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群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哲学践行
潘天群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语]娄·马里诺夫(Lou Marinoff)是当今最为活跃的哲学践行推动者之一。马里诺夫出生在加拿大,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科学哲学方向),现为纽约城市学院哲学教授。马里诺夫创立了美国哲学从业者协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Practitioners Association),并任主席。马里诺夫教授不仅身体力行,从事哲学咨询工作,同时著有大量有关哲学践行方面的论文与著作。畅销书《要柏拉图,不要百忧解》(Plato Not Prozac)(1999)为他赢得世界性的声誉。他出版的著作还有:《道的力量》(2014)、《内部哲学家:关于哲学改变力的对话》(2012)、《中庸之道》(2007),《大问题:哲学如何改变你的生活》(2003)、《对健全人的治疗》(2003)、《哲学践行》(2001),等等。《哲学践行及其在东亚的再现》为应本人之约而写的论文。
在《哲学践行及其在东亚的再现》中,马里诺夫认为,哲学践行既是由亚洲和西方传统类似地发展出来的一系列古代理论与实践,又是一个在当代哲学内获得广泛拥趸的新兴运动。马里诺夫给出了哲学践行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两者均运用推理来解决人们的问题、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然而哲学践行不使用超自然的力量。马里诺夫考察了哲学践行的过去,以及当代的复兴或再现,研究了当代哲学践行的多种范式以及与学院哲学的关系,同时简要勾画了中国、日本以及韩国哲学践行的发展状态。重要的是,马里诺夫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视野看待哲学践行,他认为哲学践行是一种人本主义,并且代表了人本主义发展的第四个历史时期——与全球化同时进行的当代时期;而前三个时期分别对应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现代时期。
哲学践行能够拓展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西方哲学践行学者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思想分析是基于逻辑的或分析哲学的哲学践行路径,而《基于思想分析的面试新理念》一文将思想分析的这种践行模式的理念,用于企业应聘之中。企业面试是一个对话活动,通过对话活动面试官揭示应聘者的隐性素质,并给予恰当评价。杨春瑰与于婕两位作者指出,基于思想分析的面试是面试官与应聘者的一个“深度的”或者说是“哲学的”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应聘者的素质被对话双方“共同发现”。为此,不同于传统面试模式,基于思想分析的面试其设定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其回答是由“理由—答案”构成——“理由—答案”构成被评判的整体。面试官所要检测的是理由是否合理支持其答案;而通过苏格拉底式的连续追问,面试官能够检测应聘者的信念中是否存在不一致。理由与答案之间的合理性以及连续回答的无矛盾性等等,构成对应聘者隐性素质的评判标准;这是思想分析理论中“价值中立”原则的发展。根据两位作者的分析,一场面试的对话便是“做哲学”的活动,而面试官便是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