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慧冰
略论中国共产党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与国家凝聚力
游慧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使数亿贫困人口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增强了执政党向心力和国家凝聚力。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缓解和消除贫困仍将是中国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执政党来说,锲而不舍地抓好扶贫开发、提升国家凝聚力,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扶贫开发;执政党;国家凝聚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数亿贫困人口基本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国家凝聚力显著提升,夯实了保障我国国家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和基础,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让中国强盛起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终生追求和奋斗目标。建国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虽然出现过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急躁冒进等严重失误,后来还经历了“文革”十年动乱,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凝聚力增强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必须承认,贫困人口众多并严重掣肘国家发展仍是客观事实。至1978年,农民年人均收入134元,贫困人口2.5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达30.7%。①王宇等:《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实践-党中央关心扶贫开发工作纪实》,新华网2014年10月16日发布。按当时国际通行的每人每天收入1美元以下为贫困人口的标准,我国贫困人口数量极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8年6月25日发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成为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而扶贫开发则是这一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奠基者。他反复告诫人们,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凝聚民心、增强国力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启动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为重点的扶贫开发。
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大力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土地制度的变革,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同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富余农村劳动力、实行以工代赈计划等举措,使农民收入快速提高,农村贫困现象大幅度减少。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推出扶贫解困六大措施,主要包括发展商品生产、减轻负担、给予优惠政策、搞活商品流通、增加智力投资等。主要成就:经过8年努力,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以人均纯收入206元计),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①《扶贫时间轴》,来源:新华网2016年1月7日摘自《解放日报》。
第二阶段(1986-1993年):开发式扶贫全面展开。1986年5月,“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正式启动。1993年12月该领导小组更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扶贫开发”目标更加明确。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从中央到地方设立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机构。二是摸清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确定需要帮扶的国家贫困县(592个)。三是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并给予贫困地区优惠政策。四是改革传统的救济式扶贫方式,实施新型的开发式扶贫策略,着力提高贫困人群和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五是把扶贫开发列入“七五”、“八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主要成就:至1993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06元增加到1993年的483.7元。②《扶贫时间轴》,来源:新华网2016年1月7日摘自《解放日报》。
第三阶段(1994-2000年):开展扶贫攻坚。1994年3月,国务院公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标志着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强力推动。分别于1996年和1999年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先后制定了《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二是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投入力度。落实资金、任务、权利、责任“四个到省”的扶贫工作机制,七年间中央政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40亿元,相当于年度财政支出的5%-7%。③谭畅、柯言等:《中国扶贫三十年演进史精准扶贫为什么》,南方周末网2016年2月25日发布。三是党政机关和相对富裕地区承担具体的扶贫任务。例如,272个中央国家机关长期定点帮扶国家贫困县;东部发达地区长期结对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企业、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对扶贫开发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与日俱增。主要成就:至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93年的8000万降至3200万,基本实现了到20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④谭畅、柯言等:《中国扶贫三十年演进史精准扶贫为什么》,南方周末网2016年2月25日发布。
第四阶段(2001-2010年):综合推进、整村推进。2001年5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公布,标志着扶贫工作又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措施有:一是工作重点从县级转向村级,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向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和措施,如工业反哺农业、产业扶贫、移民搬迁等等;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举措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①向德平、黄承伟:《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网2015年7月30日发布。三是减负与提高扶贫标准并举。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2009年贫困人口提高标准,由2000年的人均纯收入865元、2007年的1067元,提高到1196元。四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率先在贫困地区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主要成就: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至2010年,按照年人均纯收入1274元的扶贫标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至2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下降到2.8%。②向德平、黄承伟:《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网2015年7月30日发布。
