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 雅 赵亚红 郗凤祥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钻探公司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郗 雅 赵亚红 郗凤祥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对钻探公司各类实验室现状特点和事故隐患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钻探公司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建议,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良性循环。
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钻探公司的各类实验室承担着公司科研试验等专业工作,属于高风险场所,但在日常的安全检查中,屡有“三违”现象,这不符合公司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的HSE理念。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职责,积极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和落实预防措施,保障科研试验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显得十分必要。
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实验仪器设备设施多,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化学品种类多,经常接触高(低)温高压真空强磁辐射高电压高转速等实验环境,产生的“三废”处理难,实验人员连续工作时间长,发生问题时应急处置复杂困难等。
实验室比较常见的事故类型有:触电、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腐蚀、辐射、中毒等。
2.1实验室常见的不良习惯或事故隐患
人:个人穿戴不符合要求进入实验室;个人卫生差;实验过程中个人防护不齐;在实验室聊天、吃东西或吸烟;实验数据记录不齐;实验过程中暂时脱岗;实验操作不规范等。
机:实验室器具、仪器、设备标识不清;实验仪器不清洁;试验完毕后水电气没有关闭;私自拆装仪器及相关部件;有机溶液、纸张等易燃物随试验品在烘烤箱内一起加热等。
料:实验器具不清洁,没有按照类别摆放;实验试剂没有按类别摆放;有些试剂瓶没有标签、标注不全或使用饮料瓶装试剂;废弃的有毒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等。
法:实验标准不全;实验记录造假等。
环:实验室内卫生差;安全通道不畅;临时电源线多等。
2.2实验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前期策划不周,硬件先天不足
有的实验室由于策划不周,常新增实验项目和实验设备,用电负荷增加,电源临时线路增加;为了摆放新增的设备,调整实验室内部布局,难免要侵占或堵塞安全通道,这都造成不少的火灾事故隐患。
2.2.2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缺乏
有的实验室员工(包括管理人员、科研试验人员)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科研试验轻安全管理,重工作进度轻操作规程等麻痹思想,心存侥幸;由于缺少专业安全教育培训师和教材课件,实验室员工受到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少,或安全教育浮于常规教育,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强,安全知识贫乏,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存在凭经验、想当然的观念,势必造成事故隐患。
2.2.3安全制度不完善,措施落实不严
有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全,缺少设备操作规程、保养要求记录以及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有的实验室虽然有制度,常常是简单概括性的要求,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多强调“禁止”“严禁”,执行难落实难;有的实验室在安全检查的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不到位,没有公示通报发现的事故隐患,对隐患问题整改闭环管理的督促手段欠缺、力度不够。
2.2.4劳动防护用品缺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有的实验室配备不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仅仅是白大褂;有的实验室配备不符合实验要求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有的实验室配备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专用服装、防毒口罩、护目镜、防护手套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却存在不知使用、不会使用、不能使用、不会保养的现象。
2.2.5危险化学品管理疏漏,过程缺失控制
有的实验室对危险化学品、化学品等购置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管,没有健全的申购、领用、使用、回收、销毁的全过程控制制度和记录文件,只有危险化学品出库领用手续,没有使用、回收、销毁等过程、结果登记记录等。
2.2.6化学“三废”处置,有待不断规范
有的实验室没有按规定对废液分类,其回收容器没有警示标识和标注,没有建立全面有效的监督措施,以防止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废气的处置也有待改进,有的实验室没有建设废气处置设施,在密封装置或通风管道收集的试验废气也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有的实验室将实验固废物与生活垃圾没有分类处置,特别是有毒废弃物随同生活垃圾一同处置的现象比较普遍,有待进一步细化与落实处置措施。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以安全文化为引领、安全制度为保障、标准现场为基础、规范行为为支撑、预警监控为手段,有效增强全员的主动责任意识,推进安全管理良性循环。
3.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解决员工的思想意识问题,使“安全成为员工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落地生根,实现全员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加强安全教育,倡导安全文化,实验室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事故案例分析会、观看事故教育片、消防和应急器材使用和基本技能训练课、法律法规教育会,利用网络、宣传画等各种媒介,在员工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与宣传,把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常态教育,使员工了解安全知识,养成重视安全的习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3.2完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制度,解决制度规程完善与落实的问题,做到制度规程“全覆盖、无漏洞、零缺陷、可操作”,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2.1建立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实验室的人员准入制度、员工健康监护制度、实验室事件事故的紧急处置制度、实验室设备仪器定期检查(安全去污染、维护)和更新制度、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制度、培训意识和能力控制的制度、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实验室应急手册、实验安全操作手册、实验室设备设施使用说明及操作规程、实验室危险物品(化学试剂)的使用和处理方法以及废物处理办法等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张贴明示在墙,保证实验室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专人负责实验室日常安全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严、细、实。3.2.2 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责任制度
本着“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工作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验室应制定所有岗位的安全职责,具体明确每名员工在安全工作上应该承担的职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内容符合岗位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真正形成层次清晰、分级负责、覆盖全员的安全责任体系,使得安全责任从“人人参与”向“人人负责”转变。
实验室的负责人、安全员、设备所属员、试验操作员等员工,签订岗位安全责任书,明确界定安全职责、责任范围,详细记录履职情况,加强责任心,做到一切活动,有据可查。
3.2.3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
