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杜 群
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 prise education)这一新的教育概念。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1998年,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开发和提高的教育,目的是实现毕业生能够成功走向社会,形成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本领以及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延伸和深入,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求,大学生作为最具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社会群体,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最为积极活跃的因素。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创业教育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环境,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全面、全民、分层次、有体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高职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只是一些零散的公共选修课,仅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等一两门公共选修课,多由就业指导中心、团委或学生处等单一机构负责,师资主要来自“学生就业处”等的行政部门。创新创业教育远离专业教育教学,无法实现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问题,忽视了发展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性等多个发展层面的建设,应把创新创业教育置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发展战略之中,与教育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2)对有创业愿望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提升学生创业实践技能;(3)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的各类实践活动课程,要以项目、活动为引导,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创业过程的指导。
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高度,立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之路,从发展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发展等多个层面推进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全面发展。
1.建立起最广泛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深化,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将创业教育的理念与方法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丰富并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不断创新的社会,通过辐射模式建立起最广泛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正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创业教育实施体系。这种创业教育体系不仅包括了普通的创业类课程,也包括了各高校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的建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产生了高校、企业良性互动发展的生态系统。也可以在不同院系之中设立创业教育中心,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领域开设各具特色的专业类创业课程,吸引本专业领域的学生了解和参与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则是在商学院、工程学院开设创业教育专修项目,吸引那些已经对创业有所了解、接受了一定创业教育基础的学生参与到高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学习与实践项目中。美国“创业教育联盟”倡导“创业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过程”,并认为这一过程至少包括“基础认知阶段、能力意识阶段、创新培养阶段、创业实践阶段和创业发展阶段五个阶段。”[1]终身学习理念主张的是社会上的每个个体都应有机会接受创业教育。
2.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所有专业的课程体系。在知识体系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更深地依赖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因为人的创造性是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教授和传授的,它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2]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项目与方法并进行实务训练,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创新创业发展观,通过创新教育体系推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提出,“每一位掌握了创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学生,能够对任何工作环境产生重大价值”。创业教育只有渗透于融入专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能力所需的与其说是一门新的独立研究领域,不如说是对学科教学过程的“重构”。[3]
3.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可参考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即磁石模式、辐射模式、混合模式。每所学校可以根据高职学生特点、本校特点,开展不同层面的创业教育。一方面,有来自同一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高度集中,认同感很强,在专业课教学,融入创新知识、创造基础、创业精神等有利于创业意识培养的内容;可开设“创业管理”“创业指南”等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等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等,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需求。在专业实践活动中,加入创新精神、意识、思维训练的内容;对创业精英的学生,引导他们加入就业与创业核心竞争能力打造的项目。
此外,在核心课程中可融入创新创业项目和方法。如:机械类专业可以围绕制造工艺的制作与创新,新能源类专业围绕新兴技术应用与开发,管理类可联系社区、生活服务型案例,艺术类围绕创意与产品设计,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模式在二者融合过程中,课程设计应将创业素养逐步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以艺术专业为例,跨学科创业教育会根据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以产业为导向的,诸如商业画廊、珠宝设计、录音室、艺术管理等的课程培训。它不是简单地移植商学院的创业课程,而是结合专业特色,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强调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可以积极与岗位实习相结合,在专业平台上融入基于岗位创业意识、岗位创业知识、岗位创业能力为导向的创业教育。
通识教育是各国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通识教育来讲,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有利于学生接触、理解、吸收和转化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增加创业教育中通识课程的数量,扩大其覆盖面,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创业类课程。创业教育为大学的通识教育提供了一种可以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路径,大学创业教育完全以一种更加有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而且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全完整的人。
为了促进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的合作,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搭建创业校园文化平台,采取赛事引领、科研推动等一系列举措。通过知识普及、模拟实训、大赛检验、项目扶持做到了层层递进,构建“教、学、赛、社团”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进课堂的开展,使之贴近专业和实践,符合高职教育创业创新教育的发展。
1.营造创业教育氛围,组建各类创业教育合作联盟或团体组织。开展系列活动,积极推广创业教育。通过策划和组织实施项目,召开专题研讨会,出版各种创业丛书、交流资料,创建教育创新创业网站等,加深对创业教育的理解。2009年教育部高教司召集来自高校、企事业单位及行业部门的创业教育专家组建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这是推进我国创业教育合作式发展的良好开端。
2.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激励机制。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及各种技能竞赛管理的办法等相关制度,明确创新创业课程必修学分及竞赛获奖学分替代办法,成立创业专业社团,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创新创业有课程、实训、社团的支持,有利于成果转化。
3.在师资建设方面,必须加快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创新创业指导专家”模式,构成多元化教学团队;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门培训,将校内培训、校际交流、专家指导、学习研讨和相关资格认证相结合,鼓励教师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积累创业经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合作企业助力师资水平提升。对教师分别进行创新创业基础教学与创新思维提升教学;专任教师执行挂职锻炼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保证其能力不断提高。
4.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做报告或举办讲座,组织论坛,交流观点、活跃思维。充实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将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特别是聘请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导师,请他们辅导实训和大赛,参与创业教育项目,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以形成一个大学、企业、社区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网络。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应深度融合,结合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堂教学、实践创新、专业培训、竞赛活动等方面积累的基本经验,深入探索高职院校教育内涵中注入创新创业元素的模式。以创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创业技能培养为目的,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岗位立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构建“全民”创新创业教育框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