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智,孔祥平
(1.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18; 2.四川师范大学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68)
陶行知乡村教育组织思想对现代乡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杨 智1,孔祥平2
(1.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18; 2.四川师范大学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68)
乡村教育组织是陶行知践行其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场所,其组织设计思想主要包括:以引领民众创造幸福生活为目的,按照乡村实际需求开设课程,使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推行“相学为师,能者教人”的师资建设策略,采用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结合当前乡村教育发展的实际,研究认为现代乡村教育发展要完善现代乡村教育组织体系,构建现代乡村教育目标体系,设置符合乡村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推行“能者为师、愿者为师”的师资建设策略。
陶行知;乡村教育;组织思想;现代;改革
乡村社会教育组织是实施乡村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创生的中心,对乡村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乡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聚集,乡村传统的教育实施组织,如成人学校、冬学与夜校、农业技术学校等成人教育组织正逐步消失,甚至部分乡村小学也面临着“闲置”的窘况,使乡村文化失去了传承与创新的平台,影响着乡村文明的建设。在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推动下,如何重建乡村社会教育实施组织并发挥其城镇化建设的促进功能是乡村教育研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研究以陶行知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在梳理其组织建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乡村社会教育组织建设实际,探讨我国乡村社会教育发展的方向。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乡村教育组织是实现其生活教育目的的组织保障。乡村教育组织思想即陶行知为实现其生活教育目的,创建乡村教育组织——社会大学、乡村师范学校与工学团的思路与方法。他认为“每一种运动,具备了客观条件之后,必须有适当的组织和有效的方法,才能达到它的目的。普及教育运动要想成功,也必须同时注意它的组织与方法。”[1]493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乡村教育组织建设的基础。他认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1]123生活教育是乡村教育组织建设的主要导向,也是陶行知乡村教育组织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与归宿。
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组织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类。有形的组织指有固定的场所、学员、管理者、教师、课程与教学器材等要素的组织,如社会大学、乡村师范学校与工学团属于有形的教育组织。无形教育组织生发的源点为有形的教育组织,是在有形教育组织的带动与辐射下形成的组织,其特征为“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类都是同学”[2],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有形与无形相结合,构成了民国时期学习型社会的雏形。调动了乡村民众建设乡村社会的激情,赋予了乡村民众对生活的希望。
有形的教育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大学、乡村师范学校与工学团。社会大学即大众大学,是面向社会的以成人为主的教育组织机构,包括夜大学、早晨大学、函授大学、新闻大学、旅行大学、电播大学等。乡村师范学校是为社会大学与工学团培养教员、管理者,为乡村培养研究与建设人才,开展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教育组织,晓庄师范学校是其代表。工学团本身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组织,而是集工作、科学知识传播与科学精神培养、团体建设于一体的社会组织,教育是维持工学团健康运转使其本质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元素,因此工学团也归为陶行知乡村教育组织思想的实践形态。
(一)目标导向:引领民众创造幸福生活
陶行知认为社会的发展要以民众幸福生活的创造为目的,幸福生活源于生产生活资料的获得、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养成与社会的团结合作,教育则是完成此类任务的催化剂。基于这样的思想逻辑,社会大学、乡村师范学校与工学团三类乡村教育组织建设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提升民主与科学素养,引导大众参与创造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聚集集体与团队的力量,并以此作为创造幸福生活的手段。
首先,提升民主与科学素养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发民众改变自身生活困境的动力,认识到生活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社会大学的目的“在明大德、在新大众、在止于人民之幸福。”[3]即要求社会大学建设要提高民众创造新生活的“觉悟”,摆脱陈旧思想的束缚,用科学真理武装自己,并“联合”起来“争取解放”。工学团倡导的“学以明生”与乡村师范学校强调的学生要具有“科学的头脑”都是陶行知对乡村教育组织为民主与科学素养提升服务的表现形式。
