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施红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多渠道就业、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要求依托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器和创业基地等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为大学生创业而设计的工作环境,是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在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着力研究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问题显得特别有现实意义。
创新这一概念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出版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在该书中把创新界定为“执行新的组合”,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个概念包括下列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可见,熊彼特关于创新概念的含义是相当宽泛的,既包含着与技术有关的创新,也涉及非技术性的组织创新。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有机结合成特定结构,从而具有不同于各要素独立具有的功能的整体。创新系统也是由各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网络,创新活动系统不仅关注创新网络中的某一环节、片段或某一特定社会系统中单一的创新,而且注重不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在实现创新这一目的上的融合和协同。创业孵化基地就是协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不同创新行为的有效模式。
1993年6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科学工业园协会第九届世界大会上,通过深入考察研究科技园区发展规律,大会正式提出了政府、企业和大学以科技园为结合点的联合与协调理论,即“三元参与理论”。“三元参与理论”认为,自从20世纪中期以来,各国大学、企业和政府三方面都不约而同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而实践表明,这些问题难以由单方面独立解决,需要三方共同参与解决。一般说来,政府较多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以追求利润、维持生存为目标,大学则较多考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这三方面的目标既有长期的一致性,也有中期的差异性和近期的矛盾性,把三方的目标变成统一的政策、协调的行动,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发展的关键。
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始于1959年美国纽约的Josephl·Manusco商业中心。企业孵化器理论包含增长极理论、空间生产生命周期理论、公司空间扩张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企业孵化器的核心资源论。孵化器原指人工孵卵的专用设备,一般用电子设备保持一定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可在任何季节孵化出幼雏。现在借用孵化一词用来形象地表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种手段。企业孵化器是指专为企业创新优化环境,培育创新型、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一种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形式。根据许多国家测算,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新办中小企业的成活率一般不超过30%,而经过孵化器的孵化和培育,新办中小企业的成活率一般都高达80%以上,充分显示了企业孵化器对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企业孵化器具有资源放大功能的作用机理,即通过聚集孵化资源形成服务体系,然后通过这个体系的作用,使孵化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长起来的企业获得“毕业”资格进入市场,成为区域经济的新生力量和增长源。
高职教育具有强大的助推地方经济作用,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应用人才目标一致,大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不仅能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在基地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让他们在踏入社会后能够真正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并且可以在进行企业孵化的同时孵化出一大批未来的企业家,为社会注入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群体,大学生创业的突出特点就是利用科技或创新创意来研发新产品,具有很强的创新潜力与发展前景,高校具有学术优势,技能能投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促进孵化企业的发展,所创办的企业往往能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起到强大的推动和辐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高校也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其中最为中心的任务就是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创业需要实践,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强调实践的教育模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创业教育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实践的环节中求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实际的创业活动,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通过孵化基地这一载体的教育与培训,使大学生不仅敢于创业,而且善于创业,大大增强了创业的决心和信心,从而激发出他们创业的潜能。这是创业教育的全新理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变革。
创业教育的概念很早就引入我国,在高校中创业教育课程与创业教育活动也已开展多年,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还仅停留在课堂的理论讲授层面。创业需要具备创业能力,但是学生的创业能力却不可能依靠课堂进行传授,而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的环境里体验和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实战能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既是孵化器也是检验创业教育成效的练兵场。为此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就有必要研究和构建基于实践的创业教育体系,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为了能够顺利实现创业孵化基地的创建并成功运作,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建立一套完善有效且有实质性帮助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
从创业孵化基地的外部环境而言,大学生创业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保障与权力支持。从这一方面讲,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也是一项政策工程,因此,政府应该在政策与主导上发挥应有作用,以大力推进孵化基地的建设与运行。在运行过程中,政府应扮演好保障者、引领者、整合者与服务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政策制定、权力保障、环境提供及服务指导的作用。政策制定与权力保障是优化创业环境的前提,而良好的创业环境要具体落实到政府的服务上面。只有政府部门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创业发展的有益平台。另外,政府还能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大学生自创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良好的资金链供应是基地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资金需求除了用于场地、办公、设备、人力、运营等基本费用之外,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市场营销、后续发展等都需要资金的不断供应,以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行和良性发展。但是,孵化基地应根据市场化机制做好资金运作与管理工作,运用市场规律探索多种融资渠道与资金运作的各种方式,如成立“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以保证创业大学生的资金需求。为保证资金的公益性供应,政府可预先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相继融入其他资金来源,在初期可通过学校拨款、校友捐赠等方式获得,后期应积极吸引风险投资,以及通过成功孵化的企业反哺募捐等方式来筹集。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应具有企业理念,将企业运作机制引入到基地的运行与管理当中。尽管孵化基地与政府政策支持及权力保障有很大关联,但并不能把政府机构的行政式管理作为基地的管理机制,而应寻找政府、高校与企业间的结合点。虽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具有公益性与服务性的功能特点,但因其兼具经济组织特征与企业运营性质,因此在本质上仍是一个企业。而作为一个新创企业,必须融入新的企业理念,应该用先进的专业化管理加以组织运行。鉴于此,孵化基地应以专业管理人员为主,成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对基地运行做出科学的决策与有效的管理。因创业基地是扶持科技创新式创业的组织机构,专业管理人员应兼有科技研发与企业管理的双重专业才能,兼具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足够的创业精神,才能满足大学生不断创业的新要求。
