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还是后退
——高校表演教学反思及策略*

2016-03-19 12:36唐华军
高教学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创造误区问题

唐华军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6)



前进还是后退
——高校表演教学反思及策略*

唐华军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6)

摘要:表演艺术创作目的就是“创造有魅力的符合时代的完整人物形象,。表演教学的核心就是训练演员寻找到创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当然,演员则是主导者,是“我的身体和精神生活,改变了“我的一切,,而“我,又按“角色的身份和精神生活的一切,体现出来。因此,充分开发演员自身的独特魅力并将其和谐地进行创造角色生命,则成为创作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问题;误区;策略;创造

表演艺术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受创作者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影响。因此,在表演艺术专业的大纲上明确地提出了教学的目标:培养演员“创造有魅力的符合时代的完整人物形象”。可见,在一部作品中演员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甚至离开了他(她)这部作品就会黯然失色或不复存在。当然前提她(他)必须是一个好演员,反之,就得另当别论了。在我国近几十年的表演教学的演变中,我们深深的知道演“戏”是在演“人”,不是演戏,“人”重于“事”。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张仁里教授在谈80级教学时强调:“加强学生在人物创造中的形象感”是我们重要的教学原则,并且这项内容贯穿于四年的整个教学过程,旨在为学生深深地打下,创造形象,的烙印。[1](演员姜文、丛珊、岳红、吕丽萍在舞台和银幕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一、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回顾近十年的扩招,表演专业学生数量的不断扩张,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当下高校表演专业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当前表演教育的形势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教育”。(除三大院校外即: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演员培养的规律和原则正在随意的被抛弃和践踏,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和担忧。

主要表现在:

1.教学师资团队的匮乏,导致国内开设表演专业的其他地方院校,只能依靠在当地剧院团聘请退休或在职演员,或者招聘毫无教学和创作实践经验的本科毕业生任教,极个别院校能引进少数研究生来组建自己的师资队伍。这样的师资队伍组合,良莠不齐,很难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对表演教学的持续发展必然造成阻碍。

2.某些老师为了追求教学创新改革,拔苗助长。只要演员颜值高,基本功不重要。低年级就让学生在舞台上张牙舞爪的重复自我,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谈不上角色创造,更别说灵魂塑造了。这种风气正在蔓延到教学和创作的各个环节,老师们疲于奔命,盲从于创新改革,没有认真的思考教学,“形式大于内容”。

3.青年教师热衷于流行的各种专家工作坊,一味地放大“新”“奇”,强调局部功能,不从整体教学思路从发。泛表演性多于典型的个性,缺乏对表演艺术的严谨性和尊重。在呈现中看不到通过训练,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性格能力的提高。而是导演者那漫无边际的奇思妙想和舞台创意。

目前教学和创作出现了很大的偏离,不是偶然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从表面上看好像就是教学方法上和创作理念上出现了偏差。但实质上是暴露了当下人们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极度渴望成功(成名),而不是艰苦的磨练和学习,甚至有些同学把成功寄托于导演的青睐和投资者的包装上。还有些人公然取消了“千人一面”和“一面千人”的本质区别。特别是近几年影视剧的泛滥,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演员比的就是颜值,无需塑造人物形象等错误的教学与创作思想。

二、策略

作者认为要想改变现状,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教学方法的改善势在必行。在表演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创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自身的创作个性和审美意识。那我们表演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呢?毫无疑问,一定是依据表演艺术的创作目的——“创造有魅力的符合时代的完整人物形象”(在舞台或银幕上),通过创作目的来设置表演教学——训练演员寻找到创造角色的方法。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是一条铁定的原则,绝对不能动摇。现在舞台上演员表演有很多套路、模式。其原因就是演员创作时不注重生活,不从生活中来。法国电影《普通人》导演雷德福说:“如果我要给一位青年演员传经的话,我会向他讲两点:首先,得有决心演好。其次,至少要花两年时间观察人们怎样生活,注意他们日常的行为举止。通过观察别人来感受生活,你的表演就可以超出个人的本色。”[2]

