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现实可能

2016-03-19 08:59姚岱虹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主体服务

姚岱虹

(广东财经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现实可能

姚岱虹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高校辅导员大多深陷“事务陷阱”,如何将教育内容贯穿在现有的事务性工作中,如何协调学生主体与辅导员主体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育、管理与服务功能,实现多主体共同发展是辅导员角色发展的关键。探讨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现实可能,首先厘清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范畴,其次阐述主体间性理论与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理论契合,再者分析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错位现象,最后在主体间性理论框架下,从生活世界、理解对话与实践交往三个方面探寻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现实路径。

主体间性;高校辅导员;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

前言

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影响下的社会生活,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讲究实际,讲究功利,越少思考生活的意义,越少关注他人价值的情怀,看似有主体性,实质是主体的麻木、丧失以及价值的失落。在教育领域,已逐渐反思主体性缺失的危机,越来越关注主体间的发展,呼吁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的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而是一种以特定方式推动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活动。辅导员的角色集教育者、管理者与服务者于一体。当前,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把教育内容贯穿在现有的事务性工作中,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二是如何协调学生主体与辅导员主体间的关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应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辅导员工作事务中,强调在扮演管理与服务角色中不能忽视教育角色的介入,将事务工作的教育意义融入工作,强调思想互动,重视思想交往,发展、协调和转化思想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一、主体间性理论范畴界定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消解一元主体,用对话理性、交往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的基础性论题。主体间性理论是哲学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诚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围绕主体间性理论,需要厘清主体间性理论的合理内核以及运用该理论的立足点,以期更好地将主体间性理论落实到实践层面,更好地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一)生活世界是主体间性理论的存在基石

19世纪 20年代开始,哲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深入到人们现实的生存问题,越来越关注人文。胡塞尔从认识论形态上探讨生活世界,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基础”[1]58,批判了实证主义思潮,在揭示欧洲的科学危机、人文危机中,尝试克服实证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阂。许茨通过《社会实在问题》在理论上对生活世界、主体间性、多重实在等概念进行论述,描述了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及其基本形式。“我们都在其中出生的这个日常生活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主体间际的世界。”[2]231在许茨看来,生活世界是预先存在的,生活世界不是单个人的,而是所有人共同的世界,其中存在着多种社会关系,并由社会关系联结的同伴们。

(二)理解与对话是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方法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认为,“心灵的共同性和共享性隐含着不同心灵或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和沟通,这便是它们的主体间性。”[3]58通往主体间的关怀需要理解与对话。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认为,“理解”是理解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精神的一种复制和重构的过程。“理解”是双向的,双方不是一种主客关系,而是理解者与被理解者之间的有意义的沟通对话,是双方视域的融合,二者是平等的关系。主体间的身心交流活动,需要借助对话,以期达到心灵的沟通,达成共识,实现共享。“对话”不是一方提问、一方被动回答,而是双方在一起共同探寻的过程。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劝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双方各自表达心声,共同探索。对话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寻求彼此的理解和欣赏,一起探寻在开始时不存在的答案。理解与对话是主体间相互的一种平等关系,不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的。

(三)交往实践维系多主体间关系

交往实践使主体之间形成角色共同体。人要在社会中生存,需要与他人交往,克服个体单纯的自我意识,能够与他人沟通协调,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关心他人,与他人交换意见,克服偏见,努力达成共识,在视域的融合中体现主体间性。个人投身于交往实践中,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丰富自身的个性,将自己融入他人生活视域,转化成社会化的存在。交往实践促使多极主体成为其活动的人格化。交往主体是参与交往实践、介入各层次交往模式的诸个体和群体。交往实践的双重整合和逐层递升是形成、发展和维系各主体的基本机制。一方面交往实践内化整合为不同个性的个体,另一方面在建构交往关系的基础上整合为共同体,使交往实践、个体、共同体三者一致,同步、同态地逐层更迭。

二、主体间性理论与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理论契合

主体间关系具有内在性,即作为关系项的主体只能存在于关系之中,而不能存在于关系之外,强调主体之间的关系与互动,但它也不排斥单个主体本身特有的存在价值。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功能定位转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教育、管理与服务功能的发挥本质上是协调好辅导员与学生主体的互动关系,以期在理解对话与实践共享中实现多主体的发展。主体间性理论与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在目标上都强调主体与主体间的人格平等,主张关怀伦理,同时都致力于多主体的发展,因此二者在目标、价值和路径上是一致的。

(一)目标一致:主体与主体间的人格平等

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升华,主张关注多主体,使多个主体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是对象性的存在。在主体间性理论中,主体与主体之间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被压抑的一方,主体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主体间性理论反映到教育领域,以人为本理念折射到教育领域则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彰显。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岗位与学生的互动最为密切。从辅导员角色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核心工作,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完整的学生人格的成长与生成的过程。辅导员与学生应是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在理解中使学生养成道德内化的自觉性,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高校辅导员角色不仅仅只有教育者角色,还融合了管理者与服务者角色,共同承担教育、管理与服务功能。

