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童心是人身上还保留着孩提时代的纯真,是一个人弥足珍贵的品质,一个有童心的人内心一定是澄澈空明的。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留给我们的印象大多是严肃、犀利、冷峻,这大多是由他政论杂文的鲜明风格所致。同时,鲁迅大量的回忆性文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等等以及与鲁迅熟识的人对他的回忆性文章中,我们都可看出这个严肃、冷峻的文学巨匠内心的那份童心。
关键词:鲁迅 中学教材 童心意识
遥望鲁迅,我们总是被他严肃冷峻的容颜所震撼,我们看到的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烈勇敢,我们看到的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胆忠心。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礼教,半殖民地状态下生活的农民精神的麻木和愚昧。他的文章给我们以时刻战斗的精神,让我们不断地拷问自己的人性,但我们却常常忽视他文章中出现的一群可爱的代表希望的孩子,无论是童年的鲁迅抑或是儿时的玩伴,从他们的欢笑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至美至纯,童心的单纯美好,对童年的无限眷恋。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到鲁迅内心的那份童心。
一.回忆往昔少年,拾荒纯真童心
鲁迅的大多数小说和散文都给我们以沉重的基调,但也有例外。单单从选入中学的几篇课文来看,我们就能捕捉到许多充满童趣的描写。
1.美丽的乐园——百草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1]没有专门的游乐场所,更别提游乐设施,只是一个园子就让少年的鲁迅满心欢喜,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乐趣无穷。这就是孩子的世界,一景一物都趣味无穷。四十多年之后,在经历过世事沧桑,风云变幻之后,当鲁迅提起笔写童年生活的时候,他依然能写得如此逼真和妙趣横生,由此可见,他的心里不仅住着百草园,更住着一颗童心,带着这样的心情,充满杂草的百草园是童年的乐园,美女蛇的故事更显得绘声绘色,就连雪地里捕鸟都充满着童真。
2.童年的感动——长妈妈
长妈妈是鲁迅童年时期的一个保姆,却值得鲁迅为她立书作传。在鲁迅的眼里,长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知识,尤其是“一到夏天,睡觉时伸开两手两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2]甚至还将胳膊搁在“我”的颈子上,更让少年的鲁迅感到厌烦。但是这样的长妈妈却给他买了渴望已久的《山海经》,在他的成长道路上给予了关心和爱护。这份感动在鲁迅的心里深深的驻扎,丰富和完善着他以后的人生。这一份感动,并不是因为《山海经》是一本多么精美的书,鲁迅在书中也谈到:“《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3]也不是因为从《山海经》中学到了多么高深的知识,毕竟它是一本“画着任免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作为眼睛的怪物”的神话故事,只是因为这一本书包含着理解,在乎和行动。
因为童心,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所以时刻铭记。当鲁迅在多年之后提及长妈妈,依然清楚的记得长妈妈的每个细节,感动于曾经她曾经对一个儿童心灵的关心,铭记着她曾经给予的关爱。
3.儿时的友谊——社戏
“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六一公公家的,我们偷哪一边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4]
阿发叫别人偷自家的豆,唯一的理由是“我们的大得多”,这是多么地淳朴善良,多么地可爱率真啊!多么淳朴无私!《社戏》中的农村少年淳朴热情,活泼可爱,没有沾染上世故的那种无私品格,作者娓娓道来,让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些可爱单纯的孩子们。在《社戏》的后半部分,作品更侧重从农村儿童精神世界上去挖掘来自内心深处的那份美好。
这世界,太多的黑暗。狭隘和不美好,在其中浸润久了,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得不再单纯,眼睛不再清澈,眼神不再友善,所以我们渴望那份纯和真,儿童那未经沾染的心灵是多么纯洁,通过这一系列的儿童形象的描写,我们看到了一群天真烂漫、助人为乐的农村孩子,更窥探到鲁迅心中一直存留的童心。
4.尘封的记忆——风筝
