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城市精神和上海的发展

2016-03-19 01:29吴立群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市发展

吴立群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追求卓越”-城市精神和上海的发展

吴立群

(上海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摘 要:城市精神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及其现代化程度。每个历史名城都有其传承的城市精神。一方面,城市在其历史发展中孕育着城市精神;另一方面,城市精神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并引领着城市的未来。“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正是在与上海城市发展的互动中孕育、积淀、演进,并内化为城市生活的理念,融合于市民的日常生活,最终升华为城市文化力的灵魂。上海的未来发展应具有“追求卓越”的反思意识和自觉精神。时刻关注人的本质属性是这一反思和自觉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追求卓越;城市发展;人的本质属性

提起上海,人们往往冠以“大”字,称之为“大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科技、文化、会展等中心,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历史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上海城市精神的孕育、积淀与演进都融入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特别是“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为上海成为现代化都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创造美好生活是人的本质属性

“城市”是什么?有很长一段时期,钢筋混凝土的高楼林立似乎是“城市”的象征和代名词。但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馆精心展示城市的高楼大厦,而是着力体现城市生活的理念与文化。人们都已认识到,没有文化的城市就不再是一个城市。有学者说得好:“城市不仅是宽阔的马路、高速的铁路,不仅是摩天大厦、繁华集市,城市的最核心要素是人,是人们想要住在一起的愿望最终缔造了城市—这就是城市的本质:人与人不同,不同的我们住在一起,然后有了城市。”[1]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就是“社会活动的剧场”,至于其他所有的东西,包括艺术、政治、教育、商业,都是为了让“社会戏剧更具有影响,精心设计的舞台能够尽可能地突出演员们的表演和演出效果”[2]。换言之,“城市不仅是建筑、交通、生态等系统在空间的构成形式,而且更主要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构成。城市的任何部分都离不开人,城市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物质实体的发展,更是人的发展”[3]。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在人的发展论域中,人的本质属性即人性无疑是一条明晰的线索和纽带。创造是人的本质属性。人要创造美好生活这一本质属性是考察城市的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的内在根据。

人的本质属性具有现实与超越两个向度。生命活动是人的现实向度,生活活动则是人的超越向度。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有它的生命过程,是一种本能地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命不仅为了生命本身,而且包含更丰富的内容。探究宇宙奥秘、追问人生意义、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世界构成人的生活活动。人的生活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正是在生活活动中体现其创造性,体现人的本质属性。创造性是人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人在自由的创造中感受生命的光辉。没有创造性的生活是无意义的生活,只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并非生活活动的展开。城市的使命与智慧即激发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为人们提供广阔的精神空间。

城市意味着发展,城市意味着挑战,城市意味着成长,城市意味着机遇。城市的发展、挑战、成长、机遇即城市精神之所在,亦即城市精神之所为。“城市精神”内涵丰富,涉及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的典章制度、文化精英的精神创造、百姓的日用常行,无一不是城市精神的体现。一个城市的现实生活、风土人情、建筑风格、艺术样式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这座城市所独有的城市记忆,体现着这座城市的精神特质。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它内在的精神特质及其外在的精神风貌。概而言之,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根本价值追求,是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它蕴涵于历史、体现于现实,并推动着未来。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城市精神。纽约的城市精神是富有梦想、创造、竞争;伦敦的城市精神是历史和现实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东京的城市精神是干练、优雅、合作。作为全球城市,巴黎、纽约、伦敦、东京都有其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风格,具有不同的城市精神。这些城市精神承载着城市记忆、积淀着历史文化、延续着历史文脉。它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理想、信仰、道德、价值、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等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是人们对城市生活和文化样式的创造,是人的生活活动的丰富与展开,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呈现。

二、“追求卓越”创造开埠地的辉煌

上海总有那么多令人啧啧称奇的地方:国际饭店、大世界、霞飞路、外滩……令人流连忘返的街区、依依不舍的建筑……有学者这样说:“以任何语言来赞美外滩都不为过,因为世界上绝少有一个地方能像外滩一样,在江边千余米的堤岸上,浓缩着万国建筑的精粹,浓缩着一个城市发展的兴衰,浓缩着一个民族百年的荣辱。透过富有传奇色彩的外滩,不仅能看到上海从滨江渔村走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壮丽全景,更能感受到她那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的精髓所在。”[4]

