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学习主动性、信息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以上海理工大学学生为例

2016-12-28 01:12:40张佳李仁德
改革与开放 2016年23期
关键词:动机习惯素养

张佳 李仁德

阅读习惯、学习主动性、信息素养的相关性研究
——以上海理工大学学生为例

张佳 李仁德

通过问卷调查,对上海理工大学328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阅读习惯、学习主动性及信息素养进行分析,建立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具备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其考前学习主动性不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大学生其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与学习主动性不相关。

阅读习惯;学习主动性;信息素养;相关性

一、引言

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了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并将“倡导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写入《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1],从此,图书馆界迅速掀起了阅读推广的研究热潮。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阅读推广”为主题词进行精确检索,结果显示:2005年至今,各类研究成果2836篇,特别是近3年的相关研究有2000余篇。其中,既有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的顶层研究(如学者范并思的《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2]),也有阅读活动的相关实证研究(如,奕辉等人有关阅读习惯、学习主动性的相关研究:阅读习惯是影响高中生成绩的重要因素[3];宋凤宁等人的研究:阅读动机对阅读时间、阅读成绩都有很大影响,且高中生的阅读动机水平要低于初中生[4])。当下,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数字化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5]目前,信息素养与阅读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信息素养”、“阅读”为主题词进行精确检索,仅1篇从阅读教学的角度对信息素养进行研究的文献,而相关实证研究则几乎没有。本文拟基于阅读推广的视角,研究大学生阅读习惯、学习主动性与信息素养之间的相关性。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进行有关阅读操作的行为倾向”。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个体读者在一定时期的阅读行为倾向,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读者大众对文本认识的一种普遍现象。[6]本研究主要是探讨第一种阅读行为倾向的阅读习惯。另外,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习惯已经基本成熟稳定。[7]所以说,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一名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都是在小学、中学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逐渐培养形成并固化于日常学习行为之中的。阅读习惯虽然受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社会风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易受外界因素变化而变化。本研究中将阅读习惯设定为阅读方式、信息获取方式、阅读后习惯以及阅读场所4个可测变量。

2.学习主动性

关于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不少,但目前明确界定其含义的文章不多,总结起来有三种取向:一是从动机看学习主动性;二是从非智力因素看学习主动性;三是从学习动机看学习主动性。[8]本研究主要选取从动机的角度。陈平和朱敏对学习主动性的定义是:“学习主动性是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启动、增强、维持和调节作用的主体动力系统及其功能。”学习主动性属于心理学范畴,很多研究者把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动机联系起来。学习主动性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和,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构成的认知系统。[9]耿雅津等人的研究发现,除了求知学习的目的外,专业考试的动机也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动机之一,而且这种动机具有强迫性。[10]本研究中将学习主动性设定为阅读计划、年读专业书数量、选择参考书途径、到馆频率这4个可测变量。

3.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21世纪,信息素养进入教育计划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和2005年接连召开了以信息素养为主题的世界性大会。会议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并解决面临的问题。[5]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在大学信息素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其中“文检课”是其方式之一,故本研究将学生文检课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信息素养这一显变量的指标。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便利性,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15学年第一学期选修“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涉及9个学院近30个专业。在文检课期末闭卷考试的同时,下发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共418份,回收418份。后期数据整理过程中,剔除规律性答案以及有缺失项无效问卷90份,保留有效问卷32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研究生186人,本科生142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下属的大学生阅读委员会和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设计的“大学生阅读调查问卷(2010版)”[11],故所用到的调查问卷和量表已具备较好的研究效度和研究信度。采用SPSS.20进行数据处理,使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各因素的相互关系。模型经过修正,剔除不显著的相关变量和路径,最后保留阅读习惯和学习主动性这两个潜变量。信息素养这一变量是将学生文检课期末考试成绩作为统计测量指标。

3.数据分析

(1)模型拟合结果。本研究使用最大似然估计进行模型参数估计。通常一个模型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常用的有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以及信息指数等。本研究拟合指数见表1。

表1 拟合指数计算结果

拟合模型卡方值Χ2=19.393,P=.778,卡方值的P值大于0.05的标准,表示模型的因果路径图形与实际数据不一致的可能性较小,假设模型适配度较好。信息指数AIC、CAIC的值均比饱和模型以及独立模型小。各项拟合指标比较理想,可以进一步对模型进行分析。