其次,乡村教育组织是生产力“物化”的主要途径,生产力“物化”为幸福生活的创造提供物质保障。生产力的“物化”主要依靠为民众传授职业思想与职业技术来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例如,工学团的目的之一是“工以养生”,要求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养活自己。乡村师范学校的目的为培养“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4]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后,自然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或引领社会民众创造幸福的生活。
第三,形成集体与团队力量是乡村民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安全保障。幸福生活的基础是生活安定,生活的安定需要社会的安定,然而民国时期外地入侵、社会动荡,幸福生活的安定基础完全被破坏。因此,陶行知乡村社会教育组织的目的之一便是推动民族团结,提升民众的生产力与战斗力,“团以保生”即此意。如民众大学之一的夜校开展抗日、拥护红军及苏维埃政权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民众团结起来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努力。
(二)课程设置:解决乡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陶行知提出了按需设课的课程建设思路,即先开展社会调查,确定民众的真实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开设能真正解决乡村民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课程。他认为乡村教育组织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文化课程、生产课程、生活课程、军事课程、信仰课程与生育课程共六类。
第一,文化课是民众学习的基础课程。民国时期的教育仍具有特权性,文化下移现象并不明显,社会大学与工学团中多数人并未接受过教育,因此文化教育课程主要以识字教育为主。乡村师范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教师,因此其文化课层次相对较高,主要包括中文、数学、逻辑学、化学、教育学导论与教育心理学等。
问题4-2 给定等差数列的首项a1与公差d,等差数列随之确定,其前n项和Sn取决于项数n,那么Sn是关于n的什么函数呢?
第二,生产类课程指能提升学员职业能力的课程,包括农业生产与手工两类。农业生产课程的目的在于教会民众科学生产,如工学团的养鱼、养鸡、棉花种植与灌溉课程,社会大学的农业生产课程以及乡村师范学校开设的农业课程等。手工课程是基于乡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而开设的课程,是推动乡村分工平衡、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工学团的木工、藤工、篾工课程与乡村师范学校的手工课程等。
第三,生活课程是解决生活问题、提升生活质量的课程。它通常根据民众的实际需求而设。例如,工学团基于农村卫生状况差而开设卫生类课程;乡村师范通过调查在农村开设天花预防与治疗课程,针对学生开设的“文牍、会计、庶务、烧饭”等课程。生活课程紧密联系民众的现实生活,有助于民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
第四,军事课程是强身健体的课程。民国时期生活与医疗条件落后,民众身体状况较差,同时抗战需要健康的体质,因此陶行知在乡村教育组织中开设军事课程。军事课程包括军事技能训练以及军事护理两类,军事技能训练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与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军事护理课既可满足乡村医疗的部分需求,也可以用于战时的伤员救助。如乡村师范学校开设有男生军事训练课程与女生军事护理课程。
第五,民主与科学是民国时期政治、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陶行知认为乡村社会的发展尤其需要思想上的开放,因此思想教育方面的课程成为其乡村教育组织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如邓初民在社会大学开讲的《中国政治问题》,农民夜校、工学团等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等课程。
第六,生育质量低是制约民国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民国时期的婴儿死亡率大约在170‰~200‰之间[5],针对此种状况,陶行知提出了“少生、好生、贵生、净生、共生”的“五生论”,并在社会大学中开设生育课程。
(三)教育方法:“教学做合一”
教学方法是课程功能发挥的重要手段,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组织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教学做合一”,即把教师的教、学员的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融合。“做”是“教学做合一”的中心。例如,晓庄师范学校的相关规定中提出了中心小学生活教学做;中心小学行政教学做;师范学校文牍、会计、庶务、烧饭、种菜等院务教学做;征服天然环境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6]社会大学要求把识字教育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工学团的识字教育要求结合工学团周边的环境展开。可见“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已完全渗透于乡村教育组织中,同时与乡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具体到教学方法的层面,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的基础上提出了指导、讨论与讲授等教学方法。指导法用于具有一定操作性的知识与技术指导,主要包括个别指导、巡回指导与集中指导三种形式。个别指导指一对一指导、巡回指导指相关技术指导员或特约员轮流到各工学团帮助艺友征服困难、解决问题。集中指导包括把学员召集起来定期讨论方针,制定计划,补充应用学术,讨论困难问题,指示必用图书,鼓励团众精神等学习活动。讨论法是陶行知经常提倡采用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把组织学员、师资以及管理者集中起来,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开展讨论学习,包括学员间的讨论、教师间的讨论、管理者间的讨论以及其中任何两者之间的相互讨论。讲授法是陶行知乡村教育组织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也是最方便采用的方法,即使民众不识字但仍可采用讲授法。因此,讲授法是乡村教育组织中最常用的方法。
(四)师资建设:“相学为师、能者教人”
