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璇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上古时期传统建筑的审美标准
王璇(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通过对《说文》[1]相关语汇中的形体结构、声音、释义进行系统解读,探讨当中蕴含的上古建筑审美文化信息。从文字角度对建筑造物艺术中体现的各审美标准进行重新整理、归纳与分析,希望能为中国上古社会的造物设计史研究挖掘出深藏于字缝中的设计审美思想。
说文解字;设计解读;上古建筑;审美标准;观物取象;天人合一;对称之美
黑格尔曾说过:“古代人的研究方式跟近代的研究很不相同,古代人的研究是真正的自然意识的教养和形成。古代的研究者通过对他的生活的每一细节都作详尽的考察,对呈现于其面前的一切事物都作哲学的思考,才给自己创造出了一种渗透于事物之中的普遍性。”中国上古时期的先民们在追寻美的路途上同样伴随着对周遭自然环境的细微观察与原始生产生活实践的感悟体验,在不断梳理自然万物中所隐藏的规律、法则中,孕育出独属于自己的审美意趣与经验标准,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得以不断积淀、成形,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融于一体。《说文》中的文字在与历史并行中亦无意记录了传统建筑对审美的偏好、倾向。
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创造出《易》和八卦;黄帝的史官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比照物象形体制造出文字;古者圣人观察鸟兽栖息方式后,教会人们“陶复陶穴”和“筑木为巢”,房屋建造之形态至此与模拟自然万物之象结下不解之缘。
象,《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
从《说文》释解看,“象”是一种哺乳动物,体型庞大且充满生命力。所谓观物取“象”,从天地万物中提取的即是以富有动势、气韵为原则的样式与结构。事实上,对于生命的崇拜,中国与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在西方传统艺术中,植物类的图案和样式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而在中国的上古时期,先民则在各式造物中多使用动物造型,如裴李岗文化中的猪、羊形象;仰韶文化中的各类动物化图案纹样和器物造型;青铜时代应用于器物造型与纹案装饰的传说瑞兽形象……无不体现着人们对活着的、有生命力的生物的偏爱与注重。
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陶居建筑与干阑建筑的房屋早期形态也是仿形于动物所造之巢穴形态,先民们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万物而将生命之象注入建筑之态,从“形似”的具形模拟发展到“神似”的符号化抽象模范,但不妨碍中国传统造物艺术从“诸身”、“诸物”中获取素材与灵感的本质。当然,对建筑注入的鲜活“生命”动势除了取材于动物的生活方式与居住形态,也引入了自然界中如天地、山川、河流、日月、花木等有灵万物的象形符号。
从建筑的立面构图看,飘出的深远檐口通过下方梁柱的支撑将基座的矩形高台牢牢地笼盖在巨大屋顶的穹窿之下,构成“天覆地载”的宇宙模式。而占据整个建筑立面近乎一半比例的屋顶并未造成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不协调视错觉,正是因为“勾心斗角”、“檐牙高啄”的曲线动势为建筑赋予了蓬勃的“生命”气息。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看,与四阿重屋之“阿”古文形状相同的、代表房屋平面布局的“亚(甲文:‘’)”,在《说文》释解中亦取象活生生的人体形态[2]。而充满动势的中国传统单体建筑在群体组合的院落鸟瞰布局图像中,亦有着不同于立面构图的有机形象。在建筑构件的装饰上,各种传说中神秘的祥瑞都被运用其中。屋脊、瓦当、藻井、天花、斗拱、雀替、门窗、台基、梁柱、墙面、地砖等各个角落皆缀有生动的瑞兽,象征满天神佛汇聚穹窿宇宙,既活跃屋中氛围,增添生气,又寓意吉祥安乐。
人,《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天,《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大,《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三,《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
从《说文》对“人”、“天”、“大”、“三”的释解可以看出,天、人、地三者是彼此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人位居中央起主导作用。荀子在其《王制》篇中也曾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因人“有生有知”,所以在天与地之间创造出全然不同于自然世界的人类社会,通过建造房屋以寄身休养,以土木之功彰显人类文明。人作为“天地之性最贵者”,所建造的房屋亦融汇天地、贯通自然,所以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朴素审美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直是其关注的重点。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房屋对人物质和精神的关照上,亦反映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方面。
