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与转型期相调适的社会治理模式

2016-03-19 12:31张永杰
党政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生矛盾建设

○ 张永杰

社会建设

建构与转型期相调适的社会治理模式

○ 张永杰

一、“两个变局”与全面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问题

关于社会建设的研究不胜枚举,思想迭出、成果充栋,且研究日益精细化。本文尝试从宏观视野下探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通过拓延时空,把社会治理放在“两个变局”、“两个社会阶段”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力求恰当定位社会建设的坐标。

中国社会近代以来出现两次大变局,一为李鸿章、严复等人所言的“三千年来中国的大变局、秦以来所未有过的世变”,一为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新变局。其中,后者包括两次小变局,或者说是新变局的前奏,即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如若以鸦片战争为界,可将中国社会分为传统社会和近现代社会,近现代社会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变动时期,亦是社会治理模式的更演时期。如果说传统社会是自然经济下的静态社会,那么现代社会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动态社会;如果说传统社会民众的常态性生存状态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和“群居终日、言不及义”,那么现代社会民众的常态性生存状态则是“饱食终日、无不用心”和“熙熙攘攘、少言多做”。

改革开放是近代中国的新变局,社会秩序和阶层结构深刻变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彪炳春秋、声播异域的成就,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所走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道路,经过长时段的量的积累,通过政策松动所释放的发展空间已趋饱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增量与强质、增进与调整、顶层设计与基层摸索并重的时期,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了社会发展的高风险时期。中国共产党是社会建设的领导力量,对执政党而言,党的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党建面临着风险和考验。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如果说四个“考验”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和执政的外部挑战,那么四个“危险”,特别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就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和执政的内部挑战。内部挑战是根本性的挑战,关系到政党自身肌体和精神的健康,外部挑战是阶段性、条件性的挑战,只要内部和谐,就能把外部挑战转化为政党和国家发展的正能量。社会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和谐需要党内和谐。解决转型期社会矛盾和问题,首要的是中国共产党自身肌体健康,以党的建设促进社会建设,以党的治理促进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

改革开放新变局视域下的中国的社会矛盾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贫富矛盾、劳资纠纷、官员腐败问题、流动人口问题、“三农”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就业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精神真空、信仰缺失等。信息安全问题属于新空间领域,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属于生存性和发展性问题,精神真空、信仰缺失属于思想精神问题。除却传统的“三座大山”,隆起了众多山岭,可以说社会问题由平原、丘陵褶变为山地,山连山、矛盾系矛盾,使社会治理更加复杂艰巨。

二、全面转型期社会矛盾问题的共性与特性

(一)社会矛盾问题的共性分析

1.社会大计民生为先

中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民生需求成为社会主导需求。民生是安民之本,民生者,民之生产、生活。大民生就是要与民生产、与民生活;小民生是与民生活,特指社会保障,保障弱势群体之生存权,孕育中间群体之发展权和生计权。中国处于近代以来的新变局时期,国内利益格局深刻变革,国际秩序潜势调整,变动需要稳健的基础,国际变需要国内稳,国内变需要民生安,此从上层看。从下层看,市场经济带来了民众的计划意识和计算生活,民众的物权观、利益观先于民主观、法制观而来,使得民众的民生诉求先于且远胜于其他诉求。“授鱼”与“授渔”观念的厘清,又使民众的生产诉求稍胜于生活诉求,温州人“要生活先生产”的创业理念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当物质财富呈几何倍数乃至指数增长时,民众的民生诉求悄然发生转移,由生存到生活进而生产,相应地,民众也把目光从社会保障转移到自我创富。众所周知,中国的社会保障还是低水平的、不健全的,还有相当部分人群享受不到健全的社会保障,然而又出现了更大的民生诉求,这种民生诉求变被动为主动,由国家保民生到社会养民生、由国家标准到社会标准、由刚性民生和制度民生到弹性民生和社会民生,伴随新民生诉求而来的是民众独立意识的增强和新中产群体的出现,这都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考验。

2.社会矛盾交错,财富积累分配机制需理顺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而各种矛盾交织,使单一问题和矛盾复杂化。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矛盾可以交织,利益问题容易政治化,思想文化问题容易意识形态化,一个矛盾可以触发其他相关矛盾,一个群体乃至一个人可以触发其他群体,一般个案呈现放大化效应。反思来看,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缺乏合理的利益协调和沟通机制,民众缺乏合理宣泄渠道,导致矛盾叠加交错,易使个案扩大化。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深化,应由单向增量向双向增量与强质并重,由基层摸索向顶层设计与基层摸索并重,由“滚资本”到“滚资本”与“散财富”并重,更加注重上下协调,更加注重藏富于民和强国裕民。民富则国用足,民强则国力盛,民安则邦本固。恒产生恒心,恒心筑恒邦。如果把改革开放看作民族复兴的全过程,起步阶段主要以增量和“滚资本”为主,中间阶段以增量和强质为主,那么它的未来趋势必然是“散财富”和藏富于民。藏富于民,则民怨不积、民心相安。