城市精神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精神也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命运。上海之所以迷人,并不在于她的繁华与光彩,而是她的蓬勃生机,是她对人的创造力的唤醒。正是对创造的渴望与追求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纷纷来到这片土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人们经常用“十里洋场”、“冒险家乐园”、“不夜城”等字眼来描述旧上海,似乎旧上海充斥着纸醉金迷与奢靡。但只要稍加审视,我们就会发现,上海之所以能够在开埠后由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全国中心城市,其优越的地理条件、特殊的政治格局以及种种历史机缘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创新、坚韧与自强。“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才是这座城市最大的资源。上海造就了上海人的精神品格;上海人的精神品格又成就了上海的辉煌。两者的不断交融与互动形成了今天饶有特色且颇具影响的上海城市精神。

上海城市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特殊的历史情境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早在6000年前,九峰一带已有上海先民的生息踪迹。彼时的上海,自然条件贫瘠,生产方式落后,主要依赖江南边缘的环境资源。经过漫长的古代历史,随着江南与中原地区日益融合,上海才从偏居一隅的海边之地逐渐向中国之上海过渡。

1842年,上海开埠。此时的中国正遭遇着历史巨变。突如其来的巨大变革彻底中断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智慧。汤因比曾指出,文明的生存与发展既不能没有冲突,又不能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过于激烈的冲突将导致文明的解体与毁灭。人口、资本及资源的大量涌入,既给上海带来了机会与活力,也带来了现实、利益、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在古、今、中、西的矛盾与冲突中,上海从自身的生命中创造出一种“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的精神资源,成功地回应了现实的挑战,探索出一条现代城市发展之路,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城市历程。

“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在从“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演进的背景下获得了历史的合理性,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自晚清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上海成为西方文明在中国传播的最大中心。在思想上,现代西方的各种思想学说大多由上海而影响全国,如“汉译世界名著”系列及“严译名著”八种图书等最早在上海出版发行;在文学艺术方面,西方现代的流派也基本上是在上海首先登台,从电影、话剧、诗歌、小说到管弦乐、爵士乐、踢踏舞,无不如此。而诸如图书馆、出版社、报社、科技学校、女子学堂等体现西方现代文明的文化机构,也往往最早出现在上海。

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影响日益深刻。翻开中国近现代史,无论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宗教、哲学、伦理、教育无不涉及上海。“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五百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自开埠以来,上海在百年间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第一”: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端。上海世博会原址江南造船厂,造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江南招商局、江南制造局、江南机器织布局、电报分局等第一批近代“国有”企业在上海创立;上海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新中国第一辆上海牌小轿车是在上海设计制造的。位于建国中路10号的“八号桥”产业集聚区至今仍保留了部分厂房遗址。这些粗糙的厂房和钢铁骨架记录了上海汽车工业的艰辛之路;“光明牌”是新中国第一个民族食品品牌。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员工在解放初期以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树国货品牌、长民族志气,为上海成为新中国食品工业的创始基地和发祥地奠定了基础;外滩周边的建筑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这些历史建筑大多由著名建筑师设计建造,其形态各异、风格多样,新古典主义、巴洛克、文艺复兴等风格尽显风采。无论是在建筑设计理念、建筑风格,还是在建筑工艺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中国建筑史上首屈一指。

上海是大批文化名人会聚之地,海派文化独树一帜。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

位于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曾经是上海30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厂群。这些叠楼架屋、拐弯抹角的厂房记录了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上海钟塑配件厂等走过的沧桑岁月。这些弄堂小厂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智慧,表达着对卓越的不懈追求。

曾经在南京路昼锦里的老妙香化妆品,采用天然香料加入中草药制成,其产品兼有美容与护肤的作用,是当年上流社会的名门闺秀的钟情之物。盛锡福帽店、王开照相馆……几乎所有上海的老字号,都经历了艰苦奋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创业之路。上海老字号不仅是品质的象征、信誉的保证,也代表了这个品牌的精神追求。正是这一精神追求使品牌老店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上海总是引领着全国时尚的潮流。上海的老品牌——大白兔奶糖、梅林牌午餐肉和罐头、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培罗蒙西装、“百雀羚”护肤品……曾经代表着一代人对生活品位的追求。上海时尚总是能够在全国独树一帜。即便是在中国服装最为单调的时期,上海也能在白衬衫、蓝裤子中翻出一些假领子之类的小小浪花,给人们增加一丝精致生活的品位和色彩……没有成百上千万来自五湖四海的上海人的辛勤劳作和艰难打拼,上海的辉煌是不可能出现的。

