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构建探析
刘丹
高校可以通过以专业展示为牵引,强化就业教育的效果;以社团活动为平台,活跃就业教育的气氛;以职业文化为背景,营造就业教育的氛围;以媒体技术为方式,拓展就业教育的渠道,构建完善的就业教育隐性课程体系,并注意在实施中充分发挥其特点和功能。
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构建
200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高校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随后,教育部在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中,都强调高校要“开展生动有效就业教育”。各个高校在就业教育中,大多注重显性课程的开发与构建,而按照课程表现形式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不在课程规划中反应,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1]。相对于显性课程有计划、有组织的特点,隐性课程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具有持久性。高校就业教育中隐性课程不应缺位,依托隐性课程相关理论,结合就业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索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构建,既能够丰富高校就业教育的形式,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教育部在相关就业教育文件中要求,本科类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达到36节,专科类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达到32节,这些都是对就业教育显性课程的一种制度性规定。高校就业教育显性课程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教学,以封闭式的课堂和理论化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就业感知与就业能力。而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构建是开放式的,高校可以通过以专业展示为牵引,强化就业教育的效果;以社团活动为平台,活跃就业教育的气氛;以职业文化为背景,营造就业教育的氛围;以媒体技术为方式,拓展就业教育的渠道,进而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就业教育隐性课程体系。
1.以专业展示为牵引,强化就业教育的效果
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有益补充。高校显性就业教育课程多针对的是一般性的就业教育问题指导,而高校的层次不同,高校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因素在高校就业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就业教育的一般化。以专业展示为牵引的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设计,就是将不同专业学生面临的不同就业特点,通过专业展示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的就业教育。这类展示的方式,既可以是通过集中海报方式展示出来,也可以设计不同的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手册,在就业教育的早期阶段,可以介绍专业简介、专业课程、就业方向、优秀校友等内容,让学生对专业就业前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中期阶段,主要介绍专业能力构成、专业素质要求等内容,让学生明确专业的学习任务,为就业做好准备;在后期阶段,以介绍专业对应行业的就业分析为主,指导学生灵活选择就业。
2.以社团活动为平台,活跃就业教育的气氛
显性课程的主要开展场所是教室,主导教育力量是教师,而隐性课程的活动场所可以多样化,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单纯的课堂就业教育,一般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由于存在大班教学、内容空洞等特点,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某种反感。高校就业教育中,可以充分调动社团的力量,以就业指导类社团作为隐性课程主要力量,兼顾其他学生社团在就业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就业社团开展各种与就业相关的活动,比如社团组织的就业典型汇报会、模拟招聘会、学生应聘简历设计大赛、求职情景小品等活动,强调发挥学生在就业社团活动的自主性。这类活动既活跃了就业教育的形式,同时,也调动学生在就业教育中积极性、参与性,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就业教育的目的。
3.以职业环境为背景,营造就业教育的氛围
高校显性的课堂就业教育,容易造成学生与就业环境之间的隔离。没有就业环境的就业教育,会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得不到充分的教育认知。高校营造就业教育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在校园文化中营造相关的建筑设施,通过与学生就业相关的雕塑、宣传栏等设施的建设,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就业的气氛;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利用好校园招聘会等活动,为就业教育提供更为充分的职业环境。不少高校虽然有校园招聘会,但是,在校园招聘会的次数以及接纳人员方面都存在不足。高校至少应该每学期举办一次招聘会,从而让在校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零距离感受就业气氛;同时,高校应该向所有低年级学生开放招聘会,让他们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就业岗位的要求,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
4.以媒体技术为方式,拓展就业教育的渠道
显性就业教育课程只有课堂这一唯一的教育渠道,高校应该结合媒体信息化建设,以媒体技术为方式,积极拓展就业教育的渠道。校报可以通过开设专栏的形式,介绍就业形势;校园广播电台可以访谈节目的方式,邀请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介绍就业技巧;校园电视台可以制作专题节目,将校内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历程,以视频的形式反映出来;校园网站可以将其他媒体的内容集中起来,丰富就业教育资源。而在新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高校还应该开通专门的就业教育微博、微信,权威发布相关的信息,并及时接受学生的就业反馈与咨询。以媒体技术为方式的隐性就业教育渠道拓展,能够较好地解决显性就业教育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问题。
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其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就业教育的作用,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而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构建,注定了其具有暗示性、互动性、渗透性等特点。
1.暗示性:学生自我感知就业目标
