谋提升。确立了坚持矿山电气工程的煤矿特色,创新培养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培养过程,统筹考虑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实战性和实效性,阐述了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弹性学制实施的做法及取得的成绩。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促进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电气工程;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

*本项目来源于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电气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编号:JGXM_HLJ_2013091)。

Abstract: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ity,full-time master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in USTH is oriented by social demand and always pursuing school- ru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Adhering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mine electrical engineering,the university innovates talents training mode,management system and training process. considering the training effect of in-school practice and out-school practice.The paper describes the flexible educational system of full-time engineering masterand results achieved,introducing that the university adopts various measures and means to fully enhance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full-time engineering master.

Keyword:electrical engineering;master of engineering;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刘延东同志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按照职业指向,创新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满足特定社会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一批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门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该类研究生的特点是大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没有实践工程经验。其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也有别于在职工程硕士生,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挖掘其内在潜能,鼓励研究生在实践中取得新突破,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1]。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主要思路

树立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教育并重的思想[2],摆脱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对学术研究生教育的依托,把握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谋提升”的研究生教育理念,确立“立足一个坚持,推进三个创新”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模式,着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一个坚持”就是坚持矿山电气工程的“煤”字特色,“三个创新”就是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培养过程。以促进电气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教育理念

我校经过近六年的探索和实践,树立了“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谋提升”的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理念。

(一)以需求为导向

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工程硕士教育只有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明确职业指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我校电气工程领域根据地方经济发展中煤炭行业的特定需求,调整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主动联系并吸引煤矿集团和与煤矿行业公司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参与到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来,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有的放矢,适应社会需求。

(二)以特色求发展

面对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和挑战,强化特色意识、实施特色竞争战略,已经成为各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选择。我校电气工程领域以服务煤矿行业为主要方向,避免同质化,寻求差异化,突出办学特色,实现了与其他高校或学科的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

(三)以质量谋提升

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基础是学科水平、导师水平和实践条件。我校电气工程学科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拥有电气工程实践国家教学团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省领军人才梯队,矿山电气工程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建有电气工程实验与实践省实验示范中心和电气工程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其中电气工程实验与实践中心拥有矿山供电系统等28个工程实践基地,建有鸡西矿业集团分公司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等8个校外实践基地,保证了工程硕士校内外的实践条件。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学生、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创新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加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深化合作交流,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三、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教育模式改革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学科领域的培养模式,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各培养单位普遍存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式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同质化”或雷同。培养方式没有体现《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若干意见》文件的精神,离“意见”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校电气工程领域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进行了调研、学习和研究,推进“三个创新”,不断完善其培养体系。

(一)创新培养模式

根据工程硕士培养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探索“四个一”的培养模式。即为制定一项职业发展规划、参加一年专业实践锻炼、获得一个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解决一个专业实践问题。并将专业学位授予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的有机结合。深化工程硕士实践教学改革,依托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开展专业实践锻炼,做足工程与专业实践,探索“课内实践+专业实践+职业资格实践”的三段式实践模式。深化专业学位论文改革,探索“应用+实践+创新”的专业学位论文结构模式。建立行业领域和专业组织参加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机制,切实发挥其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二)创新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保障,我校电气工程领域自2010开始招生起,即成立了由行业领域专家组成的校院两级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制订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构建课程和实践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实践指导、以及对其它培养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开展自我质量评价并及时公开质量信息。指导委员会成立以来,并先后制定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等39个文件,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政策依据。

(三)创新培养过程

1.优化培养方案,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主要与煤矿集团公司,各设计院所等联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研究方向有矿山电力传动与控制、矿山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五个具有煤矿行业特色的研究方向。增加实践课比重,必修课增加了电气工程领域专题讲座,电气工程领域实验与实践课;选修课开设了矿山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装置、工业控制及PLC等与行业相关,且能校外兼职导师共同开设的课程;且增加了高等电力网络分析、高等电力系统分析等国家电网考试、以及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基础课程;其他培养环节中,增加了4学分的校外专业实践环节;学位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电气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电气工程应用背景。论文形式可以是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等论文形式。

