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凝炼与工匠精神培育
——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3-19 13:38詹丽峰纪力敏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校训工匠校园文化

詹丽峰,纪力敏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汕头 515041)

校训凝炼与工匠精神培育
——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詹丽峰,纪力敏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汕头 515041)

现代社会工匠精神可以归纳为: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以及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包括敬业在内的职业精神,它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态度信念。高职院校校训普遍蕴含与工匠精神相契合的内涵追求,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校园文化情境。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知行合一、德技双馨”为例,可以开展校训凝炼与工匠精神培育共生互促的实践活动。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校训;校园文化

一、工匠精神与高职校训

(一)工匠精神的涵义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发各界热议,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所谓工匠精神,简言之即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其构成要素表现为工匠技艺在经验、知识、器物和审美四个层面的相互统一,其历史形成过程表现为工匠行业的伦理关系、制度规范和文化模式演变。[1]54工匠精神在东西方都有悠久历史传承,在当代提倡的工匠精神,不仅涉及到中国制造及其产品质量,更是职业伦理和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要求。今年五月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等大型纪录片,目的就在于倡导追求卓越、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那么,在现代职业教育的语境下,如何解读工匠精神?如何培育工匠精神?这是高职教育新的探索领域。

工匠精神的演绎,可以具象为不同文化、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对技艺不断追求的过程与故事,如果说工匠技艺是其存在的“筋骨”的话,工匠精神则是得以传承延续的“风骨”。如今,工匠精神不仅仅属于工匠阶层,是所有职业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的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在新时期所弘扬工匠精神已不再是手工业者的职业道德追求,而是具有普世的职业价值。[2]73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森内特(Richard Sennett)在其新作《匠人》中所言:“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因此,工匠精神可以归纳为: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以及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包括敬业在内的职业精神追求,它是从业者技艺和态度信念的双重修炼。在高职院校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追求。

(二)高职院校校训的普遍意蕴

早在20世纪初,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奠基者黄炎培先生就认为职业学校应“一方授予学生以谋生的技能,一方仍应注意社会服务的道德。”把“劳工神圣”“敬业乐群”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3]83近百年过去,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有了自己的校训。一项关于高职院校校训的调查显示,校训中的高频字,排名前10位的词素分别是:德、学、新、行、实、能、业、技、知、信;其中“德”是作为中心词使用的最高频词,“技”“能”“新”和类似含义的词也是作为词组合使用的高频词。统计显示,使用“厚德”“明德”“修德”“育德”,“拓新”“创新”“求新”“尚新”,“求实”“务实”“求是”,“自强”“强能”“强技”,“敬业”“立业”“乐业”“创业”等词组合的频次较高,通过这些词语(或其变体)的不同排列组合,就形成了绝大部分院校的校训内容。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在笔者收集的69所广东高职院校的校训中,包含了“德”的有64所,占93%,包含“技”“能”“创”“精”等技能与创造含义的有51所,占74%。如:“德能兼备,学以成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正德厚生,励志修能”(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敬业博学,厚德强技”(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等等。高职校训中凸显“德”“技”(“能”)等词,意味着这是学校内涵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校精神所在,同时也是工匠精神的内涵。特别是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知行合一、德技双馨”,与工匠精神从内涵追求到方法途径上,有着浑然天成的契合:知行合一,就是工匠精神培育的践行途径与方法;德技双馨,不只是德与技的简单组合,而且德与技都达到一个高度,实现互相砥砺的职业境界乃至人生境界,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境界。由此,我们认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训精神与工匠精神存在较大程度的契合,同时也存在大量的可为空间。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相互作用

(一)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校园文化情境

高职院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应该追求工匠精神。首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学生时代树立一种对职业的自信与追求,无疑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助于贡献社会与收获出彩人生。其次,对于高职教师来说,同样需要发扬工匠精神,赋予传统“教书匠”以新的内涵,这里的“匠”不是匠气,而是对教学技艺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和不断提升,这样才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职业社会的模范作用。

