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亚君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浅析
侯亚君
在当代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传入之日和其在中国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与儒学的关系或者说与儒学的融通问题成为无法回避的重大议题。儒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教化思想和价值理念至今依旧熠熠生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借鉴资源。而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指导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通问题,思考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另一方面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辩证地对待儒学,丰富教育资源。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这一问题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并彰显中国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儒学;融通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确立为主导意识形态,这标志着其与作为封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学站在了时代变迁的交叉路口。如何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两者是否存在融通的可能性,这些问题成为无法绕过并需要解答的重大议题。从历史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传播发展、生根发芽,从传入之日起,就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氛围和土壤,那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从宏观来看当前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未完成性的特点。总的来说其思想根源有二: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囊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建构、发展和完善;其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有序、厚重包容的传统文化,其主体是儒家文化。从历史经验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成就显著。目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互动与交汇融合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特别要高度重视儒学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紧迫的时代课题,这些课题解决路径的探索始终不能忽视儒学资源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从中可以看出,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具有文化自觉的态度和立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2]这就是说对待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我们要明晰它的来龙去脉、文化特质和未来指向,当前关键环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儒学中符合时代进步要求和有利于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精华部分,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从其产生和传播的源头来说属于外来文化理论形态,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必须在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养分,作为理性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存在融通互补之处,如社会理想上共产主义与儒家大同理想有近似之处,都追求人的解放和幸福;哲学上两者都是人学而非神学,都讲对立统一、变化日新;社会治理上都重视大众信任、现实民生;在群己、义利关系上,都提倡先人后己、以义导利等等。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对社会主义理想的阐释和实践,可以帮助儒学实现当代社会条件下的转型;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胜利之后,进而指导中国现代建设与发展,也需要吸收儒家社会管理、道德教化、人格养成的智慧,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实现发展繁荣中的长治久安[3]。同时要变革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语言文字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吸收传统文化中仍具价值的优秀成分并融汇其中,使之成为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体现中国特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理论形态,可以说两者融通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必经之路。
儒学强调现世事功,涵盖了人的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入世之学,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借鉴价值的教育资源。儒学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如强调个人修养、社会责任等,对当前教育主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教化意义。同时儒学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也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的完善提供了可借鉴的必要补充。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资源充实和教育理念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自觉的态度也应当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是传播、选择、创建文化,而从概念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说是以意识形态观念作为内容塑造人、培养人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传播文化并推进内化的过程,通过选择、传播、创建文化,以文化的方式、内容和形态去教化教育主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而“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自觉和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客观与科学态度”[5]。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批判继承,革故鼎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4],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儒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两者并非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儒学的融入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批判继承的扬弃过程,继承儒学中符合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积极成分并加以改造,推陈出新,这恰恰也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
从文化格局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主导意识形态之后,打破了从鸦片战争以来形成的中西文化碰撞的二元文化模式,形成了中、西、马互动交流的三元文化格局。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在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思考和讨论过程中,西方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岱年先生提出了文化的综合创新理论,随后通过方克立先生的发展完善形成了“马魂”“中体”“西用”论。综合创新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与时代发展密切关联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张岱年先生首次提出“文化的创造主义”,“发扬中国固有的卓越的文化遗产,同时采纳西洋的有价值的精良的贡献,融合为一,而创成一种新的文化”[6]。从80年代开始,张先生有意识地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文化研究,“今天研究国学,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以唯物史观为基本观点,以辨证分析为基本方法,这都是没有疑义的”[7]。综合创新理论初见雏形,后经方克立先生进一步阐述完善,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与民族性,批判继承,同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体现开放性,实现了中华文化复兴的良性循环的文化三元模式构想。
可见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通是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可能性的。在两者融通的过程中应具有开放的理论视野,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合理吸收与借鉴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实现融会贯通。
当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各种新兴媒介不断涌现,多元文化碰撞交织及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更胜从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通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另一方面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辩证对待儒学,丰富教育资源。具体来说,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守住思想政治教育之魂,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沿着科学正确的道路前进,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功能,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使命。要想实现这一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这一进程的推进是在儒学的文化背景和土壤中进行的,离开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土壤,中国化进程就无从谈起,结果只能使马克思主义浮于表面,成为空中楼阁。
儒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简单粗暴地全盘吸收,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有所扬弃,批判继承,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改造,使之成为符合时代要求,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食粮,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文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儒学的融入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助于教育主体树立正确的三观,强化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其次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三,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激励进取精神;第四,有助于应对全球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新教育理念。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发展的理论,而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同样具有和合包容的开放特质,这一特质为两者的融通提供了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而两者融通最本质的体现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不断向前发展,既坚守民族性又彰显时代性,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良性互动、健康发展。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随着时代发展,依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自觉地引导和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通,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1.
[2]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
[3]牟钟鉴.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会通之路[N].光明日报,2012-4-23(15).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孙燕青.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定位[J].哲学动态,2012(8):19.
[6]张岱年.张岱年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229.
[7]张岱年.国学与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5(2).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0.032