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臣(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会计与财务学院,上海 201620)
场域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与反思
余臣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会计与财务学院,上海 201620)
传统党建理论认为,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需要立足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维度,是哲学、政治学的视角。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高校学生党支部在高校这一特殊教育场域中,其结构形态、运作机制、实践策略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其地位和处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新型场域的生成和型构过程中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生态语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是政治场域和教育场域一体化的实践场所,而如何结合这一特点,理解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和规范化运作过程,正是文章研究和讨论的关键点。
高校学生党支部;场域;型构;规范化建设
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可以为理解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学生党员的身份认同、基层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等提供一种客观性的反思维度。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其地位和处境以及所遵循的价值、规则在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因而,在场域视域下,如何有效融合资源,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中的地位显得意义重大。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战斗堡垒,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是指导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维度。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在市场意识形态、文化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不断丰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转折时期,保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发挥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
从社会学的视角考察,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一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这个社会空间基于党章的要求,在教育事业中有自己的运作取向和运作规律,并受到政治资本、文化资本的重要影响。考察我党的历史脉络,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一个具体的、历史性的、不断发展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建构、解体、重构的螺旋发展过程,并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形塑。与此同时,它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经历了为独立性而斗争,也就是摆脱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力因素渗透,提升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地位,审视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的历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相对于以往而言,更加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等特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与国内形势所引发的信仰危机以及高校学生党支部实际状况与趋势发展不相同步的情况,如何使新生代的大学生始终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教育刻不容缓、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高校学生党支部这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并在各种力量博弈、争斗的环境中不断发挥思想引领和教育功能同样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5年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一般课题(编号:15DSY11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余臣(1988-),男,汉族,河南信阳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会计与财务学院辅导员,助教,从事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场域——资本”论
场域是布迪厄在进行社会学的反思性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也是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基本研究单位。他将场域定义为各种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型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1]在布迪厄看来,“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2]
而每个场域的客观界定,其依据是哪种类型的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布迪厄所提出的资本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而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同时这种劳动具有排他性,并被场域的行动者所占有和支配,这也就使得场域成为一种具有实践特性的社会空间。在布迪厄的场域观里,一种给定的资本总是在即定的场域中才有效并发挥效用,场域内始终存在着竞争和力量,而资本的逻辑才是决定其中竞争的核心所在。资本在他那里以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三种形式存在,资本之间的争斗既是场域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场域中相互面对的各种特殊力量之间的距离、鸿沟和不对称关系的根源。
场域和资本是一对彼此依存、相互界定的范畴。[3]何种资本在场域中占据何种地位,是由场域的结构和特性决定的,反之,场域中资本的特点也反映着场域的结构和场域中行动者的心理结构特点。
(二)教育场域的涵义及特征
教育场域是一个社会学或是教育社会学范畴,“场域”和“教育”结合生成“教育场域”,是对教育这一研究领域进行场域维度的解读,也是对于教育研究的理论范畴建构和方法论拓展的积极尝试。[3]教育场域作为一种社会空间,其客观存在的基础是由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受教育者等教育主体构成,这些实体性要素彼此之间联结形成客观关系网络,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承与传播、教育的推行与发展。
布迪厄的“场域——资本”论提出,教育场域是对以上客观关系网络的一种抽象,是研究探讨教育的活动与现象的一种新视角。在教育场域中,主要的媒介资本是文化资本。教育场域同时存在着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等,虽然也参与或影响教育的运行过程,但并未决定教育的基本形态。而文化资本的主导地位赋予了教育场域文化场域和意义场域的色彩。权力争斗、冲突、再生产能力是教育场域的三大基本特征,基于资本竞争的教育场域的不断生成和型构丰富了教育场域的内涵,也在重塑着其中行动者的结构特征。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场域”这一理论范畴,在社会学、哲学、人类学、政治科学、教育学、语言学、历史学、美学和文学等诸多研究中均见其身影。“场域”不是一个静态的范畴,而是一种理论假设和思维方式,并在多类型的经验研究中具体运用。随着市场和社会的深刻变迁,将“场域”理论运用于分析教育活动与现象的过程,极具重要的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高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语境下的高校党的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新的研究视角和探索维度。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对教育场域的分析,可以发现:
首先,教育场域的三大特征可以具体为:第一,它是一个立体多维的空间网络,并受到各种资本的影响。在教育场中,各种资本为了能够占据主导地位,不断向场中的受教育者发送各种信息,并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哪种资本产生的效应越强,持续的时间越长,与该场域的同质化程度越高。第二,教育场域中的各个环节和载体彼此之间都是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场中的资本竞争会产生“场放大效应”,也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第三,教育场域是不断生成和型构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需要充分内化教育场域的特征,遵循教育场域的发展规律,坚持我党政治资本和社会主义文化资本的主导方向,以灵活、创新的工作思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增强支部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影响力。
其次,教育场域是一个有着特定运作规律和逻辑的空间,具有相对明晰的边界。其本质上属于文化范畴,从现实角度看,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被纳入到政治范畴,并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积极向经济资本靠近而被纳入经济范畴。各种力量的博弈和资本的争斗,使得教育场域充满竞争,也对身处其中的行动者的心理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放置到教育场域之中,就是要利用高校党支部所拥有的有效资本包括政治资本、权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巩固和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教育场域中的主导、核心地位,将高校学生党支部构筑成符合现实要求的,贴近校史校情的,能够在思想引领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上发挥突出作用的教育阵地。
