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苹
试析约·狄慈根认识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王秀苹
约·狄慈根是一名与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期的杰出工人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哲学并不是提供现实世界的图景,而是通往现实世界的道路和方法,从实证认知上升到过程认知;同时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作为认识论基础的不是人脑思维而是客观世界,思维的自然力只有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才存在。一反当时“回到康德去”“新康德主义”的错误浪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约瑟夫·狄慈根;认识论;认识本质;认识基础
约瑟夫·狄慈根(1828—1888)是德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杰出的思想家、革命家,自学拉丁文和法语,研究过亚里士多德、康德、费希特等人深奥的著作,浏览了法国唯物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书籍,成功地掌握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理论。在遇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前,独立地得出了许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似的结论。马克思称之为“最有天才的工人之一”。1848年革命失败后,狄慈根曾三次流亡美国,这不但锻炼了意志,而且在国外结识了左尔格、魏德迈、卡姆、康普等一批共产主义战士。与这些共产主义者的结识,让狄慈根第一次直接接触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有关理论,奠定了狄慈根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契机。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狄慈根离美回国,并于次年研读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逐步接触并认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
1869年到1883年期间,狄慈根参加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由于六十年代新康德主义开始泛滥,狄慈根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阐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上。1868年狄慈根给马克思寄去了《论思维能力》手稿,请求马克思给予指导。在手稿和有关信件中,狄慈根以自己的方式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许多重要原理。马克思看过手稿后说:“这一部分手稿中虽有些混乱的概念和过多的重复,但包含着许多卓越的思想,而作为一个工人独立思考的产物来说,甚至是令人惊叹的。”①这本书后来以《人脑活动的本质》为书名于1869年5月在西格堡出版。因为《人脑活动的本质》的发表早于《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两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所以厘清狄慈根的哲学贡献对于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尤其重要。狄慈根把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辩证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9世纪60年代,狄慈根在面对庸俗唯物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哲学逆流时,坚持高度评价辩证法和认识论,明确把认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人脑活动的本质》《论逻辑书简》《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领域中的漫游》到《哲学的成果》,这些著作无不体现着认识论思想,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认识论必须是关于认识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奋斗一生。
1.“认识论”中认识本质的升华:实证认知——过程认知
狄慈根指出:“哲学的重心在于解决人的思维过程;认识论应当成为哲学家的专业。”辩证唯物主义使得认识论成为一元的论点。他认为认识论的主要问题是关于思维工具的性质问题,关于思维本质及其规律的问题。但是他的认识论不仅仅限于纯粹的思维领域,他所讲的认识是研究思维能力、思维的本质及其规律,实质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前提下,分析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寻求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他在《哲学的成果》一书中说:“哲学的专门任务不是提供给世界真切的思维图像,而是提供人类精神在形成世界图像时所需要的方法和道路。”②也就是说哲学的研究对象不应直接表现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应该表现为怎么样认识客观世界,怎样才能获得实证知识的方法,是解决“对认识的认识”的问题。
狄慈根从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来论证哲学是认识论、方法论。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指的是一般知识的爱好者,他可以是天文学家、兽医学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哲学家不再是智者,而是专科学者。接着亚里士多德、培根、康德、黑格尔等重要思想家进行了探究,最终将认识论提升到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中。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之间有着不同的理解。哲学史上把精神作为哲学对象的不乏其人,例如康德就将自己的哲学称为“理性的批判”;黑格尔则把人类精神独立化,杜撰出一个“绝对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说,康德的哲学从反面影响和刺激了狄慈根,康德是第一个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解决哲学研究对象的学者,“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集中论述了人类认识的三种能力,但是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尤其是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则实现了哲学研究方向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过渡。狄慈根针锋相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夸大论者始终不愿意把思维及其产物即思想归入众所周知的物理,归入物质的自然,而认为他是另一种自然的产物,用一个神秘的名字‘形而上’来称呼那种自然。”③所谓“夸大论者”就是唯心主义者,唯心论者片面夸大精神和思维的作用,认为精神和思维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所以他们不能够科学地指出哲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将认识论作为一个过程认知来考察,而不能作为一个终极的真理和现有的答案来考量。
2.“认识论”中认识基础的变革:人脑思维——客观世界
