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视野下《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探析

2016-03-19 10:28:54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核爆炸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

刘 源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299)

非虚构视野下《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探析

刘源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299)

非虚构小说是一种融历史与文学于一体的小说,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就是这样一部小说,作品体现了非虚构的真实和位移。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在于她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纪录的基础上,从核爆炸这个独到的视角,深入到采访对象之中,以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使人们重新回想那段灾难的历史。作品在全面展现核灾难的同时还体现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信仰和使命——国家意识和牺牲精神,对当今社会核事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非虚构小说;探析

非虚构小说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文坛,非虚构小说并非完全虚构,其特点是采用多种小说技巧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尤其是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是一部非虚构小说。这部小说是历史与文学的一种融合,它在保留全部事实的同时朝着小说的目标接近,既有高度的纪实性,又有某些小说的氛围和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读者追求真实的口味,它留给读者更多的是灾难背后更深层次的秘密——爱、信仰以及对居民生活的深刻影响。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体现出了非虚构的真实是如何抵达的,即“在场”与“行动”以及作者的人文关怀。

所谓“在场”指的是身体和心灵的统一性,人在现场要确保叙述环境的真实和写作内容的真实,受访者对所说的话要负责任,采访者要尊重叙述者发言权,不做过多的引导;心灵在场即作者的灵魂在场,确保真实的深刻性。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诸多的回忆篇章,不是以作者提问,受访者回答的形式进行,而是主人公一个人在回忆,在还原他当时的情形,作者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虽然没有作者的话语,但还是能感受到作者的在场,比如:在作品的序言有这样的描述:一个孤独的声音里,出现的“说到这儿,她的眼泪流了下来”,“说到这儿,她陷入了沉默”,“她再度陷入沉默”,“又是一阵沉默”[2]6-19等等。作者不仅记录下了受访者的话,也记录下了他们表达时的心情,语速,沉默与停顿。他们的遭遇作者感同身受,当他们心情崩溃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给予他们心灵的鼓励,毕竟把讳莫如深的话表达出来需要极大的勇气,不深入自己的灵魂又怎能把他人不幸的遭遇表达的这么真实?这样的情况出现很多,这说明人物不是在叙述与自己不相关的别人的故事,而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融入了自己真情实感的事实。

所谓“行动”指的是作者利用三年时间四处走访这些人,深入到他们中去,和他们聊天,纪实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美国新闻界非虚构写作大师杰克·哈特认为:“每一个带来正面结果的真实生命片段,都讲述了关于成功生活的某些方面,我最偏爱一种,就是一条真实的艰辛而漫长的发展路线。”[1]169是啊!作者三年的艰苦走访,漫长真实,作者追求真实的态度与坚韧的精神让人敬佩,她深入他们的生活,触及他们的灵魂,尊重他们的处境,正是作者强大的行动力确保了故事的可靠性,并赋予它们以文学性。

作者的人文关怀是通过人物的叙述,把灾难后的切尔诺贝利展现给大家,但是她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灾难上,而是重点在写人。核爆炸后的核辐射使人们丧失了家园,痛失爱人、亲人,给人们贴上了“切尔诺贝利人”的标签,这种影响是几代人的。但除了恐惧,读者还能感受到爱、勇气与责任。作者以微观体察的方式,以作家的超越意识关怀着切尔诺贝利时代的人们,无论是灾难还是爱,都体现了作者对遭遇不幸的人们的关怀。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还体现了非虚构的位移:从事实到现实再到真实,事实是已然或正在发生的事,现实是危机和苦难,真实指更多的可能。从事实扩展到现实,由点到面,最后呈现出真实,连成一片,结构严密,材料充沛,具有说服力。切尔诺贝利的事实是什么?爆炸发生时,人们却去欣赏爆炸产生的美丽景像,而不是预防核辐射,原来死亡也可以如此美丽。现实的危机和苦难是:核电站附近的村庄成为“无人区”,居民流离失所,不得不放弃自己美丽的家园,参与救援的人员相继感染、死去,不断有年轻的士兵参与进去,人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真实的更多可能是:政府需要抑制恐慌情绪在全国的蔓延,对外宣称情况已经好转,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你看这里还有一对新婚夫妇在举行婚礼呢,这里没有什么影响了;士兵们在没有多少防护的情况下在高危辐射地区作业,那些在“屋顶”的人们,直升机上的人们,他们正在接受辐射,士兵们掩埋辐射物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程序去做;政府实行愚民政策,有关辐射的书全部被收起;政府对失去家园居民的补贴根本不足以维持生活;小学生们每天都能看到死亡,他们在死亡的阴影中成长。整体来看,他们对未来生活很恐惧,他们无法解决这件事,无法解开心灵,他们只能选择忘记,闭口不谈,那些“正常人”用另类的眼光看着他们,躲避他们,“切尔诺贝利人”的名字使他们与外界完全隔离。

