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西的经济发展及对抗战的贡献

2016-03-19 01:29杜乐秀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贡献抗战

杜乐秀

(武警警官学院 人文社科系,四川 成都 610213)



抗战时期陕西的经济发展及对抗战的贡献

杜乐秀

(武警警官学院 人文社科系,四川 成都 610213)

摘 要:抗战时期,随着陕西军事、政治地位的不断凸显,陕西的交通运输状况得以改善,并建立了能沟通省内外的现代交通系统;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克服了工业不发达和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弊病;农业新技术的运用和农田水利系统的新建,改变了农业产量低和抗灾害能力弱的现状;大量企业内迁和大量人员来陕以及商业、金融机构的成立,繁荣了陕西的商业和金融,并构建了完整的金融体系。这一切,都促进了陕西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并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抗战;陕西经济;贡献

抗战前,陕西地处西北一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工业方面,现代机器及工艺很少,基本处于手工操作状态之中,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地域和行业发展极不平衡;在农业方面,发展基本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中,农业设备极其落后,在选种、育种、栽培及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能力很低;在交通运输方面,战前不仅沟通省外的交通线路极少,即使省内的很多干支线亦未能修通;在商业金融方面,无论是资金上,商业家人数上,商业分布广度上,还是行业种类上,与沿海一些省份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经济的不发达,也致使金融资本不活跃,金融机构少,金融资本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战前陕西经济的发展。

全面抗战爆发后,形成了以陕西为中心的大西北抗战大后方。一方面由于相对安定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战时军需民用物资的严重匮乏及对陕西的倚重,加上一批东部沿海工厂内迁,大量公教人员及难民的来陕,商业机构的增加和金融机构的健全等,为陕西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经济的发展又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抗战时期陕西经济的发展

全面抗战爆发后,陕西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陕西成为抗战大后方基地后,陕西借助国家及外部的力量以及自身的发展优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至1943年,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短短7年之中,使经济落后之陕西工业奠定强固基础”[1]。

1.抗战时期陕西工业的发展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后,以陕西为中心的西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中心之一,为陕西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成为陕西工业发展的分水岭。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纺工业都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

在重工业方面。煤炭企业、电力企业、机器业、采掘业、石油勘探业、酒精业、化工、水泥、砖瓦、钢材等企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如煤炭企业,截止1945年,其产量是1937年的4倍多,电力企业中,1936年陕西仅有一家电厂,发电度数为628千度。而到了1945年,仅西京电厂、汉中电厂发电容量达2520千瓦。[2]机器业、石油勘探采掘业、化工业等都有了较快的发展。石油开采量也由1934年的44吨,增加到1943年的1279吨。[3]272酒精业由原来的一家增加到战时的10家。化工、水泥、砖瓦、钢材等企业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轻纺工业方面。陕西为主要产棉区,而战时对棉花的大量需求,刺激了陕西棉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并成为战时陕西经济的一大支柱。1937年,陕西的棉纺织业仅及上海的1%,到抗战结束时,陕西年产纱增至48300件,布522092匹,使陕西纺织设备能力突增了5—6倍。[4]273机制面粉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1945年全省有大中型面粉厂16家,资本7276万元,动力7151马力,在后方各省面粉行业中居第一位。[4]408除此之外,碾米业、印刷业、造纸业、火柴业、制革业、卷烟业等都有了较快的发展。陕西的手工纺织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1937年,西安仅有17家手工纺织作坊,到1944年,全省手工纺织工厂约有900余家,达到了手工纺织的鼎盛时期。[3]272

3.抗战时期陕西农业的发展

抗战时期陕西农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耕地面积有了极大的增加,亩产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其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首先是农业灌溉系统的建立。农田灌溉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发展农业的基本前提。陕西农业在30年代之前抗灾害能力很弱,从30年代初李仪祉主持兴建“关中四惠渠”,并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实现了泾、洛两惠渠的竣工通水。全面抗战期间,陕西省再建7处大型水利工程,可灌溉783000亩,灌区绵延11县,每年增产粮食约400000市石,棉花约3650000市斤。[5]