3.心理化合的潜对抗倾向

情切真伪、意含表里、势有潜显。业缘、地缘、血缘、学缘使社会大群化合为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共同体,至少形成不同的心理归属,与外显的组织群体相比,这种潜在的心理归属共同体更易形成现实力量,某一事件可能会使潜对抗力量不谋而合。现代分工在使人的生产日益专业化的同时,也使人的需要日益成为多元的。同样,我们也可以说,现代分工使人的需要日益多元的同时,也使人的诉求通过多元化渠道反向上溯汇合,当民众的正面需要长期得不到回应,就会使民众反向诉求,多元化的诉求形成多元化的潜群体,多元化的潜群体继而汇合为一元化或二元化的经济、政治诉求,如行业工会、社团组织、地缘团体等。显组织和显要求易于防控和满足,而潜力量和潜诉求却不易发觉和疏导。

(二)社会矛盾问题的特性聚焦

1.经济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财富和资源的占有及分配不均,矛盾双方在市场经济中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的大小。“经世济民”包含管理经营和周济大群两层含义,而现代市场经济已退化为自我周济,失却了周济大群的意义。商人在现代社会已跃居翘楚,大量财富涌向商人群体,大量资源掌握在官商群体手中,这使他们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导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导向。古人讲“富润屋,德润身”,倘使社会大群被引导上慕名求利的道路,使大群追求在“富润屋”一向上,偏废了“德润身”,将会产生巨大的名利冲击波,这对人文界的损害不亚于原子武器对自然界的破坏。对财富和资源的垄断权,使其他社会群体难以获得公正机会,难以获得自身的特定话语权和支配权,这就形成了精英层无与伦比的话语权和决定权与普通民众微乎其微的话语权和支配权的层次对比。

2.政治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公权力和私权利的侵蚀关系,官员角色和职能错位,依靠公权力与民争利,形成两种鲜明的文化和两个相对封闭群体。政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官员居于公共职位上,掌握法定公权力,现实中却存在着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矛盾,某些官员依靠公权力,侵蚀他人的私权利而增益私权利,此其一。一些官员的角色和职能错位,与民争利,制造官民隔阂与对立,造成了民怕官、民怨官、民抗官,从而形成了两种鲜明的文化和两个并行封闭的群体,此其二。

3.新空间领域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数字和图像载体,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进行信息交流和转换,现实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空间有限,易向虚拟空间转移。新空间领域具体指网络空间领域,如果说社会势力分为潜显两种,那么网络空间为不同显势力和潜势力提供了潜沟通方式。网络空间具有平台高、传播快、受众广的特点,现实社会的矛盾极易向网络空间领域转移,从而引起串联效应,对现实世界形成巨大的虚拟冲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对互联网新空间领域治理,构筑防御外部危险和化解内部矛盾的“防火墙”,使新空间领域成为社会治理的对象和手段,预防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盲合。

三、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形成多维立体的社会治理体系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题中之义,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内部体现和基本立足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全面转型的中国需要建构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治理模式,化解社会矛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应当从多方面努力,既要有硬性的制度规定,又要有软性的人文管理;既要有理念正位,也要有行为合规;既要有量的积累,又要有质的提升;既要有“动”,又要有“稳”。

(一)政策松紧适度,营造有活力的软环境

个体心境构成群体心境,社会群体心境决定其未来走向。我们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会群体心境的培育和社会软环境的营造,这是社会管理的魂。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治理理念更新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维护社会稳定,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心力,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发展成果怎么享是社会建设治理的基本问题,改革发展要以人为导向,努力释放社会发展空间,使公民不断得益于改革发展的红利,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坚持社会公正,反对两种“倾向”

社会公正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对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政策、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合理性的基本评价。社会公正体现了制度和政策的原则性,以社会公正的原则性(刚性)来守护社会管理的软环境。如果说以人为本理念是培养社会群体心理和营造社会管理软环境的宏观指导,那么,社会公正就是中观设计和取向。社会公正是社会治理领域的“中庸”思想,要预防和反对两种极化思想:一是种极化、偏富的思想;一种是平均主义、民粹主义的思想。