在高职教育阶段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主要不在课堂,而是需要校园文化情境。工匠精神的起始,源自于工匠的工作态度;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以态度学习作为起点的,最终升华为信念。态度是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的紧密结合,是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它不仅包括了对知识的学习,更涉及情感体验与行为实践,需要在文化情境中获得体验、体认、辨析与锻炼,从而获得内化。从传统手工业者的劳作历程中生成的工匠精神,虽更多表现为工匠的个人追求,但其形成是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的,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为技艺传承和工匠精神的传递提供可能。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如信仰、纪律、仪式等也是在长时间的师承关系中,在相对稳定的职业、顾客群体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阐述工匠精神的经典之作《日本手工艺》的作者柳宗悦说:工艺之美是社会之美。若缺少相爱与协作,工艺之美就会被伤害。工艺必须与社会紧密结合,必须是集体的生活,这样的集体就要有自己的正确制度和良好的秩序。[4]

如今,我们的社会经济已经处于“新常态”中,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意味着根植于稳定社会环境中的工匠精神具有新的生存土壤。而社会文化土壤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是较为随机的,相比之下,校园文化从可控性、引领性与发展性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具优势。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方面特性,既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又要融入职业文化的特点。在校园文化中融入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教育,这是高职校园文化的特色所在。[5]40另一方面,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新的诉求,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需要从单纯的技术合作推向全面的技术与人文的协同互助,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社会的互动中,更需要建设富有鲜明职业文化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这样的校园文化,也就是工匠精神培育所需要的文化环境。

(二)校训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的有利条件

校训,是集中体现一种学校着力建树的精神,[6]30这里的“着力”,意味着大多数建校时间不长的高职院校的校训,要真正成为引领师生的精神要义,是需要时间过程主动凝练的,这与工匠精神培育,如同一对携手前进的同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又有着互补的特质,是一种互相支撑相得益彰的合作关系。

首先,如上所述,各高职院校的校训虽然表述各异,但其内涵基本与工匠精神一致,为“合作”提供了基础;其次,两者的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大量可为空间。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教职工来自于各个学校、各个层次,尚未形成统一的人文精神和对文化历史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学生则多是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被动入学者,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与职业等级的固有偏见,不少教师与学生都存在弱势感。一项针对高职院校校训的调查显示,85.2%的师生不能说出代表学校文化理念和精神的校训,45.7%的师生认为:高职院校比不了普通院校,不必非要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7]61这些关于校园文化和校训的消极看法,反而说明以校训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大量可为空间。再次,两者存在互补之处。校训精神经过高度提炼,语词都很简洁,要使校训精神深入人心,需要诠释,需要解读。工匠精神则有着丰富内涵,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众多深入人心的故事,有着大众认同的奋斗历程与成功经历,有古代传承,有现代新解,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也有西方文化的视阈,容易被人接受与传颂,为校训所倡导的“德”与“技”的高度结合,提供了丰富形象的诠释内容。如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校训“德技双馨”的职业境界,就是工匠精神孜孜以求并着力书写的职业境界。

三、校训凝练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共生互促

校训凝练的过程,与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异曲同工之路经。凝练,既可以形容某种状态,也可以视为一个需要时间空间、需要互动的过程。校训凝炼,就是把对校训的认知和践行逐渐融为一体,以此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恰如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知行合一、德技双馨”,“德技双馨”是认知的追求,“知行合一”是践行的方法,两者是一个共生互促的过程。

(一)校训之“凝”:工匠精神的解读与认同

凝,将什么内容凝在一起?这涉及到校训的解读与认同。比如,“德技双馨”中的“德”与“技”,若不好好解读,那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学生司空见惯,不会认为与自己的生活相关,也很难产生认同,若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解读,则可以更为深入地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1.内容上:解读要促进学生职业追求

工匠精神的追求,亦是对“德技双馨”的职业境界的追求,追求的动力源自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要激发高职学生内心的需要,首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心理建设:一是对于职业的认同,二是对个人尊严的追求。