2.1家国同构
中国传统建筑素来以群组建筑“家国天下”的同构布局独步世界,当中以“间”为单位穿插、排列、组合而形成的虚实相宜的各式建筑形态,皆直接或间接地呈现出对天地伦理关系秩序的理解与模拟。《考工记》曾记载周代礼制建筑已有“一堂”、“五室”、“四旁”、“两夹”的形式布局。“堂”位于宫殿前部,面阔六间、进深两间,空间开敞便于处理朝堂事务;宫殿后部对应的六间“五室”供居住休息所用,相对封闭;“堂”的左右为“四旁”;“室”的两侧为“两夹”,“旁”和“夹”都是角落的小房。从布局形态和名称都可以看出,整座院落以中间宽阔的“堂”“室”为尊,窄小的“旁”“夹”为卑。如此也在传统建筑审美中融入了尊卑有序、内外有别、主次分明的社会礼制等级象征元素。
2.2内外交融
《说文》中“祖”、“社”、“宗”、“庙”都是“家”之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民供奉天地神明、祈求祷告上苍的祭祀场所。在这里,建筑作为天人沟通的通道而存在,尽管在设计和建造,甚至在空间功能的选择上建筑都是以人为中心运行的,不过此时的建筑从精神层面上是向自然敞开的,在这里人与自然通过庄严神圣的仪式结为一体。从建筑形式看,传统屋顶“亠”之形实际取象于“”深交的人字形坡屋顶,深远的屋檐与屋下廊柱相交,形成一片向自然过渡的柔性中介空间,人们亦可在此自由地穿梭于不同性质的空间之间。
2.3和谐共生
从“巢穴”造屋开始,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发展脉络就以效法自然之景为最高准则。在建造房屋时,先民们会根据周围的实际环境营建不同形式的建筑。“穴”在《说文》释为“土室”,是因为居住地临近崇岩幽谷而凿穴窟;“巢”在《说文》中则有“鸟在木上曰巢”之义,因尧时洪水,居于低洼处潮湿林区的先民由此选择在树上构木为巢;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版筑瓦屋、干阑木屋也均就地取材,建筑群落所形成的天际线随所在地形地势蜿蜒起伏。如道家所提倡的“无为”之道,理应顺应自然天道,“天然去雕饰”之美即在于将被社会伦理异化了的人及其所造之建筑看作自然中的一部分,有机地与聚居地周围的自然环境相生相合,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神话时代,祖先就已开始通过“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自然观察与生产实践逐渐认识和掌握对称之美,并在总结对称的审美规则基础上将其熟练而巧妙地运用于设计之中。虽最初取象于自然,却在人为抽象与提炼后创造出符合审美标准的人工造物。
从《说文·叙》中可以了解,先民对于对称之美的意识源于自身及外物固有体态的对称性感官认识。于是伏羲氏“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八卦图为正八边形,象征现实中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个方位。其中,八卦图式所表现出来的完美的对称性流露出当时人们对美之形式的理解与观感。尤其以庞大的体量投影于建筑形态上更给人以威严震撼之感。表示城市“郭”的古文造型“”取象于上古城池形貌,其所体现的轴线镜像的构形样式亦可看出先时人们对对称之美的执着与偏爱。在建筑院落的整体平面布局形式上,典型的“亚”式规划同样遵循了对称原则,其甲骨文“”等量对称的曲隅与郭之“”在结构上甚至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只是在面积规模上发生了等比缩放。单体建筑的外观立面也继续保持了对称之美学法则的坚持,从早期粗陋的人工洞穴“”,到之后交覆深屋的华屋美宀“”、夯土结构的“”(高)、干阑结构的“”(京),对称性的建筑审美追求始终未变,更不用说建筑内部的组成构件,如“”(门)、“”(窗)、“”(井)等,也都以对称的构形原则为美。
对称之美的关键在于其中心、中轴的确定。“中”在《说文》释为:“内也。从囗;丨,上下通。”指“丨”从“囗”的中间纳入,无偏无倚。小徐本更以“和”释“中”。中国传统文化贵“中”尚“和”,讲究心中有尺,行事有度,不可逾越,这一来自战国时期的中庸思想在从感官本能摸索得来的对称形式美之外,更为其披上了一层华丽的礼制外衣,因与政治导向相一致而备受历代统治者推崇,广泛应用于宫殿、官邸、宗庙等具有官方性质的类型建筑中,其轴心对称的建筑形制更成为威严、公正、权威的代名词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固有观念中,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崇敬之情。
以上对上古传统建筑审美标准的考察越过了对原始实物图像,及其结构的举例比照和分析,而是着重对《说文》中相关语汇的字形结构、语音、释义进行系统解读,从文字角度重新挖掘出深藏于字缝中的设计审美思想,并赋予“观物取象”、“天人合一”、“对称之美”等人们熟知的传统建筑造物艺术的审美标准以新的内涵和理解,贡献给当代造物艺术设计。希望引起对当代中国艺术设计内在精髓传承的重新思考,使其成为更符合中国特质和中国人生理、心理需要的“实用”设计。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1.
[2](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TU-80
A
1007-7359(2016)04-0007-02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4.002
王璇(1984-),女,江苏徐州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历史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