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稌年 顾烨青
(江南大学 江苏无锡 214122)
【图林·史志】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1960~1966年5月)(二)
●吴稌年顾烨青
(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这一阶段的图书馆事业,是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总方针下开展的。进入1960年代后,图书馆界投入到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中,同时为读者学习毛泽东著作提供良好的服务。继续大力开展为农村图书馆服务,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双革”运动,进一步提高了馆员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深入开展各项图书馆业务活动,提高了服务质量,进一步树立了“一切为了读者”的思想。通过基本功的讨论和竞赛,进一步提高了业务学习的自觉性,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业务技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培养在职干部,大力开展理论研究活动,提升理论研究的层面。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进程中,步入了文化大革命运动阶段。参考文献102.
[关键词]新中国1960年代毛泽东著作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双革”基本功图书馆事业史
3为农村图书馆服务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94]。1962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将发展农业放在首位,“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95],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全国形成了支援农业生产的大局,“教育事业必须注意节约劳动力,以支援农业生产,争取大丰收”[96]。图书馆工作也是如此。全国各行各业都要“面向农村,把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放在第一位。图书馆的工作也应该贯彻这一方针,把为发展农业服务放在首要的地位”[97]。图书馆为农业服务,主要是为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文献服务,以及为农村广大农民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研究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使社会主义新文化进一步深入农村。尤其是省市图书馆,直接有关心和研究农村图书工作、指导县、区图书馆工作的职责,更应将这些任务明确地放在省市图书馆全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农村中的图书馆事业,把农村的图书馆工作推向更加普及、更加提高的新阶段”[98]。图书馆在随后的发展中,从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工作质量的要求着手,对图书馆的组织机构、干部配备、文献清理和补充、书目索引的编制,各种服务方式和规章制度的制订等各方面工作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改进,使图书馆为农业服务取得了许多成效。
3.1图书馆界大力开展为农村图书馆服务
在全国支援农业,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研究的过程中,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大批青年学生、工人干部和复员军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加之农村扫盲和业余教育的大力开展,识字农民不断增加,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面对农村中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图书馆界加快了步伐,“连日来,郑州市图书馆正雷厉风行地贯彻市委提出的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指示,动员一切力量,大力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大大促进了人人为农业大办好事的群众运动”[99]。通过大力推荐农业书籍,刊印支援农业节目等,扩大宣传,并到人民公园、人民公社、工厂、团体和东郊等地,举办了13次图片展览,观众约11 000人次。该馆“特邀请了全国劳动模范古蒙公社社长赵黑孩同志和齐礼阎分社书记孙世勋等同志,分别在市内各工厂、省工人文化宫、二七纪念堂等地向广大职工群众作有关的报告,共举办报告会九次,听众约计四万多人次”[100]。还举办了儿童故事会2次,支援农业幻灯会演2次,以农业为内容的灯谜会1 次。四川省文化局及时召开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座谈会,“着重讨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大力发展县、社图书馆(室)问题”[101],根据县图书馆总数还不到全省所有县的六分之一,农村图书馆(室)的分布不够平衡的现状,争取于1960年内在汉族地区达到县县建馆、社社建馆(室)、生产队和公共食堂建室的要求。
图书馆加强在农村建立基层流通组和借书组。首都图书馆的农村图书流通工作主要是通过郊区文化馆(站)进行的,“京郊13个文化馆和7个文化站,都是该馆的农村图书流通站”[102],通过进一步工作,全郊区文化馆站已在基层建立了1 091个流通站和借书组,还在大队、小队建立了19个图书流通点。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图书工作,该馆专门设立农村组,有3名干部、2名司机组成,专门担任北京郊区13个区、县建立图书流通站的工作,“最近还从书库中挑选出适合农村需要的图书二万多册,分批送给郊区文化馆图书室”[103],并加强了对郊区的县馆、文化馆图书室的业务辅导工作。每月定期下点,为文化馆、站、生产队站送换图书和业务辅导工作,在1962年,“截至9月底,首都图书馆已对41个图书流通站借出了10万册书刊”[104],还成立了有藏书16万余册的农村专用书库,以调剂各文化馆图书流通之不足。郑州市图书馆“从1961年起,就抽出专人在农村开展图书活动”[105]。在市郊以公社、大队图书馆(室)为主要阵地,采用个人、小组、图书站等形式大力开展图书流通工作,流通形式多种多样:利用乡村邮递员开展图书流通活动,以民校为阵地开展借阅活动,在农村一线的职工干部和回乡知青中组织读书小组;建立以共青团支部为核心的图书站;由社队会计、计工员负责开展的借阅活动等,使图书借阅工作在这里较为广泛地开展起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为农业科研服务。该馆越来越广泛地为全国各地农业服务。“以1962年为例,有467个单位(次)借出图书542册,期刊731册。今年上半年即有320个单位(次),借出图书307册,期刊385册”[106]。同时十分注意对边远地区的服务工作。