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师”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2016-03-17 09:31马莉莎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护理学宿舍基础

马莉莎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小教师”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马莉莎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本文通过“小教师”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应用实践,总结经验,在对角色转变、“小教师”选拔、激励措施及教学反馈等几个方面的思考,对于“小教师”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提升“小教师”的应用效果。

护理学基础 “小教师”教学 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对涉及健康的医疗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各中职卫生院校要改变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强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护理学基础作为中职卫生院校护理专业的基础学科,要起到先锋示范作用。“小教师”就是非常适合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模式。

“小教师”是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发掘一批操作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作为“小教师”,分别带领本组学生学习。通过“小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自学练习、思考,改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更好地将“小教师”应用于教学上,笔者通过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1 角色转变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小教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对“小教师”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在“小教师”制度下,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及学生都应及时转变意识,适应新角色。

1.1 教师要调整思维

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为一位指导者、观察者,将教学的主导地位让给“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点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更重要的在于观察“小教师”与学生:观察“小教师”的指导是否正确,有没缺漏;观察学生是否能认真听讲,对知识点能否接受及掌握程度。如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可做及时调整。

1.2 帮助学生调整思维

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的角色。“小教师”是课程的教学核心。他们要从原有的听讲模式转变为授课模式,只有观念和思维的转变,才能更好地发挥“小教师”的主观能力性,以更好地指导其他学生的学习。这个转变非常重要,也是教师对“小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教师要给“小教师”做好指导工作,让其由“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必须使“小教师”认识到自己的“角色转变”,真正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带领本组学生学习。在对“小教师”进行培训时,要求学生逐个以“教师”的身份向教师及其他“小教师”授课,以培养其转变思维及胆量。

2 “小教师”的选拔

在“小教师”的选拔上,多数的选拔标准为:成绩优秀,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组织沟通能力强,有团队意识,有奉献精神等[1]。拥有这些品质的学生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比较适合担当“小教师”。除了这些因素,在“小教师”的选拔上,笔者认为以宿舍为单位的选拔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目前,中职生均是住宿生,学生的日常生活基本以宿舍为单位。以宿舍为单位选取的“小教师”,与宿舍成员生活空间的距离更近,除在课堂上起在示范作用,更可在课后的宿舍生活时间里与本宿舍学生探讨,形成课上与课后的良性互动,更有助于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其次,由于宿舍成员彼此熟悉和了解,从他们当中选出“小教师”,可使学生在课堂及公共场合中更加放松,自然地融入“小教师”,受“小教师”的指导,也更大胆地尝试,不怕出错[2]。因而同宿舍的“小教师”更有利于各成员较快的进入角色,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在反复护理操作的练习和交流中得到能力上的提升。

3 激励措施

“小教师”是整个机制的核心。如何调动“小教师”的积极性,使其自愿且认真地为学生服务,有赖于有效的激励制度以及价值提升渠道。这就需要制订一套切实可行又符合学生自身利益的激励制度。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3]:①根据“小教师”的表现,适当增加平时分和操作分。②给每位“小教师”颁发聘任证书,增强其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③在评三好学生或其他评选中,对“小教师”进行适当地加分。④实习时,对优秀的“小教师”推荐实习医院。⑤表现优秀的“小教师”可优先作为校、市、省等护理技能竞赛的推荐人选。

4 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小教师”教学应用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更多“小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信息,以改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一个良性的信息循环,不断提高“小教师”的应用效果。笔者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反馈。

4.1 课后反馈

一是向学生了解“小教师”的指导情况:知识的重、难点是否讲解清楚,操作过程是否讲解明白,练习是否到位。二是向“小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清楚:知识点是否掌握,操作是否正确顺畅。根据本次反馈的信息,对下次课程的安排进行适当地调整。课后反馈一般以书面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填写进行反馈。

4.2 期中反馈

期中的教学反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了解了学生前半学期的学习情况后,如果情况理想,则下学期的课程可按原计划进行;如果情况未达到期望,则要进行纠正,找出原因,调整下半学期的教学策略。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形成总结报告。

4.3 期末反馈

在期末,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期末反馈对今后的课程改进起到重要作用。可组织“小教师”进行一次座谈会,畅谈一个学期的“小教师”经验,总结收获与不足,做好分析和记录工作。

“小教师”模式,结合本文的经验和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这类实操性特别强的课程,可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目前,教学改进在进一步扩大,“小教师”模式也将慢慢体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1]崔红霞.发挥“小教师”在实训辅导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110.

[2]陆灵华.关于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思考——以宿舍单元为单位的学习合作的尝试和构想[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2):229-231.

[3]章鸿.职业教育中“小教师”的培养与使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64-67.

因此,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和实验实训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利用了多媒体工具。在此模式下,学生及时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护理学宿舍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热得快炸了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学校到底是谁的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