(2)结果分析。通过AMOS统计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经过模型修正,最终得出阅读习惯、学习主动性与信息素养之间的模型结构(图1)。

图1 阅读习惯、学习主动性与信息素养模型结构

参数估计结果见表2。模型评价首先要考察模型结果中估计出的参数是否具有统计意义,要对路径系数或载荷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原假设为系数等于零。AMOS统计软件直接给出了统计检验相伴概率P(表2中第五列)。根据P值对路径系数和载荷系数的统计显著性结果作出判定。据表2,除了信息素养到学习主动性的路径外,其余测量方程中的所有路径的P值均小于0.05。可以认为,这些路径系数在95%的置信度下与零存在显著性差异,没有理由认为其会为零,结果拒绝原假设。[13]

表2 阅读习惯、学习主动性与信息素养模型路径系数估计结果

四、结论和讨论

1.存在统计意义的结构方程路径分析

(1)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学习主动性存在负向相关性。具备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其学习动机性不强。这一研究结果与我们日常理解的阅读习惯与学习主动性的关系似乎相驳。但是如果从先前研究学习主动性的学者的研究角度来看,从动机的角度分析学习主动性,那么可以理解为,阅读习惯良好的学生在考试前学习的主动性并不会因考试而改变。阅读习惯是个体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相反,平时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存在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其学习的动机性很强。这和本研究的结论相一致。这也说明,大学生经过小学、中学十几年的学习培养逐渐形成的阅读习惯是稳定的,是外化于行、内固于心的行为方式,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改变。

(2)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与阅读习惯正向相关。这就是说,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信息素养是一种终身学习或自主学习的态度、方法和能力。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合理合法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技术工具,他们能准确地获取、应用、整合和创造信息,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这些学生在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能够准确地获取、评价所需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信息素养能力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不高的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不高,缺乏如何获取有用信息并进行使用和交流的能力,阅读习惯不好的学生,他们对信息、对文字的捕获、驾驭能力也不强。所以,很多教育家呼吁,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培养阅读的好习惯,通过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与目前全社会倡导阅读推广是一脉相承的。

(3)信息素养与学习主动性不相关。从构建的模型来看,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与学习的主动性不相关。信息素养本身是一种学习能力,而且是现代社会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它与阅读习惯相关,但是与学习主动性不相关。这就说明,信息素养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而是在日积月累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方法和能力,与学习主动性这一阶段性动机需求的相关性不大。所以说,影响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不是学习的主动性,不是考前的临门一脚,而在于长期学习过程中积累形成的阅读习惯。

这些研究发现将有助于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阅读习惯、学习主动性与信息素养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图书馆员等相关人士在开展校园阅读推广活动以及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学和学科服务。

2.研究不足及后续展望

本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所选取的被测对象仅为选修文检课的学生,且上海理工大学主要是理工科学生,对文科或者社会科学研究方向的学生没有涉及。信息素养的构成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三大要素组成,本研究中信息素养这一显变量的测量是直接采用文检课期末考试成绩。虽然文检课成绩从某种意义上说,能代表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低,但是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而且一次考试的成绩就代表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也有失偏颇。

本研究立足于理工科院校的文检课学生,后续研究可加大样本抽样数量,增加上海其他综合性院校的调查分析,拓展样本属性的研究维度,获得更多的研究结果。同时,可以加入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多维度、分层的进一步分析。

[1]彭年冬,贺卫国.我国阅读推广研究述评[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3):93-97.

[2]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05):4-13.

[3]栾辉,佘贤君.高中生阅读习惯调查[J].江西教育科研,1998(04):29-31.

[4]宋凤宁,宋歌,佘贤君,等.中学生阅读动机与阅读时间——阅读成绩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84-87.

[5]钟志贤.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J].中国远程教育,2013(08):21-29,95.

[6]王余光,徐雁.中国读书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郑和钧.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8]薛萍萍.我国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文献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2):36-39.

[9]刘丽娟,刘立波.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8):18-20.

[10]耿雅津.大学生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13(09):137-140.

[11]岳修志.当代大学生阅读问卷调查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9(4):81-85.

[12]易丹辉.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3]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3.032

猜你喜欢
动机习惯素养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上课好习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