存在于人脑中的思想观念是先天就有的还是从后天的经验里获得的?这个问题是近代哲学的“斯芬克斯”之谜。狄慈根认为思维是人脑机能和某种对象物相结合的产物,思维是大脑的技能。揭示了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事物都是经验。假使精神是一张白纸,那么对于写字来说,这张内在的纸和书写时提供手、笔和墨水的外部世界一样重要;也就是说,一切认识起源于世界联系。”④他认为认识不是依据上帝或对神灵的信仰,也不是靠头脑中的想象延伸出来,而是依据客观世界的联系,依据从客观世界中获得认识。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与人的大脑有本质区别的精神现象,思维只是作为人脑的某种功能而存在,它以人脑为前提和基础但是并非是物质本身。“一种想象要能表现出来,单靠头脑和思维能力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引起思想的客体或对象。”⑤不含任何内容的认识是不存在的,没有足以引起认识的其他事物的思维也是不存在的。他认为,人脑只有通过感官与客观物质发生联系,对这个对象进行反映,经过思维的抽象加工,才能够形成认识的内容。思维对存在的依赖既表现在自然基础方面(人脑),又表现在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方面(现实的内容)。狄慈根认为后一种更为重要,因为思维所拥有的自然的力量只有在它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的时候才能实现,才可以得到提高。
狄慈根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概念和事物的关系就像照片和本人的关系一样”,没有被反映的客观物质就没有人的思想和观念,人的思想和观念不可能从人的大脑中自动繁衍出来。他经常嘲笑那些所谓的哲学家靠“沉思”、靠“折磨”大脑来获取关于客观事物的认知。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的器官不能产生任何形而上的光明,它只不过是一个自然的片段,一个描写其他自然片段的片段,当我们对其他的自然片段进行描写的时候,它本身的艺术性质就显露出来了。”⑥狄慈根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他认为思想是人脑的机能和某种对象结合而生之子,他不仅看到客观物质是思想和观念的来源,同样也看到了思想和意识对观念的反作用,创造性地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和内容。
1.约·狄慈根认识论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切思想都有其奠定者和完善者,正如毛泽东思想一样,它不完全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如此,不仅包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它的奠定也应该包括同时代人的思想结晶。
马克思在看了狄慈根的《论思维能力》的手稿后写信给恩格斯说:“狄慈根的论述,除去费尔巴哈等人的东西,一句话,除了他的那些来源之外,我认为完全是他的独立劳动。”恩格斯也认为狄慈根的“这本著作中有许多地方很机智,而且,尽管文法上有缺点,但是表现了出色的写作才能。总的来说,他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本能,能够在这样缺乏科学修养的情况下得出这么做正确的结论。”狄慈根把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运用于认识领域,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指出:“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一切事物是思维的对象,也是思维的内容。”狄慈根著作中的认识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康德等人的唯心主义做了坚决的斗争,实现了认识本质和认识基础的变革,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转换到对如何认识的问题上,从精神领域的窠臼中转移到对客观现实的研究中。约·狄慈根是一名出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人哲学家,他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列宁曾经号召工人“要想成为有觉悟的人,应该读一读约·狄慈根的著作”。⑦应发扬狄慈根的认识论思想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意义。当我们面对这位哲学家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历史和现实,更要着眼于未来。列宁曾说过:“历史不仅是历史,更是现在,更是未来。”当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必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通过科技革命和政治经济改革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然会向马克思主义提出更多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我们不能忽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所做的贡献,认真汲取狄慈根在探索认识论中的有益思想,努力建设具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力求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提供更加科学的、更加大众化的、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认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
引文注释
①狄慈根致马克思(1867年10月24日)[M]//伏尔科娃.约瑟夫·狄慈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228.
②狄慈根.哲学的成果[M]//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78:8.
③同②332.
④狄慈根.论逻辑书简[M]//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78:161.
⑤狄慈根.人脑活动的本质[M]//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78:25.
⑥狄慈根.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领域的漫游[M]//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78:254.
⑦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61.
[1]狄慈根.人脑活动的本质[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2]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纲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3]余其铨,张宁.狄慈根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江丹林.《狄慈根哲学思想研究》简评[J].社会科学研究,1988(6).
[5]欣婷.评《狄慈根哲学思想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9(3).
[6]李先灵,祝振中.关于约瑟夫·狄慈根思想的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研究,2009(03).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3.042
贵州大学校级课题“遵义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创新运用研究”(课题号:GDHW20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