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元 田俊仪
品行争议下难掩的艺术锋芒
——王铎晚年作品《临王献之鹅还帖》赏析
王子元 田俊仪
在中国书法史上,王铎是绕不开的人物。尤其是他入古而又能出新的艺术风格,以酣畅淋漓、纵横豪迈的气势自成一体,将晚明书法推向了历史的高潮。本文选取了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王铎《临王献之鹅还帖》草书轴,作为王铎晚期作品的典型代表,鉴赏其高超艺术成就的同时,结合王铎个人际遇,体悟作品背后的情感。
王铎;临王献之鹅还帖;草书
艺术是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社会的动荡、朝代的更迭与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往往会成就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王铎作为明末清初之际的书法家,在变幻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将心中苦闷寄托于书法创作,抒写下书法史上灿烂的篇章。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潭渔叟。因他是河南孟津人,又称“王孟津”。其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卒于清顺治九年,一生跨明清两朝,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大家之一。(图1)
王铎幼时家境贫寒,困居乡里,时常处于“不能一日两粥”的窘迫境地。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并未因物质生活的匮乏而有丝毫的减退,身处“绝粮乞米”的境遇仍笔耕不辍,以书画自娱。明天启元年(1621)王铎乡试中举,次年(1622)考中进士,连科及第,考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十一年(1638)累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教习官等职。然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在弘光小朝廷中任东阁大学士。翌年南京城破,福王被执,王铎与礼部尚书钱谦益等同出降清。清顺治三年(1646),王铎被任命为修编《明史》副总裁;六年(1649)正月官授礼部左侍郎,九年(1652)擢礼部尚书,遣祭华岳,同年三月病卒,追赠太保,谥文安。王铎去世时年仅六十一岁,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非常抑郁,清廷的厚遇并不能使他安享荣华,他深知,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在以气节自持的明代遗民眼中他只是被鄙夷的贰臣。王铎入清做了八年的官后就病逝故里,而他生前忧心的事在他死后多年终成现实,乾隆年间,朝廷借敕编《四库全书》之际,查毁了王铎的全部书刊,并将王铎列入《贰臣传》。
图1 王铎《临王献之鹅还帖》草书轴(图片提供:南京市博物馆)
政治际遇的坎坷并不能抹杀王铎书法艺术上的光辉。王铎博学好古,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王铎尤其擅长行草,笔法张弛有度,流转自如,劲健洒脱,淋漓痛快。相较于董其昌的明媚俊逸,王铎雄强激烈的书风是他内心激荡的体现,格调上也许更胜一筹。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王铎)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孟頫)、董(其昌)辈所能及也。”王铎的行草书特别是长条幅草书,以惊人的笔力,奇矫怪伟的体格,浑厚淋漓的笔墨,令观者感受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他的书法线条极富个人特色,既不雷同于历史上各名家,也异于同时代各家,其霸悍雄强、扛山举鼎的笔力无与伦比,鲜有与之比肩者。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王铎《临王献之鹅还帖》草书轴就鲜明地反映了这些艺术特点。
这件草书轴作于丁亥年(1647)五月,绫本,纵186.6厘米,横50.7厘米。释文如下:
鹅还,慰意。今已尝向发,分张诸怀可言。殊尝复忧悬。腹痛见差不?刘家疾患即差。秀已还也。诸女无日事,悬心。何日至?丁亥五月端阳日王铎。
从文字内容判断,这件作品临的是王献之的《鹅还帖》,此帖收录在《淳化阁帖》卷九中,《全晋文》有载。文字略有出入,王献之原帖文字为:“鹅还,慰姊意。今已尝向发,分张诸怀可言,殊尝复忧悬。婢腹痛见差不?刘家疾患即差。秀已还也。诸女无日事,悬习,阮新妇何日至,慰姊耳。”王铎临帖,并非一字不漏地原文照录,有兴之所至随性发挥的随意性,有错字,有缺漏,但整体布局别出心裁,不落窠臼,充满潇洒的灵动感。
明代晚期开始,中国书坛受董其昌书法影响颇深,追求所谓俊骨逸韵,一时间端丽典雅的靡弱书风盛行。王铎则反其道而行之,追求雄强、阳刚的风格,他重视对魏晋境界的追求,以“敏而好古”为标志,不断地从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中汲取养分。他曾提出:“书不宗晋,终入野道。”所以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宋拓淳化阁帖》上。王铎尊古却不泥古,他曾这样写道:“文要一气吹去,欲飞欲舞,提笔不住,何也?有生气故也”;“文中有奇怪,成人不知耳,望之咋指而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书法的美学要求,比羲、献书风中的流美要求更进了一步,有自己独到的一面。在结构布局上,王铎受米芾影响,使之成为创造个人风格的有力支点。其笔力雄健,苍老劲疾,尤长于布局,隐隐有北宋大家之风。在总结历代书家风格特征汲取各家所长之后,王铎独创了具有雄强力感的书风。在雄强书法流派的不断完善和书风多样化方面,王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骨力洞达、流动多姿、变幻无穷的结构和用笔,使书法作品产生出强烈的运动感,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字法造势特征。时人赞其书法独具纵中有敛(形质美)、草中有楷(性情美)、错落有致(节奏美)、今又有古(韵味美)四大特点,在中国书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这件草书《临王献之鹅还帖》作于清顺治四年(1647),时年王铎已经五十六岁,应属他的晚期作品。这时候的笔意已与创作生涯巅峰期的中年大不相同,由熟返生,由巧返拙,中年时期的纵横恣肆有减退之势,这时候的王铎用笔凝练,线条遒劲,笔法刚劲老辣,满纸沧桑,布局章法不拘一格,初看东倒西歪,通篇却浑然天成和谐一体,在对空间的把握和划分上达到神乎其技的境界。有人认为晚年的王铎不如中年时写得好,其实,作为一个命运多舛的书法家,王铎晚年时与中年时追求的境界有着本质区别。晚年的王铎既不能像黄道周、倪元璐那样杀身成仁、为国捐躯;又不能像傅山那样以“衣朱衣,居土穴,思故国”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节操,他无奈而痛苦地感到“补天乏术,出世无门”,“万事无如杯在手,百年几见月当头”,内心的愤懑、悲哀、失意和抑郁全部倾诸笔端,书法成了他晚年生活中唯一的感情寄托。这时候他的作品已渐渐缺失了中年时的血气方刚,更多地体现出魏晋书法中静谧、闲适、自然的一面,这与他晚年时的主观心理表现是一致的。越到晚年,王铎对书法的投入越是专注,所谓“人书俱老”,老年时对书法的体味和领悟与青壮年时是迥然不同的。早年的革命性和破坏性的一面消失了,凝重含蓄,自然朴拙的内在美却毫不做作地显现无遗。
艺术作品有其自己的品定标准,不能与人的政治品德简单画上等号。多年以来,因为王铎“贰臣”的标签,其作品也背负了太多不公正的评判。只有在对王铎个人选择的成因与历史背景充分了解后,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并且更加深刻地认识王铎作品的艺术价值。
(作者单位:南京市博物总馆)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