实验室还应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或考核机制,在日常各种级别奖项评选中,安全作为其中的内容或方面,占有一定的比例权重;在岗位任期或年度考核中,安全应作为其中重要考核内容,作为奖惩的依据,真正将安全制度(规范)、安全职责等落实在岗位工作中。
3.3注重岗位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3.3.1岗前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
加强实验室员工岗前学习培训各种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程序进行标准化操作试验,全面提高实验室员工从事试验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树立人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思想,同时具备分析实验现象和影响因素的能力,具有控制试验全过程的能力,从而减少隐患、事件事故的出现。
3.3.2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
定期对实验室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和应急技能的学习,使之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和应急救援技能,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心,学会避险技术,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从而保证科研试验的正常进行。
加强对实验室员工安全技能的训练,定期进行事件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请专业人员讲解安全生产知识、灭火常识和各类灭火器的应用场合和使用方法。通过培训和演练增强员工的安全技能,在有意外的情况下,能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人员伤害。3.3.3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固化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是杜绝事件、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实验室员工应通过安全标准化操作,规定试验过程中各种工况、工序作业的步骤、事故风险及防范措施、应急操作,明确做到何种程度才是标准化操作,实现“有现场有标准、有标准才可操作”,达到固化良好的工作习惯的目的。
3.4实施现场标准化,优化试验环境管理
优化试验环境管理,解决试验中设备和环境问题,打造标准化试验现场,实现“现场无隐患、设备无缺陷、管理无漏洞”,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规范现场。
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系数,根据实验室危险因素的具体情况,更新、改造、配置劳动保护设施、用品和应急物资(含急救药品),安装必要的检测、监控设备,以期及早发现隐患,将事故苗头封杀于萌芽之中。
设备设施从定置摆放、规范安装、完好运行、定期维护保养等阶段做到标准化管理,试验现场安全目视化和上锁挂签,隔离能量防止误操作,时刻警示事故风险,提示员工自觉做好防范措施。
应保证实验室房间的水、电、气、暖等管线设施规范,实验室布置合理、通道畅通,各种安全标识齐全直观,安全防护设施可靠。
3.5加强安全督查,实施安全预警监控
实施安全预警监控,解决实验室操作现场安全规章制度等措施的执行和落实,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件、事故对生命造成的伤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
实验室应由专人负责安全巡检,每天对试验准备情况、危化品库房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检,并填写安全巡检记录;定期对实验室现场设施、设备、消防器材等涉及安全因素的场所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节假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实验室员工应认真检查水、电、气及门窗等是否关闭后才可离开实验室。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安装消防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或远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安全管理的技防,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
3.6开展危害因素辨识,消除事故隐患
开展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管控能力,识别风险、消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实验室应采用工作前安全分析(JSA)、安全检查表(SCL)、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方法,对试验操作班组、岗位人员、操作工序、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制定和严格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大力推行岗位操作“五先工作法”,即:进入试验现场前先观察环境是否安全,启动设备前先检查是否完好,动手操作前先思考操作规程、程序是否掌握,操作作业前先识别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作业中优先关注是否做到“三不伤害”,实现事故风险的有效管控。
3.7狠抓危险化学品监管,落实危险化学品法规
实验室应严格落实国家、行业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等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及管理。
实验室储存危险化学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消防安全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储存设备、安全设施和应急装备应当定期检查。
应建立危险化学品台帐,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危险化学品必须标识清楚,分类存放。入库、存储、使用都要登记,实行领用制度,由专人对其使用、储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采购量要适当,库存储量不能过大,使用时随用随领,确保使用安全。
定期检查危险化学品存储情况: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应存储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热源、明火,避免阳光直射。库房内照明采用“防爆型”照明灯具,库房应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接地措施。危险化学品库房应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库房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沙等。
实验室员工使用危险化学品前必须熟知其危险特性、预防措施和急救措施,以避免发生危险,并能够在发生危险情况是做出正确的应对处理。
3.8严控“三废”处理,确保绿色发展
实验室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气、废液、废渣,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群造成伤害。实验室应制定“三废”处理制度,以规范实验室人员对“三废”处理的行为。应遵循如下原则:
(1)实验室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要求,建立健全化学废弃物处置规定和程序。
(2)实验室应按照回收、吸收、水溶解、化学分解等分类进行收集化学废弃物,储存于标明物质的危害性质和风险性的容器中,定期清理。不得将不同性质的危险废弃物混放,以免发生危险。严禁随意弃置堆放和排入环境中,以防引起事故和环境污染。
(3)实验室应定期监督检查对分类收集的化学废弃物的化学、物理及火灾危害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其确实有效可行,应保存监管记录。
(4)实验室应按照国家法规制定详细的危险废弃物转移程序,按照程序将需要进行安全处理的废弃物移交给有资质、有处理能力的环境保护部门统一处理。以保证废弃物的处理完全符合安全环保要求,使这些废弃物安全、合法地脱离实验室控制。
实验室是专业的高风险的工作场所,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部分,是科研试验正常运作的保障,如果发生事故,既有财产损失,可能还有高素质人才的损失。因此,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固化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和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确保科研试验正常进行,对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王陇德.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夏敏.浅谈如何做好实验室人员培训工作[J].计测技术,2009,29(6):52-56
[3]骆巨新.分析实验室装备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马桂铭.化验室组织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13690-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