但是在他们中间人们在伤痛之余并没有消沉下去,他们彼此关爱,那位年轻消防员夫妇的爱情是那么让人敬佩又让人羡慕;邻居们的相互关照;一位母亲始终不愿放弃自己因辐射而天生畸形的孩子,伟大的母爱再次让人感动;一位老妇人终究不愿离开自己的故土,不舍得自己的猫,宁肯孤老终生于只剩下自己的村庄,这是对家乡的爱;亚罗舒克上校把自己当做机器人穿越整个隔离区,标注高辐射地区,他把自己献给了祖国,消防员、清理人、以及其他士兵们明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毅然选择奉献自己,这是让人肃然起敬的爱国情怀……这是他们的真实,真实的切尔诺贝利人。他们现在为什么要把这些故事说出来?他们似乎在向全世界说:我们需要尽早从过去的伤痛中得到医治,我们需要尽早告诉人们我们心里依然有爱……

在大量接近真实的访谈中,人们说出了众多的事实,大量的事实堆积成现实,作者从现实中找出主流观念,这就是最真实的。这部书在展示了大量灾难后的人们的悲惨生活,同时也给读者透露了切尔诺贝利人们的心理,他们依然有爱,他们依然存活于“生者的国度”。

阿列克谢耶维奇之所以能写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这样的历史与文学融合的作品,在于她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纪录的基础上,从核爆炸这个独到的视角,深入到采访对象之中,以细节还原历史的真实。

核爆炸对人类而言,是一个难以估量的大灾难,至今人类还没有办法战胜它。而核爆炸的产生,往往是没有任何预兆的。由于核电具有很高的科学含量,平民百姓很少接触到,对它的影响和如何防备自然不甚了解,所以核爆炸的杀伤力是灾难性的。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核事故几乎都是这样:1945年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是这样,最近一次的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也是如此。它不像飓风、地震、疾病,可以预先防备,造成影响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救援,奉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在核爆炸人们能做的有哪些呢?居民能做的最好的就是尽快撤离,也就是逃离。能控制它的是极少数人,因为这是科学,它的工作原理只有少量科学家知道,再加上政府的消息控制,一般人只能在外围充满疑问和恐惧感。灾难过后,尤其是没有战胜它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愿谈论它,不愿提及那悲伤的历史,而是把目光放到未来好的生活上。

而阿列克谢耶维奇却无法忘记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对自己国家造成的巨大影响,她从核爆炸这个独到的视角,真实地还原了切尔诺贝利地区人们的苦难。为了还原这个苦难,阿列克谢耶维奇深入到采访对象之中,直接对当事人的生活、性格和行为进行详细探究。切尔诺贝利人的心情没有人关心过,外界的人无暇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更不知道他们是怎样想的,幸运的人大都不会去了解不幸人的想法,因为那样不会让他们过得更好。而作者为了重现历史的真实,她没有忽略被忽略的这些人,她让这些人表达出了自己真实的苦难的处境,他们的存在因此有了意义。若核爆炸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是个体不是政府,不是军队更不是救世主,我们的真实身份恰恰是他们中的一个,微小的一个,仅此而已,那我们该怎么办?小人物对整个切尔诺贝利事件起不了作用,但他们却无辜地当了主角,他们在北方广袤的土地上,如蝼蚁般卑微而坚强地活着,默默以旁观的方式参与着自己无法改变的时代悲喜剧。