(二)价值一致:主体间的理解与关爱

主体间性理论的主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类的概念,旨在消除人和人之间的不平衡因素,通过理解与关爱达成相对一致,形成共同体。具体到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研究,是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学生工作系统的客观载体,协调辅导员与学生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实现角色发展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功能。辅导员角色发展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是一种关系的联动。高校辅导员要实现教育、管理与服务功能,需要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构建与学生的生活共同体。真正深入学生生活,需要辅导员对学生的理解与关爱。辅导员角色发展应从一种片面的知识性教育和事务性管理变为一种对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完整认识。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强调辅导员的思想引领,价值关怀;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主体间性思维能力,能自我建构,自主管理。

(三)路径一致:多主体的共同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交往存在客观载体。主体与主体之间联系的中介为客体,客体的形式随着主体间交往活动的层次及类别而呈现多样化方式。主体间性理论突破了对象化活动。在此语境下学生不再是教育的对象,而是教育的主体,这一主体与教师主体的地位平等,且具有同等的话语权,是独立的存在方式。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本身就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它所依存、所凭借的是学生的世界,并非一个抽象的科学管理世界。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是由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系统和学生共同构成的。不论是辅导员或是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成长背景、经验储备、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辅导员或学生主体都是根据社会现实发展和自身需要两个尺度,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建构自身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其持续发展的基础就是在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是辅导员与学生主体之间共同形成的,不能是辅导员强加与学生;而只能是两者之间通过相互沟通,使学生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价值性的理解、接受和认同,使外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规范转变为学生内在的自觉需要,从而采取主动的、积极的态度,在辅导员的价值引导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自主接受辅导员传递的思想道德,并通过自身思想矛盾运动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的活动,实现学生主体的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错位现象

高校辅导员角色集教育者、管理者与服务者于一体。随着社会发展以及高校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学生事务管理系统的统一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角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发展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表现在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间角色虚位,管理者主体与被管理者主体间角色缺位,服务者主体与被服务者主体间角色越位。

(一)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间角色虚位

辅导员开展教育工作,应该主动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范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辅导员工作的必然要求。部分辅导员反映日常工作繁琐,经常忙于各种事务性工作,与学生见面次数有限,进学生宿舍的次数少,接触交流不多,对学生缺少深入了解,没有多少时间去思考关注学生各方面问题,对学生引导不够,导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的虚位。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属于“虚工”,工作范围和工作强度较大,难以量化。辅导员工作被很多人定义为一种“良心活”,导致部分辅导员认为有些工作可有可无,并没有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与受教育者主体的互动几乎为零。加之高校辅导员招聘上专业不限,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多种多样,并非全部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而是到工作岗位后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培训。人的思想工作是讲究艺术和方法的,较多年轻辅导员的胜任能力值得考究。

另一方面,由于事务性工作的错综复杂,往往分散了辅导员教育者角色的相关要求。由于多种原因,大多辅导员不但所带学生数量超过有关规定,而且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一些与教育没有密切相关的事务性工作上。实际工作开展中,辅导员的工作范畴不断扩大,事务多,层次低。很多职能部门应当自行消化和解决的事务,都由辅导员负责,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导致辅导员工作主次不分,本末倒置,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核心任务。

(二)管理者主体与被管理者主体间角色缺位

辅导员管理者的角色主要是由学生事务管理系统决定的,而学生主体就是被管理者主体,连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主体的中介,即高校学生事务。因此,辅导员的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主体的管理,即对学生个体及在此基础上的班级、年级等各种群体的管理,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互动问题;二是对事务的管理,即对与学生相关事务的管理。这两层含义决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学生事务管理既有管理属性,也有教育属性,由于涉及到对学生主体的管理,需要将教育寓于管理中,在管理中体现教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对“事”忘了对“人”,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实际需要,被误解为纯粹的事务工作者。

一方面,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忽视学生主体价值。其价值理念是以生为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主体是平等的关系,其所拥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对等的。管和理是并列存在,互为前提的。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有意识到平等关系的建构,但在方法上仍是侧重强调“管”,仍是制度化的刚性管理,强调规范化、一体化。辅导员“管”得多,抑制了学生主体参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挫伤,一定程度偏离了学生工作的价值导向。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弱化教育属性。自 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缴费上学带给学生家庭一定的经济压力,贫困生问题是辅导员关注的重点,同时一系列奖助贷减补等事务性工作随即成为辅导员必须重视的管理事务。自主择业,就业双向选择以及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造成了学生一定的就业压力,对就业相关事务的管理也是辅导员的重点工作。诸多事务性工作让较多辅导员疲于应对各类学生事务,忽略了学生事务背后的教育意义。近些年来,学生拒绝还贷的现象屡屡出现,考试作弊问题,谎报虚报家庭经济状况等诚信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些问题一定程度折射了辅导员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对教育属性的弱化。

