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艳,曾东强
(广西大学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4)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探析
吕小艳,曾东强
(广西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4)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设立,有利于整合高校各类资源,在新农村建设服务活动中具有相当强的优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应以此为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厘清自身肩负的重任:筑成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的策源地、打造一流农业新型技术供给地、建成服务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摇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直接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推进新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新农村建设;任务
我国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开启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申报与建设工作,于2012年2月3日印发了《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指导各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工作。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指出,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按照建设方案的指导精神,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要结合高校具体功能,充分发挥学科、科技和人才的集成优势,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求,创新体制机制,将学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成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的策源地、人力资源库、技术支持和保障基地、综合服务的平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窗口。因此,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建设过程中,肩负着组织和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农村全面发展的多种实际问题的责任。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成为带动区域农业协同创新与服务的试验田,成为国家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桥头堡,必须厘清自身肩负的重任[1]。
《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中指出,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当前的重点任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设在综合实力一流高校、政策研究实力较强的高校和部分地方办学实力较强的涉农高校,集新农村建设相关公共政策研究的学科、人才队伍、科研设备于一身,为复杂的新农村建设政策研究提供必要而雄厚的基础条件,故具有针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政策研究的专属资源优势。农村发展研究院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积极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筑成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智库。
1.组建和健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研究智库。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所在高校不仅在农业学科方面研究实力雄厚,而且还拥有阵容强大的人文社科科研团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厘清所在高校“对口研究力量”后,要积极组建和健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研究智库,为政策研究提供人力资源。此外,还要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加入智库,并加强与其他高校、社会机构智库的合作与创新,搭建智库在全国范围的合作创新平台。
2.营造政策研究的氛围和环境。高校对政策研究的价值要充分重视和认同,并力争取得政府支持和帮助,尤其要提升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当地政府的影响力,促使当地政府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工作中能主动向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智库征询决策谋略和政策方案。同时,适时运用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多种宣传渠道向社会公众推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智库研究成果,提高社会公众对高校政策研究工作的认识。政府的需求与社会的认可,有利于营造政策研究的氛围和环境,调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智库参与政策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掌握新农村建设中对政策的实际需求。要充分发挥智库的“本土化”作用,服务地方政府经济决策,提高智库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影响力。帮助研究人员熟知本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需求,促成教师基础理论研究与本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相结合,使政策研究成果具有研究性、原创性、务实性。
4.加强政策研究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机制。要推荐高校从事政策研究的教师到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挂职锻炼,参与政策制定;选拔推荐高校优秀学者到国际、国内组织和高校交流。拓宽各种渠道推动研究人员在实践中增长实际才干。
高校具有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高校老师进行科研有较好的独立精神、批判精神与创造精神,从而各种科学研究成果呈现形式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容易出创造性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2]。从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进而推广实施来看,高校教师在广大群众中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优势,高校具有催化政策效度的“公众形象”优势[3],从而有助于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加快政府决策的推广速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应依托高校独特的优势,打造农业新型技术供给地。
1.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数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依托的农业高校,在多年积淀过程中已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且一直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高水平、创造性的农业科技成果也层出不穷,是国家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4]。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成果仍显得不足,原创性技术的供给数量明显不足。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应将提升本校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数量视为重要责任,在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和物质投入、科研团队的组建和优化、创新保障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多下功夫,为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2.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速度。当下,我国新的农业科技研发成果在持续问世,却只有30%—40%得到真正转化与推广应用,能够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更少[5]。可见,教师研究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大多数是被搁置在实验室而不能实现转化与应用,这无疑削弱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责任为教师研发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寻找出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全校研发及相关人员必须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在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从组织领导、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到制度建设等方面完善本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造宽松的内外部环境。
3.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适宜推广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该是不同自然资源环境和条件下,在多地区试验完成的研发成果,故研发过程中极可能需要得到相关政府及政策部门、其他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及农户等单位的支持与合作[6]。因此,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是涉农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要积极整合高校、相关科研院所、农业科研管理与推广部门等方面资源,构建以本校为主导,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创新、研发、推广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以加快科技创新的速度,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7]。
置身于高校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具有为新农村建设及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持的优势。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有助于广大农民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响应,尽快掌握新型农业技术,促进农民的增收和就业。如何将农村庞大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培养出体魄健壮、思想文化素质高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必须考虑的课题。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成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才培养的摇篮,可以丰富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人力资源库,也为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提供了平台和条件。
1.力促改革和创新高校农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过程中,要力促高校改革和创新高校农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院校涉农专业的发展重点,将涉农学科和专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结合本校实际创办特色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将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落到实处。目前,专门从事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服务等专业技术性工作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在总体上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类型结构和区域分布不均,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特别稀缺[8]。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不仅要在培养在校生农科人才上下功夫,还要培养和提升本校教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尤其要以科技部对科技人才培养活动开展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激励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长效机制,提升高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2.加强对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与研究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成效最终要靠人来完成,活跃在广大农村且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是新农村建设可靠的人力资本,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9,10]。教育培训是直接快速地推动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要充分发挥农业高校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学习班,请有关专家、教授讲课,为农村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同时,也加强对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工作,探索更多有效的培养途径。