(二)构建“五位一体”的大社会治理体系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是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是现代化建设蓝图的展开,也是大社会建设框架的搭建。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不能局限在单纯的社会建设方面,应确立大社会观念,构建大社会治理体系,以社会建设为主轴,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两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建设创造条件,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其它方面搭桥筑基,促进小社会建设和大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三)社会保障的层次化、股份化、制度化

创新社会治理的重点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如果说吃饭问题是耕稼文明最突出的矛盾问题,那么,民生问题就成了工商文明最突出的矛盾问题。社会治理是政府等管理主体在制度和政策框架内,对社会各领域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进一步提出:“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治理是保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涉及主体、客体和媒介,把媒介的原则性和主客体的人文性、灵活性结合起来是社会管理的关键。

1.建立广覆盖、多层次、股份化的社会保障网络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突出特点就是城乡二元、城乡两制、区域失衡,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不平衡加剧,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这种不平衡表现为经济优先、政治社会滞后,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民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制约。因此,增加民生投入,特别是保障性、生活性民生投入,改善民生困局,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之所以要建立广覆盖、多层次、体制性社会保障网络,首先是可以形成国家民众利益共同体,增加公民的参与度、认同度,使全体公民成为社会经济体的“小股东”;其次是防止社会保障的平均主义,构建激励性保障体系;再次是量力而行、量财而用,防止收不抵支。建立社会保障网络,重在呵护民生、增加福祉,要合理界定民生范围,防止衍生性民生过度挤占原生性民生权重,以原生性民生保障为主。

2.推进社会治理向制度治理、信息治理转变

(1)强化基层实体组织建设和大数据虚拟空间预警

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城乡二元壁垒和双重国民身份的破题,积蓄在人民公社内部的人口开始外流,逐渐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创新社会管理尤为紧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找准切入点,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坚实堡垒,要重视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扎实搞好基层社会管理工作。要发挥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争取把群众困难、问题矛盾在基层就地协商解决,把社区建设成为百姓身边的服务窗口。

信息化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要有“守”有“进”、有“常”有“变”,增强社会治理的信息灵敏性,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掌握和分析动态信息流,增强预判和预警能力,降低社会风险系数。大数据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预警网,加强对虚拟空间的监控,通过网络数据预判心理倾向和行为波动,实现社会治理的空间延伸和时间预警。

(2)强化“规矩意识”、“法律意识”

把社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制定与社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建社、依法管社,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法律是开展社会各项活动的总依据,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隐形卫士”,在努力创造宽松社会氛围的同时,还要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定秩序。“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按照“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推进社会治理向现代的法律治理、制度治理转轨,万物并行而不相害、制度并行而不相割,为“法治中国”提供肥厚的社会土壤。

(3)建立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疏浚利益分溢渠道

现代社会,人民的利益观不断增强,利益对每个公民都至关重要,利益分配不合理是诱发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较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应该包括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商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利益调节机制。要构建涵盖初级分配、再分配、社会保障等多层次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着重做好社会再分配和社会保障。疏浚利益分配渠道方能疏通心理渠道,利道通、心道畅,社会治理之道自然成。

(四)建构“龙头、猪肚、凤尾”的社群结构

数量增减和结构调整是社会改革和改良的方法和目标,这体现了渐进性和量变性。基于国情和鉴于西情,我们应建立一个以中产群体为主体的两头小、中间略鼓的橄榄形社会阶层结构,换言之,社会阶层结构以“粗腰”为主,形成“龙头、猪肚、凤尾”的社群结构。

建立橄榄形社会阶层结构是批判总结平均主义思想和效率优先论的结果,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社会布局,更是现代社会产业结构深刻调整和利益确权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社会阶层结构需要从两个大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夯实提升实体经济,发展和壮大现代服务业,全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新行业,千方百计增加社会就业岗位蓄积量,提高各经济实体吸纳就业的能力,为转移人力、增加收入、扩容中产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重视中产群体的质,注重知识技能教育和公民教育,增强中产群体学习知识技术的能力,逐步形成与现代社会要求、收入水平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群体心态。

(五) 发挥第三方组织作用,建设特色社区、特色聚居区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流动、多元的社会,需要社会各方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中,使各方在共同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流和群体心理沟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民间组织和力量可以看作是对官方力量的补充完善,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等第三方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结合公民社会建设的实际,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和社会事业,培养一批社会工作者,制定和完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

鼓励探索创新,在保持内源性、自主性发展的基础上,在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程度较高、外国人聚居的地区,试点利用国外管理经验进行社会建设,在少数民族群众集聚度高的社区实行民族特色治理,建设具有国际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社区或聚居区,形成多元化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国际化水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矫海霞)

猜你喜欢
民生矛盾建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