(一)建立正确的创作素质

观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必须是全实物的训练,回避无实物训练,因为无实物训练在建立学习者信念的同时,也容易使初学者在学习初始阶段养成“演”的潜意识习惯。所以,在以后的真实感训练中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纠正学生的表演痕迹。容易陷入双刃剑效应的怪圈,造成教学进度的自我异化。一定要从一开始就在学生的心目中坚定地树立:用目的性非常强烈的行动“说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表达”。

误区:创作技巧的学习是暂时的,不是终极目的。艺术教育都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最终的教育已经不再是教授技巧,而是提升整体艺术素质。在当下的表演课堂上,到处都能看到新的教学方式,或者运用了大量的技术技巧训练。课堂气氛和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好,都很认真、积极地参与。但是,由于忽略了训练的真正目的而变成了体育课。外部的技术技巧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演员(创造者)内部技巧:“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形象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此,要注重培养演员的主体创作意识与个体生命的投入。

(二)核心——组织行动

创作素质的培养其重点就是建立学生组织行动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行动的重要性,舞台行动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的统一是创造完美人物形象的基础。因此,在训练中要以综合练习为主,不能把单个的元素训练割裂起来,每一个生动有机的行动都是涵盖了所有的创作基本元素。重点强化提高演员创造力与形象思维开发。

方法:观察生活的训练是创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观察生活不是把生活照搬在舞台上来,而是培养学生观察与模拟,想象与创作的能力。而我们有很多的老师却错误的理解为小品结构和编剧方面如何出“新”、“奇”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学生逃离课堂,最后只有应付回课,偏离了教学重心。演戏演人;演人演心。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在观察生活中应该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心理世界。要严格要求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认真揣摩人物,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细节到整体地去观察人物,从人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面部表情、穿戴打扮以及情感变化等入手,直到心里、形体都惟妙惟肖的体现出来为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组织有机行动和这段生活紧密联系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方法,哪些是可以用来舞台呈现的,哪些只是人物的艺术事实等之间的区别。

理念:在方法掌握的同时要得学会做人,这是学习创作的深层次审美思维。如果创作没有上升到艺术哲学思路上,表演教学和角色创作只会流于表面、肤浅或者本本主义之流。这些问题又回到原点,艺术到底要表现什么?是个人“小我”之见?还是要干预生活?还是传递人性的真、善、美?在教学和创作中在现在之所以出现问题,关键点就是艺术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是“人”的素质问题?如果在教学和创作中,没有培养学生深度的人文情怀——对人物命运的终极关怀,作品将流于一般化。

(三)能量——想象力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的创造是无法想象的。舞台或银屏上生活真实的程度是检验艺术创作好坏的“标尺”。所以,对“真”的要求就更高,正如俗语:“不真不是戏;全真不是艺”。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两者之间的区别。懂得并掌握“如同真的一样”,而不是“就是真的”。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创作初期一般最困难的不是分析得不对,或者想得不对,而是知道应该怎样,但就是做不出来。所以,在想象力的训练过程中,矫正以往教学中侧重想故事的做法。而是,让学生在一个基本固定的故事中反复的变换体现手法,侧重体现手段的训练。

三、结束语

表演教学和创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没有任何捷径,那些投机性的小把戏终将都是于事无补的。历史上证明了这一点,同样未来也如此。表演艺术创作将始终如一地创造典型性格人物。

参考文献

[1]张仁里.《启程》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教学手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43.

[2]张仁里.《启程》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0班教学手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64.

[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演员创造角色[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4-0074-02

*基金项目:四川教育厅一般科研《即兴表演练习及其在表演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编号:15SB0353)15年1月,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作者简介:唐华军(1972-),男,汉,成都,讲师,艺术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戏剧影视表演、导演。

Abstract:The purpose of performing art creation is"to create a charming and perfect character having a strong sense of contemporary".The core of performing teaching is to train actors to find ways to create characters. Certainly,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shaping a character.That is,being an actor,my body and my spiritual life could be changed totally to represent a brand-new individual according to the role of identity and spiritual life.Therefore,it is a key to the creation that fully developing the unique charm of the actors with which an actor may create a unique and irreplaceable character.

Keywords:problem;misunderstanding;strategies;creation

猜你喜欢
创造误区问题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