中国传统社会职业等级观念由来已久,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的影响,过去社会流传着职业十等分: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可以窥见工匠的职业地位一直低下,这是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普遍不高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职业教育长久以来被精英教育的人才观所轻视,职校学生自身期许备受挫折,也造成他们自我定位较低,职业追求不高。“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就需要社会打破对职业高低贵贱的划分,用开放的心态追求人尽其才、职业平等,使职校学生树立信心,树立起职业的追求。以往高职院校常以“就业”作为人才培养的衡量指标,从教育的长远情怀来看,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就业,也要尽可能在学生心目中播下“乐业”的种子。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定位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内心中坚持着“将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信念,将其付诸实践,这就是工匠精神,这是与将工作仅视为谋生手段有显著区别的价值理念。就业,敬业,乐业,是一个职业发展的精神阶梯,工匠精神的培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在这个阶梯上“步步高升”。

另一方面,“工匠精神”的提倡也包含了职业人对个人尊严追求的态度。孔子曾有“君子不器”的言论,存在对钻研一技之长的人的精神层面的轻视,提醒作为君子,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手艺,而当“志于道”。虽然孔子提倡精神上更为高远的追求,但按照现代社会文化的视野看,有失偏颇。我们应坦然乐观承认,职业院校就是培养“器”的,即社会有用之才,我们要鼓励职校学生“成器”,成为精益求精的好器。古人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当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道”了。求道,中国文化永远的智慧追求,从无数工匠精神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同样可以通达与“君子”相似的社会尊严、领悟人生之道。

2.在方式上:师生共同参与解读

校训解读,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包含了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亚文化,对校训的解读,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精英文化,以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为代表,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为底蕴,是令人肃然起敬、心驰神往的文化精髓之所在,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精英文化对校训的解读,起到引领的作用,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精英文化的底蕴,精英文化在学生中往往呈现“高冷”状态,难以亲近。因此,要让校园文化蔚然成风,大众文化与亚文化不容忽视。校园大众文化是由普通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的,具有多元、浅层、平面和世俗的特征。校园亚文化,如网络文化,具有娱乐性、时尚性、调剂性等特点,对主流文化有可能出现对抗、反叛、戏谑、调侃性质,对学生群体影响不容小觑。由此可见,让师生共同参与校训解读,就是让大众文化与亚文化参与到主流文化中来,当学生受到主流文化的尊重,参与了校园文化的构建活动,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就自然产生。这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学生的参与了、思考了、讨论了,就意味着认识的深入,认同的可能,践行的开始。

工匠精神培育,蕴含着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同样需要师生的互动活动。工匠精神的源头,就是传统师徒制延伸,不管是手工作坊里的“子继父业”或是手工业行会里的“师徒相授”,工匠间技艺的传承方式多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完成的。一方面,学徒能否掌握技术、学到本领,自身的才智、悟性以及刻苦练习程度成为能否学成技艺的决定性因素,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徒必须尊重技艺,才有可能学会技艺;另一方面,学徒对待师傅的态度也成了能否学成技艺的关键性因素,学徒为了学到技艺,必须做到恭敬师傅、尊重同门。中国历来就有“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工匠精神就在这种尊师重教的师道传统中得以发扬光大。此外,教师既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者,亦是被培育者,要对“教书匠”含义有新的行为解读,需要静下心来钻研,潜下心来打磨,与同行、与学生切磋琢磨、精益求精。

(二)校训之“炼”:工匠精神的校园互动实践

“炼,铄冶金也”(《说文》),泛指一般的磨炼、锻炼。校训之“炼”,隐喻师生围绕校园文化的践行活动,这与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高度契合。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知行合一”,就点明这个方法途径。

目前,校训的文化建设常见有两大类型,一是物化的设置,如在校园设置醒目的标志,校训“LOGO”在各类校园宣传品、网络媒体(学校网站、官方微信号)高频出现等;二是活动,如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专题活动等宣传校训,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选项,需要常态地、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然而,校训文化的凝炼,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更有深度的过程与活动,需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将培养“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三高”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开展各种技能大赛,这些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技能的提升。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该校进一步着力探索在技能的训练培养中,如何提升学生相应精神体验与追求,即工匠精神的培育。校训的“知行合一”中,“行”与“知”一定要紧密结合,否则,会出现高技术、低素质的情况,正如新型的职业道德培养途径,需要通过行动与活动才能获得体验感悟一样,技能的培养要与工匠精神的培养同步进行,才能相得益彰。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在相应课题研究中,紧紧抓住学院“知行合一、德技双馨”校训精神要义,开展“德”与“技”相结合的探索活动,让学生不仅在技能上学习工匠的切磋琢磨,而且在态度上领会诠释工匠精神。具体做法是,先组成相应的“实践共同体”,如“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研发共同体”“职业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开发共同体”等,以共同体的方式开展各种活动,这是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一种学习途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与认知本质上是情境性的,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获得了知识,同时形成了“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是“一群追求共同事业,一起从事这通过协商的实践活动,分享着共同信念和理解的个体的集合”。[8]125