三、卓越的上海人与卓越的上海

“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需要长期培育,“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首先是从人的素质中表现出来的。上海是一个有着“追求卓越”传统的城市。许多历史名人都在上海生活和工作过。这些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上海这座城市展现其“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上海这座城市也在“追求卓越”中与时俱进,不断向前。

2011年,多伦路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短短500多米的多伦路藏龙卧虎,名家云集,群星璀璨。鲁迅、陈望道、茅盾、郭沫若、叶圣陶、周建人、柔石、冯雪峰曾在这里生活、聚首;夏衍、瞿秋白、潘汉年等曾在这里为革命奔忙;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也在这里诞生。

像多伦路这样的名人故居,在上海还有很多。许多赫赫有名、彪炳史册的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人物都曾经在上海居住、工作、活动过:邹容、孙中山、何香凝、宋教仁、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张学良;吴昌硕、李叔同、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梅兰芳、张爱玲、琼瑶……如果一一罗列,将是长长的一串。如果还算上现代国际科学文化名人的上海之旅,那将是更长的一串:爱因斯坦、玻尔、卓别林、罗素、泰戈尔……大批风云人物云集上海,在中国现代史上书写光辉篇章。他们以卓越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影响着上海这座城市,给上海以奋斗的勇气和前进的力量,为上海城市精神注入生机和活力。

上海为来到这座城市的“上海人”提供了追求卓越的机会与平台,是上海成就了上海人的卓越;“上海人”又给予了这座城市以丰厚的回馈,上海也在成就“上海人”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走向卓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上海人”选择了上海,上海也历史性地选择了“上海人”。正是这种双向互动的选择,成为上海城市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契机。

一方面,“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5]。在中西融汇、社会剧变的历史关头,上海需要最有影响力的杰出人才来引领城市的发展。一批杰出人才的出现符合了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上海商业发达、书店林立、文化繁荣,又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可能性,也催生出更大的想象空间。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现代史上急剧变革的时期,各路仁人志士会聚于此,上海因此而群英会聚、溢彩流光。他们的思想、行动、言说无不闪烁着上海城市精神的光芒,他们的创造合起来是上海的全景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的现代史。历史赋予上海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这些风云人物注定要和上海结缘。他们的思想,行动必定会对上海的城市精神发生直接的影响。上海的城市精神也必定会对他们产生某种促进。

在现实生活中充满活力,对新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勇于开拓未来,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自开埠以来,世界各种文化在上海交汇融合,为上海城市精神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这种特殊的社会格局使上海得风气之先、开风气之先。社会充满活力,居民勤奋进取。对现代文明这一新事物的渴望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整座城市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上海的高效率快节奏,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催促,迫使人们勤奋。追求卓越需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意识,是对“更高、更快、更新、更强”目标的追求。在上海,只有异乎常人的勤奋,才能站稳脚跟。上海一向鼓励勤奋、反对慵懒。在一个自由发展、平等竞争的城市,每个人都需要勤恳做事,努力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原则成为一种传统,开放、前沿的观念深入人心。

海洋文化所具有的勇敢、进取、开放的特征赋予上海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上海发扬“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成为我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上海在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上海世博会上在中国馆滚动播出的《和谐中国》和《历程》两部宣传片主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变迁,也揭示了上海的雄心与现实。好莱坞影星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盗梦空间》里曾潜入未来城市。当他身处上海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城市感觉代表着未来。

四、“追求卓越”的反思与自觉

本世纪初,上海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在本质上与其城市精神密切相关。上海的未来发展应具有“追求卓越”的反思意识和自觉精神。

所谓反思,即对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发展城市精神面临的深层问题加以反思,以认清上海城市精神的现状,增强城市发展的动力。这一反思既是对现实的积极肯定,也是对未来追求的超越。反思即在继承中发展,在整合中超越。所谓自觉,即时刻关注人的本质需要。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同样渴望在城市中拥有家园感、归属感,希冀心灵的安定与满足,这是人的本质需要。只有满足人的这一本质需要,才能真正实现人的生命活动向生活活动的丰富与展开,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共同愿景。就反思和自觉简述三点如下:

其一,使命意识。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向。正如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所说:“对每个人来说,‘全球化’是不可逃脱的命运,是无法逆转的过程。它也是以同样程度的同样方式影响我们所有人的一个过程。”[6]因此,上海的未来应该在更广阔的全球化视阈中开展。上海应当自觉担当其未来发展对中华民族所肩负的率先性使命。坚持“四个率先”是这一使命意识的具体体现。上海应抓住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地位突起的历史机遇,集聚全球资源、发展区域联动,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真正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上海这座光荣的城市应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发挥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发扬追求超越的创造精神,以对“更高、更快、更新、更强”目标的追求,领先一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同时也是塑造城市精神的过程。

