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李 玮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陈效军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创业教育萌芽,随后就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其创业教育研究也趋于完善。以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创业便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一词成为美国社会的重要一词。
我国的创业研究起步较晚,也就是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基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开始的。创业教育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学科,但其核心理念是要培养出有创业能力的创业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因此如何培养有创业能力的高职毕业生,也就是我们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师都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创业被哈佛商学院Stevenson、Roberts和Grousbeck三位教授定义为:一种被感知到的机会所驱动的行为,而不是被现有资源控制的行为[1]。在我国《辞海》中,创业被定义为创立基业、突出开拓的过程。创业中创业者的创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创业能力包含了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创业素质、创业精神和知识结构。对创业者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从这五点出发。
培养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自觉的心理活动,是实现创业的根本原因,它反映了创业者的心理需求,并且支配创业者创业的态度和行为。对高职生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应该普及化,其目标是对高职生进行创业意识中需求、动机以及意志等的心理建设。
培养创业观念:创业观念是创业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的一部分。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思想观,直接影响着高职生的就业观念。对高职生创业观念的培养可以帮助高职生更新就业观念,引导高职生对毕业后的去向有更开阔的思考,避免墨守成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道而驰。
培养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含了思想政治素质、社会道德素质、个人心理素质和个人身体素质等。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创业者是否会因为急于成功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社会道德素质是创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当创业者在遇到挫折与逆境时能够承受住压力继续坚持创业的条件,身体素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培养高职生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社会道德素质、健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是高职创业培养中的重要一环。
培养创业精神:培养高职生的创业精神实质就是培养高职生的自信心、进取心,艰苦奋斗、勇于承担责任以及团队协作等。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Terman认为:在智力表现水平相差不大的条件下,人格特征差异往往对个体间职业成就差异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2]。这些差异就是通常所说的情商,培养高职生的创业精神即提高高职生的情商。
树立创业的知识结构:创业不能光靠一腔热情,没有知识或者知识结构单一创业是不可能成功的。创业者只有有了足够的知识文化,才能认清社会环境、正视自我能力、把握成功机会。所以对高职生的知识培养不仅仅是本专业知识,还有法律知识、营销知识、工商管理知识等创业知识。
创业能力并非凭空出现,它涉及多重因素。如外部因素:所处社会的创业条件即所在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所在地已有企业的资源和创业风险评估。内部因素:高职生在校期间的创业能力是否得到实质性的培养。这就涉及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中的资金投入,创业培训的师资力量,学校的创业课程设计、配套设施以及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等。还有高职生的个人因素,其中包含了个人背景、社会关系、主观意识、专业技能、心理特质等[3]。
本文讨论的外部因素主要是高职生创业的社会条件,社会对高职生创业的心态是否认可,国家是否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换言之,社会环境对高职生创业能否成功起到关键性的前提作用。
我国对高职生创业政策以扶持为主,如:放宽高职生注册资本的登记条件,放宽高职生创业时的经营范围和经营场所的限制,减免相关的行政管理费用,对高职生创业实行优质高效便捷的准入服务,高职生的创业企业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对高职生实行创业补贴,对创业成功的企业进行奖励,对创业企业所吸纳的就业岗位进行补助,对创业企业实行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还可以进行创业培训援助,对创业企业实行人事代理和社会保障服务等[4]。
鼓励高职生自我创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转变的就业指导思想,政府所出台的各种政策均向创业者倾斜。因此当地的企业资源对高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本地企业可以对创业高职生提供一定的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以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
创业培训是高职生在校期间对创业能力的实质性训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创业教育相对于其他传统学科资金投入较大,它涉及创业实验室的开发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高职生在校期间的创业思维和创业实践的训练。
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生创业培训的成效,是高职生在校期间创业能力培训的关键因素。创业培训的教师不仅要教授创业的必备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校期间培养高职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创业素质、创业精神,激发高职生的创业潜能,引导高职生成功创业。
创业课程的设置,对高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起到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建校晚,高职创业教育研究起步晚,创业课程设置不完善,而且创业课程的设置和当地市场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市场环境对创业课程进行设置可以极大地提高高职生的创业能力。
