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青兰
介休市博物馆馆藏宋金介休窑瓷器
□段青兰
摘要:宋金介休窑瓷器表现了山西陶瓷文化甚至整个北方地区在陶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特征,代表了山西陶瓷业兴盛时期的最高水平。根据对介休洪山窑与老城南街窑址遗存进行的比对研究和介休博物馆馆藏宋金介休窑瓷器的特点分析可知,介休窑对研究山西古代陶瓷业的起源、发展、兴盛直至走向衰败具有重要意义。对介休窑瓷器的发掘整理,可极大地提高山西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对研究北方地区陶瓷发展可提供重要的资料。
关键词:馆藏介休窑瓷器
历史上的介休,地处太原、河东、西河三郡的交界地区,是沟通三晋南北及汾州以至陕北交通的枢纽,有丰富的水源和森林煤炭资源,农业、手工业相当发达,商业经济也十分繁荣,是山西境内较为富庶的地区。介休陶瓷业的兴起正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素。
介休窑以介休洪山镇洪山村古窑址为中心,位置在东经112°1'59",北纬37°1'50"处,海拔940~960米,东西约250米,南北100米,总面积达25000平方米,是山西乃至北方地区较为有名的一处窑场。其创烧于北宋初年,历经金元明清四代。产品风格粗犷,格调朴拙,自然新颖,乡土气息浓郁,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介休洪山窑早期以烧白瓷为主,以后各种品种相继出现。洪山窑白瓷有粗细之分,细胎白瓷的烧造量较大,从目前资料显示,洪山窑的白瓷烧造在山西地区宋金时期具最高水平。洪山古瓷窑历尽千年沧桑,保存至今,有丰厚的古陶瓷历史文化积淀,它虽在烧造规模、历史影响等方面逊于定窑,但其高度的吸水率、透光度、白度以及独特的器物式样和烧造技法,对周围地区的一些窑场曾产生重要影响。正因为洪山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所占据的特殊地位,近年来,对介休窑产品的研究,日渐成为古陶瓷研究的热点。
介休窑长期以来可谓是“锁在深闺人不识”,直到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文物参考资料》对介休洪山窑做了简单的报道,才逐步引起了陶瓷界和文物界的注意。1977年5月,编写《中国陶瓷史》的专家曾赴介休进行了实地调查。在2004年以前,由于介休老城窑场尚未发现,学术界和社会人士所认识的介休窑,均指洪山窑。洪山古窑址也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对该窑址的认识还仅限于资料调查和比对阶段,而其更为明确的烧造时代和较为详尽的研究数据尚有待于今后更系统有效的发掘与研究。
2004年,介休老城南街在旧城改造工程中发现了古瓷窑遗址,经研究考证确定为金代遗存。此窑址的发现为陶瓷界多年来众多不明窑口瓷器的产地问题找到了归属,对宋金时期北方陶瓷生产、工艺、发展、演变提供了更为翔实的资料。2004年介休老城发现之金代窑址遗物与洪山窑所谓“宋金”之物截然不同。发现之初,在没有完全理解的状态下,曾以洪山为参照,将城内南街所发现的遗物界定为元代。2010年以后,在确认洪山为北宋而非宋金遗存后,城内的金代遗存得到进一步认识。这样,解决了介休周边一带墓葬出土的大量瓷器的产地问题。在系统的研究中得到了对介休窑相对完整的认识。