为了还原这个苦难,阿列克谢耶维奇还善于用细节的描写来渲染气氛,比如:就像在“战争电影”中摄影师谢尔盖·古林眼中看到的:在枝繁叶茂的苹果树上,忙碌的大蜜蜂在枝叶间飞来飞去,绿色的树叶点缀着无数白色的小花,看上去就像新娘的头饰,花园里的鲜花也争奇斗艳地开着……[2]93美丽的景色勾勒出一副恬静的田园美图,但是突然他意识到少了一点什么,怎么会没有香味呢?这是因为核辐射导致的人体某个器官功能出现了障碍,他失去了嗅觉,而这样的危害他们来这儿之前并不知道,也没有人提醒。这样的细节描写对读者认识和把握切尔诺贝利事件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

非虚构小说采用小说形式反映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因此最能迎合公众关心社会和企图了解社会的心理。[3]362那么《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对认识这段社会历史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小说中真实描写、反映、表现和暴露了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后的社会。事件发生的瞬间性,影响的广泛性与持久性,决定了作者不能单单以自己的眼睛或观点去看待,这样无法全面地表现整个社会,而作者采用了“织网”的方式,用不同人的眼睛去观察,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切尔诺贝利,每个人所表现出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作者借助不同的视角力图全方位地剖析,展现切尔诺贝利事件。作者利用三年时间走访了各种经历者,包括:消防员的妻子、心理学者、定居者、战争中活下来的人、大学教师、清理人、摄影师、医护人员、记者、化学工程师和白俄罗斯核能量研究所的负责人、工作人员等等,几个人的言说难免具有片面性,但是如此庞大的受访者几乎涵盖了受核爆炸影响的所有人。每个人视角与体会相互交织,相互补充,他们的交集越来越明显,互补的地方越来越广泛,结果是真实的地方更凸显,现实展现的更充分。他们的回忆,亲身感受具有任何真实确切的数字都无法取代的效果。

他们眼中的共同点是:人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家里的一切(吃的、家具、宠物)都不能带走,所有人对此都无法理解——这些东西是受辐射了,带走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是得丢掉,但是这是我们的错吗?我们却要为此买单;自己花园里种的菜不能吃,挤得新鲜牛奶不能喝,任何东西都被辐射了;没有人愿意说起切尔诺贝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代号“切尔诺贝利人”。他们是可怜的一群人。不同的是:人们在报纸上看到的,广播中听到的与事实严重不相符;政府许下的诺言与实际落实差距太大;年轻人对此事的想法与老人的不同;小城美丽、恬静的景色与空气中凝聚的恐惧相矛盾等等,这交织着的一切共同构成了一个真实,鲜活又现实的世界。“你为所有生活在那里的人感到难过。你甚至会觉得就连那里的苍蝇和猪都很可怜。每个人都应该活下去。苍蝇应该能够在空中飞,还有黄蜂也是,蟑螂应该在地上爬。在那里,你甚至连一只蟑螂都不想伤害。”[2]166这段话出自“关于回忆”清理人之妻的口中。一个人本身没有伟大的爱,没有经历、体验过覆盖面如此广的灾难,很难产生这种悲悯情怀,他们的村庄被辐射摧毁,周围的人不断地离他们而去,就连家养的牲畜都带不走,想拯救却无能为力,现在看着这些平时人们讨厌的东西都觉得特别亲切。作为第三者的我们,根本无暇、不屑去顾及这些小生物。战争能引起人们反思,切尔诺贝利事件也不例外;通常我们的艺术只有一个主角:人类。我们不会把自己降到它们的层次:动物、植物以及另一个世界。而切尔诺贝利人的眼界却更开阔,他会向世间的一切挥手致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使白俄罗斯人民进入了“切尔诺贝利时代”,这个时代的特色除了众所周知的黑色恐怖之外,人们的主流想法有哪些呢?《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在全面展现核灾难的同时还体现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信仰和使命——国家意识和牺牲精神。