只有当一座城市自觉地在世界大格局中为自己寻找位置,并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它才能成就未来,再铸辉煌。上海的光荣与辉煌使这座城市更加自信。上海未来的发展定位为国际性大都市,立意高远,体现了“追求卓越”的自觉与担当。

其二,危机意识。自2000年以后,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心北移,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激烈竞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上海形成压力,在许多领域都是不进则退。超越自我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迅速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追求方便、快捷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制于技术的统治。对于现代化社会的技术统治可能导致的弊端,海德格尔指出:“技术统治之对象事物愈来愈快、愈来愈无顾忌、愈来愈完满地推行于全球,取代了昔日可见的世事所约定俗成的一切。技术的统治不仅把一切存在者设立为生产过程中可制造的东西,而且通过市场把生产的产品提供出来。人之人性和物之物性,都在贯彻意图的制造的范围内分化为一个在市场上可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因此,人本身及其事物都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就是要变成单纯的材料以及对象化的功能。”[7]

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完善的基础设施、琳琅满目的商品、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更在于其蕴含的人文底蕴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文化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过程。让人文走进生活,让文化成为习惯应该成为“中国式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有国际大都市之称的上海具备这一优势,应该首先行动起来。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国人的骄傲。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从“常回家看看”到孝敬入法却多少透露出当下社会道德伦理的寂寞与无奈。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博大精深”的口号上,不能仅靠少数专家学者来继承。传统文化应该走入公共生活,成为城市精神的源泉,彰显现代城市的魅力。这一过程需要在文化自信心逐渐恢复的条件下才能得以产生。上海这座现代化城市应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在公共生活中创建新的文化。

其三,自觉人的本质属性。时刻关注人的本质属性是反思和自觉的前提和基础。人们身处现实世界,却向往理想生活。人不仅要实现自我,而且要超越自我。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身人格的完善,正是人对自我超越的要求与反映。

无论是西方社会的“乌托邦”,还是中国传统的“大同”之世,都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人类千百年来对现实生活的理性反思与超越。这一反思与超越正是现实生活的美好愿景与前进动力,是现实生活展开的前提和基础。人们的现实生活总是自觉或潜意识地受制于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在历史的变迁中,人们总是不断地设定将来的理想目标以超越以往的生活样态。现实总是处于不断地超越历史、向着未来的过程之中。人虽生而有限却渴望无限。正如高清海先生所言:“人是生命本质,人并不把自己局限于脆弱的生命,人还有着超生命的永恒本质;人是个体存在,人也不以狭隘的个体形态为满足,人还有着超个体的无限存在形态;人以自我为中心,人并不封闭自己于孤立的自我牢笼,人同时融合了广漠的非我天地……一句话,人即世界,世界即人。”[8]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是无限的。对永恒的渴望与追求是人们实现现实生活、创造理想生活的重要动力。

上海的未来发展将在“追求卓越”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蔡若愚.城市是什么?[N].中国经济导报,2010-06-10(6).

[3]朱四倍.城市之美让人体会生活之美[N].中国改革报,2010-05-06(8).

[4]张姚俊.外滩传奇[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125.

[5]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2.

[6]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

[7]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册)[M].上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432-433.

[8]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卷二)[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49.

责任编辑 何志玉

“Striving for Excellence”:City Spiri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WU Li-qun
(School of Social Studie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Abstract:City spirit embodies the urban civilization degree and its degree of modernization.Every historical city has its heritage city spirit.On the one hand,city gestates city spirit i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On the other hand,the city spiri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and leads the city’s future.“Striving for Excellence”spirit of the city is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hanghai urba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It blends people’s daily life,and finally becomes the soul of the urban culture.Shanghai’s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have the introspection awareness and consciousness of“Striving for Excellence”spirit.Attention to human nature is the premise and the basis of the introspection and consciousness.

Key words:Striving for Excellence;city development;the essence of human nature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33(2016)01-0049-05

收稿日期:2015-11-26

作者简介:吴立群(1968-),女,江西崇仁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儒家哲学。

DOI:[2]陈燮君.人类都市发展的生命与记忆[EB/OL][2015-11-15].10.3969/j.issn.1674-7739.2011.01.020.

猜你喜欢
城市发展
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对唐山经济的影响
让文化引领城市发展
试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探究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浅谈轨道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的和谐之路
博物馆在城市旅游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中国城市发展与治理的全新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