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超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文化“三自”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析
石超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新时期如何认识文化、发展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从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展现给了我们一个认识文化的视角。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新形势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自觉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承担文化建设使命;自信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自强于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打造优质人才队伍。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各项具体措施。因此,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从三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文化和发展文化的视角。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一)文化自觉的含义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有任何的 ‘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 ‘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 ‘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就国家、民族、政党而言,文化自觉侧重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能够自觉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对于文化的发展规律、建设规律有更加深刻的掌握,对文化建设途径以及文化责任的担当更加成熟;就个人而言文化自觉偏向于个人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愈加清晰明了,不断自觉自身文化的优秀遗产,对所处文化圈子不断加深认同的过程。
(二)文化自信的含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古国,从古至今产生了丰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等各流派思想交相辉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尊老爱幼等众多传统美德发扬至今。中国人民对于自身的文化有理由充满自信。对于自身文化的妄自菲薄,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无疑是一种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无论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官方交流互访,或者是民间组织的友好往来,中国文化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不断增强。
(三)文化自强的含义
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新时期实现文化自强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是综合国力的比拼,其中文化实力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自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 “软实力”这一概念以来,世界各国均在文化建设方面做足了功夫,努力提升自身文化影响力来促进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我国在实现文化自强的道路上刚刚起步,各种阻碍因素需要我们一一克服,不断协调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要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一)1921—1949年:新民主主义文化确立和发展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共产党人就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当时对于文化的认识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指明了经济基础决定文化的变迁,同时认为文化、宗教、教育等对于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二是认为中国在文化发展道路方面既不能复古,也不能完全西化,必须走 “社会主义文明”之路,即通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首先,毛泽东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即“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4]其次,毛泽东总结了对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态度,即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必须采取既批判又继承的态度,强调外国文化和中国实际的结合。再次,毛泽东明确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最后,毛泽东指出文化工作的宗旨和方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5]。
(二)1949—1966年:社会主义文化初步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这十七年的时间是新民主主义文化转向社会主义文化并且社会主义文化得到初步发展的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的转变意味着中国文化性质的转变,即由新民主主义文化转向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开始确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逐步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焕发出新的面貌,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原则,总结了过去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同时,这一时期由于受到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文化工作建设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当然,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这一时期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是主要方面,错误、不足是次要方面。
(三)1966—1976年: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停滞时期
1966年到1976年是十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时期的文化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走错了方向。在 “左”的指导思想下,之前取得的文化成果被全盘否定,一大批文艺工作者遭到了批斗。1975年毛泽东作出指示要对文艺工作进行调整。邓小平主持了文艺整顿工作,逐渐纠正了错误思想的指导,为“文革”结束之后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四)1978—1992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复苏发展时期
1978年到199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开始形成时期。这一阶段文化建设取得了独立发展的地位,从专门为阶级斗争服务转向为经济工作服务。1979年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提出了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等新论点,1982年党的十二大指出:“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6]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2年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南方谈话中指出: “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7]
(五)1992—2002年:社会主义文化快速发展时期
1992年到2002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一系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积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的,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8]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9]
(六)2002年至今: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2002年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2003年确定九个省市和三十九个文化单位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命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从四个方面表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从四个方面作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并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挑战,只有居安思危,方能成为文化强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国际挑战
1.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借鉴。然而,在全球化深入到每个国家市场生活中去时,这个社会的文化将可能遭到破坏。首先,在信息时代,新的通讯方式,交流方式的产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利用资本渗透到该国家的边缘地区,传播影响群体和个人的消费理念,而这些观念会对消费者原有的文化认同产生侵害,诱导人们为追求利益而背弃传统道德的底线,过分强调功利主义。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得文化市场日趋国际化,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以美国为首的文化强国依靠自身科技优势,在文化制造业,传播业中获得了巨大利润,进一步提升了国家实力。而我国面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冲击显然做的还不够,必须努力壮大自身文化实力,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2.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于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也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竭力输出他们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发达国家借助其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以贸易自由化为借口,打开他国文化市场,输出本国的电影、电视、书籍、音乐等产品,这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严重消解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然而,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对于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文化渗透方面,背后所隐藏的是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祸害。近些年来美国多次以 “人权”“人道主义”为借口对于他国内政加以干涉,制造 “颜色革命”,强迫他国接受美式价值观念、政治观念。这种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威力巨大,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国内挑战
