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晨宏 吉铠东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中国航天文化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4)
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与途径
廖晨宏*吉铠东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中国航天文化研究中心,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弘扬航天精神,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实现“航天梦”、“中国梦”的需要。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方法上,可以采取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教育引导以及学生事务管理等。
关键词航天精神;价值观;作用;途径
1对航天精神的理解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此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航天人满怀爱国之情,在党和人民的支持下,用青春用汗水构筑千年飞天的伟大航天梦。中国航天事业在六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一切从无到有、从有到精,逐渐孕育成了伟大的航天“三大”精神(以下简称“航天精神”),即“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传统精神”是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倡导,后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是指“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由江泽民同志于1999年,在表彰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提出。“载人航天精神”是指:“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2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进行航天事业中所凝结而成的崇高行为和优秀品质,这些伟大的事业和精神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生动、形象的范例。航天精神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从1955年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义无反顾回到祖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中国航天事业与民族的命运、国家的根本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航天精神首先体现的就是国家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之时,正是世界政局风云变幻之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采取经济封锁,乃至武力威胁的手段,欲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于摇篮之中。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数百个合同书、科研项目,撤走在华的全部专家,并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此时的航天事业不仅仅是一项科技项目,更是一项肩负着民族振兴,加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的艰巨任务。一位从国外回来的专家坚定地说:“我回来不是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1]航天人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之下,将航天事业称为“新的战场”,将满腔的爱国激情化作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曾在“两弹一星”表彰大会上说到:“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写就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2]正是这些千千万万怀着强国之梦的中国航天人,克服了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从导弹发射成功、人造卫星上天,到载人飞船升空,再到探月工程玉兔号登陆月球……一次又一次辉煌的成就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实现“航天梦”与“中国梦”的信心。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爱国主义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我们要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特别是航天类院校,更要善于运用航天精神来培养大学生如航天人那般时刻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行为准则,并积极地去实践。
2.2有助于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不怕苦不怕累,昂扬斗志的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的航天之路,就是航天人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逆境中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取得令外国人心服口服的成就。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是异常艰难的。当年十万大军奔赴漫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在茫茫的戈壁上凭借顽强的毅力求生存求发展,白天挖土井喝咸水,晚上顶狂风耐严寒。在当时缺乏重型机械的情况下,硬是使用原始的工具经过两年零六个月的奋斗,建设起了发射场、铁路、机场。这令参加援建的外国专家极为震撼,根据他们的估算,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原始的工具,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1960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专家的突然撤走使中国的航天工程陷入了困境。当时苏联专家认为中国的国产燃料不安全,会爆炸,更不可能造出航天器。但仅仅过了17天,中国航天人便使用国产的燃料,成功的发射了一枚苏制P-2导弹。接着,又成功发射了第一枚中国火箭“东风”一号。1988年,中国开始研制“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当时时间极为紧迫,只有20个月。对此,美国休斯公司技术顾问史密斯轻蔑地说:“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又吃了鸦片?”然而,中国航天人加班加点,18个月干完成了常规情况下要6年才能做完的活[3],中国航天又一次粉碎了外国人眼中的“不可能”。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锤炼了航天人的意志。顽强的中国航天人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步一步登上科技的高峰,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当下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学习航天精神可以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培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抵御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2.3有助于培养开拓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国家与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国航天事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关键。1960年,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后,聂荣臻曾说:“中国人民是聪明的,并不比别的民族笨,要依靠我国自己的专家和工人搞出自己的导弹。”历史赋予中国航天事业走的必然是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1964年,一枚火箭在准备发射时出现了故障无法启动,当时一位年轻人向总设计师提出一个建议:泄出部分推进剂。总设计师认为此举极为幼稚,动力减少了,火箭怎么可能飞得高,因此拒绝了他的建议。但这位年轻人经过深思熟虑,坚持己见,并抓住机会直接向钱学森建议:“箭体的重量直接影响到射程,泄出一些推进剂,不就等于减轻了箭体的自重么?如果只留下最合适数量的推进剂,而不是尽可能多的推进剂,这样不是反而可以让火箭飞得更高吗?”[4]钱学森认为这个方法值得试验。不久,火箭腾空而起。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的王永志。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虽然中国火箭发射技术日益成熟,航天工业在世界颇为瞩目,但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依然要从头开始。2003年,神舟五号——这艘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载着杨利伟飞天翱翔,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纵观中国的航天事业,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与自主创新有着密切关系,其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当今大学生富有朝气,是思维活跃的群体,通过学习航天精神中的创新精神,可以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从而实现个人理想。
