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探索

2016-03-18 09:07鸿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办学模式广东

苏 鸿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广东省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探索

苏鸿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摘要:综合高中是未来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我国综合高中办学的经验还十分有限,认识上也还存在不少的误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综合高中的办学经验,未来广东省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设计,应该着力强调5个方面,包括:创办相对独立的综合高中类型、建设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实行弹性化的教学管理、构建开放性的教育资源、探索建立综合高中的管理与评价制度等。

关键词:广东;综合高中;办学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综合高中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是综合高中到底应该如何“综合”?其办学模式又该如何设计?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仍存在不少的争论。因此,有学者指出,发展综合高中,既是未来高中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改革必须面对的难题[1]。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综合高中的办学经验,同时结合广东省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广东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需要关注如下方面。

一、综合高中独立设置

在欧美发达国家,综合高中大多独立设置,例如美国的中学分为综合中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选择性中学等,其中综合中学是美国高中的主流,并且独立设置[2]。相比而言,我国的高中大多是学术性中学,现有的综合高中大多也是依附在普通高中或者职业中学的体制之内,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校架构。这种办学体制下的综合中学,其表现形态往往只能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简单拼盘,根本不能体现综合高中之“综合”的特点。

综合高中应该独立设置,这首先是因为综合高中是与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完全不同的办学类型,这种不同不仅仅表现在课程及管理体制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办学的基本理念上。从美国、英国等国家综合高中的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综合高中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教育民主化以及教育机会均等。例如,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于1918年提出的中等教育基本原则,即主张将综合中学作为中学的标准和典范,认为综合中学最能够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以体现教育民主化的时代诉求[3]。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界开始反思“生活适应教育”的不足,不少教育界人士呼吁提升学业标准、追求学业优异,而著名教育家柯南特则重申综合高中的重要性,认为综合高中彰显了教育民主的理念,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价值追求。同样,英国综合高中的发展,也是基于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对传统的二元教育体制进行的变革与超越。英国传统的中学类型主要是文法中学和技术中学,前者面向社会上层阶级子弟,后者面向底层的劳工阶级,这种二元对立不能适应社会民主化的需要,因此,必须创办一种新型的学校来解决教育领域的不平等。由此可见,英美的综合中学之所以采取独立办学的体制,主要就是为了避免普职二分的传统教育体制所导致的不同类型教育的地位不平等,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政治诉求。与英美发达国家综合高中的办学情况相比,我国的综合高中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不少综合高中的创办主要是为解决职业中学面临的生存困境而提出的临时对策。

综上所述,综合高中独立设置,有利于强化综合高中的独特办学理念。未来,我省综合高中的发展,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使综合高中由简单的依附走向相对的独立。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合作重组或者新办学校等方式,建设相对独立的综合高中。

二、建设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本身的综合性是综合中学得以建立的关键,综合高中之所以难办,其难点和焦点也在如何建设真正综合性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综合高中办学的最大问题就是课程综合化不足。借鉴发达国家综合中学的做法,我们认为,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应该关注如下四个问题。

(一)课程轨道的多元性

设置多元的课程轨道是发达国家综合高中课程设置的共同特点。例如,美国的综合高中一般规模都比较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一般会设置三种课程轨道:第一类是普通科,主要是强调学生作为未来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第二类是学术科,即为学生升学预备的学术性课程;第三类是职业科,主要为学生就业做准备[4]。又如,瑞典早在20世纪80年代,其综合高中的课程门类就已经十分广泛,涉及20多个学科及专业[5]。

借鉴欧美国家的办学经验,我们认为,广东省综合高中的课程体系可以设置3个课程板块。第一板块为基础类课程,侧重公民基本素养的教育,要求所有学生共同修习;第二板块为学术类课程,侧重理论学习与训练,主要面向部分有志于升学的学生;第三板块为职业类课程,侧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并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设置多样的职业类课程群。

(二)课程转换的灵活性

传统的中学体制是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分开设置,这种双轨体制的最大弊端是过早的分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综合高中的意义和特色恰恰在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学生可以灵活、多次地在不同课程领域之间进行切换、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应该在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之间、不同职业教育课程之间进行灵活的转换。通过增进课程转换的灵活性,引导学生逐渐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可以说,课程转换的灵活性是综合高中的灵魂所在。

以德国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就开始尝试综合高中办学的实践。德国综合高中的倡导者们认为,传统的二元教育体制,即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分,违背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尤其是使进入职业轨道的学生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综合高中的倡导者们提出一系列改革设想,包括取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划分、打破传统的完全中学封闭固定的学科体系、取消班级教学、采用灵活组合的学程制,等等[6]。德国综合中学的这些举措,其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强调以生为本,凸显和尊重学生的不同性向,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灵活地选修课程内容,从而促进个性的差异性发展。