通过邮寄,及时满足了诸如广西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的关于水牛研究方面的文献需求。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广大农业者要走出实验室,上山下乡,深入农村建立研究基地,大搞样板田,开展群众性的农业科学实验活动。“根据上级党委和院领导的指示,我馆目前应重点为农村基点样板田服务。因此,今年我馆提出的口号是:‘重点转外,积极为农村基点样板田服务”[107]。浙江图书馆于1963年先后赠送全省19个县图书馆、文化馆的图书达79 000余册,大力推行全省的邮递借书工作,“一年来已发展了以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干部为主的读者400多人,共出借中外文图书800多册,期刊20多种,其中为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图书资料占一半”[108]。这一工作得到读者的赞赏,并寄出感谢信100多封。根据需求,在1964年将再发展200名读者,并拟作重点调研工作,以便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宁波市图书馆大力为农村春耕生产服务,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图书的流通工作,他们与市农业局取得联系,首先,了解市农业局在春耕前要召开的各种农技训练班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将有关农技书籍送到各训练班去;其次,集中有关春耕的馆藏文献,由流动辅导组主动送到公社、各农业试验场,并在各试验场里组织“丰产研究小组”,进一步为各研究小组提供所需文献;最后,积极对图书室进行辅导工作,促进各队的春耕工作更扎实地开展起来。双城县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的重点县之一。哈尔滨市图书馆积极为双城县农业机械化服务,尽管馆内收藏的农业机械修配方面的文献较少,但积极通过向省、市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及时予以解决。“一九六三年我馆为农业机械部门提供图书资料781种,配合解决生产技术问题20项。给国家节省了财富。如五家农机站,因参考某书而排除了三次故障,为国家节省资金6 000余元”[109]。
北京图书馆大力收集补充农业书籍,“目前该馆已与世界上的48个国家的209个农业单位建立了国际书刊交换关系”[110]。入藏苏联出版的农业书籍8千余种,其他有关的外文书籍3 300多种,各种农业刊物523种。中科院图书馆充分发挥外语人才优势,“搜集有关食品和饲料代用品方面资料,选要译成中文,共六篇、四万余字,送院支援农业办公室及农业机械部等单位采择使用”[111]。
广东省文化局在1962年11月12日至21日,召开省专区级、市级、县级公共图书馆负责同志座谈会,研讨加强和改进广东省公共图书馆工作,积极支援农业。为农业服务问题,进一步统一了全省公共图书馆为农业服务的思想,明确了服务方向和内容步骤,图书馆为农业服务工作的开展[112]。
出版界也大力出版农业书籍,“一九六三年十二月间,新成立的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了一批农村文艺读物”[113]。计有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编选的唱词集10种,快书、快板集6种,相声集7种,剧本月刊社编选的小型戏曲8种,独幕话剧12种。
3.2农村图书馆活动
在全国支援农业的大局下,县图书馆更是挖掘潜力,创新服务。许多县馆及时制订计划。松江县图书馆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计划在1960年一季度举办“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永远胜利”的主题图书展,举办各种活动20~30次,受众面要达2~3万人次;建立图书馆(室)、流动图书站、集体借书组10~15组;举办1期图书管理员训练班;举办“一亩地一头猪”的主题图片、图书巡回展;整理图书目录,更方便读者利用图书等[114]。临川县根据当时的中心任务,迅速对工作进行了安排:县、公社图书馆都举行以支援粮食等为中心的图书、图片展,大力开展黑板报宣传活动;编制相关的书目,并将相关图书专架陈列,方便读者借阅;每天将报刊上的相关文章用红笔画好及时贴出;举办“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展览等[115]。山西省阳高县图书馆,利用庙会或节日集会的机会,大力开展图书借阅工作。1962年8月,许家园村举行庙会,“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选了有关农业技术、卫生、文艺等方面的书籍二百多册,在庙会摆起了书摊,供读者自由阅读。四天就接待了一万多名读者”[116]。
在农村建立图书借阅网络,是县馆的重要任务。哈尔滨双城县图书馆在60年代初有3名工作人员,藏书近4万册,他们努力工作,“一年来,我们在五家、农丰、希勤等十一个地区的农机站(队)、农业技术指导部门、修配厂、生产大队建立了24个图书流动站,45个借书小组,并与20个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立了邮寄关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图书借阅网”[117]。他们坚持常年活动,在1963年,为各基层借书组织换书98次,借出图书5 786册,图书流通了78 526册次,读者达74 750人次。
广元县到1960年中期,“已建立起农村、厂矿图书馆(室)628个,阅读组1 518个”[118],基本实现了目标:公社有馆、区队有室、食堂有阅读组、千人以上厂矿有馆、百人以上厂矿有室。宜兴县图书馆通过努力工作,在4大镇60多个工矿、企业中做到厂厂有图书馆(室),车间、工地有读书组,在38个公社、596个生产大队中达到社社有馆、队队有室,建立集体借书组127个,图书流动站107处,读书小组5 600多个[119],形成了以县馆为中心、以公社图书馆为骨干的图书馆网。县馆通过加强辅导工作,不断推进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根据“人民公社条例”,“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120]。如何充分发挥好人民公社图书馆的作用,对于人民公社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上海马桥公社在1960年时有藏书2.2万册,设有阅览室和借书处,专职管理人员1名,月图书经费120元,一年来流通图书共达180 000册次。全年组织全社性的阅读指导11次,参加人数达2 123人次,举办广播讲座8次;图书图片巡回展览650次;小型故事会、朗诵会200多次;编制馆藏目录1种、专题目录6种、推荐书目3种[121]。全社还建立了6个生产大队图书室,23个生产队图书室,近200个借书组,还在机关、学校、社办工厂、畜牧场、拖拉机站等处建立了流动图书站45个,形成了以公社图书馆为中心的图书馆网。
针对农村知识青年不断增多的情况,一些县馆积极组织吸引大批农村青年的“学习室”,或称“青年之家”,由共青团基层组织领导。“现在,全县共有学习室近二千处,大部分生产队都建立了这一组织。经常参加活动的有五万多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年社员”[122]。
根据当时大办公共食堂的实际情况,如何占领食堂这一重要阵地,就成为农村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凡县竹友公社于1960年2月掀起了群众自办图书室的热潮,“仅三天时间就建立食堂图书室53个,藏书二万二千五百册,平均每人达二册半,每天读者约5 000余人次,每天流通图书达12 500余册次”[123]。从而形成了以公社图书馆为中心,以食堂图书室为基础的图书流通网,为加强辅导工作,公社设立了图书流通辅导委员会,负责全公社的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