第五阶段(2011年至今):扶贫攻坚决战。2011年12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公布,标志着扶贫开发进入攻坚决战的新阶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这一阶段主要措施有:一是提高扶贫标准。2011年,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对应的扶贫对象约为1.28亿人。③谭畅、柯言等:《中国扶贫三十年演进史 精准扶贫为什么》,南方周末网2016年2月25日发布。二是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探索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融资扶贫,增加扶贫投入。三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做好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四是实行生活救助和能力扶贫的“两轮驱动”。五是创新运用多元化、市场化手段。比如,引导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向贫困地区延伸。主要成就:至2014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比2011年减少5221万人,为7017万人。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6610元,达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水平的65.3%,连续三年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刘永富: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攻坚战》,人民网2015年11月11日发布。预期到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和“两个确保”目标得以实现。
经过30年奋斗,我国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即: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⑤向德平、黄承伟:《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网2015年7月30日发布。《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4.2%,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扶贫开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经济社会发展30多年来领先全国的省份,扶贫开发亦走在全国前列,并探索出一些宝贵的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杀出一条血路”,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瞩目的富裕、发达地区。但由于各种原因,区域发展水平和贫富差距较大,山区尤其是石灰岩地区部分群众连温饱问题都未解决。广东积极践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1985年以“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为目标,开启发展山区生态建设和特色产业的“治山致富”之路。此后十年,根据中央的部署全面开展扶贫工作,把山区建设和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社会综合系统工程来抓,实施开发式的扶贫战略,取得显著成效。1996年起,集中力量扶持16个特困县发展经济。1997年实行开放式扶贫战略,组织开展消除“绝对贫困”的扶贫攻坚战,解决了全省尚存的6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全省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提前三年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⑥崔健等:《广东扶贫开发工作的回顾与前瞻》,《中国贫困地区》1998年第7期,第33-38页。从2002年起,着重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全方位扶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2009年6月,正式启动“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创新型扶贫模式,举全省之力实施扶贫攻坚。①韦浩等:《广东“精准扶贫”成全国经验》,人民网2014年3月26日转自《南方日报》。2013年4月,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启动。“十二五”期间,全省有249.2万贫困人口受惠脱贫,走上致富路。②南方日报评论员:《必须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网易2015年11月25日转自《南方日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2014年初在广东省调研时,对广东坚持改革创新,在“精准扶贫”包括“干部驻村扶贫”等方面的成功探索大加赞赏,称赞广东“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堪称中国亮点、世界模式,值得各地学习借鉴”。③韦浩等:《广东“精准扶贫”成全国经验》,人民网2014年3月26日转自《南方日报》。担负着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使命的广东,目前着力于完善“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体系,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以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共享全面小康。
所谓国家凝聚力,是指一个国家不同民族、政党以及民众在共同理想、目标、利益的基础上,国家满足其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所产生的内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主要由国家物质凝聚力、国家精神凝聚力、国家政治凝聚力、国家文化凝聚力和国家安全凝聚力五大要素构成。④刘学谦:《如何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见2014年1月22日《光明日报》。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本人认为,国家凝聚力的内向聚合力至少包括三方面:人民向心于由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国家;人民向心于国家的象征——国家行政管理即人民政府;人民向心于起着领导核心和整体利益代表作用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使国家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求,从而增强了国家内向聚合力,促进了国家凝聚力的形成。而国家凝聚力的增强,又反作用于扶贫开发,有效地汇全国之力、聚社会之财、集全民之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一)通过扶贫开发,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对执政党与政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逐步提升。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自然就会丧失对执政者的信任和支持,对国家的认同度也大受影响。“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指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⑤《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5、835页。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政治意义,将其视为体现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政治任务,视为扩大群众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想方设法“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⑥习近平语。见陈二厚等:《让全体中国人民迈入全面小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扶贫工作纪实》,新华网2015年11月26日发布。通过扶贫开发,数以亿计的贫困地区群众解决了温饱并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对执政党与政府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日益增强,国家意识和国家责任感也得到提升。正是因为有包括贫困地区群众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团结拼搏,中国才能排除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实现30年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国力日益强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彰显的社会主义强国。3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许多灾难和困难,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攻艰克难,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机。“多谋民生之举,多解民生之忧”,正是党和政府在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一呼百应的重要原因。