我国的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联系相当密切,他们之间的成果和技术交流活动频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相当丰富,但成果转化率很低[11]。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建设过程中要推动学校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相关激励机制,让高校更多教师积极主动走向基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直接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提升农民农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增加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识。
1.建立和完善教师服务“三农”的考核激励机制。就现状而言,高校专家教授走出校门服务基层的动力不足,究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对基层科技服务工作的人员成绩认可度不高。尽管他们对服务“三农”热情不减,但迫于对职称、职务晋升的考虑,大多数教师的科研还是重理论研究轻应用研究,将主要精力放在撰写和发表论文,积极从事实用技术发明专利及推广工作的教师不多[12]。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要协同学校各机构建立和完善教师服务“三农”的考核激励机制,营造教师服务“三农”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个人收益达到自己预期收益,调动他们直接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2.为服务“三农” 的教师提供经费保障。历年来,经费的投入不足是制约高校教师进行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指导服务的重要因素。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已作了很多努力,其所在高校已将研究院运行费列入年度预算,并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共建模式,多渠道、多层次积极筹措各种资金,积极为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业指导服务活动提供经费保障。今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在继续取得国家政策、经费以及项目安排的同时,力争获得地方政府及高校更大的扶持,以获得更多专项基金来支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
3.组建一支优秀专家队伍。高等学校服务农村从传统个体化、自发性为主的服务已经向系统化、有组织的服务转变。传统的主要服务范围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等专业技术领域,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不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也得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服务需求更多更复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人居环境整治、思想道德建设、法治建设、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急待加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义务促使涉农高等学校在为新农村服务的过程中,利用高校多学科集成优势,联合其他高校和政府主管部门,组建一支多学科、在政产学研方面能提供优质服务的专家队伍,为新农村建设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4.合理布局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技服务基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要立足本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合理布局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技服务基地,发挥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在这方面,获得2012年第一批建设的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如湖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已着手在长株潭、湘北、湘西、湘南等区域布局建设5个区域性综合试验站,并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现有产业基地和产业技术联盟基地的建设基础,开始选择和布局建设50个特色产业基地,在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所在县市区拟布局建设100个分布式服务站[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 社会各类群体行为的规范、凝聚、整合、同化及心理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文化来完成的。当下,受乡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乡村文化传统在存续之间存在的矛盾日益凸显;多数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相当欠缺,公共文化资源十分稀缺,文化供给不足与乡村民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的矛盾亟需解决;都市的一些流行文化和垃圾文化在逐步侵染乡村文化[14]。上述现状如不加以重视和控制,必然严重影响乡村社会生态的和谐。要实现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必须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价值观的构建,以推进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促使农村文化生态化。
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要凭借高校多学科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延伸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农村文化生态的发展与进步。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加快新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应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基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新农村发展研究有待从以下方面组建专家团队来为新农村提供帮扶[15]:首先,要研究农村民众的文化心理,立足于农村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引导农民文化心理往健康方向发展。其次,要帮助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使文化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农村文化产业诸如农村生态旅游、手工艺品加工生产、民俗活动展示、民间游艺展演等,不单是一种文化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高校专家团队的介入,可帮助其整合资源,并融入新的科技,其运作方式就可能更迅速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和经济运作规律,促成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第三,要加快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广大农民对现代生活方式相当期盼且接纳迅速,对本土文化认识缺乏或认识过于简单化,已对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强农村文化产业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制度,营造适于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方能实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传承与超越!
(责任编辑:蒋国平)
[1]浦徐进,明炬.“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主要内容[J].中国高校科技,2012(4):7.
[2]康翠萍. 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发展[J].教育研究,2007(9):55-58.
[3]秦惠民,解水青.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4):15.
[4]宋广林,李文华.谈农业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2):40.
[5]彭义杰,张开春,王文娟,等.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5):85-86.
[6]田兴国,蒋艳萍,吕建秋,等.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1):58.
[7]李天来. 充分发挥高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2(4):12.
[8]张新民,杨文涛. 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14(6):59-65.
[9]王蕊,王宇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实用人才研究概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5):161.
[10]赖燕萍. 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8(3):24-26.
[11]韩文玲,陈卓,韩洁. 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下的科技人才成长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 29(10):125.
[12]郝建胜,岳培荣. 关于提升农业高校科技贡献力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7(5):68.
[13]刘双清,匡勇,胡泽友,等.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中农业高校的科技服务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4 (8):25.
[14]马永强,王正茂. 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视域[J].甘肃社会科学,2008 (6):77.
[15]潘鲁生. 保护农村文化生态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J].山东社会科学,2006 (5):122-123.
Study on the Task for Serving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from Institute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y
LV Xiao-yan,ZENG Dong-qiang
(The New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titute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y contributes to integrate all kinds of resources in university, and has strong advantage in serving activity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stitute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 should take this as an opportunity, and clarify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reating a new source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Providing first-class agricultural new technology for countryside;building a cradle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Providing technical guidance and service for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directly;Promoti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for new countryside.
Institute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task
G647
A
1671-9719(2016)5-0026-04
吕小艳(1972—),女,广西桂林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与科研管理。
2016-03-12
2016-04-03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能力建设示范 ”(2015ED2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