3.3开展讲座、书目索引工作
为更深入、扎实地为农业服务,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筹备小组发挥组织的力量,在开展学术研究活动过程中,根据形势,提前召开广州市图书馆界支援农业工作座谈会,并决定把这一内容列为将要召开的年会的中心课题之一。筹备小组建议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成立一个支援农业工作组,以便统筹规划广州地区各图书馆支援农业的工作,进而形成一个为农业服务的协作和调度中心,进一步通过调研工作,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大力开展参考咨询工作,“要求有关的农业专业图书馆协同组织一个农业参考咨询中心,负责解决读者需要查找、翻译复制文献资料等问题”[124],进一步形成服务农业的参考咨询网。南京图书馆“今年主要是以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重点课题为中心,举办专题书刊资料展览,编印专题书目索引,接受读者咨询,发展农业科研生产单位及专业读者,复制农业科技文献等等”[125],并明确其工作方针是:对口供应,多面结合,效果落实。浙江省图书馆于1963年8月举办农业科学知识讲座,“现已举办了二讲。一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农业发展的伟大远景;二为浙江省的自然环境及其生产特点”[126]。在召开讲座的过程中,还结合每次讲座的内容,组织农业图书和农业专题文摘展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图书馆界通过展览、书目索引等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1)农业书刊的宣传、展览。大力开展农业文献的宣传活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定期出版《图书馆与读者》的黑板报,半月一期,内容包括“新书介绍”,推荐质量较高的图书,重点介绍重要科研题目的新书;开辟专题介绍和馆藏重要期刊简介栏目;和读者互动,刊登读者来稿来函[127]。
广西省僮族自治区第一图书馆于1963年11月下旬举办农业科技书刊资料展览,“展出内容分为农作物、植物保护以及地方文献等十大部分”[128]。其中自编的16种馆藏专题农业书目及资料索引等十分吸引读者。许多读者结合需要摘录资料。浙江图书馆为使广大科研读者全面了解和充分利用馆藏农业文献,举办了馆藏农业书刊展览,在展出的过程中,编制出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书目索引,以便供全省各地农业研究单位参考。“这次展出内容相当丰富,有解放前后收藏的中、外文农业期刊八百多种、古籍图书和地方资料共六百八十多种,还有各国有关农业部门的报告、文献学”[129]。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农业书籍展览”,内容包括:马恩列斯经典著作中有关农业问题的论著;毛泽东关于农业问题的论著;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批示;反映农村成就的文献,有关农业的书刊;古农书、宁夏地区文献中有关农业的部分等410多种[130]。
图书馆界普遍开展了农业专刊陈列的活动。南京图书馆于1963年4月开展了“农业机械中外文书刊中心陈列”活动。展出有关农业动力机械、农用水利机具、农业机具、家具原材料、冶炼及零件制造和修配等方面的经过精选的中外文图书900种,中外文期刊资料60余种,并从中外文杂志中选辑论文1 116篇制成卡片,分随各个专题陈列[131]。四川省图书馆举办“机电提灌和农业有关书刊资料展览”,选择相关图书期刊、内部资料、书目索引、产品说明1 500多件,到遂宁、射洪、绵阳等地巡回展出[132]。展览会上许多读者摘录资料,抄录书名,提出问题。浙江省科委组织浙江图书馆、浙江农业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科委科技图书馆、杭州外文书店等单位,联合举办“农业科技文献资料展览会”,“这次展出的中外文文献资料有五千多种,分为十二个部分”[133],同时还专题陈列了国内外良种样品,包括:水稻、大小麦、蕃茄等40多种。
(2)编制专题书目索引。“为农业服务,特别是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服务,既是省图书馆的任务,又是各专业图书馆的任务”[134]。编制书目索引,是其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北京图书馆加强为农业服务,特别加强了书目索引的编制工作,“该馆编印出版农业方面的书目主要有:《馆藏农业书刊目录》、《馆藏肥料书目》、《馆藏水利书目》、《馆藏林业书目》、《馆藏畜牧书目》等四十多种”[135]。浙江省图书馆进入1960年代后,先后编制了《论浙江农作制》、《选种、育种》等17种专题书目,为27个科研单位24个科研项目提供了对口文献,为40多个科研单位提供了有关农业遗产研究资料100余次,2 000余册,编制了单位面积高产的“区种制”的专题论文索引[136]。“去冬以来,浙江省图书馆为本省农业生产,尤其是畜牧业,大力编制了小型书目和专题资料,到目前为止,已共编制了40种”[137]。南京图书馆编制了“农业机械中外文图书简目”、“拖拉机图书简目”、“农业机械中外文期刊论文索引”等。在编制之前,该馆派人到省、市有关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农业机械制造单位去调研,了解他们的研究项目和需求,然后确定书目主题而编之[138]。在编制“农业机械”专题书目后,又接着编纂肥料、农药等专题书目索引,包括“《肥料中外文图书目录》、《农药中外文图书目录》、《肥料中外文资料索引》、《农药中外文资料索引》、《尿素中外文资料索引》等”[139]。
甘肃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收集10所图书馆所藏有关畜牧兽医的图书2 360种(中文1 149种,俄文734种,英文477种),编纂出版了《甘肃地区畜牧兽医图书联合目录》,该目录由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主编,按语种分3辑出版[140]。在吉林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的支持下,吉林省图书馆、吉林市图书馆、吉林农业大学和延边农学院图书馆联合编制了《养猪养鸡联合书目索引》,将相关图书和报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近1千种,按分类排列[141]。
“地方文献资料对本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142]。地方文献与本地区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被收在地方文献中的单独论述农业技术的图书资料,通常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来探讨研究的。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大力为读者提供地方文献服务,在1963年上半年就为20多个单位,几十个研究人员提供了服务,并进一步了解到了研究人员的需求,及时编制了《广东经济作物参考资料目录》、《广东土特产参考资料目录》的增订补充工作,“根据当前的需要,本馆还准备在本年内先把《广东水利参考资料目录》予以重编付印”[143]。
