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关于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途径的探讨
王军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引导者和指路人,是党和国家加强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实施者,承担着为国家输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然而这支队伍自身的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从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角度,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破解之策:队伍结构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专业建设不完善,学科支撑不足;发展通道窄,晋升空间小以及院校层面重视力度不够等。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实施途径
Abstract:College counselor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guiders for college studentsˊthought and behaviors but also are executors to strengthen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outputting comprehensive talents. However, many problems exi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team itself.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fessional and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for counselors to explore methods in connection with following aspects: counselor homogeneous structure; instability, personnel mobility;imperfect specializa原tion, inadequate discipline support; strai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small probability of promotion opportunities and inadequate atten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Keywords:counselor; professionalization; specialization;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心理等方方面面,同时每名辅导员管理学生人数众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难以延伸,工作成效甚微,工作成就感低[1]。
辅导员队伍实行双重管理制度,但实际工作中的他们常常成为学校各个职能部门指使的对象,大量事务性工作让辅导员难以围绕其岗位核心职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工作。辅导员工作的繁琐性、辅导员队伍管理的混乱以及辅导员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从事一线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看不到前途,很难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辅导员职业一度被当做是“过度职业”、“跳板”,人员的不稳定性也让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尽管专家们一再强调“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辅导员一样,国家专门出台这么多文件来规范、指导其发展”,但是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辅导员职业目前发展的无序性,而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学习西方“学生事务管理中心”的扁平管理模式,走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作为新时期指导高校辅导员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 2号)中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2]。由此引出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研讨热潮。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是指高校辅导员从业者必须具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有明确的职业标准和从业规范来系统评价辅导员工作成效,有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系统内职业发展通道的政策保证,进而促使高校辅导员拥有良好的职业环境和社会地位,让辅导员工作可以作为终生职业去发展[2-3]。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是指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并经过系统的、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作实践中熟练运用和积累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队伍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是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的保障[4]。
(一)制定辅导员任用标准,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党政工作人员,作为全国近2500万(教育部网站截止2014年2月统计数字)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对于辅导员队伍的选拔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式,也没有完整的考核体系。各高校招聘辅导员都只是根据自己的要求设定报考条件,考试内容五花八门,大多都是公务员考试内容或者涉及学生管理等日常工作,入职前均无法严格考核辅导员自身专业能力与思想情况,不能对其是否适合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明确评价。从全国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从事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均是非思想政治学、心理学专业毕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让许多辅导员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学生问题时束手无策,所以对已入职的辅导员要加强继续教育,针对辅导员核心能力需求展开系统的岗位技能培训,每一名辅导员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加强学习,深入研究,争取在该领域有所建树,成为专家。
(二)在高校逐步建立和发展学生事务相关本、硕、博各级学科
专业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必须以专业的高等教育为支柱,目前我国各层次高等院校都没有开设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相关专业,没有系统的培养专业化的相关人才。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建设经验,开设相关的本科、硕士及博士专业方向,设立相应的一级、二级学科,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并逐渐实现辅导员队伍招聘的专业对口性。同时,相同的学科背景也有利于辅导员队伍进行学术研究讨论,促进辅导员职业的纵深发展。
(三)学生管理机构及管理机制的改革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一般由分管学生的(副)校长直接负责,下设学生工作部(处),负责全校学生相关事务的管理,在院系里面再专设一名党总支(副)书记来负责各院系学生管理,辅导员是院系学生管理的终端,而学校层面很少有直接针对学生的服务机构,这种垂直的管理机构比较庞大,信息的传递严重滞后,辅导员成为学生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支撑,这是导致辅导员每天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的罪魁祸首。然而问题并不仅仅在此,由于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最密切,所以辅导员又成为学校其它只能部门开展工作的工具,这样更加剧了辅导员工作的压力,不利于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西方学生事务管理中心的“扁平型”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高校所有有关学生在校期间的事务都按照性质进行分类管理,由学校层面设立相关管理服务中心,直接面对全校所有学生,各服务中心都有专职的专业人员提供咨询和帮助,院系不再单独设立相应机构,学生的相关问题和疑虑可以直接得到上报和解决,信息的传达和沟通十分通畅。这种管理模式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每个中心的辅导者只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本中心的主要业务,他们往往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服务,而不用像我国辅导员一样,要做个“全才”。
其次,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的行政化色彩较浓,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差,少数学校领导对辅导员的考核标准停留在“学生不出事,就是个好辅导员”的思想层面,导致辅导员工作主动性差,创新活力不足。学生事务工作者往往以管理者的身份与学生沟通、交流,不能深入到学生群体,工作不接地气,往往停留在表面。辅导员队伍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必须改变管理思路。
(四)辅导员职业等级的纵深发展
辅导员的职业出路一直是这支队伍发展的难题,虽然辅导员可以评行政系列和教师系列两个方向的职称,但是职称评定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要想有所突破,只能转岗。能力较强的辅导员做几年可能就离开一线,转做管理岗或者领导岗位,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发展。辅导员队伍要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必须要让这个职业本身有足够的晋升空间,留住优秀的人才,建设专家级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队伍的职称评定可以单列,各高校应该严格按照统一标准(教育部制定)对辅导员进行职称评聘,落实受聘辅导员相关职称待遇问题。今年3月份国家教育部思政处出台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纵深发展的问题,规定辅导员职业分为3个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并分别细化了各个等级所需要达到的职业技能。这无疑将对辅导员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辅导员是利好消息。但从这份文件中同时可以看到,关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要求却过于全面,无论哪个级别的辅导员,都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班级组织建设、学习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学生就业、理论研究等方面有所了解。这样的要求与该文件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初衷貌合神离,一方面要求辅导员要走专业化的道路,要让辅导员都能成为专家;另一方面又要求辅导员要在各个领域都成为“全面手”,要想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已经不易,若想在涉及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成为专家更是难于登天,所以个人觉得这种等级的评定很难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五)学校、学院领导的重视
国家关于辅导员发展的任何决策和规定的最终落实都要到学校和学院层面,辅导员要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落实的关键还是在于学校的领导,所以关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应在学校领导之间形成统一的思路,领导的思想都统一了,制度落实才有了保障。
综上所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将成为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它将为广大高校辅导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自我实现的平台,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学校在行动上的落实,更需要辅导员自身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总结和提升。努力提升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从业者,从而为整支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奠定基础。其次,要找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用心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争取在其中一个领域成为专家。辅导员职业是伟大的,但是辅导员岗位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伟大的事,这就需要辅导员从业者付出更多的坚持。
参考文献
[1]房玲.近三十多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概况[J].江苏高教,2014(5):44-46.
[2]方宏建.关于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1):17-23.
[3]张玉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内涵及途径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28-29.
[4]李建民,董宏宇.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实施途径[J].商业经济,2011,387(12):126-127.
作者简介:王军(1986,8-),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科员。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4-02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