位于介休城东南10公里处的洪山村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村,这里以几千年汩汩不绝的洪山源泉而闻名天下。洪山泉是介休人的生命之泉,滋润了介休几万亩土地,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作为泉水发源地的洪山及周边村落自古以来就发展起众多与水密切相关的产业,如制香业、造纸业和瓷器业。在介休民间歌谣“数村村”中有:“洪山的柏香和磁器,国内国外也有名”。清嘉庆版《介休县志》卷四“物产”项中记载:“北乡芦苇,西南煤炭,辛武盐场,义棠铁器,洪山磁器,一邑之利溥矣”,“杂产”项中亦有“磁(瓷)器,出石屯、磨沟、洪山等村;香,出洪山”等记录。
瓷器生产曾一度是洪山最重要的产业。洪山的瓷器生产历经千余年而薪火不息,时至今日,洪山瓷器仍然是介休的著名品牌。洪山瓷器之所以能够千年传承不辍,正是因为这里水源充足,煤炭资源也异常丰富,并且盛产烧制陶瓷用的坩泥,这些不仅为制瓷降低了成本,还为大规模生产和技术改进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源神庙碑》载:“诗仙道伯,玩水看山;钓叟樵翁,寻溪绕涧”、“高士云集,兴船频届”。碑文所记述的洪山应该是山清水秀、诗情画意般山光水色,水路交通四通八达,这一条件为瓷器的外运提供了便利。这一点在瓷器装饰题材中也有所体现,如鲤鱼、荷花、水波、孩童荡船等图案可能正是洪山当年地理环境的真实反映。当然,经过千年风雨沧桑、地质变迁,洪山今天的地貌情况与千余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遥想当年洪山瓷窑鼎盛,喊车沟前车水马龙,这里日夜停靠着无数运输材料货物的车辆船舶,前方高声一喊,后面车辆立刻前去装货,那是何等盛况!《源神庙碑》碑阴有“瓷窑税务任韬、前瓷窑税务武忠”的记载,也说明北宋真宗时期洪山窑烧瓷已很兴旺,窑场规模和瓷器产量都很大,这一点从遗址堆积层中包含的大量匣钵遗存也可得到印证。瓷器的大量生产销售为官府提供了可靠的税源,所以官府才会在此设立专门的税官征收瓷器税。清光绪十八年《公同义合碗窑行公议规条碑记》记载,旧日从事该行业的共17家。民国5年新添两家,共19家。即使现在在洪山仍能见到当地农户用粗瓷堆砌的院墙,可见当地造瓷传统之久远。
金代的介休老城窑场,并不能从相对平坦的城内得到原材料和燃料,应当是使用了周围山区的坩土和煤炭。但在市场的行销上却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从介休老城窑场的堆积和大量出土物观察,这里的生产规模较大,产量也较高。主要生产白瓷、黑瓷两大类产品。白瓷以施化妆土类产品为主,装饰手法有印花、黑画花、刻划等,器形多样,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所有日用器形。细白瓷的生产相对薄弱,远不如早期的洪山窑场细致,品类也较少。介休老城窑场的瓷枕生产十分发达且风格独特,都施化妆土,釉水多白中泛黄。胎色黄白,或因烧成气氛的原因,有的泛灰。为避免烧造过程中发生爆裂,瓷枕在烧造时都需有气孔,介休老城窑场瓷枕的气孔几乎都设在左下侧近底处,正如枕面两侧抹釉一样,是鉴别其烧造窑场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介休窑瓷枕以其独特的风格魅力而颇得藏家青睐,正在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山西省介休市博物馆收藏之宋金时期介休窑藏品,时代、地域特色鲜明,均为三级文物,以下择例介绍,以飨读者:
宋白釉腰圆刻花瓷枕(图一):前高7厘米,后高10厘米,长23厘米,1984年9月22日接收介休县文化馆移交旧藏品。腰圆形,器形略扁,前低后高,略出沿,枕面阴勾单线边栏,内部剔刻折技牡丹纹,布局疏朗大方,剔地部分露出化妆土,白中泛灰,和周围的白色相映成趣。枕面两侧有抹釉痕,枕身拉坯成形,有瓦楞纹。黄白胎,釉不及底,釉水稀薄,有细小开片并脱釉现象。气孔在枕后。