大学生在创业中缺乏经验和实践,存在着盲目性,所以创业教育和培训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
1.推进创业技能培训,提供创业孵化基本条件。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开设创业辅导课程,建设创业模拟实验室。将创业指导作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实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的有机结合。对创业带头人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孵化场地和公司基本运行设施,帮助他们的创业公司规避在基本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风险,这对于创业企业在发展初期,特别是启动资金很少的大学生们尤为重要。同时,利用孵化基地规范的管理和社会形象,为大学生创业者建立最初的商业信誉。为大学生创业搭建支撑平台,提供创业项目、信息、场地、政策、保障、援助及相关的公益性服务。
2.优化创业培训模式。巩固创业培训的SYB模式、“专业+创业”知识培训模式,拓展IYB创业提升模式、高端创业及管理人才培训,及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网上创业学院”模式。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展等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的人数和比例。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在大学生创业选型定位、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指导过程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有效的教育与教学模式。并组织大学生创业比赛,征集大学生创业项目,特别是通过向在校大学生征集创业项目以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与兴趣。定期举办全院大学生创业项目展,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面向社会和其他高校广泛征集可以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优先提供给希望创业又苦于没有好的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不定期邀请创业教育专家、成功创业人士和大学生进行指导和交流。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增加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
3.提升创业培训指导。实施创业师资培训计划,着力培养创业培训师,探索建立创业实务操作的师资库。选择一批创业实体认定为创业培训实训基地,为创业培训合格者提供创业实训,聘请成功企业家、创投风投专家和社会人士组成创业导师专家团、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开业咨询、融资服务等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和服务。
1.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业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创业服务项目,优化创业服务措施,加快构建覆盖校园内外的公共创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便捷化和全过程的创业服务,为大学生搭建集政策、信息、载体、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2.完善创业辅导制度。充分利用全市各类行业协会、商会、龙头企业等资源,整合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专家指导队伍,从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和行业资源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天使投资人中挑选一批青年创业导师,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库,提供贴近大学生需求的专业化创业辅导。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能够深入到创业实体中开展个性化咨询指导,解决创业实体疑难杂症的创业指导师。定期开展金牌培训师评选活动,对帮扶成效明显、获得创业者认可的金牌培训师予以授牌表彰。大力开展“创业大讲堂”活动,定期举行创业活动,邀请1—2名影响力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创业成功人士、创业指导专家来校授课。
3.拓展创业服务内容。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以创业大学生为重点服务对象,拓宽人事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范围,免费为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档案保管、职称评定、社保代理等服务。认真梳理归集涉及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解读并提供咨询,帮助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获得相应的政策扶持。积极探索将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向网络创业就业领域延伸拓展,鼓励支持大学生开办“网店”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为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注册“网店”的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和创业辅导。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创业公共服务目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提高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搭建创业交流平台。推进创业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运营管理好网络和新媒体创业宣传平台,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资讯发布、创业培训引导、创业政策解读、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基地展示、创业导师咨询、创业典型宣传和创业经验交流等服务。搭建创业沙龙、创业讲堂等青年创业者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为创业大学生及时了解政策和行业信息、学习积累行业经验、寻找合作伙伴和创业投资人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积极组织创业大赛,努力建立项目遴选、创业辅导和融资管理等完整工作链,集中打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品牌。鼓励青年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提升创业本领、实现创业增收。定期举办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展示活动,汇集大学生优秀创业成果,使之成为凝聚大学生创业者、展示创业方案和创业项目的舞台,同时为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等选择投资对象提供机会。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要加强工作调研和业务指导,实行大学生创业实名制动态信息化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创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和政府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实施取得的进展、成效和经验,以及大学生自强不息、勇于创业的典型事迹,争得全社会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宣传优势,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培育创业文化,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区域创新型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未来企业家的有效实践。各高校在孵化基地创建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特点,合理利用资源,使创业孵化基地真正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地,未来企业家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