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结合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对轻声词的发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轻声词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轻声词 对外汉语 语音 物理要素
轻声是汉语中主要的语流音变现象之一,一直以来也都是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轻声一般难在判断哪些词是轻声词。而对于汉语不是母语的人来说,不仅有判断轻声词的问题,还有轻声词发音的问题。前一个问题,和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一样,根据轻声词的一般规律来记忆和熟悉就可以了,这里不多赘述。本文主要要讨论的是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轻声词的发音问题。①
一
语音有四个物理要素,即音长、音高、音强、音色。任何声波都是由音长、音高、音强和音色这四部分组成的。轻声音节也不例外,也是这四种因素的综合表现。在轻声的发音过程中,这四个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轻声听起来既轻又短而且比较模糊,正是这四个因素共同变化作用的结果。虽然轻声的名称中有一个“轻”字,但轻声发音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其实不是音强变弱,而是音长变短。
图1是轻声词“打算”的语图②,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前后两个字音长的区别,前一个字音长约为443ms,后一个字音长约为234ms,前者的音长明显长于后者,差不多是后者的两倍。
图2是轻声词“妈妈”的语图,前一个“妈”字音长约为439ms,后一个“妈”字音长约为174ms,前者的音长约为后者的2.5倍。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轻声词,前后两个音节的音长差别却如此之大,这更能说明音长变短在轻声发音中的决定性作用。
既然音长变短是轻声最主要的表现,而且这种表现又是相对更容易感知和模仿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着重抓住这一点。首先,告诉学生音长变短是轻声发音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次,在带领学生读轻声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刻意把双音节轻声词中的第一个音节读得稍长一些(就是比正常状态略微夸张点儿),这样第二个音节的“短”就更容易体现出来了,先带领学生按照这样的模式练习,等学生比较熟悉轻声的发音特点以后,就可以不刻意拖长第一个音节,而完全按照正常的音长来读轻声词了。
二
轻声的音高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必读轻声词在标注拼音的时候是没有声调的,所以外国学生常常不知道怎么读出轻声的调子来。轻声的音高受到前面音节的影响,变化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些复杂的变化都一一告诉学生,一来他们不容易理解,二来对于指导他们发音的帮助也不大。但是,我们可以将轻声音高变化的基本趋势告诉学生,以便指导他们的发音。虽然轻声的具体音高变化很复杂,但音高变化的趋向还是很有规律的。
先来看轻声字的本调是阴平时,轻声字在四种调类后音高的变化情况。以下是这种情况下的音高图,每个图的下方都注明了例词(下同)。
从这几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图5的轻声是微升调,其他的都是降调。也就是说,上声后面的轻声是微升调,其他调类后面的轻声都是降调。
再来看轻声字的本调是阳平时,轻声字在四种调类后音高的变化情况。
这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一样,也是上声后面的轻声是微升调,其他调类后面的轻声都是降调。我们再继续验证轻声字的本调是上声和去声时,轻声字的音高变化情况,也得出了和前面两种情况相同的结论(音高图见文后附录)。所以,我们可以说,只有上声后面的轻声读微升调,其他调类后面的轻声都读降调。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将这样的结论告诉学生,这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把握轻声音高的大致走向,并根据这种走向正确地读出轻声词。
三
音强的变化我们也是应该向学生特别说明的,因为学生很容易受轻声名称的误导,一味地将双音节轻声词中的第二个词读得很轻,甚至不敢大声读出来,这样很容易导致“吞字”问题的出现,也就是把第二个字读得过轻,以至于几乎听不到了。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对学生们强调,轻声词的第二个音节的强度变化并不是非常明显,或者说第二个音节的强度不一定明显的低于第一个音节。
图11是轻声词“打算”的音强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前一个音节和后一个音节的振幅相差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两者的音强差别不大。轻声听起来响度降低,主要还是因为音长大幅缩短,振幅曲线所包含的能量也随之降低,而不是因为音强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
轻声音色的变化也比较复杂,伴随着轻声的发音,有声母浊化、韵母脱落等现象出现。我们在对外国学生讲解的时候,当然不需要讲得这么复杂,过于专业的术语解说只会让学生更加糊涂。教学时,我们应该直接告诉学生,轻声词发音时第二个音节变得相对模糊这一可感的外部特征,并举例加以对比和说明即可。
总的来说,在进行轻声的对外汉语教学时,我们虽然不需要非常细致地跟学生讲解轻声的声学知识,但我们也不应该只是让学生一味地机械模仿,这样学习效率必然不高,我们应该注意运用我们的声学研究成果,告诉学生一些容易感知和把握的发音特征和练习方法,以便学生掌握发音要领,更快地学会轻声的发音。
注 释
①文所讨论的轻声词只限于双音节词。
②本文中语图及音高图均由Prrat软件处理获得。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曹文.汉语发音与纠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介绍:韩丽丹,湖北大学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