“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研发共同体”为旅游专业学生“量身定做”的活动是:师生共同编写《旅游行业职业道德故事读本》。“职业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开发共同体”则组织“‘德技双馨’学生微电影制作竞赛活动”。在“德技双馨’学生微电影制作竞赛活动”中,“德”为微电影制作的主题体现,“技”为微电影制作的技术要求,竞赛活动的要求与过程均契合校训精神与工匠精神。这些活动的共同特征是:

1.以“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开展活动。依据“情境学习”的原理,“共同体”人员的组成主要是学生,任务完成主体亦是学生,教师起辅助和指导作用。共同体强调要有共同的任务、使用工具、利用资源并通过实践活动完成任务,有共同的历史、知识基础与假设,以及各自担负的责任。这样,当任务完成时,学生已获得对任务比较强的认同感,这与普通课程学习不同,也与一般的校园文化影响不同,学生参与意识强,行动更为积极,比一般的学生群体更具凝聚力。

2.任务导向。学生参与的不再是传统的授课,“‘德技双馨’学生微电影制作竞赛活动”根据学生的水平,每一轮活动给予一个主题与指南。如初期制作需要模仿,教师就给出“敬业主题的广告制作”,在这样一个既有教师指导又有学生自由发挥空间的框架内,学生的作品既切合“德”的主题内涵,又实践了技能学习的特点,提升了学生的相应能力。

3.活动体现过程性。学生制作微电影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过程。在第一轮的制作中,学生的作品稚嫩粗糙,经过小组之间的分享比较、老师的评议指导,他们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第二次的作品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对德艺双馨主题内涵的领悟就更加有深度了。从任务的接受、资料的收集、共同体内部的讨论互动、实际操作……学生整个过程都在主动接受相关的工匠精神的思考与辨析,过程的保障使活动产生更为深入的心灵影响。

四、结语

有学者指出,工匠的技术实践活动符合“意会知识”的种种特征,工匠操持技术、制作器物和传授技艺的过程是“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从隐性转化为显性的实践过程。传统工匠从学徒时起,就需要尽可能多的“知”,除了要向师傅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和操练技术环节中的关键窍门外,还需要在平时自己操持技术时,对师傅所授的技艺“心法”不断加以揣摩和领悟,在“行”的方面长年累月的坚持。因此,只有在技能的操持过程中做到了知行合一,才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现代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但是技术的进步不仅不能抹杀人的价值,反而凸显人的价值。“技”很重要,但是技术背后的“德”更加重要,没有信仰,没有态度,没有精神追求,技术只是工具。校园文化提供了潜移默化的学习情境,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更易认同、实践其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并将其内化,这个凝炼过程,不仅是简单的“技”的练习,也是“知”的积累,更是情意上的趋同,这为学生将来进入职业社会进一步实践工匠精神打下了基础。

[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2015(8):54.

[2]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73.

[3]高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0):83.

[4]柳宗悦.日本手工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汪长礼,李奇亮.从人文精神与职业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1(3):40.

[6]陈桂生.校训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0):30.

[7]侯波,辛香玲,高志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结构与功能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报,2006(4):61.

[8]张振新,吴庆麟.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1):125.

G 710

A

1672-402X(2016)12-0097-05

2016-10-15

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度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微课程协同开发”(主持人:詹丽峰;项目编号:1539)。

詹丽峰(1967-),女,广东汕头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职业道德教育。纪力敏(1980-),女,广东汕头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猜你喜欢
校训工匠校园文化
90后大工匠
校训展示墙
工匠风采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工匠神形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