上海图书馆对本地区的有关农业的单位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随后以馆藏书刊为主,“着手编制有关图书目录和全市外文农业技术图书联合目录、各种专题资料索引等,并定期影印外文主要农业期刊的目次报道,供有关读者利用”[144]。并影印了若干种国内稀见的古农书,如明《稼圃辑》、《灌园草木识》和清《太康物产表》等。
重庆市图书馆“还积极用‘资料报道卡’来为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迅速提供新到的期刊资料”[145]。1963年一季度,共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寄发119件次,报道新近资料223篇,其中农业的71件次,123篇。由于这一活动针对性很强,读者在收到资料报道卡后,通常都能及时到馆或函请借阅。
1963年4月3日,中科院京区动物所、植物所、微生物所、遗传所、地球物理所、地理所、地质所、综合考察委员会、化学所、化工冶金所等10个所的图书馆负责人员,在微生物所会议室举行会议,会上提出发起组织支农协作小组的倡议书,以及成立协作小组的目的和要求,获得与会代表一致共鸣,并认为“首先要加强对支农研究工作的服务,如植物所及地质所图书馆准备根据支农研究项目编制一些专题目录。最后,大家推选了4人组成工作小组,具体贯彻执行支农协作小组的工作”[146]。
需要指出的是,在1960年代初,图书馆界也组织了大量的人力成为直接农副产品的生产者。在3年自然灾害中,“当前学校领导上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生活,抓紧预防和医疗疾病工作。在师生发病人数较多的学校,目前首先要抓生活,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可以适当地放缓一些。今冬明春,学校也要适当注意休养生息”[147]。清华大学“为了克服自然灾害,根据粮食歉收带来的困难,学校除了在校外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外,在校园内还开辟了许多粮地和菜地,并发动全校师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48]。校园图书馆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劳动,图书馆还被学校评为“农业生产红旗单位”。
在农村开展大规模的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的群众运动中,“图书馆工作者要注意到这个形势,多选购一些畜牧书籍,供给读者的迫切需要”[149]。在农村实现一人一猪的战斗口号鼓舞下,掀起了群众性的养猪生产高潮。福建省图书馆立即轰轰烈烈地开展宣传活动,“组织了一套‘城乡齐动手,全民大养猪’的资料图片,宣传养猪的好处,和怎样养猪的经验,以及养猪能手的先进事迹。又编印了养猪书目”[150]。馆员分批带着相关书籍送到公社、工厂、机关,以供展览和借阅。
福建省图书馆除编印养猪书目等工作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外,更是亲自参加养猪工作,在馆内成立了养猪领导小组,领导亲自挂帅,大家一齐动手,“由于养猪生产早在去年年初就开始搞,全馆34人养猪21头,已超过二人一猪,夺得文化局直属系统各单位的标兵”[151]。大抓食堂成为这一时期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今年领导下决心大抓生活,大抓食堂,特别是干部到食堂建立了制度,保证同志们吃的够量、吃的好,工作也就更有劲”[152]。
4图书馆界的“双革运动”
“双革运动”,即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1953年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届执委会第三次主席团会议的决议中首次提出“技术革新”。1955年,毛泽东提出了我国社会生产中进行技术革命的任务[153]。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了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任务,至1960年,全国掀起了一个“双革运动”高潮。
“双革运动”的主要目的与任务,即是力争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60年,无论哪一个部门,都必须把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进一步开展起来,积极发展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的群众运动,鼓励和支持劳动群众和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发明的积极性”[154]。这一运动的中心内容是与生产密切结合,逐步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上海市在1960年“双革运动”开展得很有成绩,“今年以来,上海市工业战线上掀起了一个来势十分迅猛、规模极其壮阔的机械化、半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155]。以至全国不少地方提出学上海、赶上海、超上海的口号。浙江省在1960年上半年,“近两个月来,浙江有九十多个中专以上学校的三万多师生,分别到七百零九个工厂、二百多个公社参加技术革命运动”[156],从中可了解当时在全国开展“双革运动”的大势。
4.1图书馆界对“双革运动”的认识
顾家杰在《掀起图书馆工作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新高潮》一文中,较有代表性地谈了图书馆界对“双革运动”的认识。整个图书馆界已充分认识到了全国各行各业都已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投入到了运动中去。客观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不但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方法——手工业式的操作方法,而且要求我们要全面革命,大搞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要从单个项目的革新,发展到整个工序以至图书馆工作的全部技术改造”[157]。这一论述,将图书馆界的技术改造的范畴、层面揭示了出来,要达到要求与目标,必须加快改革旧的技术、旧的经验,打破保守观念和旧有习惯,以及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从而将“双革运动”中产生的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思想、方式方法等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图书馆界亦更深入地从思想革命方面去认识“双革运动”的意义:“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直接意义,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更深刻的,则是促进职工思想革命。”[158]针对图书馆界而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图书馆的工作,必须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跃进,更充分地运用书刊资料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服务,并促进其广泛深入地发展,从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159]图书馆界清醒地认识到,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是为读者更充分地提供文献服务,这一任务的战略意义,则直接与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密切相联,这一任务是图书馆能协助突破生产关键的根本环节。图书馆以更高的要求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在目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心应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方面”[160]。