再次,教育场域是一个权力场域,是一种多重力量的关系体。资本是权力的基础,文化权力是教育场域的权力核心。所谓文化权力,就是知识和权力的联姻使“知识力量成为人类生命改变的代理人”。[4]教育场域中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受教育者等诸多主体相互互动的媒介、形式和结果无不是知识和文化的,因此,主导教育场域的权力实属文化权力的范畴。而人们又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某个场域中掌握了支配力量的那些个人或者是集团,具备让该场域以一种对他们有利的方式运作的能力。也就是说,所论述的教育场域,事实上还受到政治权力的极大影响,这同时也赋予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教育场域中广泛存在的政治合法性。高校学生党支部之于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前面已经论述,在此,“资本——权力”分析有助于人们认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定位问题。文化资本和政治资本的耦合交融,形塑了教育场域的边界,也决定了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地位和教育功能,而两种权力之间的适度距离,既保证了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创造和守护了自身的存在价值。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过程中需要摆明政治立场,展现教育的真实愿景,将支部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系统当中。
第一,要把握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政治方向,保持党的先进性。当前,高校是中西方意识形态在国内的角力场,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他们所掌握的资本,处心积虑于各种西化、分化等反动、渗透活动,高校作为教育场域,倘若不去坚守马克思主义,那么必然会被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与思想所攻占。所以,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必须要占据思想理论高地,注重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建设、主体意识建设和模范引领作用的发挥,大力宣传主流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场域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使得教育场域中的诸多主体和各类要素都紧随主流价值方向发展,同时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二,形成工作合力,凸显场放大效应。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要注重发挥教育场域的整体效应,要树立整体意识,全面整合资源,强调全员参与。要提升支部学生党员对党员政治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支部对班团的带动作用,将支部规范化建设目标细分,责任到人,落实到点,形成思想统一、步伐一致的共识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工作局面。要结合高校实际,整合具有高校特色的文化资本,在主流政治资本的引导下,摆脱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刚性限制,逐步突显出学生党支部在高校中的政治独立性和教育自主性。
第三,型构教育场域中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行动者的心理结构特点。如上文所述,教育场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型构的网络,其中的诸多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相关的每一个人都是建构者,都有着独特的认知形式和建构方式,其心理结构特点和行为(布迪厄称之为“惯习”)被教育场域不断型构,同时也干预教育场域的发展演化。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学习培养,注重他们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价值和地位。与此同时,还要结合支部及支部党员的思想动态,以及教育场域内外各种要素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党员增强对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信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第四,是要激发场域活力,调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能动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5]教育场域是动态变化的,具有很强的再生产能力,其内部的各类要素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实践经验证明,只有激发教育场域的创造力和再生力,调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能动性,让党的基层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反映出时代进步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紧跟党的先进性。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首先,要强调党内民主,构建平等、稳定、具有组织观念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其次,规范化建设的内容要强调实效性和针对性,要发挥好教育场域中网络媒体资本对新时期大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作用。最后,要在规范支部建设的同时,规范教育场域内文化资本和政治资本的互动方式,将支部政治文化建设和高校特色主流文化建设融为一体。
布迪厄建构了场域的范畴,并且将场域作为分析工具开展实证研究。文章所讨论的教育场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理论范畴,作者更愿意称之为一种研究假设或是一种研究工具,它为本课题的研究和文章的撰写提供很好的切入点。
从教育场域的视域,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这一小个案。藉以希望能够从社会学的概念范畴中发掘高校党建研究的新亮点。但是,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仍处于变迁之中,除政治场域外,其他各种场域未必完全形成。从这个角度而言,妄论教育场域显得有些超前,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已经具有其自身的运作逻辑和文化生态,而论述其中的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这一主题也就有了现实土壤。正因如此,在使用教育场域这一范畴或是工具时,文章应持审慎态度,并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分析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场域的内涵。
[1]L.D.Wacquant,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A Workshop w ith Pierre Bourdieu[J].Sociological Theory,1989.
[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刘全生.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4]米歇尔·福柯.性史[M].姬旭升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1).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Party construction theory,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party branch needs to be based on the thought construction,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style construction,system construction in a view of 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sci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university students'party branch is a form of organization of the society.In the special education field---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s structure form,operation mechanism,practice strategy have made profound changes,the status and position in the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the process of generation and formation of new field are also given new connotation of the new era.Especially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in the context of ec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college students'party branch is a practice sit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political field and education field.How 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 to underst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party branch construction and standardized operation process is the key point 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discusses.
university students'party branch;field;formation;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2096-000X(2016)15-0174-03
G6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