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翠华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文本诠释
范翠华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继承了美国19世纪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在弗罗斯特的诗歌中,通过新批评的文本细读,可以感受文学力量的强烈释放,一是作者诗歌结构中形成了密集的文学意象;二是作者诗歌的意象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学隐喻。
文本细读;意象;隐喻
新批评理论源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得以广泛发展与传播。1941年,兰色姆出版的《新批评》一书,详细阐述了这个派别的观点,新批评由此得名。新批评派主要强调文本的中心地位,贬抑作者在批评中的位置。T.S.艾略特提出的“非个性化”理论,将作品与作者剥离开来;英国理查兹在1929年的《实用批评》确定了文本细读的各种规则。为后来李维斯的“文本批评”建构了文学阅读的另一种标准。在20世纪新批评派的文本细读里,主要通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积极探求文本意象和文本隐喻,挖掘文本内部所包含的文学意义与文学内涵。本文主要对美国诗人罗伯特· 弗罗斯特作品进行文本细读,探讨作品文本内部的结构关系以及作品文本蕴含的文本意象与文本隐喻。
意象指在诗歌内重复出现的具体形象,它可以是一个物体或一个人物的具体形象,也可以是一个动作或一个感觉。[1]634在弗罗斯特看来,诗歌中的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肌质”,是暗示诗歌的意义所在。他非常关注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关注语言在普通层面和修辞层面的意义。因此,文本细读成为弗氏对诗歌的“意象”和“隐喻”解读的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未被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意象运用丰富的典型例子。全诗由四个诗节组成。每个诗节5行,采用传统的五音步抑扬格,押韵方式简单明了:abaab。这种诗歌形式看似简单、普通,但诗人正是以这样一种貌似简单粗俗的东西来表达一种更深层的内涵:人们在作选择时的困惑。诗歌的第一行就引入贯穿始末的一个意象:“黄叶林中两条分岔路, 遗憾路人未同选”。(注:该译文是笔者自译)实际上,这两条分岔路构成了全诗的主要意象:一条是杂草丛生,另一条是游人如织,然而我踟蹰良久:“尽力往一条的前面望/ 但却拐进矮树丛里消失掉”,于是“我选择一条鲜有人走的那条,留下另外一条到以后”。在这里,诗人反复运用“黄色的树林”、“落英缤纷的林间小道”这些具体的视觉意象,一是暗示其人已经人过中年,却要重新面临人生的选择;二是喻指其即使这样,诗人仍然能够直面选择,走与别人不同的道路,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个人主义之路”。[2]945在诗歌中,“选择”走那一条“路”,显示出诗人的一种纠结,因而诗歌中所呈现的画面是清晰的:一个路人站在深秋的林中,面前横卧两条分岔路,该走哪条?诗人通过对这种意象的勾勒,反映了其内心的某种情感。在诗歌中,诗人所指的这两条路暗示着曲折而绵远的人生之路,如果对不同路的选择,将预示着不同的人生。当然,诗人已经明确指出,对于人生之路选择关键是要看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诗歌中的这两条“路”,其实就是人们对待人生的两种态度。已选择的那条路是代表责任和义务,你必须得选择的东西;未被选择的路则是象征了某种希望。因此诗人写道:“于是我选择了鲜有人走的那条”。尽管诗人已过中年,然而他之所以选择那条坎坷的路,是因为他仍然还在不停地对生活挑战,勇敢地直面生活:“在某个所在,过了很久很久之后/ 我会叹气讲述这事……/我选鲜有人走的那条路/人生的不同便由此造成。”这是诗人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也正是清教主义者所秉承的信念:我是上帝的选民,只有勇于承担上帝赋予的使命,方能死后升入天堂。
在新批评看来,诗歌的意象不是点缀,而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诗歌的“肌质”,它包含了关于该诗意义的重要暗示。[1]634就“希望”的象征意义而言,诗人写道:“头一条就留待以后的日子/可我知道……。我怀疑,我怎能重回这地方!”生命之路就好似行云流水,一旦错过,便永远不能返回。可诗人还是希望未被选中的路可以留待以后,正是这种信念促使他一次又一次面临选择,而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义无反顾。我们知道,“责任”和“希望”正是弗氏的两大精神支柱。如《雪夜驻马在林边》一诗,全诗以“树林”为贯穿始终的意象。该诗由四个诗节构成。与《未被选择的路》不同的是,这首诗是八音步四音节的抑扬格,其押韵的方式也有所变化:前三节的第1、2、4行押韵,而第3行则与下一节的第1、2、4行押韵,第四个诗节则每四行押同一韵。作者所用的格律和押韵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诗歌中,诗人通过对人物、马儿、雪夜林中之景色的一些意象刻画,强调了诗人心灵中所感念的责任与希望。第一诗节描写了一个骑马人在雪夜的林中行走,并驻马于林中;第二诗节告知读者诗人投身于自然的欢喜心情;第三诗节用形象的拟人摇铃问马儿,可是马儿沉默,唯有林中的微风轻拂,大雪纷落之音。在这里,诗人的欢快心情与雪花飘落无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个矛盾的意象给读者一种荒凉、孤寂之感;而诗歌中大量清辅音,诸如:/ ∫ /、 /s/和单元音/ Λ/、 /D/、/l/ 、 /e/ 等的使用更是加重了雪夜林中的寂静和空廖。于是读者不禁好奇:大雪纷纷的黄昏,骑马人骑马穿越树林要去干什么?这样的黄昏有无其它的象征意义?这样的大雪纷飞的孤寂之夜会否在暗示其他呢?作为故事高潮的第四个诗节便回答上述疑惑:“树林又黑又深叫人欢喜/ 但是我得信守答应的约期/得在睡觉前走上好多里地/得在睡觉前走上好多里地”。[3]200在这首诗歌中,树林暗示了某种神秘的东西,激起人们对其探索的巨大欲望。这里诗人把承担责任比作信守诺言,把生命的临终比作睡觉。尽管雪夜行人此时孤身一人,环境恶劣,但为了曾经的诺言,他不得不冒雪前行,一直到生命的尽头,这正是诗人所肩负的责任感所在。
