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的产生及防控对策

2016-03-19 14:36:15龚天辉三台县农业局四川绵阳621100
低碳世界 2016年28期
关键词:污染源水产水体

龚天辉(三台县农业局,四川绵阳621100)

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的产生及防控对策

龚天辉(三台县农业局,四川绵阳621100)

本次研究探讨了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的产生及防控对策,首先点明了当前我国水产养殖行业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不良影响,随后从外源性污染源和自身污染源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的种类和产生原因,随后提出了几条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的防控对策。在本文的最后,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为之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水产养殖;污染源;产生;防控对策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有能力消费水产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也在不断扩大着。然而在水产养殖行业扩大的同时,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并且严重威胁着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针对于此,研究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的产生及防控对策是极为必要的。

2 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

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两类:①外源性污染源;②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源,下面分别进行叙述:

2.1 外源性污染源及其产生原因

所谓外源性污染源指的是来自于天然水体的污染,因为水产养殖离不开天然水体环境,一旦天然水体环境出现污染性问题,水产养殖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污染。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是养殖水体污染的一大因素之一。生活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生活污水也少不了,在养殖场附近一般没有专业的污水处理厂。有的养殖户将自己的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养殖水体。水产养殖的外源性污染源主要是植物性营养元素氮、磷以及好氧有机物等,这些污染源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以及磷和氮。当污染源流入养殖水体后,微生物会进行生化降解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微生物会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同时将硫化氢和氨氮等有害物质释放到水中。这样一来,水体的氧含量就会降低,甚至还会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进而影响水产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其大面积死亡。不仅如此,外源性污染源还包括工业废水以及残留农药,这些污染源属于持久污染物,不仅会导致水产养殖生物死亡,甚至还有可能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1]。

2.2 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源及其产生原因

所谓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源指的是因为水产养殖活动本身的原因而导致养殖水体环境中出现污染物的污染源。一般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源主要包括养殖所需的苗种、肥料、饲料、鱼药、环境改良剂、养殖水产粪便和排泄物等等。除了以上因素外,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源还包括底部沉积物。

(1)水产养殖投入的水产苗种大多生长能力不够强,其中一些还携带着病毒或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此外还有些苗种携带有化学药物,这些都会导致养殖水体环境的污染。

(2)肥料与饲料。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率,大多数水产养殖机构都会在水中撒入一些肥料与饲料,当水产养殖生物吞食肥料与饲料后,就缩短生长期,早日成熟。然而肥料和饲料如果添加过多,往往会导致养殖水体中氮元素与磷元素数量激增,进而产生大量的浮游生物,促使水体富营养化,最终影响到水产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2]。

(3)鱼药和环境改良剂。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以及病毒性疾病。为了减少这些疾病的影响,水产养殖机构往往会施用一些药物或环境改良剂。经常使用杀菌剂、杀寄生虫剂等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使用杀藻剂、除草剂控制水生植物,使用杀虫剂、杀螺剂等消除敌害生物,此外还使用麻醉剂、激素、疫苗和消毒剂等药物,有时甚至人药鱼(虾)也用,用药剂量越来越大,药物的毒性越来越强。一般来说,正确施用药物和环境改良剂是不会对水产养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然而如果使用者技术水平不足或者违规操作,这时就可能导致养殖水体的污染。

(4)水产养殖生物代谢产物。当水产养殖生物进食饲料后,其中30%左右的将会转变成粪便,进而排泄到养殖水体中。由于水产养殖生物的饲料中大都富含蛋白质,其中的氮元素与磷元素含量非常高,经过研究可知,其中经过消化和吸收的氮元素只有40%不到,其余氮元素都会以尿素、尿酸以及氨的形式排入到水体中。另一方面,磷元素经过消化和吸收的比例甚至还要低于氮元素。排泄物中的氮元素与磷元素含量超标,这也可能会污染养殖水体。

(5)水产养殖环境底部沉积物。水产养殖环境底部沉积物主要由养殖水体里的溶解物质、碎屑物质、生物遗体等物质沉积在水底堆积而成。根据研究可知,水产养殖环境底部沉积物中的碳元素、磷元素、氮元素的含量较高,尤其是一些封闭式的水产养殖环境,其耗氧量比非封闭式水产养殖环境更高。这些底部沉积物的存在最终会影响到水产养殖环境的水质。

3 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的防控对策

针对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源的问题,可以采用如下对策进行预防和控制:

3.1 政府调控

水产养殖离不开良好的水质,想要使水产养殖环境远离污染,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天然水体不受污染。保护天然水体,政府是主力军。政府要发挥好调控作用,保护好天然水体。要加大对当地江、河、湖、海等天然水体的保护,为水产养殖提供优质、无污染的水源。当地政府的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也要大力整顿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关闭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同时降低农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如此一来,天然水体的水质有了保障,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源也就得到有效地控制。