结合发达国家办学的经验,我们认为,广东省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应该在坚持公共基础的层面之上,着力凸显课程转换的灵活性。例如,学生经过一年的试探性学习,如果发现某一类课程力不从心或者发现自己的兴趣发生转移,可以重新调整学习计划,主动探索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方向。总之,综合高中的办学应该特别强调学生的适性发展,通过增加课程的可转换性、可流动性,建构弹性化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选择的广泛性

科南特指出,综合高中最鲜明的特点就在于能够提供广泛的、多元化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在欧美发达国家,综合高中改革比较成功的学校,其课程的设置一般都会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多种专业领域,以便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例如,美国中等规模的综合中学可以提供200种以上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7]。

不过,课程门类的增加,也会带来课程统整的难题。在兼顾课程的广泛性和统整性之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美国的做法是克服早期的菜单式课程模式的弊端,采取核心课程的架构,将综合高中课程分为3类,即共同性的核心课程、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广泛性的研究性学习项目[8]。日本的做法是按照领域(或者说课程“系列”)来设置课程模块,在编制课程时,将广泛的课程内容整合为若干“系列(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系列”展开学习,这样既可以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又可以保障课程内在的统整性。日本各综合高中开设的课程系列数从2个到9个不等,每一所综合高中会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区域发展的特点来自主地设计课程“系列”[9]。无论是美国的核心课程模式,还是日本的课程“系列”模式,都是对早期简单的菜单式课程模式的完善,使课程既有内在的结构性,又保证课程内容的广泛性、拓展性。

(四)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综合高中的特色就是综合,难点也在综合。综合高中的学习内容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容,学习内容十分广泛,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综合教育的任务,这是综合高中课程改革的最大难点。

目前,很多综合高中之所以办不出特色,最大障碍就是课程内容没有实现真正的综合。例如,很多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只是将普通高中的课程与职业中学的课程进行简单的拼凑,在升学预备类课程板块直接套用普通高中课程内容,在就业预备类课程板块简单移植过去职业高中的课程内容[10]。由于受到传统的普职分离的教育体制的影响,普高的课程内容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难度,简单的套用不能适应综合高中学生的特点;而传统职中的课程在专业设置上又过于功利,仅仅着眼于当下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没有看到未来职业流动加速的社会发展趋势。另外,由于目前普高和职高的课程体系相对独立,缺乏沟通和综合,简单拼凑必然影响综合高中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由此可见,简单的拼凑并不能真正实现综合高中课程的综合或融合。

从发达国家综合高中办学的经验来看,未来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是综合高中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融通问题,而最有效的课程形态就是综合课程。可以说,综合高中设置综合课程,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三、实行弹性化的教学管理

综合高中的教学管理应该强调弹性化设计,从而能更好地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允许多次分流。综合高中由于普职融通,可以为学生自由选择发展路向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综合高中应该发挥这个优势,通过弹性化的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多次分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性发展。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后进行文理分流,第二年后进行升学预备教育、高职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的分流,等等。

第二,探索学分制管理。综合高中和学分制几乎是相伴而生的,学分制的施行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体现课程设置的弹性化、个性化,而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正是综合高中的生命力之所在。纵观发达国家综合高中的办学经验,无一例外都是以学分制来推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不过,各个国家在办学实践中也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出多样化的学分制模式,例如美国的完全学分制、日本的学年学分制、德国的积点学分制,等等,其中美国的完全学分制最具弹性[11]。就我国的实际来说,由于我们在学分制的探索上积累的经验还十分有限,因此综合高中的学分制模式可以先在传统的学年制和现代学分制之间寻找结合点,然后不断增强学分制的弹性。总之,探索和建立适合广东教育实际的学分制模式,这是未来综合高中办学实践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第三,建构弹性化学制。从发达国家综合高中的情况来看,综合高中的学制一般都比较灵活,具有很大的弹性。例如,美国的完全学分制就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定学习的进程,只要达到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瑞典的综合中学则允许学生工学交替,真正贯彻了回归教育的理念。广东综合高中在建构弹性化学制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例如增加选修学分的比例、增设实践性学分、允许学生工学交替、探索多样化分流模式等等。