其次是农业科研力量的增加。大量农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农业科研人才的内迁陕西,组建了新的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加之陕西本地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立,为抗战时期陕西农业教育的发展、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陕西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与运用、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原有品种的改良与推广、农用工具的发明、引进与改良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再次是农业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一方面是农业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在棉花新品种的引进方面,先后引进了“斯字棉”、“德字棉”。并对之进行培育改良,予以推广,棉花亩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到1945年,陕西棉产量由战前的第六位跃居到大后方省份的前列,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产棉区。在小麦品种引进与改良方面,先后选育出金大西北系列、武功系列、西农系列、泾阳系列、西北站系列等10多个新品种。[6]143-144这些小麦新品种的引进与改良,使陕西小麦的亩产增产最高能达到70余斤。另外,水稻、马铃薯、豌豆、高粱、玉米等良种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农业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这主要包括新机械、农药化肥等的运用与推广。改良拉锄机、带轮拉锄机、棉花单行条播机、双行条播机和五齿中耕器等农用工具开始推广运用;氮肥、磷肥、钾肥的使用;背负式喷雾器防治病虫害的使用,烟叶水、棉油皂、棉油乳剂、皂角水防棉蚜虫、汞制剂拌种防治虫病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

最后是农业资本的增加。为了满足战争时期军需民用对粮食的需求,国民政府及陕西省、县市政府增加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不仅国民政府把扩大农贷、活跃农村金融作为重点,在各省成立四联总处及一些下设机构,陕西本省的省、县地方银行及入陕的私营银行也加大了在农业上的投资。这些贷款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新品种的引进与改良、农产品的运输与加工、紧急水旱灾的救助、优良品种的购置等,为陕西农业在战时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为抗战时期的军需民食供应提供了保障。

3.抗战时期陕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抗战全面爆发后,陕西既是国防前线,屏障西南、西北,又是联系西南、西北大后方和华北、华中前线的枢纽,原有公路已远远不能适应战时的需要,无法担负起繁重的军运与民运任务。因此,陕西省政府对原有的公路、铁路、渡口、驿道等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改善和续修,不仅为抗战的物资转运及陕西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为战后陕西经济的重建以及交通运输业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修筑,陕西的干支线公路达到50余条,总里程约4300多公里。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向宝鸡、汉中、咸阳、渭南辐射,并贯通省内各地,多路连接周边省区的公路交通网络。为了满足抗战物资的转运,驿运线路也不断修缮贯通,实际开辟驿运里程达999公里,联络线五条426公里,附线两条421公里,水运线一条190公里,全长共计2036公里。[8]不仅开辟有沟通省际的驿运干支线,而且省内的支线驿运也比较兴盛。据统计,到1945年,陕西驿运线路完成各种物资转运达90多万吨,货物周转量7000多万吨公里,其中有关抗战物资的运输为58万吨,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在铁路建设方面,1934年陇海铁路通车后,又先后建成了一些铁路干支线,但发展缓慢,到1949年,陕西境内的铁路仅有552公里,用于营运的仅有448公里。虽然如此,也加速了物资的转运,有利于工业生产原料的及时补充和生产成品的投放市场,降低了流通成本及时间,加速了工业生产,活跃了经济,加快了商业的繁荣。为了加强水陆联运,陕西省从1937年开始还对其他一些河道进行整治,对一些口岸进行重建,对一些坝堰进行修筑,到1940年5月大体竣工。加之西南航道的改善与新航道的开辟,不仅使西南的水路交通得以改善,而且也完成了川陕东线的水陆联运,沟通了西南与西北交通,对抗战物资的运输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航空运输业方面,国民政府逐渐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以各战区为辐射的机场群,在西北形成了“以兰州、老河口、安康、南郑、汉中为基地的西北机场群,[9]主要承担西南大后方北面防御之重任,并担任对平汉线之攻击任务。除此,还完成了大量军事运输任务。