(二)通过扶贫开发,人民群众对国家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强。
扶贫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贫困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的过程。各级党委、政府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生活脱贫的同时,注重推动思想脱贫,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一是坚持正确的扶贫导向,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真正需要帮扶的人得到援助,使扶贫开发成为传播公平、公正、友善、文明、和谐等理念的凝聚民心的阳光工程。二是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纠正一部分人“扶贫就是国家给予物质和资金救助”的错误认识,消除被动参与和“等、靠、要”的思想。三是针对贫困地区农民精神文明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使贫困地区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四是通过各级党委与政府的组织倡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扶贫开发的态势已形成,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以发扬光大,贫困地区互助互惠的社会新风尚蔚然成风。五是贫困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得以较快发展,使贫困人口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素质、自我发展和改变命运的能力普遍提高。
(三)通过扶贫开发,社会和谐与稳定得到巩固和加强。
扶贫开发有效地减少伴随贫困而产生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1、促进了社会公平。社会最大的不公体现在收入分配的不公,而扶贫开发是一剂“对症下药”的良方,能较有效地缓解分配不公、贫富差距问题。一是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减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二是使贫困人口较快、较大幅度地增加收入,相对减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2、促进了社会和谐。全社会参与扶贫的做法,不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睦。贫困地区群众亦以脱贫致富为共同目标,同心同德、互帮互助、努力奋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3、促进了社会稳定。一是扶贫开发激发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感觉有依靠、有奔头,走正道脱贫、靠勤劳致富成为共识。二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人们安居乐业,安全感、幸福感增强。三是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进步明显,人口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观念得到提高。
扶贫开发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任重道远;对于担负着率领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中国梦”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来说,更是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一)要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对提升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性,始终不渝地帮扶贫困群众。
习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缓解和消除贫困仍然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扶贫的标准还很低,与国际社会有很大差距。脱贫是相对的,相对贫困还很突出。二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脱贫难度很大的地区仍不少。三是返贫因素很多,比如自然灾害、生病、失业等等,贫困人口仍会不断出现。四是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以及许多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未根本改变,发展基础仍很薄弱。因此,扶贫济困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习总书记去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执政党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永远视民如“赤子”,始终不渝地帮扶贫困群众。即使扶贫攻坚完成、整体迈入小康社会,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不并等于扶贫的结束。
(二)要充分认识发展经济对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扶贫开发的根本依托在于发展经济。唯有发展,才能根治贫困,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国家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条件,才能保证扶贫开发顺利开展;贫困地区只有闯出跨越式的创新发展之路,才能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实现贫困人口真正脱贫。因此,在开展扶贫攻坚战的同时,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要深化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让人民过上既有“金山银山”又有“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幸福生活。贫困地区要抓住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主线,强化自我发展能力,结合本地资源优势,闯出一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要充分认识新常态下扶贫开发的艰巨性,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和创新。
近年中国经济呈现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由于经济发展总体下行,再加上区域性发展不平衡以及因灾因病致贫等原因,目前全国贫困人口规模仍然很大。至2014年底,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2948.5万个贫困户、7017万贫困人口。①《刘永富: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攻坚战》,人民网2015年11月11日发布。广东虽号称全国经济大省,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但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很严重,至今仍有贫困人口180多万。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指标,就是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目前“啃硬骨头”的扶贫攻坚战已打响,时间紧,任务重。为此,要针对新常态提出的新挑战,更新理念、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以及精准扶贫的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引领扶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要掌好舵、领好航、抓部署、促落实、负总责。2、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3、以改革创新的方式,强化社会合力,集众智聚群力。4、以改革创新的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和扶贫队伍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打造一支甘于奉献、作风务实、有创新精神的扶贫干部队伍。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员)
D232; K27
A
1672-3570(2016)-09-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