四、构建开放性的教育资源

综合高中的创办,是对传统的普职分离的二元教育体制的超越,但是理念上的先进并不代表实践中的落实。事实上,就我国综合高中的办学实践来看,目前综合高中的创办无论在师资、课程、教学资源等各个方面都面临较大的挑战。从师资方面看,由于综合高中强调综合性,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综合的素养、广泛的学识,而现有的高等师范教育仍未能摆脱专业分化过窄的弊端;从课程方面来看,现有的普高与职高的课程体系也不适应综合高中发展的需要;从教学资源方面来,综合高中如何将普高所具有的理化生实验室优势和职高具有的实训基地资源优势结合起来,这也是不小的挑战。总之,综合高中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的这些问题,仅仅靠政府部门增加教育经费是不够的,而是应该开放办学,构建开放性的教育资源体系。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也都将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乃至区域合作视作综合高中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美国在20世纪曾经试图通过创建大型综合高中来解决师资、课程等问题,但是大型综合高中因为规模过大反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甚至陷入转型危机,因此,美国当前综合高中的发展更强调走向校际合作[12]。

校际合作可以包括很多个层面,例如学校之间的课程合作、教师跨校兼课、学生跨校选课等等。其中,最具可行性的是教育资源共享,即单个学校所具有的实践基地、实习车间等等在某一区域内充分共享。

五、探索建立综合高中的管理与评价制度

凡是综合高中办得好的国家,其背后都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总结西方国家办学的经验,我们认为,如下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制订专门的政策法规,创新综合高中的管理机制。像美国、英国、瑞典等综合高中办得好的国家,都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法规。例如,美国1918年颁布的《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英国1976年颁布的《综合中学设置促进法》等都对综合高中的良性发展创造了政策条件。相对而言,我国在综合高中的管理方面,相关的政策还不是很完善,管理体制也还没有理清。例如,综合高中的归口管理,从理论上说,由于综合高中的综合性、普职融通性,综合高中原本应该由基础教育处和职业教育处统筹管理,体现行政管理的“综合”,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综合高中的管理却往往被归入基础教育处或者职业教育处,失去了其综合性的特性,这就不利于综合高中的良性发展。在未来,综合高中的发展,迫切需要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第二,打破职普身份壁垒,创新学籍管理机制。综合高中的综合性对传统的学生学籍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按照传统的普职二分的管理体制,学生入学时已经区分为普通高中学籍和职业教育学籍,这一学籍身份性质也基本框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这种传统的学籍管理明显不适合综合高中发展的特点。未来,我们需要创新普职融通的学籍管理机制,让学生能够在普通教育学籍和职业教育学籍之间自由转换,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综合中学之“综合”。

第三,探索建立与综合高中相配套的考试评价制度。综合高中是与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不同的办学模式,国际上凡属综合高中改革成功的国家,都在考试评价制度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未来广东省综合高中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改变传统以升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建立与综合高中特点相适应的崭新的考试与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 黄克孝.发展综合高中是趋势也是难题[J].职教通讯,1999(5):15-16.

[2] 李婧.美国高中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9(10):37-41.

[3] 张斌贤.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中等教育改造委员会报告[J].教育学报,2015(12):115-127.

[4] 宁永红,马爱林.美国综合高中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55-58

[5] 周蕖.多种结构的瑞典综合高中[J].比较教育研究,1982(6):20-26.

[6] 孙祖复.联邦德国综合高中的一个实验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1986(6):37-43.

[7] 刘丽群.从国际经验看我国综合高中发展的战略转型与制度创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9-14.

[8]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的标准、设置、开发与管理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2):51-56.

[9] 范伟.日本综合高中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中职学校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0(19):89-91.

[10] 杨天平,江松贵.浙江省综合高中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教育科学,2005(4):15-20.

[11] 杨天平,江松贵.西方国家综合高中的学分制管理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9):36-40.

[12] 刘丽群.从国际经验看我国综合高中发展的战略转型与制度创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9-14.

(责任编辑肖雪山)

收稿日期:2016-05-10

基金项目:2013-2014年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综合高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粤财教[2015]74号)

作者简介:苏鸿,男,湖北宜昌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98(2016)04-0007-05

A Research on School-running Model in Guangdong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SU Hong

(College of Edu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3, P.R.China)

Abstract: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future high school education reform. At present, we have limited experience in running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s and also quite a few misunderstandings. By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running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s, the design of school running model for future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s in Guangdong should focus on five aspects: establishing relatively independent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construct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implementing flexible teaching management, building open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establishing th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s.

Key words:Guangdong;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school running model

猜你喜欢
办学模式广东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广东电力》简介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试论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坚持市场化办学 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虚拟工读学校:新常态下探索工读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
基于“中德深度校企合作”高职办学模式的探索
广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