以隐喻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是新批评派诗歌创作的一贯风格。I.A.Richard把隐喻定义为“情景间的交流”。[4]94布鲁克斯和沃伦在其《理解诗歌》一书中则认为“隐喻来源于对比---而更常常是来源于被比较事物间的不同性。”[5]578弗罗斯特对于隐喻的表达,同样有过精彩的表达:“我发现我说了其他很多关于诗歌的话,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隐喻,指此物而说彼物,以此物来说彼物,那是秘而不宣的快乐…… 每一首诗歌中要么是一个新隐喻,要么就什么也不是。”[6]287简言之,隐喻就是我们常说的“打比方”,只不过这种打比方涉及的意义是“以想象的方式将某物等同于另一物”。[1]775现代意义上的隐喻都具有相似的“主旨”、“载体”、“依据”。
主旨和载体的不对等性导致了隐喻内部的张力,正因为张力的存在,文本中的意义阐释才有很多的可能。如弗罗斯特《沙丘》,这首诗歌的前两个诗节中,直接描写了海浪冲击了小渔村,把小渔村变成了“沙丘的海洋”。诗人将海水隐喻了一种破坏的力量——“想用坚硬的沙子掩埋/海水不能淹死的人们。”弗罗斯特把海水的起落这个人们熟知的自然现象和由此带来的死亡作比较。潮涨潮落,总会带走沙滩上的东西,进而改变一切。但随后诗人笔锋一转,“还或许清楚海湾海岬/却永远无法了解人类/若她以为改变了形状/就可以剪段人的思想。”海水冲击海岸,她可以改变一切,却是无法改变人类。人类的强大不会因为海浪的肆虐而变弱小。因此,“人们留给她沉没的船/哪怕是小屋也尽她拿去/就算再抛弃一个外壳/人的思想却更加自由”。人的外壳即人的躯体可以消亡,但自由的思想却是永恒;不能被打败的还有那不羁的灵魂。人的躯体就是一个“外壳”,海水可以将它淹没,也可以淹没“小船”、“小屋”这些外在的物质,然她淹没不了的是思想、灵魂,这些才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换言之,人在脱离了一切外在的物质的束缚之后,“人的思想却更加自由”,因而才能超越“死亡”。表面上,诗人在探讨“生”与“死”、“躯体”与“思想”, 其本质却是诗人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
结语
新批评理论中对于诗歌的理解必然进行文本细读,弗罗斯特在诗歌创作上严格遵循着新批评的创作原则。从上面的诗歌来看,如果从文本出发,对弗罗斯特诗歌加以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弗氏经常运用诗歌中文学意象和文学隐喻来到达深化诗作主题的目的,意象和隐喻成为理解弗罗斯特诗歌的钥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仔细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显然是深刻而忠实的理解诗歌的主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Elliot, E· (ed.)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M].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3]黄杲炘·美国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I.A .Richard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5]Cleanth Brooks,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Poetry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周桂君,刘建军·平凡事件中的不平凡精神探索——弗罗斯特《补墙》中的隐喻探幽[EB/OL].www.cnki.cn .
(责任编辑:颜建华)
Textual Analysis of Robert Frost’s Poems
Fan Cuihua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Guizhou,China)
Frost is a famous American poet in the 20th century. His poems are just the typical inheritance from the 19th American Romanticism, especially from the transcendentalism. Through close reading, which is the core of New Criticism, readers can hold the best sense of literary power in Frost’s poems,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dense images as well as deep metaphors in his poems. The present writer analyzes the above two factors by the use of close reading and interprets different themes in his several poems, and points out close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understand a poem well.
close-reading,image,metaphor
2015-11-28
贵州大学2014年度校级项目“构建和谐社会中文学的使命及载体研究”中期成果。
范翠华(1971 ~),女,四川南充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文学与文化。
I561.7
A
1673-9507(2016)01-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