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2]。高校就业教育显性课程会明确地告诉学生就业的概念、就业的技巧、就业形势,甚至就业对于家庭和个人的作用与影响等内容。不是说这些内容不重要,只是在一个学生个性化较为强烈的时代,大学生的就业个性化选择也较为明显。就业教育显性课程是一个主体向客体的单行灌输过程,留给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思辨、自我感悟就业的价值与作用的空间较小。而就业教育隐性课程则相反,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看似无意的活动,引导学生实现就业目标。
2.互动性:学生逐步明确就业差距
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各项活动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方式与渠道,增强学生与教师、学校甚至外界之间的就业问题的互动交流。在隐性教育的初级阶段,带有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手册,能够让学生获得今后就业的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就业意识;而在隐性教育的中期阶段,参与校园各种就业教育活动,特别是参加校园招聘会,聆听就业典型校友的汇报会,将使得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学与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尽量通过专业学习弥补这种差距;在隐性教育的后期阶段,学生会将通过招聘简历大赛等活动,明确自身在就业过程的技巧与素质等缺陷,从而从教师要求做好招聘简历,转变为自我强化简历设计能力,以此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并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人就业简历。
3.渗透性:学生学会感悟就业价值
渗透性是指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能够将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思想教育与就业教育、校园文化与就业教育等结合起来。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渗透,不仅让学生明确了专业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学业成绩,而是就业能力,各类职业所强调的主要是职业工作能力,学业成绩并不能够与就业能力等同。思想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渗透,就是让学生在各种校园就业活动中,能够感受到就业对于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价值,特别是通过校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对于个人职业梦想和家庭经济稳定的重要价值。校园文化与就业教育的渗透,就是通过具有专业特色的行业、职业文化引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坚定专业学习的目标,并尽量在就业过程中能够依托专业实现对口就业。
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虽然是显性课程的一种补充,但是其在就业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就业教育显性课程所不能取代的。从不同高校之间的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实施效果来看,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就业认知、释放学生就业压力、陶冶学生职业道德、规范学生就业行为等方面。
1.提升学生就业认知
当前高校就业到底有多难?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什么?对于这一类问题,高校就业教育显性课程大多采用相关的数据与理论,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由于学生在校期间还未完全实现个人社会化,其对社会就业形势的感知,如果借助于教师和学校,大多不能够产生深刻的感悟。而就业教育隐性课程可以借助校园招聘会、校友汇报会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近距离地亲身感受到就业的压力与需求,明确就业的目标与方向,并进而将这种感受转化为今后专业学习的动力,分学年分学期制定学习目标,持续地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素养,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释放学生就业压力
从各个高校来看,学生就业压力形成具有入学初期无压力、学习中段有压力、毕业之际压力大等特点。不少学生往往是到了毕业之际才感受到学习期间没有认真学好专业做好准备,而高校就业教育显性课程虽然有职业生涯指导规划等内容,但并没有如何让学生合理释放就业压力的内容。就业教育隐性课程而言,能够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就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并能够通过持续不断的活动设计、氛围渲染等方式,让学生保持一种既紧张又不过度的就业压力感,从而可以将学生在毕业之际承受的巨大就业压力,以自我规划的方式,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学年与学期。
3.陶冶学生职业道德
学生在高校就业教育显性课程中,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对于职业道德的感知,但是课堂的职业道德传授往往是理论化的,与实际职业环境中的道德认识具有一定的距离与差异。优秀校友就业经历交流会、校园招聘中面试的职业道德选题等等,作为一种高校就业教育隐性课程的内容,能够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工作环境中,提供较为直接的职业道德选择参考。另外,校园媒体在就业教育中,也可以通过遴选与学校对应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话题,作为传播的内容与素材;学校社团也可以选择一些职业道德话题进行征文活动,这些都能够陶冶学生职业道德。
4.规范学生就业行为
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短期培训就成名校毕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季,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已成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比拼造假现象[3]。如何规范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行为,也是高校就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显性课程只可能从理论上分析就业造假的危害,而隐性课程可以结合本校相关毕业生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还有在应聘时是否应该过度地装饰打扮这一类问题,如果学生通过校园招聘会等隐性课程活动,能够直接从招聘方获得较为明确的答案。如果说就业教育显性课程可能只会教育学生如何规范就业行为,而隐性课程则会以多种方式为学生就业行为树立一个典范,或者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1]丛静.民族高校隐性课程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37.
[2]丁文胜.浅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J].安徽教育,2002(24):22.
[3]李昊阳.勿让注水简历扣歪“第一颗扣子”[N].新华每日电讯,2016-01-08.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8.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