陶行知提出了文化公有的主张,该主张的落实需要足够的师资作保障。针对民国时期师资不足的实况,陶行知提出了“相学为师、能者教人”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即只要在某方面比自己优秀的人即可做老师。这种“泛教师”观从本质上缓解了学习民众需求多而师资短缺的矛盾,也有助于增进民众团结,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在“相学为师、能者教人”观念的指导下,陶行知采用的代表性策略主要包括艺友制、小先生制、即知即传制。艺友制最初称徒弟制,因其含有同辈互学与交流的因素,因此民国十七年改为艺友制。“艺者艺术之谓,亦可作手艺解。友为朋友。凡以朋友之道教人艺术或手艺者,谓之艺友制教育。”[7]艺友之间不断发展新的艺友,新的艺友再去发展新的艺友,最终形成人人皆师的社会图景。针对教师需求量大的社会情况,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发展艺友的速度较慢,因此在乡村成立了工师养成所,由少数几位工师指导员培养更多的工师,即艺友,这样就保证有足够数量的艺友领导农人创立工学团。艺友制与小先生制具有同样的思想源,小先生制初称连环教学法,即年长的学生教年小的学生或农人的教学形式,它是在山海工学团倡行时才改为此名,小先生制更多用于识字教学中。即知即传的提出彻底颠覆了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权威观,要求人人成为教师,即如果你知道就马上告诉或教给身边的人。
21世纪以来,乡村社会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国家出台了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系列重要的政策,力图缩小城乡差距,提升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借鉴陶行知乡村教育组织建设思想,结合当前我国乡村社会发展的实际,认为现代乡村教育的发展要能真正发挥其推动乡村建设的价值,首先需要完善乡村教育组织体系、构建与乡村实际发展需求相符的目标体系,设置符合乡村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实施愿者能者为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一)完善现代乡村教育组织体系
社会大学、乡村师范学校与工学团三类组织共同构成了陶行知乡村教育组织体系,以此三类有形的组织为核心,形成了有形与无形结合的乡村教育组织体系,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与智力支持。就当前我国乡村教育组织——中小学、成人学校与职业技校三类乡村教育组织的建设而言,三类组织之间的沟通与衔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成人学校与职业学校缺乏系统规划与设计,组织建设与教育活动的实施呈现出偶然性特征,使得乡村教育的乡村建设价值未得到有效地发挥,乡村社会的内涵提升速度较为缓慢。因此,我国乡村教育自身的发展,乡村教育价值的显现需依托现代乡村教育组织体系的建设。一是完善乡村中小学、成人学校与职业学校三者的沟通与衔接机制,形成乡村建设观念转变与智力支持的乡村教育网络。二是统筹与规划乡村的中小学、成人学校与职业学校,形成三类组织相互支撑的乡村教育体系。尤其重视发挥乡村成人学校与职业学校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构建现代乡村教育目标体系
陶行知乡村教育终极目标是引领民众创造幸福生活,乡村教育通过转变观念、凝聚人心、传授知识与技术,为创造民众的幸福生活服务。尽管时过境迁,但乡村教育为乡村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仍未改变。现代乡村社会发展的宗旨是乡村民众的小康生活,提升现代乡村教育服务小康生活目标达成的功能,有必要构建现代乡村教育目标体系。现代乡村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以民众的小康生活为终极目标,以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等政策的落实为依托,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三者的视角思考乡村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基础教育的乡村建设目的主要是为培养能走出去但也能留在乡村生活的人奠定基础。传统观念中乡村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上大学以及未来可能的城市生活做准备。现实情况是能走出乡村并在城市立足的人毕竟占少数,多数人仍会继续留在乡村生活,他们是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此意义上乡村基础教育目标不仅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奔向城市,也要引导学生热爱故土。乡村职业教育目标主要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除部分服务于乡村建设的中职学校以外,乡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在现实中难以区别,因此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乡村成人的现代生活意识与观念、生产技术以及积极参与乡村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三者的目标相互支撑,后两者立足于现在,前者着眼于未来,共同为乡村社会发展,为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服务。
(三)设置符合乡村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
“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8]乡村教育课程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如陶行知在民众大学中开设的篾工、木工及天花防治课程是与当时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然而,现代乡村教育课程却愈发偏离乡村民众的生产生活实际,自上而下形式设置的课程占主导地位,从而导致课程设置偏离乡村实际。因此,现代乡村教育课程的建设需要融入自下而上的课程设置思路,设置满足乡村社会发展需求,并可持续提升民众小康生活水准的课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要走出校园与教室,走进乡村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的感情。二是乡村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要以乡村经济可持续增长为生长点,立足于乡村现有条件,引导民众创业与就业。三是乡村成人教育课程建设要立足于乡村实际生活,从乡村民主社会的建设、生活知识与技能的提升,精神文化的充实出发思考课程建设。