3.2 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

每个地区都会有水质较好的天然水体,同时也会有水质较差的天然水体。在进行水产养殖时,要酌情挑选水质较好、污染较少的天然水体,在附近开展水产养殖。对于一些水质较差、污染较为严重的水体,要避免在附近进行水产养殖。为了使水产养殖者更好地选择水产养殖区域,当地渔业行政相关部门要经过实地采样、分析、研究并对当地不同地域天然水体的水质做出评价。还要将本地天然水体进行对比排名,选出可以进行水产养殖的天然水体以及污染严重无法进行水产养殖的天然水体,然后进行公示。此外,为了降低水产养殖环境突发性污染造成的影响,每个养殖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开辟第二水源,从而确保水产养殖的正常进行。通过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就可以有效地规避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源[3]。

3.3 推广“生态优先”养殖模式

随着现代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传统的高放密养的养殖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所需。现代水产养殖行业需要推广“生态优先”养殖方式,推广渔业健康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调整水产业结构,水产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具体操作时要做到如下几点:①在开始养殖前要测算养殖区域的环境容量,并通过分析获取该水体环境所能承受的污染负荷,也就是该水体环境的最大自净能力。这一数据可以使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避免污染超过水体环境自净能力,同时也可以据此确定养殖品种、养殖密度以及养殖模式。②要对养殖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要考虑到养殖水产的食性和对营养利用的差异性,进而实行搭配混养,确保水体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达到平衡。③要效法农业绿色食品,推出绿色水产品,确保水产品的质量,降低农药残留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产品的竞争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水产品的经济效益。④要鼓励当地水产养殖户开展规模化、产业化养殖,通过水产养殖并购或多家水产养殖户组建社团等方式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养殖。

3.4 加大科研力度

当前水产养殖自身产生的污染源,其中大多来自于人工投放的饲料、肥料、鱼药等。传统水产养殖业科研力度不足,所研发的水产养殖类辅助工具的环保性也不够。针对于此,还需要相关研发人员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根据水产养殖环境的实际情况研发辅助产品。通过科学的配比方式来搭配各种辅助产品,进而使各元素的比例达到平衡。与此同时,在生产饲料、肥料与鱼药时,还要使用高品质、利用率高、适应性好、无毒害的原料来生产。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优质种苗,避免携带细菌或病毒的种苗进入水产养殖环境。

3.5 推广循环水养殖方法

当前发达国家在解决水产养殖自身产生的污染问题时主要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严格控制开发自然水体养殖,避免自然水环境的污染,另一种则是工厂循环水养殖。工厂循环水养殖是发达国家水产养殖的特色之一,但投入资金相对较高,并不适合我国大多数养殖户。结合我国国情,水产养殖户可以开展局部循环水养殖,也就是将其中一部分养殖区域改造出水源池、养殖池、净化池以及沉淀池,彼此区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循环。这样一来,不需要外界水源的引入,局部区域循环就可以正常开展养殖。

3.6 加强监管

渔业行政管理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对生产环节养殖投入品的监管,禁止水产养殖使用违禁药物,同时禁止滥用饲料添加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渔业行政管理部门首先要制定水产养殖规章制度,其中指明养殖禁止使用的违禁药物和饲料添加剂。与此同时,要定期对当地水产养殖户进行调查,一旦发现滥用饲料添加剂的情况,要立刻采取措施处理,从而通过监督管理来避免水产养殖污染源的产生。

3.7 健全相关标准与法律

当前我国在水环境污染以及水产养殖辅助产品等方面还未有全面、完善的标准,这样导致很多地区的天然水环境遭到了重大污染,而一些毒性较高、污染性较高的水产养殖辅助产品也在市场大范围流通。针对于此,国家要进一步健全水环境污染标准和水产养殖辅助产品生产标准,同时辅以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有效地避免养殖水体环境污染出现。

4 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针对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调控、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推广“生态优先”养殖模式、加大科研力度、推广循环水养殖方法、加强监管、健全相关标准与法律等方式来进行解决。相信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未来我国水产养殖中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将真正得到解决。

[1]董双林.高效低碳——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水产学报,2015(10):78~79.

[2]王瑞梅,刘 杰,史 岩.我国水产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5(05):23~25.

[3]穆迎春,马 兵,宋 怿,刘 琪,刘 欢.国内外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比较分析[J].渔业现代化,2015(04):57~58.

X714

A

2095-2066(2016)28-0009-02

2016-8-6

龚天辉(1964-),男,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淡水养殖工作。

猜你喜欢
污染源水产水体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2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加油!水产人!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34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当代水产(2020年2期)2020-03-17 06:56:36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02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