4.2图书馆界形成“双革运动”高潮
进入1960年,图书馆界迅速响应上级党和政府的号召,掀起了“双革运动”的高潮。青海省委与其他许多各省一样,发出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双革运动”的指示,青海省图书馆“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馆的党政领导有计划的从思想教育入手,大抓技术革新工作”[161]。山东省图书馆在当年3月份参加了省人委机关党委召开的工作、学习、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大会,并参观了相关的展览会,很受启发和鼓舞,返回馆后,“立即召开了全馆党团员积极分子群众大会,又先后派出二十多人参观有关单位的技术革新,并向个别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162]。
一些图书馆召开现场会议,推广经验。“哈尔滨地区图书馆网委员会于四月十五日在哈尔滨师范学院图书馆召开了‘哈尔滨市图书馆界大闹技术革命,业务革新现场会议’”[163]。会上哈尔滨师范学院图书馆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介绍了相关经验,与会代表分组进行实物参观和讨论。山东图书馆“首先抓住伙房改进烧锅炉的办法,召开了现场会,以及通过表扬、鼓励、祝贺、报喜、展览、倡议等一系列办法,迅速形成了一个高潮”[164]。
一些地区充分利用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的作用,成立相关小组,以推广本地区经验,协调本地区活动。武汉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本会已建立‘技术革新中心小组’,各兄弟图书馆应即建立‘技术革新小组’,选拔骨干,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全力以赴!”[165]该委员会于4月中旬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图书馆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技术革新展览,计划举办“武汉地区图书馆技术革新展览会”,还将结合“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举办综合性或专题性的现场会、经验交流会、评比竞赛、树立标兵、现场介绍经验等活动,并建立汇报制度,“技术革新中心小组”组织各馆的“技术革新小组”成员定期汇报,共同研究,指导运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对技术革新成果及时组织研究,汇集成果,集中优点,加以定型,普遍推广。
图书馆界广泛开展了交流、座谈会。中科院“院图书馆于三月廿九日在中关村召开了一次小型的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166],参会人员十分踊跃。福建省图书馆于1960年4月23日组织召开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福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等十二个单位,远道而来的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同志,也参加了座谈会”[167]。会上,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同志介绍了开展的“双革运动”和革新计划,福建师范学院图书馆介绍了“土法上马”的经验,福建省图书馆、福州大学、福建医学院、福建农学院等图书馆也都作了介绍。4月25日,在福州大学图书馆发起下,福州地区四所重点高校图书馆、厦大图书馆和福建省图书馆再次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为时一天,深入地讨论了图书的分类编目工作,充分地交流了这方面的工作经验”[168]。
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广大群众积极想办法、动脑筋的巨大潜力充分地释放了出来。中科院图书馆“由2月18日~28日为止,全馆同志共提出合理化建设10 214条”[169],内容包括有技术革新、图书馆业务、体制方面,以及党团、工会、总务、工厂、食堂等。
这一时期图书馆界有关“双革”的内容主要包括:改善劳动组织,改进工作方法。尤其是科学组织人力,减少重复工作方面,是这方面的重点;提高工作熟练程度,既包括对馆藏文献的熟悉,以便及时推荐和查找到读者所需的文献,以减少读者等候时间,还包括对工具的熟悉,如分类表、工具书等等;改进现有工具,逐步采用新型工具,如印刷卡片的工具、传递工具、穿孔卡、打字、油印、复制等;图书馆的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等,如卡片排列、书刊、借书条等的传输、复制方法等等。
无锡市图书馆“在第一、第二两个战役中提出了合理化建议21条,完成了‘图书传送带’、‘报刊装订机’、‘半机械化扫地机’及其他革新项目共九项。被评为中山路技术革新红旗街先进单位”[170]。南京图书馆对江苏省各系统图书馆“双革”成果进行了汇编,“迄五月六日止,仅三十四所图书馆就已有技术革新一百二十九件”[171]。南京图书馆自1月以来,馆中已提出合理化建议650多条,已采纳实施的有90条。截止4月15日,“哈尔滨市图书馆界已开始使用的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图书加工及图书流通工具共计三十三件,已经制出模型的有十八件,已经设计出图纸的为十四件”[172]。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全馆同志先后共提出了100多项革新项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完成革新项目38项”[173]。
一些改进工作方法的项目得到开发及推广。如利用图书统一书号制作采购卡,以便采购人员外出采购时进行查重工作。通过架位上的指引卡制作,使读者、馆员能更好更迅速地掌握图书所在的架位,编目一元化工作台、分片包干整架制等等。有些馆还运用情报领域的先进经验。穿孔卡片简易机械检索装置,在当时的国外图书情报界,已较为广泛地作为一种检索装置而使用。“在国外,这种装置一般适用于文献量约为5万件的情报机构。我国已有一些单位采用了这种简易机械检索装置”[174]。科学院图书馆及时将这一技术先引入工资的发放上,从而“在计算工资和发工资的这个阶段中,减少了三道工序,保证了质量,提高工效二倍以上”[175]。此时开始探讨并使用汉语拼音排列目录,“图书馆目录的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实现,在图书馆工作中是一次技术革新”[176],同时也将对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促进文化革命作出贡献。
