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核心要素。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有利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的科学化,从而增强了辅导员工作的时效性。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化
(一)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特征
所谓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具备的职业本领,成功从事特定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一系列稳定性、综合性的心理特征,是择业的标准和从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岗位的基本要求。辅导员职业能力内涵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际应用性。辅导员的工作要切实符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如:心理问题、就业困惑、学业困惑等实际问题。二是归纳整合性。辅导员需将所学多门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三是专长唯一性。辅导员需要结合自身专业和培训受教育等学习经历,并结合自己的兴趣及优势专长,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专才。四是持续发展性。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要因需而变。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可归纳为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长发展指导三部分。
(二)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维度研究
辅导员充当的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相应的能力结构,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纵向维度。该维度可包含以下五点,即:辅导员的政治能力、辅导员的思想品质与人格魅力、辅导员的管理能力、辅导员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辅导员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些能力结构预示着辅导员队伍迈向专业化路径发展。第二,横向维度。该维度主要涉及职业人格、职业定向、职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操作等。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辅导员职业能力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应更加注重思想性、在实践性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勇于创新。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层面上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社会需求型人才,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
(一)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尤其在当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的普及,国内高校也快速被信息化大潮所席卷,这种变化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种思想在校园内碰撞,多元化的思想观点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文化西化”的图谋也趁势发力,这些深层次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们。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思想观念的转变,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在理论上勇于创新,在实践上勇于突破。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和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提高教育者的职业能力,为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
(二)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和谐,教育是基础。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缓解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够协调、创新实践能力不够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够好等问题。习总书记在北大调研时强调指出,“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并发出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动员令,指明了改革的根本方向是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贯穿始终。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重要跨越,高校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然而辅导员队伍的扩充速度却相对滞后。人才质量问题受到各界关注。因此,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就需要一支职业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因此,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不仅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样也是高校发展的切实需要。
(三)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是辅导员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需要
辅导员的职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出路是需要进行专业化建设,非专业的辅导员只会慢慢沦为后勤保障人员。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可以促使辅导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业务能力得以提升,职业能力结构不断优化,完成工作任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要真正从源头培养专业素质的人才;与此同时,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可使增强辅导员自身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促使其工作更有激情,从而充分激发其工作能动性,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规划自身成长,实现整个队伍的稳定;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有助于完善职业素养,在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生涯教育和规划能力、思政工作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将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层次,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寻求创新,一手抓理论一手抓实践真正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使辅导员真正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让辅导员职业成为人们可以终身从事的一项光辉事业。
(一)依托行业协会和参加研修班进行系统培训
近年来,为进一步拓展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组织的数量和规模,提升辅导员外出培训的机会,高校辅导员协会及行业协会不断发展,相关业内交流活动的平台也不但增多,使得我国高校辅导员在专业技能、思想教育、业务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成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主渠道;如在专业技能方面,很多辅导员通过专业考核培训,获得心理咨询资格证书、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等。因此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培训研修和行业协会的优势,从宏观层面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
(二)完善工作业绩和研究成果并重的考评机制
针对辅导员的考核要全面,考核时要做到科学、严谨、规范。要坚持已有的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其促进辅导员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在考核过程中,要把考核重点放在其自身的本职工作上来,具体地说,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学生创业就业咨询、党团建设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因此,在高校辅导员职务晋升、绩效发放等方面对辅导员的工作业绩和研究成果需进行全盘考虑,切记避免出现“惟以科研论晋升”的偏颇,从而及时提醒高校辅导员将自身研究成果应用到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再从实践工作中获得职业能力的再提升,真正形成“践——研究——再实践”的科学循环发展模式,从而激发其不竭的工作动力。
(三)实行专业吻合,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体系
当前,辅导员的工作方式逐步由管理服务型向教育引领型过渡,工作方式也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并非相关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将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知识整合和深加工才能获得,从而改善长期以来存在的“专而不专”的现象。因此,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利用当前专业研究提供的平台,选取一部分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等,并选派部分辅导员挂职锻炼、学习考查等,从而增强实际工作的时效性,将专业知识学精学透,使辅导员成为真正不可替代性人才,争做术业有专攻的专家型辅导员。
[1]杜向民.进一步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高校理论战线,2011.
[2]焦佳.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实践研究,2016.
[3]张相琼.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
[4]李琳.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内涵与提升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
[5]李汉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D].山东大学,201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探究*
章根红 李洪全 尹红婷 张晔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college counselor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and a core element for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as well.The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study o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counselors is beneficial to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thus enhancing the timeliness of their work.
college counselors;professional competency;specialization
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8-0201-02
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2015年专项课题指导项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路径方法研究”(编号:15FYHLX07)
章根红(1985,08-),女,汉族,安徽芜湖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本科,讲师,从事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