4.抗战时期陕西商业金融的发展

1937年到1943年是陕西商业和金融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随着大量企业的设立和大量外来人员入陕,交通状况的改善,大量资金融入陕西,陕西的商业十分繁荣,不仅形成了宝鸡、西安两大工业中心,而且也形成了以西安、汉中、宝鸡等为中心的商业中心。同时,国家银行、商业银行、民间资本纷纷进入陕西,为陕西工业发展、农业改革、交通运输业、商业发展都注入了雄厚的资金,使陕西金融业的近代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并获得了长足发展。

在商业方面,商业数量和商业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商号由1934年的4000余家增加到了1940年的6509家,而且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行业的种类上,都有了很大的增加。同时,商业从业人员也有了很快的增长。西安商业的从业人员由1935年的45000人增加到1940年的60000人,并形成了以西安、宝鸡为中心的繁华商业中心。

在金融业方面。首先是银行金融系统的建立健全。抗战时期,陕西金融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国家为核心,以省银行为主导,以合作金库、信用合作社、商业银行为补充的较为完备的金融网体系。国家银行进入陕西,并形成了对陕西金融的垄断。随之,陕西省银行成立,至1945年,全省已成立开业63家银行,占陕西所辖92个县的68.48%,县银行数目居全国第二位。[6]210另外,大批商业银行、地方银行和金融机构在陕西成立和开展业务,有力地推进了陕西金融业的发展和进步。其次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抗战时期,陕西的保险业、信托业有了较快发展。陕西的保险业以西安为中心,逐渐发展到渭南、安康、南郑等地。1939年陕西省银行成立了信托部,并在陕西各地设立信托业务。

二、抗战时期陕西经济发展的原因

1.陕西战略地位的变化,为战时陕西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抗战时期,大片国土沦陷于敌手,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建设西南、西北大后方,将其作为民族复兴基地和生命线。戴季陶在考察西北时说:“现在中国整个之国防计划,主力即全集中西北,则建设国防,自当西安始。”[10]军政部长何应钦更是将陕西比作“民族摇篮”和“国之屏蔽”。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陕西既成为抗战的前线,又是抗战大后方的主要基地,成为支撑中国长期战争的战略要地。由于陕西在抗战中地位的变化和作用的凸显,使得国民政府开始对陕西经济的发展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技术上的扶持。不仅在陕西发展国营企业,还辅助民营企业,并颁订法律、法令或规定对民营企业以保息、补助现金、减免各种捐税等方式进行奖助,对内迁企业还予以一定的资金补助和贷款优惠。这些措施和因素,使得陕西的经济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就有了很大的发展,抗战爆发后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陕西战略地位的变化,是抗战时期陕西经济迅速发展的最直接原因。

2.陕西交通状况的改变,为战时陕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交通是经济的发展前提和关键。抗战爆发后,陕西即开始注重交通网络的构筑,1934年以陇海铁路通达陕西为标志,陕西的交通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铁路一通,则人才、资本、经营,均可到达内地(即陕西),农、矿、工、商各项事业之振兴,自必事半功倍。”[11]由于铁路通达对陕西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加之抗战时期军需物资的捐输对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陕西省开始新修沟通省内外的公路交通系统,并对水运交通进行改善,从而构建了以铁路、公路交通为主干,以驿运交通为补充,以水运和航运交通为辅助的交通网络系统,为陕西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大量工厂内迁,为战时陕西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抗战时期,由于沿海各发达城市被敌侵占或者有被侵占的危险,为了保存经济实力,实现长期抗战的目的,国民政府组织这些被占领城市的企业内迁,在内迁的452家企业中,迁到陕西省的就有42家。[12]这些企业的迁陕,不仅带来了新技术、新机器和新生产模式,也带来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还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为活跃陕西经济注入了活力,奠定了陕西现代工业的门类和发展的框架。以这些企业为龙头和牵引,陕西省在几年之内成立了大量的企业。据统计,1940年,陕西的现代企业不足100家,到1942年就发展到385家,形成了西安和宝鸡两大工业中心,并改变了陕西的工业布局。

