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松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 柳州,545006)
独立学院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李 松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 柳州,545006)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新生事物,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其在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上也具有其特殊性。该文从危机意识、人本意识、治理手段、治理主体、治理机构和决策过程等方面探讨了独立学院公共危机管理模式的构建。
独立学院;公共危机;管理模式
高校公共危机是指在高校正常教学运行过程中,影响大且发生频率高的危机事件,主要包括人为造成的危机事件(例如学生群体性事件、校园安全与事故、特殊群体事件、火灾、化学或有害物质泄漏、医疗事故及传染病暴发等)和偶然导致的不可抗力事件(如自然灾害等)。它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紧迫性等基本特点。由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其公共危机管理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独立学院必须积极建立应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管理机制,提升应对与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
1.1 主体的特殊性
独立学院是民办性质,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共有五种形式:(1)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或国企合作办学。(2)公办高校与私企单位合作办学。(3)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合作办学。(4)公办的高校、大专、中专合作办学。(5)公办高校与港澳台或侨胞合作办学。
从办学主体的划分可见独立学院运营管理工作机制的显著特点是“公私合办”,因此,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既受到母体公办高校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性,同时又因为企业注资,又带有鲜明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特性。因此,独立学院在自身运行中除了面临高校普遍性公共危机外,还会面临着母体学校与出资方管理理念的矛盾,法律规范与政府角色定位不清晰、独立学院产权公益性与营利性矛盾、管理者的权力寻租与教职工主体地位缺失等困境。这正是现阶段许多独立学院即使设立了单独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设置了相应的管理岗位,但仍然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偏低,危机管理意识薄弱的原因。
1.2 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独立学院学生与第二批次以上录取的公办高校学生相比,具有以下自身特点。
(1)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个体情况差异大。独立学院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学习动力严重不足,有少数学生在中途就干脆放弃学业。在校期间,对个人生活缺少足够的自我管控,学习主动性较差,对学校的管理规定往往持漠视态度。
(2)自尊心敏感,心理压力大。在我国现行教育环境下,独立学院的社会认可度偏低。面对社会的认可度不高和自身能力制约等问题,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对人生规划与未来的方向产生了迷惘和失落,进而在学习生活中极易产生焦躁的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此外,并不是每个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好,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是比较困难的,这部分学生是迫于多方压力进入独立学院读书,高额的学费和严峻的就业现实又给他们增添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3)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违纪现象较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独立学院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存在一些不良习惯,这种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差,违纪现象突出。
(4))自我意识独立,集体观念淡薄。由于独立学院收费一般比母体学校高,大多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感优越,缺乏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对学校的日常管理要求难以做到,做事习惯带有目的性,讨价还价,功利色彩较浓厚。
2.1 管理层缺乏公共危机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以计划管理为主,管理模式具有浓重行政色彩,从母体学校公派到独立学院任职的管理层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化体系建设重视不够。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师资以独立聘用人员为主,目前还没有得到与母体院校公办体制内的教师相同的医疗、养老、晋升等待遇,队伍稳定性差,人员流失频繁,从而导致中下层管理队伍凝聚力不强、忠诚度低,进而造成危机预警信息研判和危机管理处置流程不顺畅、危机干预不到位的状况。对公共危机的管理特别是对学生危机事件的管理,从预防控制到干预处理都存在主体单一的问题,大多是以学生管理部门和安全保卫部门为主。缺少一个由学校、政府、社会力量和家长共同参与、交错联动、协同处置的综合体系。
2.2 危机管理处置过程中缺乏人本意识
(1)由于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原因,独立学院的举办者和管理者抱着门内事关门解决的心态,害怕家丑外扬,管理者往往在处置共公危机过程中要求当事人以学校大局为重,许以利益交换,甚至要求当事人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在这种状态下,息事宁人成为“潜规则”,虽然暂时实现了校园的和谐,但也为可能爆发的矛盾埋下了隐患。
(2)在危机处置过程中,由于各方身份不同,利益出发点不同,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按照息事宁人的“潜规则”处置,会造成利益相关者弱势群体合理利益诉求得不到相应的尊重,这会进一步助长不合理现象的存在。
2.3 公共危机管理处置相关法律依据的缺失