(三)服务者主体与被服务者主体间角色越位

“一个人的最高价值就取决于他对别人有用,取决于他的社会工作效果。”[4]52-53服务就是为集体或他人的利益工作。服务者角色的核心价值依据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5]7辅导员的工作特别强调服务,其理念是以生为本。学生是学校的服务主体。服务者角色要求辅导员能结合实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服务于学生是学校管理的根本职责”[6]9。由于我国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发展的时间较短,实际工作开展中,辅导员在服务过程中,仍有亟需发展的空间。

一方面,辅导员作为服务者角色,往往关注共性服务,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化服务。从内容上看,通常根据服务项目的相关性对服务项目用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划分为入学服务、学生生活、学生服务、辅助性服务四类。[7]118从服务对象看,有共性服务和个性服务。共性服务是指辅导员面向所带学生的服务,无特殊指定对象。个性服务是辅导员对所带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家庭、性格、能力、兴趣等差异进行精细化指导与服务。高校学生更关注自身的发展与成长,不仅要求有高水平的第一课堂,更应有高层次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服务,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辅导员的服务者角色仍然是粗放化模式,侧重共性服务,从面上把握的一种表层式服务。

另一方面,辅导员的服务者角色要求在提供促进学生成功学习的条件和服务,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中,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但在工作开展中,有些辅导员往往事无巨细,充当了“保姆”角色,或者充当了“代理家长”。替代了属于学生个体自我服务的内容,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应当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辅导员的服务要以学生心智的发展规律为前提,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与互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强调服务,重视管理,所有的管理与服务都是围绕教育而展开,不能喧宾夺主,切忌因追求服务而忽视了教育功能,切忌因追求服务的完善而忽视学生主体的发挥。

四、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高校辅导员角色发展需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辅导员角色发展的价值所在。辅导员角色发展要落实到师生关系上,要深入学生生活世界,通过对话与理解的方式,融入共建与共享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发展。

(一)共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主体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展变化,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主要集中在关注学生主体,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协调教育互动中的力量差,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关注学生主体,协调教育互动中的力量差。关注学生主体,需要把握规律性。学生主体接受各种活动以及参与各类学生事务管理都是由驱动力构成的。这种驱动力既有内部动机,也有外部动机,驱动力是辅导员工作的着力点。辅导员要把握学生的驱动力,需要深入学生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寻求与之搭配的目标、内容以及方法途径等。思想政治教育好比做菜肴需要的盐,外部看起来似乎没有盐的存在,本质上却是盐无处不在,发挥着最本质的作用。要协调教育力量差,适当拉开辅导员与学生主体的教育能力差距,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与水平,塑造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能深入浅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进学生事务管理中。

其次,尊重学生需要,重视多主体的分层特征。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本质的最高点是一个尚未存在的本体存在。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可能的自我,正是对可能自我的好奇,激励人们不断地去实现最佳的自我。学生的需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主体的发展也是未完成的状态。学生的需要既有年级、地域等的区分,也有层次的差异,例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大层次。马斯洛提倡从生存价值到成长价值的变化,其需要层次理论弥合了“应当”这一事实判断与“是”的价值判断的历史鸿沟。每个群体、每个人都必须有永远向前行进的“应当”作为总体的类的先导,学生都应该成长成才,都应该以生为本,但需要一步一脚印的“是”的现实努力获得的,需要辅导员的引导,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针对性指导,让学生能够实现成长成才的目标。学生主体的“能够”等于“是”与“应当”的结合,这是真正合理的人性结构。

再者,营造服务氛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辅导员服务者角色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主动干预和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支持。辅导员要善于观察,定期开展相关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中遇到的现实具体问题,主动为学生提建议,及时帮学生排忧解难。一年级学生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适应阶段,思想及行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较强,辅导员要及时找准抓手,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党支部、团支部及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二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在适应大学生活后,开始有自身的想法,出现多层次的分化。三年级学生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例如考研、出国或者就业创业等。此期由于大部分同学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着重培养自己的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相对而言,集体意识开始淡薄,“小团体”现象也较为普遍,同时,恋爱问题也呈现复杂化现象。四年级学生更关注毕业去向和个人前途,情绪波动大,就业创业压力较大。辅导员需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精细化指导,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二)通过理解与对话,协调师生多主体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对话与理解,这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有效方法,也是助力辅导员角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在与学生的对话理解中,需要提高对话艺术,重视生活叙事转向,同时要依托新媒体平台,促进师生互动交往。