高职创业者个人的家庭背景、专业背景以及性别等是影响创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家庭背景直接关系到高职创业者的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创业初期社会资源的提供,并且家庭背景对高职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也很大。有的家庭保守、有的家庭对创业更加支持。支持创业的家庭,既会给予资金保障又会帮助协调社会关系,特别是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高职生所毕业的学校和专业背景也影响其创业能力,因为有的院校对创业培养更加重视和开放,有的则保守。创业风气好和创业成功率较高的学校会在高职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影响,并且同学间也会出现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而专业创业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工科比文科容易,实践性强的专业比理论性强的专业容易,新兴专业比传统专业更加容易。所以毕业院校和所学专业也影响着高职生的个人创业能力。
创业者性别调查显示,男生的创业意向和成功率都比女生要强。这和社会认同及男生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直接影响。家长更加期待男性创业,社会更加认同男性创业。男生和女生相比社会偏见更少、创业意向更强、抗压能力更强,男生更有冒险精神等。
高职生是否有创业动机是高职生能否创业的前提。我国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创业是随机的、偶然的,更有甚者认为是天生的。所以大部分人并没有创业的动机。研究表明,创业动机是可以通过培养人的创业能力激发出来的[5]。
首先要让高职生了解创业不是随机的、偶然的、天生的,它是有规律可循的、有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的。因此,高职院校的创业培训就是培养高职生的创业能力,即从课堂教学、实训实践以及创业竞赛等方面来探讨创业能力的培养[6]。
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填鸭式教育、灌输式教育。这样的教育给每个人的思维无形中戴上了枷锁。成人也好学生也罢都认为开创性的思考是天才们的事情,开创性的事件是异想天开。进入高职院校后,学校应该引进一整套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开创思维。只有当思维不再懒惰,高职生才会有创业的动机。要想提高高职生的创业能力,首先就是要培养高职生的开创性思维,从而来激发高职生的创业动机,改变“创业是遥不可及”的思维。
将创业培养引入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将其中的培养开创性思维上升为一种方法论。用系统的、完整的科学教育来培养高职生的开创性思维,帮助高职生打破原有的保守的思维方式,用新的思维方式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激发高职生创业动机的目的。
1.创业能力在专业课中的培养。高职教育与传统研究型本科教育的基本区别就是避免纯理论教学。高职生由于生源的原因,高职教育的研究者们一直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改进,避免枯燥的理论灌输,通常都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化教学。以项目化教学为例:专业课程中可以采用师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工作,教学分四步走:教师全面指导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加强自学能力、教师强化计划与学生强化自查能力、学生强化独立完成工作过程及开创性能力。这四步中前两步为封闭型教育,后两步为开放型教育。
后两步教育让学生钻研专业技能的同时拥有开创性思维,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巩固专业能力、提高专业素养,也让学生拥有更上一层楼的开创性思维、激发创业动机、提升创业能力。
2.创业能力在通识课中的培养。有的高职院校为了适应人才市场淡化专业界限、拓展专业口径,设置了很多交叉学科的通识课程。而设置通识课就是让高职生开拓视野,增加更为广泛的知识。对高职生而言,对不同课程的接触,能培养高职生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即培养其开创性思维。将创业培养引入通识课程的教育,能够拓展高职生的知识面、培养高职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对资源的整合力以及学习能力的迁移力,还能提高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这些都是在提升高职生的创业能力。
实训实践是高职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教学手段。实训实践教学更容易引入创业教育,创业能力的提升必须靠学生在实训实践中的探索。课堂教育是培养思维,实训实践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这便是既要想得到,也要做得到。
1.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以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创建仿真的甚至真实的职业环境,必须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来设置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如学校可以开设实验性公司:让管理专业的学生承担管理,让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货物流通管理,让计算机专业学生针对其公司运营进行软件开发和维护等。学校的景观设计就可以让设计专业的学生完成,学校的小型建筑物也可以让建筑工程的专业学生实习,学校的食堂可以购买食品专业学生的成果。在市场的需求中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既能为学校创造财富又能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2.增加校外企业锻炼的机会。到校外聘请企业家、专家学者以及创业成功的校友到学校为高职生开设讲座,同样可以激发在校高职生的创业热情。除此以外,让高职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进行企业锻炼,对创业能力的提高是飞跃性的。
学校应该给高职生提供相关专业的优秀企业进行锻炼,让学生到企业参观环境、进行工作体验、学会起草和签署合同、学习企业的管理与服务。高职生只有进入实际的企业才算走出象牙塔,才能真正地接触企业运营,这是获得创业能力最直接的途径。
传统的创业竞赛强调创新性,选题与高职生能力不匹配,又与社会现实有一定距离,还存在启动资金过高无法找到资金来源等其他因素。高职生的创业竞赛应该充分考虑校企合作,从企业需求出发选择切合实际的竞赛项目。
创业竞赛从选题到完成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创业过程。在此期间指导老师可以帮助高职生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可以给予高职生一些心理安慰,让高职生了解市场需求、企业运营、人员管理及政府职能。高职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创业的艰难、找出自身的优缺点、观察创业行业的发展趋势等等。实践出真知,百炼才成钢。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汲取教训和错误,创业能力才能得到质的提升。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高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在激发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专业知识和公共知识的培养就是在为高职生储备足够的创业知识,实训实践以及创业竞赛就是为高职生提升创业素质和创业精神。只有拥有创业能力才会创业,只有不断提高创业能力创业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