白俄罗斯科学院核能量研究所前总工程师马拉是一位知情人士,他明白事实并非像政府安抚民众时说的那么乐观,可是他们为什么没有说出真相?为什么他们没有人拒绝前往隔离区执行任务?是遵守纪律还是怕被开除党籍?都不是,他们有坚定的信仰,源于对一个公平而美好的国家的信任。他们在为国家、为信仰而战。最先身先士卒的是12名消防员,接着大批的年轻士兵也参与进去,他们不属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他们却接触到了辐射最高的地区,人们会有疑问:难道他们不知道核辐射吗?这样会减少寿命的。然而当得知士兵中的大多数都是自愿参加的,震惊就难免了。从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中能想到他们具有牺牲精神,这是可贵的,当然丰厚的酬劳也不能忽视。如果不读这本书我们不知道他们那些青年士兵想当英雄,这才是内驱力,切尔诺贝利给了他们机会,这是证明自己的好机会。在“士兵们的话”中,有的人“想当英雄,想留下一些英勇事迹”,“渴望成为英雄”,[2]49-52这是他们的心声,可能是长期“冷战”的结果吧,士兵们想建功立业,证明这个国家还是有活力的;在“谎言与真相”中,有个故事很惊人,需要有人潜入反应堆下的冷却水中把安全伐中的螺钉拧开,把水排出去,这个地点是可怕的,大家都知道这个任务意味着什么,政府许给他们轿车、公寓、别墅,并且一直资助他们的家庭,最终有人去完成了任务,政府的承诺未能兑现,但是那群小伙子并不是为了物质奖励,为了什么其实无需多言,但当他们把螺钉拧开那一瞬间,他们已经成了英雄,他们的牺牲拯救了国家,使大半个欧洲幸免于难。可是,如果当初没有他们,或者他们没有这样做呢?所以,在灾难面前,自我牺牲还是重要的。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标志着非虚构小说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者在客观记录真实的同时,又不失一个作家超意识的人文关怀。作者秉着为黑暗中的人发声的信念,深入当时处在核灾难最前线的人们当中,去采访他们,体现了一个新闻人的职业责任感。阿列克谢耶维奇真实地发掘并记录了一个被忽略、被遗忘群体的精神世界,用非虚构的题材创造性地加以表现,兼具现实性与文学性,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良知和使命感以及作者以人为本的观念。为人们所铭记的不仅是小说本身,还有小说生成的过程。无论社会发展状况如何,更高科技,更发达的经济,抑或是战争、灾难和病痛,只要人们心中有爱,就不应该被遗忘。

[1](美)杰克·哈特.创意写作书系·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M].叶青,曾轶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2](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M].王甜甜,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3]聂珍钊,姜岳斌,李东辉.20世纪西方文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罗瑞宁

Analysis on Memories of Chernobyl:Oral History of Nuclear Disast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Non-fiction

LIU Yuan
(College of Literature,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Guangxi Nanning,530299)

Non-fiction is a kind of novels mixing history and literature.Memories of Chernobyl:Oral History of Nuclear Disaster is one of these novels.It reflects non-fictional and real displacement.In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nuclear explosion,based on the consultation of a lot of history records,it restores the details of historical truth from in-depth interviewees,so that people recall the historical disaster again.The works fully demonstrates the nuclear disaster,and at the same time reflects people's beliefs and mission in the particular background-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sacrifice spirit,which has some warnings for nuclear development in today's society.

Alexeyevich,Memories of Chernobyl:Oral History of Nuclear Disaster,non-fiction,analysis

I106.4

A

1674-8891(2016)04-0102-03

2016-06-20

刘源(1989—),男,河南省辉县市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2015级比较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核爆炸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遗迹
中外文摘(2022年20期)2022-12-17 13:01:46
低空核爆炸环境效应模拟研究
强度与环境(2022年5期)2022-12-02 09:11:52
用矩阵分解方法识别地下核爆炸
核安全及其技术的发展
基于核爆炸的小行星偏转方案分析
切尔诺贝利爱情故事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实地探访切尔诺贝利
能源(2018年5期)2018-06-15 08:56:16
阿列克谢耶维奇诺奖奖金资助年轻作家
文学教育(2016年10期)2016-09-10 07:22:44
阿列克谢耶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