1.思想观念多元化威胁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进入新的时期,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性、社会价值更加多元化、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占整个社会指导地位的思想文化就是多元的。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必将走向灭亡。从当前现实生活来看,社会精神生活极为复杂,西方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的思想仍然在侵蚀一部分人的思想,许多人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认同,对社会所要求的基本行为规范视而不见,在生活中容易迷失自我。还有一些人在网络世界中深受西方极端思想影响,肆意转发和传播诋毁党和国家的言论,唯恐不乱,制造事端。这给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不容小觑,长期以往必将后患无穷。
2.公民的道德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高度重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我国国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道德素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从总体上来看,知识水平与道德素质并没能呈现出对应比例的提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公民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所做行为突破了道德底线,比如在社会生活中缺乏社会公德,将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道德规范抛之脑后;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家庭美德,家庭关系不和睦,男女不平等现象严重;在工作方面缺乏职业道德,缺乏集体精神、奉献精神。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公民道德教育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教育的有效性保障;一些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舆论宣传的效果未能达到最大化。这些问题对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起着负面影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阻碍因素。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过程之中。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必须从文化 “三自”的实现上做文章、下功夫。
(一)自觉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承担文化建设使命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文化认同感。教育在实现文化自觉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促使人们了解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培养文化认同感。首先,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活动对文化要素不是漫无目的的全盘接受,而是选取其中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社会主流文化因子予以传播。正是这种对文化的甄别才能使得教育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其次,教育对于文化具有传承作用。教育活动通过将抽象的文化概念、文化现象等内化为人们容易接受、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世代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传承过程中教育活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最后,教育对文化具有创新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体通过教育活动并不仅仅是接受现有文化的过程,同时还会对文化产生深度的思考,不断完善文化的表现形式,实现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2.发挥大众传媒导向作用,弘扬主流文化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作为文化的传播手段和重要载体,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功能。大众传媒本身是一种中性的存在,如何发挥大众传媒的正向功能,弘扬社会主流文化思想,构建主流价值观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对传媒行业的监管和整治,净化传媒环境,严厉打击传媒行业的违法乱纪行为,对大众传媒予以正确引导,使大众传媒为社会主流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从业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作为自身的责任,同时不断创新传播形式,丰富节目内容,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多样化方式发挥文化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总之,通过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作用,促使人们知晓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进一步关注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和韵味,从而自觉文化建设的使命感。
(二)自信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1.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如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准则是关系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我们只有在批判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得以传承与弘扬。首先,保护好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我国有着丰富传统文化资源,在对文物保护、文化典籍整理、传统节日继承等方面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命脉。其次,确立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文化开始了交流碰撞,关于二者的争论也是未曾停止。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在教化方面的价值愈发显现,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是继承传统文化要明确的方向。最后,对传统文化核心观念赋予时代属性。中国古代众多优秀思想都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要借鉴的要素。比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精神;“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思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的和合文化。
2.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当今世界已经连成一个整体,守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固步自封只能落后挨打,文化的开放、交流、借鉴是历史的必然。为了更好的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外来文化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取长补短。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外来文化也会对民族文化带来一些挑战,冲击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甚至是威胁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国家文化安全造成危害。我们必须分清楚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健康文化和腐朽文化。我们所要吸收的是外来文化中积极健康有益的部分,对于其中落后腐朽的文化必须予以剔除和抵制。在文化双向交流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努力做到 “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才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10]。
(三)自强于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打造优质人才队伍
1.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是指学术理论研究、新闻传媒、公共文化服务、思想道德建设、文学艺术创作、民族文化保护以及对外文化交流、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发展保障措施等活动。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产业就没有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发达的文化产市业,文化事业也缺乏发展的源泉和资金。在场经济条件下,要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坚持 “两手抓、两加强”。一方面,发展文化事业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和质量,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逐渐实现覆盖城乡、内容丰富、设备完善、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形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健全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加大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力度。
2.加强优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当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新时期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尽快完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机制。一方面,要努力造就一批“高、精、尖”人才队伍,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对于优秀的文化工作者进行扶持资助,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型课题项目研究,不断开拓文化产业项目,尽快将 “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落到实处,培养一批文化领域的创新性、复合型、科技型、外向型的领导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基层、扎根基层,为基层社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对于西部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地区的人才队伍予以重点扶持,加快当地的人才储备,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人才质量的差距,同时,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建设也是壮大基层人才队伍的有效途径。总之,使整个社会营造充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局面。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1).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88.
[3]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
[4]毛泽东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5]毛泽东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2.
[6]邓小平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
[7]邓小平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8]江泽民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18.
[9]江泽民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7.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1-162.
[责任编辑:江亚玲]
D616
A
1671-6183(2016)09-0047-06
2016-08-26
石超 (1991-),男,山东泰安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