一方面,提高对话艺术,重视生活叙事转向。辅导员与学生的对话过程形式上是言语的交流,实质上是深层的道德体验与情感共鸣。理解对话强调在场,是一种关系的互动,情境的营造,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有着较深层的固化作用。深化教育、管理与服务的相互融通,需要通过理解与对话对学生主体进行深度辅导。在对话中,有些辅导员过多将自身摆在主导位置,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忽视了学生对某些对话的质疑。有些辅导员又过度以学生为中心,使得辅导员在教育活动中过多迎合学生,缺乏引导,辅导员教育作用被弱化。深度对话是辅导员角色转换,善于倾听和捕捉要点,要求辅导员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理解学生,建立互信氛围。辅导员在决定采用哪种谈话模式时要考虑学生的特征以及环境的要求等因素。在对话中,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探索分析问题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围绕影响问题的因素寻找突破口。

另一方面,依托新媒体平台,促进师生互动交往。当前,我国呈现多元文化格局,即社会主义文化主导,其他文化协调性、矛盾性甚至冲突性存在。新时期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应把握价值引领问题。意识形态不存在真空状态,若主导价值不去占领,必有其他非主流价值观念入侵。在多元文化格局相对复杂的环境下,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面临系列挑战,也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一些困难。大学生是自媒体时代较为活跃的群体,辅导员通过关注学生的微信、微博等可以了解学生的日常动态,及时进行互动交流,也可以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从细节把握学生思想的变化。通过网上带动网下的思想教育,针对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谈话,进行精细化指导。新媒体时代突破了时空局限,是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有效窗口,也是辅导员进行价值引领的有效载体。

(三)融入共建与共享,实践多主体共同发展

高校辅导员真正实现教育者、管理者与服务者角色,本质上立足于实践。实践要以共建与共享为理念,在参与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努力开拓社会实践平台,同时要积极构建生活共同体,培养互动式主体间性思维,助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辅导员教育者、管理者与服务者三种角色的实现需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寻找与学生共同的活动与对话场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辅导员与学生互动的场域是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从内容上划分为校园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学术文化和文体活动等。校园文化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其中学生社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或自觉地凭借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组成的群众性业余团体。学生是社团的主体,活动是社团的生命。辅导员参与到校园文化生活中,特别是到学生社团中,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辅导员参与其中,首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辅导员要尝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党团组织进社团等方式,对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辅导员要开拓社会实践平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大学校园文化存在一个学生参与的尴尬格局,即一部分学生在社团实践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而一些学生则与校园文化活动基本绝缘。辅导员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给予指导。对于热衷科研创新的学生,鼓励其参加学术科研方面的社团,同时也适当参与相关的体育文娱活动,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热爱体育文娱活动的学生,鼓励其平衡学业与休闲活动的关系。在课外实践中,例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适当给学生指导,积极与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共同体验生活。再者,学生社团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良好平台,辅导员要充分挖掘和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常辅导员以方向指导和组织建设为主开展活动,具体的社团事务由学生自己管理和组织,适当参加学生组织的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辅导员在教育、管理与服务中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开展一些以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为目标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各项活动中,情操得到熏陶,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同时,充分调动、发挥每一位学生干部和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热情。辅导员要和自己的学生融为一体,要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要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当主体。

结语

主体间性超越单子式主体性,同时主体间性理论关注人的关系性存在,是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教育活动。辅导员属于教师范畴的 “人师”身份,对辅导员角色的把握应体现在辅导员对教育活动本身和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位置的理解上。任何一个角色的扮演都是由特定的社会需要所决定,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主体间性理论与辅导员角色发展的深度融合,旨在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主体的真实情况,同时要主动以对话与理解的方式,协调师生多主体关系;需要立足实践,以共建共享理念完成多主体的共同发展,培养师生互动式的主体间性思维,实现教学相长。

[1][德]胡塞尔,著.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奥]阿尔弗雷德·许茨,著.社会实在问题[M].霍桂桓,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K].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美]A.J.赫舍尔,著.人是谁[M].魄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5]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编.高校辅导员工作手册[G].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6]刘涛,李爱国,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纵横[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7]储祖旺,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王川]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for University Political Tutors'Role Development

YAO Dai-Ho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Guangzhou Guangdong 510320)

The university political tutors(PT)mostly have been in"the routine pitfalls".How to integrate the education content into the existing routine work and how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T and the students so as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educator,administrator and serving staff are the key to PTs'development.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to guide the university PTs'role development.Firstly,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the present study elaborates the rationality of using the theory in university PTs'role development.The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normative analysis a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dislocation phenomenon in university PTs'role development.Finally,the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PTs'role development is suggested in light of the life,the understanding dialogue and the communicative practice.

intersubjectivity;university political tutor;educator;administrator;serving staff

G 451.6

A

1672-402X(2016)04-0008-06

2015-09-25

姚岱虹(1988-),女,广东揭阳人,法学硕士,广东财经大学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辅导员主体服务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