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案例教学效果优化路径探析

2016-03-17 14:00张丽娜吕嘉欣
关键词:课堂参与案例教学

张丽娜++吕嘉欣

【摘要】案例教学是通过课堂引入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判断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优化案例教学效果,需要课前选择代表性案例、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巩固和反馈,多方路径探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 课堂参与 课后反馈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52-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以及高等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现实案例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就案例中的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Case 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

当前案例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追求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在强调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1]但由于案例教学与教师的专业理论掌握程度、案例选取、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所以为了提升案例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案例教学方法,优化案例教学路径。

一、课前设计的准备——案例有代表性

课前设计的准备,是一堂课是否有序开展的前提,决定在固定课时内能否向学生准确高效的传授知识。案例教学,可以帮助任课教师更好的传授理论知识,通过在课堂上引入案例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课堂授课方式由传统的讲授转化为引导学生自我思考、主动学习的师生互动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并最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案例教学课前设计的关键是引用的案例具有代表性,每一案例都应能引人深思,启迪思路,进而深化理解教学内容。[2]

其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案例要有针对性。所选用案例要与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升对问题深度的把握,找出专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优势,让学生从案例教学中感受专业魅力,体验专业知识的作用。第二,强化预测性。具有前瞻性、预测性和开放性的案例对于提升案例满意度尤为关键。这也对我们的教师进行案例库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这种案例是立足于未来的,是需要师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既能解决当前问题,又能察觉问题发生的预兆和条件,而不是马后炮似的“以成败论英雄”式的案例。第三,增强案例的现实性。案例选取也要反映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好是学生切实感受或经历过情境下的案例。案例设计者可以从各种媒体中、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生活场所中搜集。

二、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核心,教师开展“一言堂”的教学模式[3],准备好课堂内容并全程老师讲授,忽略了学生倾听感受和心理想法。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日渐显示出其弊端,并在当前的网络发达时代,课堂被手机所取代的现状下,其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更受质疑。案例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是鼓励学生和师生互动的良好平台。师生的良好沟通交流,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监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特性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课堂调整。[4]案例教学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的组织协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只有双方的共同参与、有机配合,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既定目标。

第一,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并以鼓励为主。案例具有现实性、开放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因为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生活背景,对同一个案例会有不同的见解,从而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甚至不同见解中会有冲突,引发学生辩论。教师应该有包容思维和心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充当主持人角色,进行客观点评,以支持和鼓励学生为主,同时也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从专业知识角度看待问题,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案例教学适合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或者将其与理论教学并重,最终要帮助学生训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第二,鼓励学生收集案例,在课堂分享案例,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进行教学,更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可通过加分、表扬等方式鼓励学生分享案例。学生可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课堂内容,并根据专业知识收集生动有趣的案例,在教学课堂分享。学生能从学生的思想层面和兴趣点选取案例,所选取的案例能让班内同学更加喜欢,更容易理解和分析,也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课后反馈——写成案例分析成报告

案例教学,是方便学生通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能力的重要方法,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且不同学生也有不同的表现,有些学生发言,但也是即兴想法,有些学生持“搭便车”心态,看着有其他学生发言,自己就保持沉默,而教师难以兼顾全班同学。因此,案例教学是否取得相应的效果?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只有在学生课后反馈中才能有最精确的了解。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书面形式写成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批改和反馈,多次互动,能促进学生真正掌握课堂知识。任务布置也可以多样化,可以就课堂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写出自己的课堂心得体会;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找出与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相关、并且自己感兴趣愿意分析探讨的案例;还可以让同学个人完成案例分析,或者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筛选探讨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活跃的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4).

[2]张家军,靳玉乐. 论案例教的本质与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2004(1).

[3]宋芳.优化教学手段 实现教学目标[J].科学大众,2014(11).

[4]王建云.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03).

作者简介:

张丽娜,女,河南洛阳人,广州工商学院教师。

吕嘉欣,女,广东江门人,广东培正学院辅导员。

猜你喜欢
课堂参与案例教学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生活化情景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参与程度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课堂有效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文化对英语课堂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