(四)战时的供需压力,为战时陕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抗战全面爆发后,陕西的军需民用物质供应量大大增加。这一方面源于陕西军民人口的增加,增加了战时供需压力,刺激了陕西经济的发展。抗战时期,陕西作为大后方基地,相对安定的局面促使大量沦陷区难民迁入陕西,沿海企业工厂人员及政府机构和公教人员纷纷迁陕,导致陕西人口的急遽增加。陕西在抗战时期,又是战时的前沿阵地,为了抵御日军的南下,大量的军队经陕、驻陕。这两方面的原因,致使1936年的陕西仅有9935818人,而到1945年就达到了13717850人,净增长了3782032人。[13]人口的大量增加,加大了供需压力,也从而刺激了陕西工业、商业、金融等的发展。另一方面源于战争需求量的增加,加速了陕西战争经济的发展。华中、华南、东南沿海一些富庶省份沦陷,战争供需的包袱完全压在大后方省份身上,陕西也不例外。另外,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参军参战人数增加,战役规模扩大,持续时间延长,战争惨烈程度增加,加速了战争物质的消耗。抗战大后方省份,包括陕西在内的供应压力增大,为满足战争需要,陕西军工、制药、燃料、化工、电材等行业及动力工业和矿业得以迅速发展,为陕西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陕西经济的发展和布局提供了契机。

三、陕西经济发展对抗战的贡献

陕西在抗战时期工业的发展、农业的转型、交通运输业的通达、商业的繁荣、金融业的活跃,不仅使陕西本身受益颇巨,为战后重建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为抗战的物资供应、劳动力吸纳和安置、军需民用的运输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贡献了大量物资

在粮食供应方面。由于农业新机器、新技术的使用,使陕西农业无论从耕地面积还是亩产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从而为抗战时期的捐输作出了巨大贡献。1943年,大后方各省日产面粉共约3万袋,陕西一省便有1.35万袋,位列第一[4]267-408,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面粉。1940年到1941年底,国民政府从陕西共征购军麦4232844包(每包200市斤)。国民政府实行田赋征实后,从1941年至1945年,陕西赋粮分别为995401市石、1780914市石、1360914市石、1435336市石、783110市石[14],当时全国各省纳粮负担平均每人为0.574石,而陕西每人竟达1.564石,全国各省纳粮平均量为3.855%,而陕西竟高达10.07%。[15]同时,陕西还为工业的发展贡献了大量的原材料,为生产军用品提供了前提。

在工业物资提供方面。煤炭、电力、石油、机器、钢铁等重工业的发展,为工业生产及抗战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支持和生产枪炮等的原料。化工企业的发展,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酒精、药品、肥皂、牙膏等。轻纺工业的发展,为战时提供了大量的被装、医药棉纱用品等,以1945年为例,大后方各省纺织厂共有纱锭280380枚,陕西省即占有74680枚,仅次于四川,位居第二。[4]267-408

(二)安置了大量劳动力

一方面战时内迁陕西的大量企业、机关、公教人员及难民促进了陕西战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陕西经济的发展,又吸纳、安置了大量的本省或内迁人员。这些人或投身于各类企业,或从事商业活动,或从事于小手工业行业,或从事搬运、运输等苦力行业,或从事于建筑行业,或在垦区进行垦殖。据实业部的统计,1937年陕西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1.01%,1942年即占国统区的9.74%。[4]96-97到1945年,陕西从业吸纳安置的工人更多,仅纺织业从业人员就高达一万余人。商业从业人员也随之增加。据西京市商会的调查,1931~1934年西安商业人员只有35000人,到1940年增至60000人。[16]这除了陕西本地人外,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其他省份的内迁人员。

为救济安置逃来陕西的难民,陕西省难民救济分会在西安设立招待所,每天予以粮食、食盐等的补助。并开垦垦区安置大量的难民,黄龙垦区一度收容难民达5万多人,垦荒33万余亩,1943年时,安置难民总数已达到6.9万人。[17]除此之外,还有黎平垦区、汧山垦区等。另外还设立难民纺织厂等对难民予以收容教养,对大量内迁人员的安置,不仅增加了工业生产,繁荣了经济,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而且也稳定了后方秩序,为抗战的胜利建设了繁荣稳定的后方。