2.加强案例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编案例、集案例、用案例、讲案例”等一系列措施,建立矿山电气工程领域案例库,教学案例的使用,进一步缩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型,深化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3.强化实践环节,注重能力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方面[3]。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实行导师评聘制度。一是实行导师资格制度。拟申请聘任导师者,必须首先通过导师遴选获得导师资格。二是实行导师注册制度。获得导师资格者,必须通过导师注册后,方可招收研究生,导师每年均需要根据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进行注册。三是实行导师岗位聘任制。对于获得导师资格,且通过注册的研究生导师,学校进行导师聘任,从根本上实现导师的评聘分开。四是实行导师资格复审制。每三年复审一次,实现导师动态管理。(2)实行导师团队制度。在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实行导师团队培养制度,倡导“宽容、兼容、包容”的“三容”团队精神。导师团队由五位以上导师组成。(3)实行双导师制度。聘请一部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担任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培养研究生,并建立相应机制让他们参与到研究生的课程与论文、实践实习、项目研究等各环节的指导工作中。(4)实行导师培训制度。按照工程硕士培养要求对导师进行业务培训,通过教师盯课、挂职锻炼和国内外访学等。分期分批选派导师到公共部门、大中型合作企业开展实践与合作,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访学,学习借鉴工程硕士教育经验,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使这些教师在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指导、学位论文选题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增加校内实践的实战性。(1)电气工程领域课内实践,将培养方案中28学时电气工程领域实验与实践课程,扩充到从第一学期的第10周开始,到第二学期专业课程结束,直到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的作品,达到设计指标要求为止,方可进行考核验收。共计近30周实践时间。老师采取理论—仿真—实践的授课方式,为学生布置设计任务。学生需要完成从材料购买、实验方案设计、电路板焊接,调试的整个过程,最后亲自完成设计作品,验收合格此课程方算完成。从近三年的实践情况看,学生完成设计作品质量逐年增高,延伸了实践课程的内容,为学生尽快进入后续课题奠定基础。(2)参加学科竞赛,组织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导师指导学生的参赛内容均为工程实际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生三人一队,分工协作、刻苦专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近二年已有8支队伍参赛,获得国家三等奖1项,省一等奖1项,省三等奖4项的好成绩,检验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第三,增强校外实践的实效性[4]。我校电气工程领域已经根据研究方向,建立了8个研究生培养校外实践基地,根据“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中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的要求,以“校外现场实践”+“横向项目实践”为主要内容,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相结合,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人才。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强实践,学校强理论,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并以此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增强校外专业实践的时效性。并且专业实践活动结束后,研究生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专业实践报告。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进行考核,通过专业实践考核者记4学分,完成专业实践任务。不通过者不记学分。

第四,推进订单式培养。工程硕士不仅可以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还可以到意向就业单位实践,探索定制式培养新模式,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后进入企业,把培养过程从课堂延伸到企业。企业针对不同研究生的兴趣、专长、发展潜力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人才,达到“近距离考察、零距离就业”。

四、有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探讨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中规定[5],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习一般为两年,实行学分制。在近几年的培养中,各高校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特色,以及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所定学制各有不同。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学校电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学制均为两年,重庆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学校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学制为3年、河海大学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2-4年的弹性学制,我校也实行2-3年的弹性学制。我校电气工程领域制定了“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二年毕业基本条件的规定(试行)”,规定中详细要求了学生所选课程,学位课成绩平均分为75分以上,所有课程成绩平均分85分以上;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及以上,专业实践考核优秀,公开做学术报告,并且通过其他培养环节等,达到以上要求,方可申请二年毕业。此规定从2013级专硕中开始试行,2013级电气工程专硕共计17人,除一名学生导师规定培养三年,其他16人均申请两年毕业。16名毕业生在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5篇,学位论文学术不断检测和审查全部通过,学位论文质量进一步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工程硕士教育经历了酝酿阶段,现有进入稳定发展、提高质量、拓展内涵阶段。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工程领域经过多年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实践,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谋提升”的研究生教育理念,确立“立足一个坚持,推进三个创新”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模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牢牢把握质量使教育生命线不动摇,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送是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3号,2013.

[2]廖振良,雷星晖,黄建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0):8-12.

[3]罗兵,高月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管理,2013(7):100-103.

[4]汪毅能,邹玲,陈启卷.专业学位研究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22-223.

[5]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199-03

作者简介:汝洪芳(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其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孙思扬作品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探讨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