目前国内高校现行的危机管理法律条文过于粗陋,责任主体划分不明确,校园安全法规缺失。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明确法律依据,可供参考的经典案例不多,即使有可供参考的政策依据,其定义和界限也比较模糊。目前国内虽然颁布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给高校学生危机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显单薄。如在发生学生意外伤亡事件时,如何界定学校、个人及监护人的三方责任,如何设置赔偿金额等等,这些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作为依据。
由于独立学院在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处置中独特的敏感性与特殊性,需要迫切地建立一个包含明确法律依据、科学合理的处置制度、灵活有效的处置措施在内的处置机制。
3.1 建立正确的危机管理处置体系和规范的管理指导原则
(1)成立由母体高校、独立学院和出资方共同参与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机构,明确分工,明确职责内容和具体预案,确保事件发生时有专人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依据管理规定进行临时紧急处置,再由具体责任管理主体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有效的决策处理。
(2)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制定必须依法制定,处置程序必须以人为本,危机管理必须预防为主,责任划分必须分级负责,职责划分落实到人,处置流程统一指挥、处置介入必须快速有效。
(3)降低公共危机事件的扩散面和危害性,避免次生危机的产生。
3.2 建立完善的危机处理处置制度
(1)完善的处置制度要具备稳、准、快的特点。在危机发生时,一定要按照学校的相关应急措施,准确判断公共危机的性质、范围、矛盾爆发点、事件主要参与者以及可能发生的后果,以最快速度介入事件中,实施控制和处理危机。需要注意的是在控制危机事件时应更多从受害者利益角度,尽快平息矛盾爆发点,而不能从学校利益角度进行盲目压制。[1]
(2)良好的处置预案要有令人足够信服的透明度。保持事件处理过程的透明度,及时在校内通过公知信息渠道公布信息,避免在校内产生消极舆论,被人利用诱导产生次生危机。同时及时通过官方媒体向社会公布事件的实情、处理方案和处理进度,实现处置过程透明公开,积极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认真地听取有效的批评和建议。
(3)处置机制应当具有一个后持续效行。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对因事件而受损的群体及个人进行安抚、劝解,避免因对利益受损者关注处置滞后而产生遗留隐患问题。安抚和劝解既要包括对受害者、冲突卷入者和旁观者的经济补偿、心理辅导和政策引导,还应根据处置工作的总结和反思,调整和完善处理机制,为今后的危机处置积累经验和参考。
(4)危机处理的保障层机制应当具备整体联动性。完备而机动的保障措施才能使管理机制在关键时刻发挥有效的作用。就高校自身而言,人力保障和宣传保障必不可少。[2]
①充足的人力保障资源。就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机构而言,辅导员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员,同时也是最合适的人力资源保障人选。辅导员队伍处于管理一线,起着润滑油的作用,这支队伍可以把学生内部、学生与学校之间摩擦降到最低,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辅导员的安抚和劝解。但目前独立学院为压缩办学成本,往往在辅导员的配置上能省就省,辅导员面临学生管理、单位考核、个人职业规划和家庭生活等等重压,难免会有疏漏。所以在人员配备、管理考核、个人发展前景和薪资福利上应当加强政策性倾斜,加大辅导员队伍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培训力度,从而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为公共危机处置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②多渠道强化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学生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认知。有效的宣传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良好的宣传氛围,可以让处于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学生能明确自身责权和自我约束,也更加便于学校介入和处置公共危机事件。
③加强同区域及同类别院校之间有关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独立学院作为特殊而敏感的社会组织,它牵动着社会中千千万万个家庭,它的实时动态更是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独立学院的安全稳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我国独立学院运行现状,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事件处置体系,规范公共危机管理制度,提高公共危机预警防控处置能力,自上而下,从内到外重视独立学院的公共危机管理,才是有效防范、化解和处置公共危机的根本途径。对此,独立学院应从公共危机产生的根源入手,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广泛联动各级政府、单位,形成符合本校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促进独立学院的平稳发展。
[1]华道运,詹启生.大学生危机干预模式与策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2).
[2]简敏.应对大学校园危机的管理策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4(6).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Patterns of Public Crisi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Li Song
(Lushan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006)
Newly emerging in the school-running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ndependent colleges have a unique operating mechanism that brought up particularities in management of public crisis ev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Patterns of Public Crisis for Independent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risis awareness, humanistic awareness, governing measures, governing subjects, governing institutes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dependent colleges;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patterns
G641
A
1674-3083(2016)06-0036-04
2016-11-18
李松(1982-),男,汉族,本科,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