在“双革运动”中,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则是“双革运动”的根本目的。上海工业系统图书馆通过协作网,更加及时地为读者提供更多更新的文献资料:协作网根据读者需求,主动送书上门;加强新书通报工作;编制专题书目索引;举办讲座;及时陈列、报道最新资料;举办展览;延长开放时间[177]。通化市图书馆大力收集全国报刊杂志、“双革运动”的有关社论、评论、经验介绍等,以及收集大搞土化肥、养猪等材料,将其汇编成目录索引分发到各厂矿、人民公社,还在借书处大力开展推荐工作[178]。上海市图书馆“两个月来,由于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料,协助完成的创造或革新项目共有1 354个,其中高、精、尖的项目251个”[179]。青岛市图书馆原计划在1960年为相关单位提供资料,解决生产关键问题300件,通过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召开深受鼓舞,决心将其提高到500件[180]。上海闸北区在7天时间内建立了一所直接为“双革”服务的科技图书馆,除正常馆内服务外,“每天派出几个工作小队,送书上门,到各工厂设置流动图书供应站,直接把新添置的大批科技图书送给工人和技术员”[181]。图书馆界通过规章制度的变革,固化了许多“双革”成果。如西安师范学院图书馆“先后修订了‘阅览室管理暂行办法’、‘书刊借阅规则’、‘采购制度及标准’等规章制度十七种”[182]。
4.3“双革”成果展示
这一时期,一些图书馆大力开展比武活动,并将有关评比活动迅速调整为以“双革”为主要内容。1960年3月12日,“院馆举行了全馆比武大会,各业务组除汇报了修改后的工作规划外,并提出了保证完成规划的具体措施”[183]。并且向大会报喜一批已取得的“双革”成果。4月12日,中科院图书馆召开行政、团、工会小组长会议,“号召大家在原合理化建议基础上深入一步,本着由土到洋的精神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并强调这是我馆‘五一’红旗评比的主要内容”[184]。
许多图书馆通过现场表演赛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开展“双革”活动的积极性。开展技术表演赛是一种很好的劳动竞赛形式,“技术表演赛是一个比干劲、比智慧、比协作,提高思想、提高技术、提高生产的群众运动”[185]。阜新铁路俱乐部图书馆借表演赛之机,开展了“表演技术”、“组织座谈”、“评比、总结经验”、“帮助运用掌握先进经验”、“掀起学习经验”、“树立标兵”的表、谈、总、帮、学、树的系列活动[186]。
各地图书馆界都十分注意成果展览这一活动。1960年2月11日,北京市文化局举办“文物单位技术革新展览会”,展厅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大厅,“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自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图书馆等8个单位展出的一百余件展品,有80%是工人的发明和创造”[187]。图书馆界展出的“自动盖章打号机”、“电动送条机”、“土法运书车”、“转式发片台”等引起参观者的注意。图书馆界参加的这次展览会,标志着“双革运动”已在图书馆界开花、结果。是年5月25日至28日,北京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组织了在京高校、科学院、公共图书馆等三大系统和专业图书馆联合举办技术革新展览会,内容包括:机械化半机械化展品;富有关键性的工序改革;清洁卫生工具等[188],有56个图书馆参展,其中中科院图书馆系统就有26个在京的单位参加。这一展览会引起图书馆界的高度关注,“几天来,到会参观的有二百六十多个单位的二千四百五十余位观众”[189]。展出348项成品 和30多种技改模型,另有67种图片、图表等。
吉林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于当年4月24日至5月20日,在吉林省图书馆举办了“双革运动”展览会,“参加单位有省、市图书馆、科学院、高校、工矿企业等图书馆共10个单位”[190]。展出实物10件,图表116张,模型17件,内容包括“工具改革”、“业务改革”、“改进服务”等。展览会期间,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组织长春市图书馆界交流了经验,并组织各图书馆工作人员和正在图书馆干部训练班学习的学员参观。5月5日,中科院编译出版委员会所属单位联合举办了“双革”展览会,“展览品共有290项,其中有五十余项是北京区各研究单位图书馆参加展出的”[191]。各地各单位的展览会更是层出不穷。
4.4期刊的推进作用
在图书馆界广泛开展“双革运动”的过程中,专业刊物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迅速报道、组织稿件,推广经验,并迅速在界内“约稿”。由于轰轰烈烈的“双革运动”的展开,图书馆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技术革新的事迹,“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推广这些先进经验,以便互相促进,提高工作,本刊今后准备重点的多刊载这方面的报导和经验介绍。希望院内外各图书馆多多将关于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经验及时写出,寄给本刊发表”[192]。
《图书馆工作》于1960年第5期刊载“图书馆学通讯编辑部”的有关图书馆界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方面的征稿启事,为了及时收集并推广各馆这些革新的经验,“现本刊特征求下列稿件:图书馆工作中实行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情况及研究设计介绍(最好附图例说明);实行技术革新后,在工作中取得一些什么成果(最好通过具体数字或事实说明);图书馆技术在工序方面的改进等”[193]。接着,于第6、7两期上,《图书馆学通讯》和《图书馆工作》两个刊物联合刊登“征稿启事”,认为将手工操作改变为机械化半机械化为中心的“双革运动”,是一个极其广泛的全民性的革命运动,其征稿内容与前相同[194]。
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推广经验,《图书馆学通讯》编辑部特于1960年第6期的《图书馆学通讯》上发表“编者的话”,“为了迅速地交流各地技术革新情况,我们打算及时地出版一些油印资料”[195]。并要求用16开纸,左边留装订线,油印100~300份邮寄至编辑部,以便及时汇集后分送有关各图书馆。
一些地区也及时汇集有关资料装订成册,如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在“北京各系统图书馆技术革新展览会”结束后,于6月就汇集成《北京各系统图书馆技术革新展览会参考资料》打字油印本一册,其中汇集了主要的革新成果,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示范、推广作用。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94][154]李富春.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1960年3月30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M]//国务院法规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60年1月-6月.北京:法律出版社,1960:2-33.
