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尿路成像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6-03-18 00:32:49贾晓辉舞钢市人民医院CT室河南平顶山4625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诊断

贾晓辉(舞钢市人民医院CT室 河南平顶山 462500)



CT尿路成像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贾晓辉
(舞钢市人民医院CT室 河南平顶山 462500)

【摘要】目的 探讨CT尿路成像(CTU)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行CTU检查的102例患者,由不同资历的3名医生分2次在PACS上调取影像进行诊断,对输尿管对比剂充盈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肾盏憩室患者3例,3名医生第1次诊断均出现漏诊;肾挫伤患者5例,分泌期图像显示尿外渗;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分泌期图像显示尿路走行;肾盂旁囊肿:3名医生诊断皆为肾外肾盂。膀胱病变组充盈评分与肾盂输尿管病变组、肾脏尿路外病变组及无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U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不高,临床需慎重选择。

【关键词】CT尿路成像;分泌期;泌尿系统疾病;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输尿管走行在腹膜后迂回弯曲,加大了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诊断难度。传统泌尿系平片与静脉肾盂造影技术过程复杂、时间长等,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而CT尿路成像(CT urography,CTU)检查因其对比良好,且无影像重叠干扰,已经成为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案[2]。为进一步探讨CTU分泌期图像对泌尿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对102例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行CTU检查的102例患者,其中女性32例,男性70例,年龄18~86岁,平均(58.63±18.34)岁。其中6例具单肾切除术史,总共获得198个CTU结果。

1.2 检查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由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 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患者均于空腹检查前30 min饮用温开水1 000 ml。首先行平面扫描,电流450 mA,电压120 kV,螺距1.37 cm,自肾脏上极扫描到膀胱的下极,然后经前壁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将碘海醇对比剂注射100 ml左右,速度控制在3.5 ml/s。皮质期扫描,25 s延时后再进行,髓质期扫描于延时1 min之后开始,分泌期扫描则于延时30 min后进行,且可以依据肾盂与输尿管扩张程度适当增加延迟时间。将各期图像均拆薄至层厚为0.62 mm。由3名年资不同的专家进行影像诊断,共诊断2次。

1.3 观察指标与诊断标准 对输尿管对比剂充盈情况进行评分。0分:全程均未充盈;1分:充盈小于1/4;2分:大于1/4,但小于1/2;3分:大于1/2但小于3/4;4分:大于3/4[3]。根据诊断结果将病变分为肾脏尿路外病变、膀胱病变、肾盂输尿管病变及无病变4项。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4种病变输尿管充盈评分差异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is检验,两两比较则采用Nemeny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肾盏憩室患者3例,3名医生第1次诊断均出现漏诊;肾挫伤患者5例,分泌期图像显示尿外渗;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患者,分泌期图像显示尿路走行;肾盂旁囊肿:3名医生诊断皆为肾外肾盂。

2.2 CTU分泌期对比剂充盈评分情况 膀胱病变、肾盂输尿管病变、无病变组及肾脏尿路外病变组分泌期尿路充盈对比剂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3、2、4和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病变组充盈评分与肾盂输尿管病变组、肾脏尿路外病变组及无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U分泌期对比剂充盈评分情况[n(%)]

3 讨论

泌尿系统病变大多数可继发引起输尿管、肾脏扩张积水,后期可损害肾功能,其发病原因较多,选择有效检查方法,并于早期明确诊断与积极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同时减少肾功能的损害,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但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诊断较困难,传统泌尿系平片与静脉肾盂造影技术过程复杂、时间长,应用受到限制。相关资料显示,CTU检查对比良好,数据采集时间较短,且无影像重叠干扰,可作为泌尿系统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案。但部分报道亦显示,CTU分泌期成像对泌尿系统病变诊断的帮助有一定限制[5]。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旨在进一步探讨CTU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发现,CTU分泌期影像除能够提高肾盏憩室、肾盂旁囊肿等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外,对大多数的病变诊断并无影响,而且年资不同的医生,其诊断符合率不同。由此说明,分泌期图像对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病变的帮助较小。这与管军等[6]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影响诊断的主要原因可能为CTU分泌期尿路对比剂充盈不良,CTU分泌期扫描前未压迫输尿管,致使输尿管蠕动形成节段性,故尿路对比剂不充盈[7]。即使采用平滑肌松弛剂、利尿剂等对输尿管的充盈程度加以改善,但仍无法达到完全充盈状态,尤其是存在尿路梗阻时,患肾继发灌注不良,造成尿路未排入对比[8]。此外,CTU对比剂的浓度过高,尽管能够获取高质量的后处理图像,但是仍可将尿路内微小的病变掩盖。本研究结果发现,分泌期无病变尿路完全充盈患者共42(60.00%)例,而肾盂输尿管内病变尿路完全充盈患者仅17(32.08%)例,且由于病变将尿路阻塞,导致分泌期尿路的对比剂完全不充盈高达21 (39.62%)例,从而直接影响分泌期病变图像的显示。由于纳入研究的患者皆由临床医生开具检查单,而不同资历的医生对CTU检查的适应证掌握不一致,而且分泌期的延迟时间过长,上述问题均需日后进行改善。

综上所述,CTU分泌期图像在泌尿系统病变诊断中应用效果不佳,不仅失败率高,而且增加扫描剂量,临床需慎重选择。

参考文献

[1] 孙丽敏,刁胜林,王芬.MSCT联合CTU在肾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5):852-853.

[2] 高永炳,龚波,吴惠明,等.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与静脉尿路造影对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9):1544-1545.

[3] 于兹喜.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5-116.

[4] 邹艳君,肖振平,庞钢.CT尿路造影对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1):23-25.

[5] 黄奋尧,张超亮,夏亭亭,等.MSCT血管及尿路联合成像在泌尿系统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5,24(3):459-465.

[6] 管军,金洁,朱文海,等.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20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9):977-979.

[7] 朱玉春,邢伟,王建良,等.低剂量延迟期扫描在泌尿系统疾病MSCTU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2):105-110.

[8] 张毅.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5(9):173-174.

(收稿日期:2015-12-02)

【中图分类号】R 815.6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1.030

猜你喜欢
诊断
糖尿病足病中感染病情的诊治体会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35:13
智能变电站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18:11:12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08:02:49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法医尸检中生前伤检验的研究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41:54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51:16
浅谈猪喘气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当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8:05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