(四)实施愿者能者为师的队伍建设策略
为解决乡村教师短缺的难题,陶行知提出了“泛教师观”,即“相学为师、能者教人”。凡是在生产生活中比自己优秀的人即是自己的老师,凡是在某方面具有长处的人即可以把自己的长处教给他人。这种基于现实生活的“泛教师观”有效缓解了当时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就我国当前乡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而言,师资队伍问题仍较为严重,基础教育难以留住教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缺少专业教师,甚至无教师。因此,现代乡村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可参照陶行知的“泛教师观”,实施愿者能者为师的师资建设策略。愿者为师是从工作态度与职业精神上对乡村教育组织教师的要求,即乡村教育组织教师需有积极的乡村建设情怀,扎根乡村的崇高理想与奉献精神。能者为师是从师资水平的视角对乡村教师执教能力提出的要求,即乡村教育组织的教师选拔需放宽条件的限制,凡乡村建设上有所长者都可为教师。这种不拘一格选教师的方式尤其符合乡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而在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只适用于非国家指定的乡土课程教学方面。
[1]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选[C].胡晓风,等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陶行知.陶行知自述[M].文明国,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231.
[3]陶行知.中国大众教育问题[M],北京:新北京出版社,1950:9.
[4]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编.陶行知文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216.
[5]侯杨方.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死亡率[J],中国人口科学,2003(5):33-41.
[6]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0.
[7]顾明远,边守正.陶行知选集(三卷本)第1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11:415.
[8]董宝良,喻本伐,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1:200.
[责任编辑:袁向芬]
The Implication of Tao Xingzhi's Organization Thought of Rural Education on Modern Rural Education Reform
YANG Zhi1,KONG Xiang-ping2
(1.Guizhou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18; 2.Center of Research on Lifelong Education and Learning,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8)
The rur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 is the main place for Tao Xingzhi to practice his rural education thought.The idea of his organizational design primari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leading the people to create a happy life as the purpose;developing curriculum on the demand of the rural actual situation;employing teaching method of teach-learn-do amalgamation;formulating teaching staff strategy of“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and learning from those who are capable”;adopting the organization form of the combination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In view of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rural education,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rural development need to construct the stable system of the rur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to make the rural prosperity as the organizational building purpose,to design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in the countryside,to adopt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eachers that who is willing to be and is able be a teacher.
Tao Xingzhi;the Rural education;Organization Idea;Modern;Innovation
G725
:A
:1674-7798(2016)10-0077-05
2016-08-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农村成人教育组织建设研究”(CKA140127);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扶贫体系的构建及实践对策研究——以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2016JD093)。
1.杨 智(1982-),男,贵州沿河人,教育学博士,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
2.孔祥平(1991-),女,山东济宁人,四川师范大学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教育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