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全艳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文学评论】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恋爱中的女人》
纪全艳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女性主义最早起源于西方社会,这也是西方作家们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对女性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思想启蒙,促使女性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作者劳伦斯表达了他对女性的看法和思维变化。基于此,笔者简要说明女性主义,说明现代女性所处的困境,并就现代女性的未来之路展开论述。
女性主义;《恋爱中的女人》
劳伦斯的小说作品《恋爱中的女人》,很多人都表示认可,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篇天才作品。从这些评价中可以发现,这篇小说在当时有着极高的地位,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篇小说也为后世留下很多迷惑,这就导致读者对小说的理解非常困难。在小说的故事中出现很多抽象和象征性的对话内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难以理解,导致小说的主题愈发复杂。作者劳伦斯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作家。《恋爱中的女人》是其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在劳伦斯短暂的一生中,一直保持其对自然和人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间关系的探索,并一直在探求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来解决因腐朽的工业文明所导致的社会萎靡这一问题。在小说中,劳伦斯认为,导致自然和人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间形成对立的最终原因是受到父权制世界观的影响。[1]劳伦斯强烈谴责人类掠夺自然资源和迫害动物的行为,也强烈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劳伦斯通过《恋爱中的女人》来表现自己认为的最为理想的男性和女性的关系,小说中伯金和厄秀拉最终的爱情是一种既保持彼此独立和个性,又始终保持着紧密结合的状态。[2]劳伦斯认为,拯救人类最好的方式是建立一个新的和谐社会,人们可以和谐相处,男性和女性之间可以亲密交流。这也就是劳伦斯之前倾心的“拉纳尼姆”的理想化社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劳伦斯的设想过于虚幻,但他的勇敢尝试在当初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小说主要是围绕两对恋人之间的情感故事展开叙述。其中一对恋人是厄休拉和伯金。厄休拉是一位女教师,而伯金是督学,两人打破各种阻拦和困扰,最终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下走到一起。另一对恋人是葛珍和杰拉尔德,与厄休拉和伯金不同,葛珍和杰拉尔德在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很多的矛盾和冲突,最终两人的婚姻走到尽头,杰拉尔德在一个深谷中死去。
这部小说的完成受到当时社会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小说的完稿时间是在1916年,当时世界正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正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开始出现并普及,人类的文明在战火中前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女性愈发重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很多女性开始走出家门,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尝到了自由的喜悦。在小说中,女性开始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
从小说的叙述中可以发现,很多的故事情节并非不严谨,甚至有的情节在初步阅读时并不存在什么联系,但细细品味之后会发现,这些零散的内容其实是互相联系的,正是这种行散而神聚的写作,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功底。
小说在结尾处是比较开放的,留给了读者很大的思考余地。小说中两对恋人最终的结局也迥然不同,杰拉尔德的死亡意味着他和葛珍之间的爱情走到了尽头,而厄秀拉和伯金好像才刚刚开始他们的甜蜜生活,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之间依然存在矛盾,伯金从未停止过追求自己内心理想的两性关系。小说中出现了很多意象,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所以对该小说的解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其象征含义的解读,如小说中月亮代表女性的力量,伯金在小说中用石击水的情景是男女之间占有和反占有等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小说中的很多意象为作者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使整部作品极富艺术表现力。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女性主义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产物,这代表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地位上的提高。女性主义是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挑战,是女性的解放,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3]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女性主义的兴起时间较晚。我国的女性主义一直以来都存在于女性文学作品中,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发生变化。在女性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不可忽视。
在传统的父权社会中,很多女性为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而不懈努力,她们要求享有和男性同样的权利和地位,这种来自于女性的呼声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带有非常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在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通常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其一是极其鲜明地表现出女性主义;其二是在表现过程中,彻底改变传统女性温顺、懦弱的形象,强烈表现出女性对生活权利、地位等的要求。[4]在很多学者看来,能称之为女性主义的文学作品,必须要同时具备三个特征,即女性作者、女性特征和女性主义,缺少其中任何一点都不能称之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从女性主义的观点看,男性和女性之间是平等的,不管是在社会地位还是权利,这也是促进女性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比较低,在传统的社会中,她们无法享有应有的权利,不仅在生活上极其困难,在精神上也备受压迫,这也正是女性反抗的重要因素。对女性来说,她们也积极追求幸福的生活,但很多时候都会受到外在社会的影响,甚至是被传统的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所排斥或扼杀,而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关注,对女性解放的期待,对实现自己价值的渴望,使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5]
在小说中,劳伦斯所表现的厄秀拉的原型就是他自己的妻子,也是劳伦斯心中最高大的女性形象代表。但是,当厄秀拉和古娟同时出现时,作者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对古娟的描写上。古娟就像是一名出色的艺术家,用自己靓丽的服饰和色彩来打扮自己,这也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比如,在雪地中,她会穿上色彩鲜艳的红色运动衫,搭配蓝色的裙子和大红色的帽子。古娟在故事中就像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靓丽的服饰和周围的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对比效果,即使当时的贫民对她的行为有极大的不满,但古娟依然特立独行。虽然她的出身比较低微,但她心中始终有着对上层社会的追求,最终也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得了上层社会的认可,最重要的是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即使她的年龄比较小,但她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的浮躁及女性的困境。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厄秀拉能根据自己的直觉判定自己和伯金之间一定可以产生一段爱情,虽然伯金是督学,而自己是教师,甚至伯金和郝麦妮之间还有爱情存在。在伯金看来,厄秀拉的内心中有一股可怕的力量,深深地吸引着自己,让自己深陷其中,而自己的内心也开始从郝麦妮转向厄秀拉。两者互相作用,两个人的爱情便顺理成章地开始了,且这种爱情开始都比较顺利。虽然他们彼此的理智对他们有非常强烈的影响,但人类最为原始的情欲却仍然不可忽视。他们一方面在这种原始的情欲影响之下彼此互相吸引,另一方面又在彼此意志的控制下害怕失去自己,害怕失去自由而互相排斥。[6]但是,最后两人依然走到一起,成为夫妻,我们无法忽略的是,这种结果的产生是其中一人的妥协导致的,即厄秀拉,她的情欲战胜了意志,向伯金妥协,进而两人走到了一起。如果说幸福就是获得婚姻的话,那么厄秀拉得到了幸福,但她放弃了自己的个性,依然成为了一个传统的女性。但是,两人的爱情最终还是一个悲剧,伯金认为厄秀拉并没有给予自己真正的爱情,所谓的“幸福”也走到尽头。
《恋爱中的女人》中,作者通过不同女人在对待爱情时所采取的态度和方式,以及他们在爱情来到之前和之后的对比描述,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进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在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对自由的追求。与此同时,小说也明确说明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现状和对现实的认知。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强化自己作为女性的独立意识,而这种独立意识正是很多女性文学作品所需的核心内容。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对女性主义的认知以及对两性爱情的认知表现得恰到好处,不仅体现了当时女性主义的发展状况,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个非常宽阔的想象空间。
[1][英]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M].郑达华,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48.
[2]康玫,王艳飞,曹花娥.从女性主义角度剖析《恋爱中的女人》的女性人物[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3]曹南燕,刘兵.生态女性主义及其意义[J].哲学研究,1996,(5):56-58.
[4]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91.
[5]孙艳.《恋爱中的女人》中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J].新闻爱好者,2011,(2):131-132.
[6]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国外文学,2004,(5):57-63.
【责任编辑:周 丹】
2016-07-10
纪全艳(1979-),女,甘肃古浪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教学与研究。
I561
A
1673-7725(2016)09-0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