(三)承担了大量军运任务

抗战时期,陕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陕西经济的发展,也承担了巨大的军事运输任务,完成了各战区之间兵员、伤员、军品、武器弹药等的运输,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公路运输方面,仅1939年7月,汉中安康段通车,奉命调十轮货车担任军运。1944年,西北公路局分两期,分别派977辆、1219辆,行程310余万公里和100万公里,完成西安、兰州、酒泉至新疆的部队运输任务。[18]仅1944年,代七区和代九区运送的军粮就高达10497977斤。[19]除此之外,西安公路局还完成了大量苏援物资的运输,仅1939年就接运了十几批援华物资。1945年,由西南进入陕甘等省共4570吨的国际援华物资,西北公路局仅完成1370吨,其余70%都由陕西商车完成。还完成了东北、华北等沦陷区来陕民众的转运和黄泛区难民及垦民的转运。在驿运方面,1941年至1943年,陕西省内五条驿运支线的运输能力和运输数量都有极大的增加。据统计,三年五条支线运输量在587929吨,周转量为45394754吨每公里。这些运输,尤其是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有力地支持了正面战场对日作战的进行。在铁路运输方面,仅1941年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前,国民政府从各地抽调兵员、物资,陇海路洛阳到宝鸡段就运输兵员达200万人次、军品超过40万吨。[20]另外,战时陕西机场的修建,不仅实现了对敌防空和作战的目的,也完成了军需物资的转运。

参考文献:

[1]云章.抗战以来之陕西工业概述[J].陕西汇刊,1944 (1).

[2]虞宝棠.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81-284.

[3]李全武,曹敏.陕西近代工业经济发展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4]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4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5]柏丛.陕西省新兴水利工程与农田水利贷款[N].陕政,1945(6):35.

[6]何炼成.历史与希望—西北经济开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7]陕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陕西省志·农牧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535-536.

[8]陕西省交通史志编辑部运输组.陕西公路运输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9.

[9]欧阳杰.中国机场建设史—抗战时期中国空军机场布局[J].航空世界,2008(10):68.

[10]李云峰,曹敏.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J].抗日战争研究,2003(3):133-136.

[11]葆真.陕西棉业概况[J].陕西汇刊,1945(1):123.

[12]林继庸.民营厂矿内迁纪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137.

[13]路遇,藤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015,1037.

[14]谢伯华.陕西省志·粮食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36.

[15]范宝信.陕西省政述要[M].西安:陕西省政府统计室印行,1947:96.

[16]西安市档案局,西安市档案馆.陕西经济十年(1931-1941)[M].西安:西安出版社,1997:187-188.

[17]郑长庚.陕西省志·农牧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419.

[18]周一士.中国公路史[M].台北:台北公路出版社,1957:229.

[19]代上九区办理各项军粮运输情形及运款收支明细表[Z].陕西省档案馆:1955:1-7.

[20]西北公路局编.西北公路月刊[J].西安:西北公路工务局出版社,1942(1):97.

责任编辑 何志玉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Anti-Japanese War

DU Le-xiu
(Dept.of Humanities,Armed Police College of CAPF,Chengdu 610213,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with the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military and political status of Shaanxi province,the situation of transportation was improved,and the moder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which could communicate with other provinces were established.In spite of some difficulties,such as the underdeveloped industries and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layout,its Industries developed rapidly.Due to the application of new ag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newly built system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the lower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the weak ability to resist natural disasters were changed and enhanced;Because a large number of enterprises and personnel moved into Shaanxi,lots of busines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ere established,the business and finance of Shaanxi became prosperous,and then the entire financial system was built.All of thi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haanxi economy and made it prosperous,and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Key words:the Anti-Japanese War;Shaanxi economy;contribution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33(2016)01-0054-05

收稿日期:2015-11-22

作者简介:杜乐秀(1976-),女,四川广元人,武警警官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与学术。

猜你喜欢
贡献抗战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贡献榜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抗战风骨不可丢
俞根初对腹诊的发挥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