[95]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1962年9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M]//国务院法规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62年1月-1963年12月.北京:法律出版社,1964:13-18.
[96][147]杨秀峰同志在全国文教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960年12月5日)[M]//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021-1025.
[97][103][136][142]胡耀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图书馆为农业服务的工作[J].图书馆,1962(4):1-3.
[98]本刊评论员.把农村图书馆工作推向新阶段[J].图书馆学通讯,1960(5):9-11.
[99][100]郑州市图书馆通讯组.郑州市图书馆[J].图书馆,1961(1):53-54.
[101]四川省文化局召开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座谈会讨论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县、公社图书馆(室)问题[J].图书馆工作,1960(8):21-22.
[102][104]李文.首都图书馆积极满足农村知识青年的读书要求[J].图书馆,1962(4):11-12.
[105]杜文卿.郑州市馆在农村开展图书借阅活动的点滴体会[J].图书馆,1963(2):60-61.
[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地为农业科学研究服务[J].图书馆,1963(3):10-11,16.
[107]王永厚.重点转外,积极为农村基点样板田服务[J].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1965(9):2-5.
[108]何愧昌.浙江图书馆大力推行邮递借书赠送大批图书支援山区农村[J].图书馆,1964(1):72.
[109]哈尔滨市图书馆辅导部供稿.了解需要,送书上门,服务生产[J].图书馆,1964(1):68.
[110][135]鲍振西.北京图书馆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战线上的一个后勤部队[J].图书馆,1962(4):10-11.
[111][152]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960年工作总结[J].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1961(1):1-13.
[112]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方法研究部整理.广东省文化局召开公共图书馆支援农业工作座谈会[J].图书馆,1962(4):62.
[113]郑挚.献给农村的新花束——介绍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一批农村文艺读物[J].图书馆,1964(2):50-52.
[114]积极开展图书活动密切配合党的中心任务[J].图书馆工作,1960(3):54.
[115]周干助,邓禄田.临川县图书馆[J].图书馆,1961(1):53.
[116]山西省图书馆通讯小组.千方百计满足农民阅读需要阳高县馆面向农村开展借阅活动[J].图书馆,1963(1):38.
[117]双城县图书馆千方百计为农村服务[J].图书馆,1964(1):67.
[118]广元县图书馆.积极地主动地开展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J].图书馆工作,1960(8):25-28.
[119]坚持开门办馆方针千方百计扩大图书流通——江苏省宜兴县图书馆先进事迹[J].图书馆工作,1960(1):26-29.
[120]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五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35-337.
[121]中共上海市上海县马桥人民公社委员会宣传部.马桥人民公社图书馆[J].图书馆学通讯,1960(5):13-15.
[122]榆树农村建立学习室传播革命思想[J].图书馆,1964(4):5.
[123]中共新凡县竹友公社党委会.加强业务辅导,大搞图书活动[J].图书馆工作,1960(8):28-31.
[124]谈荣森.广东地区各图书馆统一认识,落实措施,加强协作,积极提高为农业服务的工作水平[J].图书馆,1963(1):44.
[125]南京图书馆参考阅览部.更有效地为农业技术改革提供资料[J].图书馆1963(3):17-18.
[126]何愧昌.浙江省图书馆编制农业专题文摘并举办农业科学知识讲座[J].图书馆,1963(4):69.
[127]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宣传组.我馆的黑板报——《图书馆与读者》[J].图书馆,1963(3):56.
[128]荪.广西省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农业科技书刊展览[J].图书馆,1964(1):71.
[129]何槐昌.浙江图书馆举办馆藏农业书刊展览[J].图书馆,1963(2):56.
[130]高树瑜.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农业书籍展览”[J].图书馆,1963(3):63.
[131]南京图书馆参考阅览部.更有效地为农业技术改革提供资料[J].图书馆,1963(3):17-18.
[132]四川省馆巡回展览工作组.四川省图书馆举办“机电提灌”等书刊资料巡回展览[J].图书馆,1964(1):71.
[133]王柏寿.浙江省图书馆等六单位联合举办“农业科技文献资料展览会”[J].图书馆,1963(4):30.
[134]汪长炳.谈谈省图书馆为农业服务的工作[J].图书馆,1963(3):1-6.
[137]沈启文,夏定域.浙江省馆大力编制畜牧业书目资料[J].图书馆学通讯,1960(5):48-49.
[138]南京图书馆积极编制农业书目[J].图书馆,1963(2):63-64.
[139]杨世明.南京图书馆等单位编制肥料、农药等专题书目[J].图书馆,1964(1):71.
[140]甘肃地区畜牧兽医图书联合目录[J].科技情报工作,1964(5):封底.
[141]养猪养鸡联合书目索引[J].科技情报工作,1964(5):封底.
[143]赵平.积极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更好地为农业服务[J].图书馆,1963(3):15-16.
[144]启宇.加强为农业科学研究服务上海图书馆采取积极措施[J].图书馆,1963(1):38.
[145]文放.谈谈我们的“资料报道卡”[J].图书馆,1963(2):62.
[146]淑田.本院京区有关各所馆成立支农协作小组[J].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1963(22):36-37.
[148]《百年清华图书馆》编写委员会编著.百年清华图书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7.
