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苗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校企合作是当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应立足于对人才岗位能力的培养,利用校企协同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制度建设、平台搭建、真实任务、分享提升、评估总结等途径,促进应用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校企在材料科学领域的融合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习共同体 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教育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国内外高校已经对校企合作模式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等。而我国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模式、学工交替模式,主要涉及制药、旅游、车辆、食品、物流等相关专业。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及研究较少,且主要针对高职高专类专业,涉及本科相关专业不多。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及产业调整趋势以及当前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开展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升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虽然目前校企合作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但是就其目标而言,大多都围绕校企共建学习共同体而开展。学习共同体属于共同体的一类,但侧重于表达成员间具有追求学习知识及技术的共同目标,维系学习共同体包含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纽带及感情归属。共同体内部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导下达到相互接纳良性互动,分享彼此的知识和技术,从而达到多赢的效果。
2.1 协同合作
学习共同体并非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的学习的集体,而是应具有共同目标的有机团结集体。因此,校企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要始终围绕社会需求和行业岗位能力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协同校企多方力量,制订合作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成效评估方案。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其所涉及的领域涵盖石油化工、工程建材、精细化学品、日用材料等各个方面。校企合作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及企业发展战略,针对性地输送培养相同方向和兴趣的教师和学生与企业进行协同合作。避免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出现,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其次要兼顾学校办学层次及及企业行业需求层次,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避免搞大而全,造成资源浪费和人才产出错位。在教学实训实习环节,校企要做到灵活协作,校园中可模拟生产情景,也可以在企业中构建课堂情景,以便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统筹合一,协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让教师充分得到实践,使得自身理论和地方需求得以统一。
2.2 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生命历程和人格。如何因材施教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开发其天赋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和重点应对的问题。在校企合作的语境下,如何回应岗位能力需求做到因材施教,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两方面的原则:一是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基础差异。即便是共同体成员之间,异质性也大于同质性。校企合作过程中注意不要搞填平补齐。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我们在课堂教育、实践实训过程中要兼顾学生的基础,以使其达到更优的发展。二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天赋。校企合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人格及天赋,分配合适的岗位,例如技术岗、行政岗、销售岗等,制订适用于不同能力结构的学生的实践实训计划,培养学生鲜明的能力特质。对于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亦不必仅依靠本学科内教师,可依据企业岗位的多样性,实现高校教师的跨学科合作,多层次互动。
2.3 自由互动
学习共同体应该是一个高度协作、鼓励组员间良性互动共同促进的有机团体。在此团体中,来自于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学生都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与学同等重要,因此为了有效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和提升,学习共同体鼓励成员间自由互动。互动不应局限于第一课堂教育,而应该贯穿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乃至岗位实践实训的第三课堂,从而营造一个处处是课堂、时时可交流的环境。高分子材料学科的进展日新月异,学校教材并不一定能适时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材料学隶属化学学科,其本身生产和制备过程也具有不确定性,原始的理论不一定能解释未知的结果。在学习共同体中,人人都可以是教师,人人都可以是学生。因此自由互动不论是对于师生、行业工作者还是在校生都具有现实意义。自由互动可以促进教与学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师生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和服务行业的发展。
3.1 制度建设
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团体,团体目标和运作模式存在差异。如何整合双方力量达成共同目标是构建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制度建设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作为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直接决定了共同体构建的可行性及所能达到的高度。在构建制度时,学校和企业应把握住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共同目标,其次兼顾平衡企业利益。学校可考虑将企业实践环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设立专门的实践学分并对其比重进行侧重。其成绩可由企业进行考核评判。还可考虑将教师在企业的经历或能动性纳入到教师业绩成果考核范围内,促进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对待学生和教师的日常考核管理方面,可参考企业的相关管理条例,最终实现有效的衔接和整合,达到双赢。
3.2 构建平台
校企各自有着丰富的资源。学校师资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在理论水平上占有优势;企业则以务实为主,拥有真实的工作环境,社会需求触角敏感。因此,构建学习平台是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校企双方实现知识共享,实现共同融合和进步,同时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校企协同构建学习平台的具体途径:第一,双方实行师资交换。学校的教师定期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观摩学习实践,打造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聘请一批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到学校讲课或担任实践实操教师,提升学校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二,实现硬件共享。学校通常具有大型且全面的检测设备和侧重教学型的实验室,可考虑对合作企业进行部分开放。企业人员既可将这些硬件作为其在高校内的依托,也可对高校相关硬件平台的未来建设提出顺应行业发展的意见和指导。第三,打造网络学习平台。目前,各种网络课堂已发展成熟。参与到共同体中的高校教师可以把一些理论和实践课程做成微课、慕课、移动课堂,方便学生进行碎片化、移动化学习,同时也能帮助企业梳理完善自身理论内涵,对企业及行业人才的孵化具有引导意义。
3.3 真实任务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要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趋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也要紧紧围绕岗位需求。因此,在校企合作实践中,我们要模拟真实情景,通过真实任务来训练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正如杜威所表述那样,学习是基于真实生活世界中的体验。结合高分子材料专业的特点,企业可考虑将部分亟待突破的任务或难点置入学习共同体中,例如对产品的技术性改进、新产品的开发、营销方案的策划等。通过共同体集体的力量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理论优势提出解决方案,企业人员则可发挥实践优势对方案进行优化和选择。此过程能够充分帮助学生培养学科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走出教室和课本,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意义,激发学生对于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布置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方的承受能力,避免具有风险性、高成本或难以实现的实验及社会实践。
3.4 分享提升
共同体并非是一个机械团结整体,而是有机构成。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全体成员(包括教师学生及行业工作者)应该是一个能自由互动能开展有效交流的团体。在此过程中,教师和企业方人员应扮演的组织或协调者的角色,同时又兼顾学习者。双方要平等互动,要展现其学科知识的权威性,亦要突出实践的经验性。学生应扮演学习者或助手的角色。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和企业方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已学的知识基础上,建立现有的乃至外来的理论及实践知识框架。企业方还应注重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引导,帮助学生尽早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变。在共同体成员一起面临难点重点问题的时候,教师、企业人员、学生三者应互相尊重彼此意见和看法,协商解决问题,更可以尝试头脑风暴式讨论,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广博约束性小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积极性。
3.5 评估总结
在校企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要按阶段按任务地做好评估总结,以评估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并适时调整改进。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至少需要制订教师层面、企业层面、学生层面三方面的评估指标,按时按任务开展评估。特别是在制订指标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之外,还需要融入学生的人文素养评估,包括:团体协作性、专业的认同度、终身学习能力方面的指标。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体现应用性人才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校企合作在制度上利益分配上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只有在做好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延寻材料学科发展的趋势脉络,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克服现有制度阻力,积极尝试开展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1]裴新宁.“学习者共同体”的教学设计与研——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综合理科教学中的实践之一[J].全球教育展望,2001,(3):10-15.
[2]赵健.从学习创新到教学组织创新——试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背景、分析框架与教学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7-8):18-20.
[3]王攀峰.“学习与生活共同体”的构建原则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6):29-34.
[4]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1-10.
[5]付萌.校企合作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6]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