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滕青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广西崇左532300)
边疆民族高校英语教师实践教学和专业发展
陈锋,滕青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广西崇左532300)
教师专业成长一般是从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一个过程。教师成长需要有利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在边疆民族地区外部条件相对不利,那么边疆民族高校英语教师要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更多地需要触发自身条件去实现。边疆民族高校英语教师应通过开拓一种自主专业发展之路,开展英语实践教学活动,让自己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学者型教师。
实践教学;教师专业发展;英语教师
边疆民族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恶劣,主要表现为:出国进修学习机会渺茫,整个外语系很少有教师出国进修学习的经历。国内培训机会少,缺乏同行交流,对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知之甚少。科研动力不足,没有科研团队。外文文献查阅难度太大,课题申报困难,发表文章不容易。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整个外部环境是相当的恶劣。
但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为了调动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探讨了英语教师如何通过开展英语实践教学来进行教学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所说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主发展[1],不是来自于外部环境对教师的培养。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学习教育专业知识技能,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增强专业能力,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概括地说,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习得并提升有效教学专业实践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2]167。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3]66-68。教师成长过程一般是从新手到熟手再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专家型教师的特点是能够将实践知识理论化和理论知识实践化[4]277。专家型教师善于从教学中提炼经验,加以总结,形成理论。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善于开展实验研究,教学效能感高。
有好的外语教师,才能有好的外语教育。外语教师属于知识人,知识人的尊严体现在崇尚学术,对知识的毕生崇拜和追求[5]31-32。外语教师不能在重复的工作中变成了教书的工具,而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教育的规律、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发展自己,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技术、教学理念,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使自身的知识不断地积累。
英语教师的实践教学,张晓红,严金波认为,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设计并开展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语言素养方面整体发展。以任务和项目为载体,促使学生在仿真模拟或真实的工作岗位语境下,能够凭借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完成岗位职责与任务[6]34-37。这种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而且所构建的语言使用环境比较真实,学生在所构建的语境下,必须使用英语去完成岗位职责或者给定的任务。这就解决了传统课堂口语教学所遇到的问题。
边疆民族高校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应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边疆民族高校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人口较多,英语本族语使用者较少,而英语学习者众多,结合这个实际,英语实践教学活动应该主要在校内和课内开展。比如,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课内通过实践教学提升自己的英语技能和教学能力,也可以通过观摩或参加校内外的英语教师技能大赛等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英语实践教学如何开展,英语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意义如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有什么帮助?可从下面一个案例教学中来探讨这个问题。
在一个酒店或者是仿真模拟的酒店,英语教师给学习酒店英语的学生分配好岗位职责,有的学生担任大堂经理,有的做前台,有的是礼仪迎宾等,然后外教需要入住酒店,首先提前打电话预订房间、咨询酒店服务、讨价还价一直到入住、离开,中间可以让外教和学生聊天,谈论天气、旅游、当地的美食、服饰、历史、茶文化等。或者外教出现了突发情况,需要学生提供帮助。这时候就要求学生全英文完成自己的岗位职责,整个过程由录像机记录下来,英语教师、外教和同学可以对参与同学全程观摩,最后,分析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包括语音语调、词语选用、语法、语言使用的得体性、策略选用的恰当性和身体语言的使用等。
从以上的实践教学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训练应用自己所学的英语,这对于边疆民族落后地区的英语专业学生是个难得的机会。学生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英语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鲜活的语言材料。英语教师可以收集整理好这些视频材料,就学生语言使用中的问题,分类研究。比如,学生在口语交谈中,采用了什么样的策略,结合语言使用策略方面的理论加以研究,找出学生策略使用不当的原因,分析总结,再应用于英语教学。
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观察者、问题研究者解答者、教学研究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看出学生的问题加以指导,解决学生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对整个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这些都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以上的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到开展英语实践教学可以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使英语教师从新手教师转化为一个专家型教师。在教学科研条件不够好的边疆民族地区,外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自主专业发展:
(一)积极改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填鸭式英语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好。现代的先进教学方式,由于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特别是中小学时期,口语听力练习不足。学生上课反应冷淡,无法真正融入课堂教学,或者一节课只看到老师表演,感觉没学到什么内容,教学效果很差。这些都是教师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不能再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阶段。而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生多交流,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后的学习需要、教学反馈,成为学生的朋友,关心爱护学生。在这个教学,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相信教师一定能够获得很多教学上的启发和科研上的材料、科研灵感。也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