3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习近平同志于2014年5月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提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5]。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活跃,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而航天精神本身的传承和发展特征符合时下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航天事业的创新实践恰能真切提供现实的价值观教育素材。
做为航天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探索航天资源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途径。
3.1发挥高校文化建设作用,打造精品航天校园文化
航天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的特色建设,打造航天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以航天精神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将航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是价值观隐性教育的途径之一。首先,从校园环境着手,突出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建筑命名、广场命名、校道命名、教室命名等方面,突显航天主题。在校园显著位置,打造航天主题景观,安置航天题材雕塑、设计航天题材的路牌、路灯等,通过细节将航天精神融入校园硬环境中感染学生。其次,从建设校园文化着手,创造符合航天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宣扬航天精神为主题,创设一批具有教育意义,感染力、参与度高的校园品牌活动。比如开展航天主题绘画、书法和歌咏比赛,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投选作品或选手,扩大活动的知名度和学生的参与度。又如,依托航天系列纪念日的历史记忆,通过校园网页、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介绍并推广航天事业、航天人等励志内容,邀请航天亲历人讲学等。再如,借助航天类高校的特有专业或实验室,建立校内校外教育基地,或建设航天主题博物馆,定期面向学生、企业等举办观摩体验“开放日”,通过“开放日”的平台既能有效宣传航天高校的办学特色、专业优势,同时让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在亲历技术和展品过程中受到航天文化的熏陶。
3.2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教育,提升精神内化动力
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尚未成熟,大学是其跨入社会的最后一道教育门槛,也是其接受价值观教育最关键的环境,思政课堂教育是学生接受航天精神教育较为直接的平台。课堂上,学生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的养成得益于教师教学的启发,教师恰当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因而航天精神融入学生的重要基础是航天类院校教师队伍的精神引导和教学方式,而关键在于传统课堂和实践课堂的有效结合。在传统课堂方面,依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增设航天教育专题课程或通识课程,通过讲述、展播等教学方式,介绍航天历史、航天人物和航天精神等内容,健全航天类院校特色思政课堂课程体系。在实践课堂方面,结合工科类高校学生操作能力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收集航天历史、航天知识、航天故事等相关资料,形成小组学习成果,将讨论学习的记录、照片制作成课件或短片,在班级展开交流。学习成果的相互展示,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交流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从而达到由分享、学习到提升的教育效能。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航天翱翔,我的未来”主题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鼓励学生拍摄“青春航天梦”题材的微电影或制作航天文化题材的手抄报,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调查本地航空产业发展、航天航空资源的利用与整合、航空从业人员生存状况等内容。让学生在活动式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引导学生用航天精神激励自我发展,在活动中提升内化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学生用行动来感受并内化航天精神的开拓创新及实事求是,正是航天精神作用于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意义所在。
3.3依托学生事务管理,扩大航天精神辐射力
服务社会与学生实践活动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依托学生自我组织的社会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效能,又能将航天精神融入社会活动成为航天类院校学生的形象“名片”。例如,依托学生社团联合会,举办拼装航天模型竞赛、设计航天主题文化产品,打造一条“航天爱心义卖街”进校园、进社区,定期义卖学生制作或设计的相关航天题材的物品,将义卖善款捐助给贫困地区的学童。此类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组织和动手能力,又能自然将航天精神通过活动的方式推广,进而扩大航天精神的社会影响力,借力航天精神用行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形成航天精神长效教育机制,离不开学生党员团员。依托学生党团组织,开展学习航天精神的主题生活会,青年志愿者活动,亲自访问、帮助平凡而不普通的“老航天”人。通过接触,学生能感受到航天精神背后那种兢兢业业、不畏艰难的团队协作精神。学生自我组织并参与活动推广航天精神,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认同,从而扩大航天精神的辐射力,激励更多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4结束语
航天精神内涵丰富,蕴含正确的价值观,是中国航天事业在一穷二白的特殊时代下凝练出来的宝贵财富。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将祖国需要与个人理想结合,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而不懈的努力。将航天精神做为高校思想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符合航天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当代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教学课堂和自我实践管理中接受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教育,将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品格和创新实干的能力,恰能更好地适应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谈凤奎.中国航天文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59.
[2]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9-19(1).
[3]刘建国,郭大方.梦圆飞天的精神轨迹:解读载人航天精神[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60.
[4]梁小虹.航天精神:企业员工向中国航天人学习的行为准则[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43.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2-0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405/167911.html.
(责任编辑骆桂峰)
* 作者简介:廖晨宏,女,广西桂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4859(2016)01-0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