《风筝》写的是一个和“我”截然不同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甚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5]疾病也困不住儿童爱玩的天性,在“尘封的什物堆”中自做风筝的作者,对童年的游戏是多么地怀念。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游戏中儿童快乐地生活和成长。当鲁迅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小兄弟,充满了深深地愧疚。其实这不仅是鲁迅的忏悔,更是对更多儿童的忏悔。被压抑和禁锢的儿童又岂止一个,时至今天也广泛存在。学习《风筝》,从那平实的语言之中,我们更了解儿童的天性和乐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在人世间有什么更有诗意,更为迷人,胜于那怀着欢乐的爱,对自己觉得像自己本身一样崇高、纯洁和美妙的一切东西发生共鸣的纯真的少年心灵呢?”不惑之年的鲁迅,通过这样的一篇篇回忆性的文章重温孩提时代,体会那份纯真美妙。在这些文章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义愤填膺的鲁迅,而是一个快乐单纯的孩提时代的鲁迅。孩子们的单纯、乐观、善良让我们开心,从他们的身上仿佛也看见了中国的希望,当他们被社会所摧残的时候,我们感到深深地痛心。对于鲁迅这样一个文字像利剑一样的作家,提起孩子,依然满心柔情,这是因为他心中永远有着童心,永远存留着希望。
二.探究童心渊源,感受背后深刻
二十多年之后,鲁迅再次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童心意识在作品的不断渗透绝对不是偶然,而是有着种种的根源。
1.童年时代的影响
童年是生命的根基,快乐的源泉。鲁迅的童年相对而言是愉快而充实的。家境殷实,让他能够充分的享受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给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周家的院子给他提供了游玩的空间,从园中各种各样的小生命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他和朋友们在这里捉迷藏、演话剧,除此之外,在祖父的影响下,他还接触了《西游记》、《封神榜》等这样的一类古典小说,丰富了他的知识,平添了更多的趣味。
这样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伴随鲁迅走过了自己的少年时期,正因为经历过这样丰富而健全的童年,才使得鲁迅一直念念不忘,才有了在他笔下的一群天真快乐、无忧无虑的儿童形象。
2.日本文学的影响
鲁迅早年曾在日本留学,诚然在日本鲁迅受到了歧视,有过很多痛苦的记忆,但是无形之中也受到日本文化、文学的影响。日本文学、文化中的滑稽趣味,以及与滑稽趣味相关联的“游戏的心情”、“嘲弄的精神”,无形之中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鲁迅还曾经翻译过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夏目漱石倡导“低徊趣味”的、“有余裕的文学”,鲁迅从他的思想中受到影响,并将这种童心意识渗透到自己的所有作品之中。
日本文化对于鲁迅的文学观念的影响可以说渗透到他文学创作的每一个角落,使得鲁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始终能够保持孩子式游戏心情。鲁迅创作中的童心意识也体现了他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或许可以这样说:鲁迅的作品揭示儿童生存的真实境遇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的解脱,为儿童重建属于他们的精神家园。
3.社会环境的造就
巴金先生曾经说过:童心生活的回复,便是新时代的萌芽。“五四”时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时期,传统的“儒家三纲土崩瓦解,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的儿童的被发现,人们满怀着新生的喜悦以爱抚的目光欣赏着、赞叹着这“将来的人的萌芽”。这样的社会背景为儿童的命运提供了最好的契机。
在这期间,鲁迅不辞辛苦地翻译了许多关于儿童的文学作品,并且从外国作品中吸取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来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目前在中学中所学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也大部分写于这个时期。从“救救孩子”那一声满怀悲切的呐喊之后,他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儿童形象,歌颂儿童的纯真,表达深沉的关爱。
除此之外,鲁迅还提出了立人的主张。“个人、精神、自由”强调儿童的个人价值,重振儿童的精神,还他们以生活的自由空间,这是鲁迅最殷切的期盼,也是最强烈的呐喊。
鲁迅作品中的“童心意识”体现了他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他不断地怀念,不断地歌颂,是因为这样的现象在当下的社会中无法得到,只能通过文学作品来得到心理的一种补偿。鲁迅在对自我童年时光的追忆中,向着那个纯真美好的童心世界的靠近,进行着自我心灵世界的净化。
鲁迅,中国的脊梁,他不仅用钢刀利剑刺向敌人,刺向黑暗腐朽的社会,也对人的心灵进行了净化。他绘声绘色地描写童年的游戏趣事,他不厌其烦地叙述着童年的往事,他丝毫不吝惜笔墨地勾勒着一群至善至美的少年。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窥探到了铮铮铁骨背后的柔情,看到了心中永远保留着童心的战士,更明白了一个力图带给中国希望的赤子之心。
参考文献
[1][2][3][4]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鲁迅.野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作者介绍:李文华,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