(二)注意专业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酒店英语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具备酒店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样地,商务英语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具备商务方面的基本知识。英语教育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相应的教育理论。为了使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英语教师有时候需要担任比如体育英语、空乘英语的教学,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大学老师如果停止学习,可能面临无法解答学生的课堂提问的尴尬境遇。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高校英语教师还需要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一个大学教师搞不搞科研、搞得好不好,是区别一个教师一辈子是仅仅当个“教书匠”还是成为一个教育“专家”的重要标准[7]1-5。高校教师可以从教学上进行初步的科研尝试,毕竟很多高校老师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阅读教学理论,将理论和自己的教学相结合,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也可以检验理论的普遍性,加以思考,最终可以形成自己的科研研究课题。
(三)提升与同事之间的合作能力
Fullan和Hargreaves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在职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进步[8]。这里强调了与同事合作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英语教师由于研究兴趣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思维习惯的差异等,教师之间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可以提升教学能力、激发科研兴趣、减轻工作压力、促进彼此的成长。英语教师也可以和外教合作,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就口语、会话策略、语言思维等方面开展深入的教学科研活动。英语教师应该形成科研团队,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系列的研究,这样科研成果可以集中发表或者形成专著。教师的职称评定压力也相应消除,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人才培养得到了保障,学校发展有了基础。
同事之间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活动。比如,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竞赛、组建竞赛团队来实现共同发展。目前的教学竞赛有教师技能大赛、课件制作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指出对方上课的不足之处,有经验的老师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年轻老师成长,这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教师之间也可以共同编写一些高质量的教材和练习册辅导书等,在这个过程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可以进一步提升。同事之间也可以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收集这些教学活动的材料,分析讨论,为学生的下一步发展提出改进型意见。
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生动的语言材料,这些都是教学科研的原材料。目前以这方面的材料做科研的高校教师还不多,有很大的开发余地。英语教师可以就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语言材料进行研究,找出学生在语言上、语言策略使用、语言思维的问题。将这些大量的材料总结归纳,进行大规模的定量和定性研究。
教师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实践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及其观念对于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的管理和有效性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教师是可以通过教学相长、同事间的合作、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但还是希望学校、国家能够给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更多的支持培训学习机会,因为教师的成长对于学生、学校、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关注教师成长,关爱教师国家才能健康发展。
[1]于兰,孙启林.解析外语教师发展[J].教育科学,2007.
[2]张庆宗.如何成为优秀的外语教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3]连榕,孟迎芳.专家——新手型教师研究述评[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
[4]Tsui A.B.M.Understanding Expertise in Teaching:Case Studies ofSecond LanguageTeach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5]秦秀白.有好的外语教师,才有好的外语教育[J].中国外语,2010.
[6]张晓红,严金波.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拓展研究[J].职教通讯,2012(21).
[7]束定芳.外语教师与科研[J].国外外语教学,2002(1).
[8]Fullan,MandHargreaves,A.TeacherDevelopmentand EducationalChange.InM.FullanandA.Hargreaves (eds.),TeacherDeveolopmentandEducationChange. London:Falmer,1992.
责任编辑:谢雪莲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of Frontier Ethnic Regions
CHEN Feng,TENG Qing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Guangxi Chongzuo,532300)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generally a process of growing from the novice teachers to expert teachers. Teachers growth needs a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ir own conditions.In ethnic frontier regions,external conditions are relatively unfavorable.Therefore,English teachers in the ethnic colleges need to trigger their own conditions to achiev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how they carry out the English practical teaching so that they grow from the novice teachers to experts and scholars.They should explore a road of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actical teaching,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nglish teacher
G642
A
1674-8891(2016)03-0107-03
2016-02-1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改项目"边疆民族高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基础英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编号:JGYB201609)。
陈锋(1982-),男,安徽蚌埠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语言学。
滕青(1977-),女,广西隆安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