图一 宋白釉腰圆刻花瓷枕
图二 宋白釉刻花纹瓷枕
宋白釉刻花纹瓷枕(图二):长26.4厘米,宽24.2厘米,前高7.5厘米,后高11.7厘米,1991年5月27日,介休纺织厂工地墓葬出土,由介纺公安科移交。扁圆形,前低后高,枕面出沿,阴勾边栏,内剔刻一束莲,以莲花、莲叶、慈姑构成画面。莲花饱满,莲叶洒脱,画面清新俊雅,枕面两侧有抹釉痕。黄白胎,釉水木光,气孔在枕后。
图三 宋白釉海棠花形菊花纹枕
图四 金白釉褐彩诗文枕
图五 金白釉剔花花形枕
图六 宋白釉行炉
图七 金白底黑花瓷盒
图八宋白瓷碗
宋白釉海棠花形菊花纹枕(图三):长21.4厘米,宽20.5厘米,1990年4月25日由介休县建设局处征集。海棠花形,前低后高,中间下凹。枕面阴刻双边花形栏线,中心刻划菊花纹,纹饰布局紧密,线条疏朗,胎薄体轻,底施化妆土,枕面两侧有抹釉痕,釉水润泽,有淌釉现象。气孔在枕后中上部。
金白釉褐彩诗文枕(图四):前高10厘米,后高13.5厘米,长26.5厘米,1984年3月7日征集。腰圆形,出沿,前低后高,枕面弧凹,浅双线阴勾边栏,内书“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字体端庄大方,意境深远。枕面两侧抹釉,枕身拉坯成形,有瓦楞纹。黄白胎,釉不及底,釉水细腻、匀净。气孔设在前面左侧近底处。
金白釉剔花花形枕(图五):前高8厘米,后高14.5厘米,长31.5厘米,1983年9月29日介休火车站出土。枕面出宽沿,花边,俯视为朵花式,前低后高,中间下凹。枕面依枕形刻划出双线如意边栏,内剔刻莲花,以莲花、莲叶、慈姑构成画面。黄白胎,釉水较厚,土沁较明显,剔地部分在透明釉下显示出褐色,和未剔部分的白色相映衬,大方深沉。气孔设在前面左侧近底处。
宋白釉行炉(图六):高7.5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4.7厘米,通体施白釉,上部为圆形宽平口沿,中为圆形直腹,下为喇叭形长足,造型修长、雅致。釉水莹润,匀净。1959年8月4日在太原重机厂宋墓中出土,后由山西省文管会下拨至介休县文化馆旧藏。
金白底黑花瓷盒(图七):高4.7厘米,盖径11. 7厘米,底径5.6厘米,盖身分区,上者盒盖平顶微凸,方折肩,直口,方唇。下者盒身,子口内敛,矮圈
足。黄白胎,除足底心外其余通体施化妆土,盖顶绘黑花缠枝花卉纹饰,再罩以透明釉,口沿部不施釉,制作规整。1986年9月征集。
图九宋白瓷小碗
图一○ 宋白瓷小碗
宋白瓷碗(图八):高4.4厘米,口径12.7厘米,底径5厘米,圆唇,敞口,斜腹,饼足内凹,器内三支钉痕。黄白胎,施釉采用蘸釉法,外半釉,足和下腹部露胎,釉面匀净有细小开片。1984年9月22日,接收介休县文化馆移交旧藏品。
宋白瓷小碗(图九):高5.2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3.3厘米,尖唇,敞口,斜腹微弧,圈足,足底有小鸡心点。器内三支钉痕。胎薄质细而坚硬。釉面细润匀净,腹外有聚釉,足底有粘砂现象。1984年9月22日,接收介休县文化馆移交旧藏品。
宋白瓷小碗(图一○):高4.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4.3厘米,圆唇,斜腹,饼足内凹。土黄胎,外半釉,器内有抹釉不规则涩圈。施釉采用蘸釉法,釉色泛黄,有开片。外半釉,足和下腹部露胎。1991年5月27日,介休纺织厂工地墓葬出土,由介纺公安科移交。
介休窑宋金时盛烧,至明清时开始走向衰败,无论从胎釉、器形还是绘画内容、题材、风格以及烧造工艺上都与宋金时期有了较为明显的不同。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介休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