[149]刘景星.为高速度发展养猪业服务[J].图书馆工作,1960(2):36-38.
[150][151]许健.福建省图书馆以实际行动宣传大养猪[J].图书馆工作,1960(2):48.
[153]曾孝威.从“技术革新”到“技术革命”[J].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1984(4):9-13.
[155]中共中央批转上海市委《关于工业战线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情况的报告》(一九六〇年四月十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91-209.
[156]中共中央关于师生、科技人员下厂参加技术革命两个材料的批示(一九六〇年五月二十六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55-356.
[157]顾家杰.掀起图书馆工作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新高潮[J].图书馆工作,1960(6):1-3.
[158]四川省图书馆通讯组.思想大解放,技术大革命——记四川地区各图书馆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运动[J].图书馆学通讯,1960(6):4-7.
[159]文化学院第二期图书馆研究班集体研究;孟友群,郭德明执笔.谈谈公共图书馆为当前厂矿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服务的问题[J].图书馆学通讯,1960(6):32-35.
[160]祝贺全国文教群英大会的召开[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6):2.
[161]陈清.大闹技术革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J].图书馆学通讯,1960(6):16.
[162][164]山东省图书馆.将我馆技术革新运动推向新的高潮[J].图书馆学通讯,1960(6):8-9.
[163][172]哈尔滨市图书馆参考辅导部.哈尔滨市图书馆界“双革”运动蓬勃开展[J].图书馆学通讯,1960(6):15.
[165]武汉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关于开展武汉地区图书馆工作的技术革新的意见[J].图书馆学通讯,1960(6):2-3.
[166]本刊通讯员.让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花朵开遍图书馆[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5):8-9.
[167][168]春逢盛世革新花开[J].图书馆学通讯,1960(6):12-13.
[169]超.院馆掀起献计献策高潮[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4):24.
[170]孙璟.无锡市图书馆大闹技术革新[J].图书馆工作,1960(6):48.
[171]南京图书馆.馆馆革新技术,处处开花结果——江苏省各系统图书馆掀起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高潮[J].图书馆学通讯,1960(6):10,9.
[173]上海分院图书馆.上海分院图书馆向实现全馆的“七化”进军[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5):32.
[174]贡光禹.穿孔卡片简易机械检索的介绍[J].科技情报工作,1964(8/9):35-37.
[175]张惠珍.财务工作试用穿孔卡片的体会[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5):20-21.
[176]于鸿儒.图书馆目录的汉语拼音音序排列[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1):14-18.
[177]钱培生.上海工业系统科技图书馆为技术革命供应图书资料[J].图书馆学通讯,1960(6):37.
[178]成麟.通化市图书馆是怎样为技术革命运动服务的[J].图书馆工作,1960(5):49.
[179]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上海图书馆先进集体[J].图书馆工作,1960(7):4-8.
[180]鲁海.青岛市图书馆工作者为迎接全国文教群英会奋勇前进[J].图书馆,1960(5):46-47.
[181]上海闸北区七天建立科技图书馆[J].图书馆工作,1960(5):47-48.
[182]常福生.西安师院图书馆技术革新获成绩[J].图书馆学通讯,1960(6):49.
[183]院馆举行比武大会[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4):24-25.
[184]杨毓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技术革新简记[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5):33.
[185]单盛欢.北钢图书馆是如何开展技术表演赛的[J].图书馆工作,1960(1):16-18.
[186]阜新铁路俱乐部图书馆.突破思想关技术提高快——组织积极分子开展技术表演赛[J].图书馆工作,1960(2):8-10.
[187]李博达.北京文物单位举办技术革新展览会[J].图书馆学通讯,1960(3):47-48.
[188]北京市各系统图书馆联合举办技术革新展览会[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6):49.
[189]彭竹.向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进军——北京各系统图书馆技术革新展览会报导[J].图书馆学通讯,1960(6):17.
[190]吉林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吉林地区图书馆大闹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J].图书馆学通讯,1960(6):14-15.
[191]编译委员会所属各单位——联合举办技术革新展览会[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6):48-49.
[192]约稿[J].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0(4):封三.
[193]图书馆学通讯编辑部.征稿[J].图书馆工作,1960(5):封底.
[194]“图书馆学通讯”、“图书馆工作”编辑部.征稿[J].图书馆工作,1960(6)(7):封底.
[195]编者的话[J].图书馆学通讯,1960(6):22.
(刘平编发)
Librarianship in New China: The Period of Adjustment, Consolidation,Filling out Gaps and Raising Standards (from 1960 to May 1966)
Wu TunianGu Yeq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
AbstractAt this stage, Chinese librarianship developed by the general policy of adjustment, consolidation, filling out gaps and raising standards. Since 1960s, library not only itself paid more attention to diving into the wave of learning the works of Mao zedong, but also in the meantime provided good service for readers to learn the works of Mao zedong. Serving for the rural library was vigorously carried out continuously and the librarian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the work was further improved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he library activities were vigorously carried out which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service and further established the idea of all for the readers. Librarians' self-consciousness on vocational study was further improved by discussing the basic skills and competitions while their vocational skills were greatly improved.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library vigorously cultivated in-service cadres, vigorously carried out theoretical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improved 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the process of vigorously carrying out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Movement, librarianship entered in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 102 refs.
KeywordsNew China. 1960s. The works of Mao Zedo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Basic skills. Librarianship history.
[中图法分类号]G2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845(2016)03-0059-10
[作者简介]吴稌年,研究馆员;顾烨青,馆员,现在江南大学图书馆工作。
[收稿日期]20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